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弧说这么看:猫没错,薛定谔错了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弧说这么看:猫没错,薛定谔错了


关于量子理论,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流传很广,它是“薛定谔的猫”。

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看上去的确实猫错了。从弧几何看,是薛定谔错了,或者说现代科学对量子现象的自在意义解读错了。为什么这样讲?讨论一下。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在于思考者的立足“方位”和本能模式。

一、先谈谈“叠加”和“波粒二象性”
依据弧理论,假定宇宙的基元态只是光、电、磁,且电态只是光磁能态的过渡介让态的话,电态则来自于自在本征态是二维度的光态和磁态,也就是说能以能量方式显示时,只能是波态。只有在两个波相互垂交,径向耦合时,才可以实现相互间的渡让,或说电态的生成。换句话说,电态原本就是“叠加”出来的,从类弧子构型的两个极点向里看过去,电态就是平直几何的,或说点状的“粒”。从电弧旋平面向两个极点看过去,两个极点就变成了恒源不绝的“波”源。

在弧几何中,光、磁原本就不是“”,仅仅且只能是“波”。一旦光、磁成“粒”了,就转变为纯能状态,失去了量纲,是不可描述和观测的自然本底态。自然认识意义上具备物理可观测性的电态才是所谓波粒二象性的自在态。

弧几何中很重要的一点:电态是光、磁交合的渡让中间方式,是自然世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能的量化衍生态,是光、磁态的次生态且与两者是共偶性质的。电态就是光、磁交互的自然本征态。只有光、磁才是原生态的能量形式。日常体会中,我们能“看见”光,却从未“看见”过磁,就说明了电态的间质态性质。事实上,电态也的确兼备了光、磁的物理属性。

二、再说说波函数、测不准性和概率
具备弧几何类弧子三维概念时就会了解到,电弧旋的投影是电平面上的一个圆。描述这种圆周运动的数学方式自然是函数最方便。那为什么这个函数“碰”不得呢?一碰就会塌缩呢?这是因为电弧旋线本身并非是一个真实的圆,这是一个以时空比差额为单位的,伴随着自旋的开放态。在类弧构型中,它只遵从相互弧合的光、磁二弧的时空规范场,或说对于类弧子构型的“外部”观察者而言它的时空方位是“任意”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代物理采取波函数对电弧旋线加以描述的方法本身,就是“失真”的方式。或者说,现代量子理论描述的不是电态的实在态,而是其“影像”状态。

自然条件下,电弧旋都是镜像互生的,任何系外原因所引发的电弧旋破坏,都必定导致双旋消散。只有被外力“切割”到的旋线上那个任意点会被“呈现”出来,也就是“塌缩”生成一个过切割点且与时间轴垂交的新电平面。这个新电平面就“实化”成为了一个可测量的三维坐标系。伴随而来的则是时间也被“截短”而形成了一个新尺寸的弧合系。也就是你有了位置,就丢了时间。反之一样,你有了具体的能量差值(对等于类弧子的时间耦合轴),你就丢了原在系统中电态的位置。因为对于任意一个类弧子系,它的能差基态是碰不得的,你碰了,就是发生了“切割”,就会导致原始基态的电弧旋消散,你始终观测到的都是切割后的“半截子”原态而次生出的那个次生性弧合态。虽然一切类弧子构型的时空场特征是完全一致性的,但因各自的能差不同,其通过电弧旋而获得的具体的时空观测量则是相异的。

概而述之,电态原本就是叠加而来,任何足够的外力作用,最终获得的观测结果不过是原态的“碎片”重组化的次态而已。

电弧旋是一开放态,并非闭合态。目前的物理观测,相对于类弧的电弧旋而言,其外力作用的切割点是完全随机、盲目、不可精准受控的,切割可以发生在电弧旋线上的任意一点。虽然电弧旋如经切割就会千篇一律的规制化塌缩,但由于切割作用的随机性,故而切割后的具体的塌缩结果也是随机的。因此,量子论中的随机性不是源自自然本身,而是源自现代物理自身方法的不可控。面对一个非线性相关的弧旋线,尽管其任意一点的塌缩方式是不可变更的“铁律”,但经由切割(点)所铁成而来的塌缩后的具体观测量值是与对应的切割力相关联的,也因此,对无数的切割结果的最佳数学描述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概率

三、人和工具的自然本性:
弧哲学在理论上认为人类(物质类)非光非磁,都是电态性质的。无论是象氢、氦那样的单层级弧合,还是其他天然元素那样是多层级弧合(光、磁弧合通称能弧簇,指所有的自然元素态),或者说是元素间通过电态而发生的衍生性弧合(电态弧合通称电弧簇)的自然分子,诸如物质颗粒、团块、星球、星系等天然形态等等物质形态,其本性只有一个:电态。电态是一切物质存在的天然基态。物质是能差“缝隙”中的一切弧合构型的总称。从原子到生命以及人类精神,都是电态存在的自然形态。不同的仅仅是弧构型,本质上无异。人类及其所处在的物质世界,都被完全地规范在能隙之间,这也是说,我们认识的宇宙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隙型的宇宙,我们总是“从里往外”的探索和张望。物质世界中的所有的“力”本质上都是电力。在弧构型的时空规范场中,我们天然的习惯于平直时空,习惯于惯性存在,习惯于“1”的内秉矛盾性,更习惯于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有限性。

无论我们人类如何努力,你使用的工具走到宇宙本底层面时,还是要还原到电态性质。我们的工具性质和作用,永远的都是电态与电态的相互作用,无可出外。也因此,我们的观测,在本质上从来都是电态间的弧合作用结果。如果你和你的工具都是电弧旋的,那么你的思维模式大概就两种:要么你习惯于“你不转山水转”,要么就是“山水不转你在转”。近代科学已经全面接受了山水不转你在转的思考模式,这也是理性发展的必然。电弧簇(元素以外的物质态)也是我们唯一可对自然世界发挥人工“作用”的方式,面对能弧簇(元素)我们无能为力。

一旦我们不得不接受“我们在转”的现实约束后,再看薛定谔的猫,就会发现,那是一种把转和不装叠加在一起的转法!就好比一个坐在陀螺上戴着偏光眼镜看世界的人,个中体会虽然非常怪异倒也很是真实。所以说,到底是猫错了?还是养猫的人错了呢?

在弧人看来,猫没错,薛定谔错了,或说猫没错,人错了。


(欢迎大家在讨论区开题进行相关探讨)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19 05:24 , Processed in 0.4937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