Arcman 发表于 2020-1-11 04:57

PNAS:为什么“伤心的人别听慢歌”?新研究揭示音乐带来的13种情感体验

Original 王芳
生物探索
3 days ago




婚礼上能放《Lost Rivers》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当旋律响起以后,或许所有的嘉宾都会愤然离席。
我们总说,什么场合放什么音乐,因为不同的音乐能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比如,升旗时放国歌能激发人们的自豪感,毕业时放《送别》能增加对同学朋友的留恋,恋爱时放《suger》带来愉悦甜蜜。


那么,音乐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种感觉呢?

本周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对此进行了总结。来自加州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中美两国2500多人对2168个音乐片段的情绪反应,总结出13种跨越文化的情感体验:愉悦、欢乐、色情、美、放松、悲伤、梦幻、胜利、焦虑、羞怯、烦恼、蔑视和兴奋。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1xEzyKk2OBRiaTrIlm02MbZeIaicSHGYt2IDtYRPCkojINqvW2vpGLEasM3xJmJFjjyibtQygNzBn59JGelGicBKWQ/640?wx_fmt=pnghttps://doi.org/10.1073/pnas.1910704117

音乐也有“情绪”

在早前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人们在观看You Tube上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频片段时会产生27种情绪。于是,他们在最近的这项研究中对这些情绪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科学家首先让志愿者在YouTube上寻找能够唤起各种情感的歌曲,并据此建立了一个与情感有关的音乐库。然后,让参与者根据28种不同的情绪类别、积极和消极程度以及亢奋程度对大约40个音乐样本进行了评级。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3种跨越文化背景的主要情感体验。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科学家让来自中美的近1000参与者对另外300多首西方和中国传统音乐样本进行评级。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13个类别的可靠性。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1xEzyKk2OBRiaTrIlm02MbZeIaicSHGYt2KgdKcLGkj3w5OQxx6a9ob5eV7icKmM0HzOWr9IiaLicHhWzf4fvKq0icqw/640?wx_fmt=jpeg
科学家根据美国和中国超过2500人在听音频剪辑时触发的13种主要情绪来绘制音乐样本。图片来源:Alan Cowen

音乐如何影响你

小提琴协奏曲《Four Seasons》让人精力充沛,摇滚乐《Rock the Casbah》让人感到兴奋,重金属音乐普遍带来挑衅感,《Lost River》会让人烦躁不安,《My Heart Will Go On》可能会让人悲伤哭泣。为什么音乐有如此大的魔力?2019年10月,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索。他们借助AI算法对收集到的人们听音乐时的情绪进行了处理,发现在听音乐时,我们的大脑会对脉冲的清晰度和节拍的强度作出反应,动态、语域、节奏以及和声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节奏快、乐器多的音乐总是让我们觉得振奋,而节奏缓慢、乐器单一的音乐往往让我们感到平静和安详。

效果尚未可知

当然,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也提到,尽管音乐能够给人带来相同的情感反应,但是这些情感给人们带来的究竟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目前还不清楚。
总之,这项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音乐能够唤起这么多情感的奥秘,这或许能够用于唤起某种情感的心理和精神治疗,同时也有助于Spotify、网易云音乐等国内外音乐流媒体调整算法,以满足客户对音乐的渴望或调节情绪的需要。End








Arcman 发表于 2020-1-14 03:03

为什么神曲会一直在我们脑海里循环播放?

中科院物理所
2 days ago


怎么样,这首歌是不是很洗脑,就算没点开听的朋友们,一看到歌名,这首歌就已经在脑海里旋转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4mDcEicaQ3hZHegcbdvGElD4dspicngIs8YnczQhTW4j6jh6rXmiaGkrA/640?wx_fmt=gif
说来也不怕丢人,小编最近脑子里循环的是一首叫不出名字的歌曲,只记得那句歌词,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完了,小编在敲上这句歌词以后,脑子里又要循环播放了,好气)。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409ejGib39VJWj9Kqs3Zg9eyibT9krtIESXiaRRarykytzt09QToKlxLA/640?wx_fmt=gif
究竟这些歌曲有什么魔力,能在我们脑子里循环播放呢?难道我们脑子里装了一台全方位立体环绕音响吗?
具体是怎么回事,且听小编跟你叨叨一会儿。
神曲入侵大脑
其实,这种神曲在我们脑海里循环播放的现象有个有趣的专属名词,叫耳虫(earworm)。
虽说这名字像生物,但实际上人家跟虫子真没什么关系,是1979年心理医生Cornelius Eckert根据德文译化而来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zB8FjV6OoIXibJKBSOSLaaicZMLVb3EIW0iaPE4XiaMa897iarxpic4fRudg/640?wx_fmt=gif图片来源:giphy.com
现在,科学家们更愿意将耳虫定义为不自主的音乐想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简称INMI),主要是指某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是不需要刻意想象的,它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停留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尤其是当我们很闲,比如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的时候,各种神曲就会突然弹出,然后我们就开始哼哼起脑子里的那首歌。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euZWZUmic45ADRoWn0ouRHogtGPdniclkA8GExKLaQPBrnCqwF56icq1Q/640?wx_fmt=gif图片来源:giphy.com就像这样

这种现象极为常见,常见到什么程度呢,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12000人中,99%的人都存在耳虫现象,而有90%以上的人,每周至少会经历一次。
那么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如此普遍呢?
说来也怪,实际上关于耳虫现象的研究非常少。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的音乐心理学家维奇·威廉姆森(Vicky Williamson)表示自己就经常被耳虫现象困扰,她很好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收集很多资料以后,威廉姆森发现,耳虫现象可以用以下两个原因来解释。
首先,威廉姆森认为,音乐可以用多种方式编排,不同乐器的混合会给我们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最终使我们对这段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很多音乐都饱含了创作者的个性和情感,当我们感同身受时,会对这段音乐记忆尤深。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FQ49icm913mEJgl5zmYwwxZ2eF4pnD0FV7T0yZcw3ImDyicibib0ZvIicwg/640?wx_fmt=gif图片来源:giphy.com
其次,威廉姆森也收集了很多其他领域专家们的意见,她发现很多专家都认为,出现耳虫现象是源于人类进化的方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记住信息,例如陷阱的位置,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有毒,以及怎么处理伤口感染等等。
人类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但是发展书面语言也不过是近5000年左右的事情。所以以上的信息多半可能是通过歌曲来进行传递的,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记住一些音乐。
不过,威廉姆森也表示,耳虫现象虽然常见,但是每个人所受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很少出现,而有的人则深受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出现耳虫现象呢?这些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脑子各有千秋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不是没研究过耳虫,可就是因为耳虫现象因人而异,又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无法用传统成像技术进行捕捉,给研究增加了很多难度,以至于研究的人寥寥无几。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5qUR5AmqVW30R6xd6ecTlibIxqBh0biaeFJdlFOjYhqRbEJibBCxwUmRQ/640?wx_fmt=gif图片来源:giphy.com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神经学教授尼古拉斯· 法鲁吉亚(Nicolas Farrugia)恰巧就是为数不多研究耳虫的教授之一。
在经过不断尝试之后,法鲁吉亚想到了个绝妙的点子,他想,也许不用实时监测很多人,只要找到那些经常出现耳虫现象的人,把他们的脑部成像与不怎么出现耳虫现象的人脑对比,或许就可以知道,经常出现耳虫现象的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了。
于是说干就干,研究人员先是招募了44名经常出现耳虫现象的志愿者,让他们填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包括耳虫现象出现的次数、频率,以及出现时他们的体验如何,是否会影响日常生活等等。最后再收集这些人的脑部核磁数据,与其他人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与耳虫出现频率低的人相比,这些经常出现耳虫的人大脑皮层更厚,尤其是右侧哈氏回(Heschl's Gyrus,HG)和右侧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IFG),前者与听觉知觉和自主音乐想象密切相关,后者则参与了音调记忆的加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uSuVvfZqfW4VO1gAxGajpMsHqUyv3Hb87Xria5QWgXib52GKiaXeqpDVg/640?wx_fmt=png图片来源:wiki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出现耳虫频率高的人,他们的右侧海马旁回皮层(parahippocampal cortex,PHC)的灰质体积较大,而PHC的灰质体积增大有利于音乐相关的记忆和情绪的提取。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IUjzs4ibzfhU3wxgBmDrGXUbIbkMC5rg72Gr1nF4BxzBg1WqVZ8acWg/640?wx_fmt=gif图片来源:wiki
这么看,经常出现耳虫现象的人,他们的大脑确实与其他人不同啊。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这种大脑的皮层厚度和灰质体积大小与大脑本身功能是否异常无关。就像有些人手指很长,有些人手指比较短,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手指的功能一样。
法鲁吉亚做完研究后就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刊登在了《意识与认知》上,他表示,自己的研究还很初级,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耳虫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
小编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
当然,法鲁吉亚的研究证明了经常受到神曲侵袭的人,大脑与常人略有不同。而此前威廉姆森的调查也提到了一件事,就是那些有强迫症、对音乐很热爱的人,往往也会出现耳虫现象。
那么耳虫现象是有害的吗?如果经常出现我们又该怎么呢?
口香糖来一块
来来来,大家坐好,小葵花课堂开课了,常受耳虫侵袭总不好,多半是病了吗?
首先,小编明确告诉大家,耳虫不是病,对我们健康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害。但是,如果经常出现,会使我们焦虑,失眠。
那么我们脑子里经常出现神曲,又挥之不去时该怎么应对呢?
办法一,咀嚼口香糖。英国雷丁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听完一段上头的音乐以后,再咀嚼口香糖可以大大降低神曲入侵大脑的频率。这是因为,咀嚼口香糖时,舌头与牙齿以及其他部位产生接合,这种开合运动降低了大脑对于音乐的记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Th43icu9BzGuXIqYUVuxpHWfbatyL90U3bLx4MocYdMa9VOqF59DXfA/640?wx_fmt=jpeg
办法二,把神曲一次性听完。根据研究显示,最容易导致耳虫现象的是20秒左右的音乐片段,这与当下短视频app播放时长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很多某音上的神曲就是利用这种片段侵袭了我们的大脑。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你听某一段会让耳虫有了可乘之机,那么打破这个规律,一次听完即可帮助我们减少耳虫发生的频率。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ANUh6BictjWbImbRW3bEqNjbw4mUERqA1ibADFtgJp827QjZ62EV4tKw/640?wx_fmt=jpeg
办法三,弃疗。如果实在做不到,也不要难为自己,随它去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ZibsOUicO6S6WiaBUXGQ89dzMTSJt43gxBVUwYC3PClyAicnKvNMbSoTBAxlF5lxdibycbHo7nwYODYiaPloMGfkMoQ/640?wx_fmt=jpeg
最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送大家最新洗脑段子。
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坚持才是胜利,加油,奥利给!
参考链接:Williamson V J, Liikkanen L A, Jakubowski K, et al. Sticky tunes: how do people react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LoS One, 2014, 9(1): e86170.Liikkanen L A. Musical activities predispose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sychology of Music, 2012, 40(2): 236-256.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17105759Farrugia N, Jakubowski K, Cusack R, et al. Tunes stuck in your brain: The frequency and affective evaluation of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correlate with cortical structure.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5, 35: 66-77.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o-you-solve-a-problem-like-an-earworm/
来源:Dr.Why编辑:Tim

Arcman 发表于 2020-2-26 01:16

美学就是美学,它是独立的学科。

艺术不等同于美学,艺术是关于美学的实践性方法论。打个比喻,不能因为哲学涵盖一切科学活动而把物理学称为“哲学物理学”那样。

美学是关于自然具象的最高哲学内容。逻辑学应该被看作是关于自然抽象的最高哲学内容。二者合一才能构成哲学的完整灵魂。

Arcman 发表于 2020-2-28 11:52

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达寻求普世美的理想化手段。

艺术不是美。艺术是表达美的方式。


Arcman 发表于 2020-2-28 12:24

美学,是关于自然唯真抽象的精神原则。艺术,是关于这种原则的表述形式。

美学是直觉,源出形而下的本能。
艺术是感觉,基于形而上的技能。

美学家不是艺术家,同样的,艺术家也不是美学家。二者兼得之,甚少;兼修者,是曰:上师,乃众匠之师。

Arcman 发表于 2020-4-29 11:38

参考:

光子的一生——发射,传输与吸收

Hufeng 发表于 2020-4-30 18:54

美育育什么?      

这其实是在提出两个更为基本的问题:   
一、美是什么或说什么是美?                  
二、审美的实质或说机制是什么?   

所谓美育,在我看来,应当归属于审美实践的范畴。   

历史的看,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没有其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及相应的方法论,其实践效应尚不及“乱炖”。“乱炖”的审美落脚点是“乱“,而其方法是“炖”。相对美育而言,当人们各执一词、尚不能统一认识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机制,或说何为审美实质状况下的美育,更像是对美感的经验性回朔或原始朴素的审美以及在艺术上的反复探测,或说灵性艺术。   

而美感既不是美本身,也不是审美机制,通常意义的所谓美感,更类似于我们面对美的事物时朦胧的、本能性反应而已。深入一个层面看,美感是源于外部激发而导生的本源性内在冲动。   

就人类的精神性引领来讲,无论怎样地推崇美学地位,都不为过。之所以美学未能发挥它本来的历史作用,实在是迄今为止,人们都未能发现和认识自然美的最高存在形式。换言之,哲学的最高形式来源于完整的美的形式和完善的方法论。在几乎所有哲学的论述中,缺如了美学的形式赋义和对于自然美的正确表达,这亦是哲学在认识论上的滞后性。一直以来,学界普遍将美学归类于哲学的末端和文学的前端,这不仅是美学的悲哀,亦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遗憾。

Arcman 发表于 2020-5-1 20:23

为什么美感源自本源性内在冲动?

答案:原在性缺憾——即任意个体的天然“不足”。换言之,“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的客观源泉。


举个例子:
没人是完美无缺的。因此,那个看上去并非客观存在的美,就上升成为了某种意念性指标。
尽管这个所谓的意念美的指标,相对于任意个体而言皆非同一,或说你认定的美与他认定的美各个相异。如何来同源化(中心法则化)地解释所有个体的意念美原本就是同一个“美”,或说单一化“美”呢?很简单,因为各个个体其原在性缺憾(生物学结构层面上的“非完备性”)各所相异的缘故。

也就是说,个体在结构上不完备性的深层基础是某种中心法则(例如人类DNA)规定下的统计性分布,或说存在的“合理化”区间。超越此区间的,就会被自然淘汰,被“不存在”掉。但凡被“存在”下来的,都是被“事前”法则所筛选过了并将始终被这个法则所约束着。

换一个角度看,形而上的意念之美(美感、审美之类)实际上是源自形而下的结构性破缺。因此,任何美的体验都必定是以个体缺憾为起始的一种精神性代偿。过渡强调自我之意念美,不是自恋就是夸张。除非超越个性,超越自我,超越本能,来个靓丽却痛苦的金蝉脱壳,方有可能领悟到那个形而上的普世之美——自然美。

Arcman 发表于 2020-5-2 15:18

毫无疑问,自然美是自然本体的自在之美。它是自发的、孤立的、原生的,且贯通于自然全域,孤然而简一。

这种自在之美投射于时空世界之中,必定是超然的、完备的、和谐的。自然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不过是这种自在之美的“个性化”呈现。时空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完备地表达出这种自在之美。事实上,一切事物都不过是这种超然性自在之美的具象性造化,犹如风掠水面的波纹。

所谓“美学”,是指人类智慧关于这种自在之美的理性认知。很显然,美学的最高境界无过于自在之美,即“自然美”。

作为有限性存在的人类,如何解读自然自身所独属的无限之美——自然美呢?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回归到哲学领域。

美和艺术彼此关联,好比科学领域中“数”和“量”的关系那样。但美学不是艺术学,两者不可等同。美学是对艺术学普适性形式的规定,是抽象性的,是形而上的;而艺术学则是对美学规定性的形式表达,是具象性的,是形而下的。

长期以来,人们经由艺术方式来表达关于自然美的理解,也因此,自然美被深刻的烙上了“个性化”的经验特征,她的呈现取决于艺术家的个体感悟和对美的理解。

自古至今,美学一直作为艺术学的“伴奴”而非其“灯塔”,既是文明的史事,也是文明的缺如。

时至今日,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在科学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进步,解放美学,解救艺术于量化捆绑,使然可能。

Arcman 发表于 2020-5-3 09:31

自然美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不仅给予科学,也同样为艺术创作和成长提供了的广垣而深厚的沃土。

如同科学探索,通过不断地实证(或证伪)方式经由抽象化的路径来逐渐了解自然真实那样,艺术实践也是如此。

科学一路走来,对称性概念一直都起着核心性指引作用。艺术也是如此,对称对于艺术作品而言,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审美原则。

科学从经验走向形式,从形式步入抽象。艺术也是。

就人类追求自然美的理性进程而言,科学和艺术完全等价。甚至于在早期阶段,艺术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引领作用,要远大于科学。虽然在近代史中,科学的进步超越了艺术,而艺术的迷失何尝不是处于长夜黎明之前的至暗时刻呢?


社会需要艺术,时代拓展需要艺术,科学需要艺术,理性需要艺术,等等……。

人类艺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不可避免的即临爆发之时刻,新艺术正在呼之欲出。缺失艺术的科学社会如同原欲裸奔,而成长起来的科学社会,也将无法忍受继续缠裹在陈旧的艺术装束之中。

艺术,需要寻找博大之美——自然美——来安放灵魂,而非依旧靠着艺术家们星星点点的个体灵性。

抛舍陈腐,才有望新出。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弧与艺术——音乐和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