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90|回复: 0

爱是人类演化遗留的本能,还是后天成长的一场修炼?

[复制链接]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发表于 2020-2-1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是人类演化遗留的本能,还是后天成长的一场修炼?[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Original [color=rgba(0, 0, 0, 0.298)]李萱
原理 [color=rgba(0, 0, 0, 0.298)]2017-10-08
[color=rgba(0, 0, 0, 0.298)]

心理 Psychology


“为爱而生”小系列的上篇,或许给不少小伙伴灌了一晚毒鸡汤:爱情的本质不过是些生物化学反应,作用机制和毒品差不多,戒断时还万分痛苦……大自然的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才把这些祸害千年的生理、情绪、行为机制留给了人类?爱到底是人类演化遗留的本能,还是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习得的产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文:李萱
(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爱的演化

凡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几乎总有爱情的身影,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自《关雎》到网络小说,从《荷马史诗》到《沙恭达罗》,爱情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即便是在以包办婚姻为主的社会中也是如此。人类学家们考察了包括古代中国在内的166个不同人类社会的记录,发现这些社会虽然在文化特征和生产方式上迥然不同,其中147个社会却都存在着爱情相关的证据,如情歌或恋人私奔的记录等[Jankowiak & Fisher, 1992]。这种普遍性或许可以从侧面表明,爱情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这些玫瑰色的证据却让演化心理学家一度相当困惑。毕竟,从物种繁衍的角度来说,了无牵挂的性比多少要求真情和专一的爱要高效得多。绝大部分(97%)灵长类雄性,或是赢者通吃,让强者坐拥后宫(大猩猩gorillaz),或是践行自由主义,多打一炮是一炮(黑猩猩chimpanzee)[Dixson, 2015]。人类这样以聪明理智见长的物种,怎么还会把时间和生命(论普希金的死掉)浪费在花前月下?

演化心理学家又想了想:等等,人类不只要生,还得养呀

直立行走和庞大的头颅虽然让人类在智力和活动范围上碾压一众灵长类近亲,却使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处于极为脆弱的境地。为使婴儿在头围能够通过产道,人类不得不采取“早产”策略,让孩子在身体和大脑远远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就从母亲身体中娩出。因此,人类婴儿相比其他物种,有着极为漫长的成熟期:当四五岁的小猴可以独当一面组建家庭的时候,四五岁的人类孩子才将将能够打酱油呢。

漫长的成熟期意味着巨大的养育投入。在饥一餐饱一餐的远古时代,潇洒的浪子背后是一手抱娃、一手采果的单亲妈妈;这些男性的昔日配偶不仅需要在觅食和育儿之间挣扎,还要时时提防其他求偶的男性是否会伤害自己的宝贝。相反,用情相对专一的男性不仅能通过捕猎为家人提供宝贵的高质量饮食,还可以多少保护自己的儿女免遭竞争者的毒手;他们的配偶也可能继续生育[Opie, Atkinson, Dunbar, & Schultz, 2013]。这两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生存与生育的几率大小可想而知。

不动情、不负责的态度,其实是人类演化的过程中被淘汰掉的渣。

爱的养成

育儿过程与浪漫之爱的关系,却不只是增加繁衍几率而已。

你或许曾经注意到热恋情侣那些智商崩坏的日常:两个好好的成年人,突然开始像三岁孩子一样相互说话,还要时不时使用一下那些嗲得突破天际、常人无法理解的小昵称(海绵宝宝邪魅一笑);高冷的男神女神们,竟然会像树袋熊一样挂在恋人身上,没完没了地亲亲抱抱,年龄直减二十岁。事实上,研究者们发现,恋人与母婴(也可能是父婴、祖孙或婴儿的任何主要照料者;下文为方便起见,一律以母婴指代)互动方式的相似之处,多达十七种 [Shaver, Hazan, & Bradshaw, 1988, in Fletcher, Simpson, Campbell, & Overall, 2015]。

为理解母婴之爱的本质,心理学家 Harry Harlow 曾以恒河猴(rhesus monkey)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经典实验。在他的部分研究中,他曾将小恒河猴置于时长不等的社交禁闭之中,不允许其与母亲或其他小猴接触。尽管研究者为小猴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这些社交禁闭依然给小猴们留下了严重、长久的身心创伤:当备受孤独摧残的小猴们从社交禁闭中解放出来时,一位小猴在五天后即绝食自尽;存活下来的小猴们的社交技能也高度受损,使它们难以与其他同伴进行互动,求偶也变得困难。这样的实验方法因其残酷性遭到了强烈批评;然而,其发现却为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性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证据:温饱之外,母爱同样是生存的刚需 [Harlow & Harlow, 1962]。

母爱是怎样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又是如何与的浪漫之爱联系在一起的呢?

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和 Mary Ainsworth 认为,母亲(或其他主要照料者)对婴儿的主要回应方式是关键。照料者如能准确地识别婴儿的需求(如:判断某次哭声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困倦)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反馈(如:喂食、更换尿布或哄睡),便有助于孩子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和对自我的积极评价;照料者如不能准确了解孩子的需求(如:误把孩子表示身体不适的哭声认为是无理取闹)或无法及时进行回应(如:斥责孩子的哭闹行为),便有可能在孩子心中积累起对他人的不信任与对自我的不安全感。

这些对他人和自我的认识,则进一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诸多人际关系:从小受到母爱良好滋养的孩子,在交友和恋爱过程中更可能享受爱情的亲密,平衡伴侣和自我的需求,并把良好的回应模式带到新的关系中。相反,那些照料者无法提供恰当的回应的孩子们,在交友和恋爱的过程中则有可能难以享受与他人的亲密相处,或对伴侣的回应怀抱不切实际的期待,例如时刻希望对方给予关注。育儿早期亲子互动的质量和孩子成年后对恋爱关系的处理,其实一脉相承 [Hazan & Shaver, 1987]。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是敏感的关切,是及时的回应,是丰沛而稳定的情绪。亲子之爱如此,浪漫之爱亦然。爱在人类演化的历程中或许发挥了重大的价值;然而,爱这一人类生而有之的天赋仿若璞玉,还需要在后天养育过程中细细琢磨,才能散发其温柔、坚定的本来光彩。

爱的见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理学家Robert Zajonc及其合作者(1987)为了探索“夫妻相”(老夫老妻会越长越像)是如何产生的,曾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找到了了五十五对结婚二十五年以上的夫妻,并取得了他们新婚时期的照片和婚后二十五年的照片。然后,研究者将这些照片打乱,请一些并不认识这些夫妻的吃瓜群众来判断谁和谁更相似。结果发现,群众在给老爷爷老奶奶的照片“连连看”时,更有可能把真夫妻的照片放到一起;这一可能性不仅远远高于随机几率,也远高于他们判断新婚时期照片时的表现。可见,常年共同生活的夫妻,在外貌上的确会逐渐趋于相似

这是为什么呢?Zajonc 等提出了几个关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配偶选择方面的假设:常年共同生活的夫妻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例如温度、湿度、风力)高度相似,久而久之或许就“同胖瘦共起皱”了;或者,可能是大家二十五年前择偶的时候,就在无意之间倾向于找那些和自己看起来相似的人。

然而,研究人员请吃瓜群众将照片里的男女按照胖瘦排序之后,发现“老”夫妻之间胖瘦的相似程度,并不比新婚时期的高;查看了这些夫妻的背景之后也发现,他们都长期生活在美国中西部,社会阶层也十分相似。因此,关于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假设被排除了。这些夫妻二十五年前恋爱时,是否倾向于和自己容貌相似的人?这有一定的可能。但即便如此,这些老夫妻相貌相似度的增加又如何解释呢?

研究者们提出了另一个可能性。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需要敏锐地体察对方的情绪,并主动相互共情,彼此回应,才能长久维持幸福的婚姻。也就是说,一方高兴的时候,另一方也真心感到喜乐;一人焦躁的时候,另一人也分担这些忧愁。在共情的过程中,双方会不自主地模仿出对方的面部表情(你听到朋友提起伤心事的时候,是不是会不自主地皱起眉头?)。久而久之,这些共同感受的喜怒哀乐便刻在了眼角眉梢:那些年一起活动过的面部表情肌肉群,一起大哭大笑留下的皱纹,都是实实在在的爱的见证。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请这些照片中的夫妻评价了他们婚姻的恩爱程度。果不其然,那些经常彼此分享、婚姻幸福程度高的夫妻,容貌的变化也会更明显。

这项研究,大概是所有心理学研究中最浪漫的一个了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爱而生系列(上)

参考文献:
[1] Dixson, A. (2015). Primate sexualit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Sexuality. 861–1042.
[2] Fletcher, G. J.,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5). 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 sapie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1), 20-36.
[3] Harlow, H. F., & Harlow, M. K. (1962). Social deprivation in monkeys. Scientific American, 207(5), 136-150.
[4]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
[5] Jankowiak, W. R., & Fischer, E. F. (1992).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romantic love. Ethnology, 31(2), 149-155.
[6] Opie, C., Atkinson, Q. D., Dunbar, R. I., & Shultz, S. (2013). Male infanticide leads to social monogamy in primat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33), 13328-13332.
[7] Zajonc, R. B., Adelmann, P. K., Murphy, S. T., & Niedenthal, P. M. (1987). Convergence in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spous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1(4), 335-346.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3-28 04:46 , Processed in 1.7382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