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0|回复: 0

“先验”“先天”“超验”等易混概念辨析

[复制链接]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发表于 2019-11-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验”“先天”“超验”等易混概念辨析[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Hiphone Chase
哲学园
[color=rgba(0, 0, 0, 0.298)]Today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源:网络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前些天给本科生改试卷的时候,发现有一道题一如既往地普遍答得很糟糕。这道题是让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先验的”“后验的”“分析的”“综合的”并讨论一下它们间的关系,应当说是很基础的哲学问题,结果很多同学都把这些概念的涵义搞错了,特别是“先验的”和“后验的”这对概念。其实这个事情也不能怪同学们,要怪就怪国内对这些概念的翻译比较误导,而且常常不同译法混用,从而引发无尽的误解和费解。为了让哲学的初学者或爱好者不致于走太多弯路,也为了让虽然对哲学不感冒但是时不时也会碰到这些概念的国内读者不致于产生错误联想,我决定写下这篇旨在澄清概念间异同(以“异”为主)的文章,被澄清的概念包括“先验的”、“先天的”、“超越的”、“超验的”、“后验的”、“后天的”、“分析的”和“综合的”。

事先声明我并不保证能够给出这些概念的严格精确的定义,我只是介绍已得到哲学界比较广泛认同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最基本理解。如果一上来就试图给出一些尽善尽美的定义,恐怕又要引发无穷无尽的争论,我可不希望还没澄清概念就先把水给搅浑了。

先验的,对应英文a priori,中文也经常翻译成“先天的”,如“先天综合判断”中的那个“先天”。但这个中文译法害死人,许多人望文生义,以为“先天的”就是指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从娘胎里带来的。其实跟“a priori”对应的“先天的”或者“先验的”指的是独立于经验的、不依赖于经验即可被认识的、无需考察经验世界中的情况即可明确判断真假的,一般用于修饰观念、判断、命题、陈述等。如“A不等于非A”、“1+1=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等命题都是“先验命题”,它们的真假不需要通过考察经验世界中的实际情形如何即可判定,具有确定不移的必然性。(当然,有人会质疑是否真的存在纯粹不依赖于经验就可以认识的命题,又或是虽然承认存在先验命题但质疑它们是否就真的是确定必然的,这些争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本文只关注概念涵义的澄清。

表示与生俱来的那个“先天的”对应的英文是innate(或inborn、native、connate、congenital),虽然它跟a priori也颇有些联系(例如康德大概会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作出a priori的判断是因为我们拥有innate的直观能力),但两者不能等同。诚然,有些东西似乎既是不依赖于经验即可被认识的也是生来就懂的,例如我们对简单数目的区分,“1不等于2”这个观念,无需经验就能判断它是必然为真的,而且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婴儿出生不久就已经能作出这个判断。然而,不依赖于经验即可被认识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生来就懂的东西,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恐怕就得等到你学会了角度测量之后才可能搞明白,但你根本不需要用量角器测量任何一个经验中的三角形即可推断出“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度”,这种判断是“独立于经验的”但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来就懂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独立于经验的东西,例如有许多心理学研究显示很小的婴儿就已经具有一些简单的物理学观念,如它们会具有“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撞击之后会动”这样的观念,这种观念很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静止物体受外物撞击是否真的会运动”这样的观念只能靠经验来检验,它是“与生俱来的”但却是“依赖于经验的”。

可见a priori和innate不仅内涵不同,外延也不完全重合,不能相互替代使用。为了避免混淆,我建议中文翻译统一把“a priori”译成“先验的”,而把“先天的”留给“innate”。

(中文里面还有“先验概率”这种译法,它对应的英文术语是“prior probability”,是常常在贝叶斯定理中出现的项目。这里的“先验”是“先于检验”、“在检验之前”的意思,而不是a priori所说的那种“独立于经验即可被认识”。它针对的是某一次具体的统计学检验,就是说在检验某个事件是否会发生之前先估计一下它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赋予这个事件一个概率,这就是“先验”概率。例如在搜集某个证据检验某科学假说是否成立之前估计一下该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有多大就叫“假说的先验概率”。这种在检验之前的概率估测既有可能是依据过去的证据材料计算得来的,叫作“客观先验概率”,这样的概率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不是a priori的;也有可能只是依据个人感觉就直接赋予了,这叫“主观先验概率”,显然不是像“1+1=2”那样确定不移的判断,也不是a priori的。反正“先验概率”中的“先验”就不是a priori,而只是“在检验之前”,为避免误会,建议改译成“验前概率”。

不过还有一个害人的事情是中文里“先验的”这个词经常还对应于英文里的另一个词transcendental,也容易与a priori相混淆,而transcendental跟a priori的涵义也是不同的,不能替换。Transcendental指的是使经验的呈现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就是说只有有了transcendental的东西才可能有empirical的东西。例如康德会认为我们只有先具有了关于时空、因果性等范畴的直观才能够经验到空间中的某个角落有一个球撞飞了另一个球,于是这些直观的范畴就成了transcendental categories(至于康德的看法是否靠谱则另当别论,本文不涉及这些争论)。因为有“先决的”这层意思,也就是“在经验之先的”或“先于经验”的,所以“transcendental”才被翻译成“先验的”。为了区别于与a priori相对应的那个“先验的”,有人把“transcendental”改译成“超越的”或“超验的”,毕竟它也有“超越于经验的”这层意思,因为使经验的呈现成为可能的东西不是经验本身,而是在经验之外的、超出经验的;并且既然它是经验的先决条件,它也可算是优越于经验的。

但是使用“超验的”这个译法也有些麻烦,因为在中文里面“超验的”这个词还有个意思就是超出经验的、在经验之外的。这个意思更基本,对应的英文是transcendent(注意少了个“al”),或者更长一点beyond the experience,它的范围比transcendental要广得多,它没有“决定着经验呈现”的限制,只要“超出经验”就行。而在哲学的讨论中,又可以细分出两种不同的“超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改译成“验后概率”。)

分析的,对应英文analytic,是指只需通过对命题或语句本身的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即可认识的,仅仅依据其构成成分间的逻辑关系和/或语义关系即可明确判断真假的。例如“古斯塔夫要么是单身汉要么不是单身汉”这个语句就是仅仅依据它的逻辑形式“A或非A”即可被判明为真,“单身汉都是未婚的”这个语句则是仅仅依据它的成分“单身汉”和“未婚的”之间的语义关系即可被判明为真,而“单身汉要么永远保持单身要么迟早会结婚”则同时依据其成分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即可被判明为真,这些统统都叫“分析命题”、“分析判断”或“分析陈述”。

综合的,对应英文synthetic,是指仅依据命题或语句本身的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尚不足以认识,而必须通过考察其构成成分间的逻辑与语义关系之外的内容才可判明真假的。例如“古斯塔夫是单身汉”这个命题就没办法仅仅通过分析它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判断真假,我们必须考察超出逻辑和语义关系之外的内容,也就是考察现实中的古斯塔夫到底是否满足“单身汉”的特征才能判断这个命题是真是假。因此这类命题都叫“综合命题”。

“先验的”与“后验的”相对立,“分析的”与“综合的”相对立。比较传统的看法是一个命题要么是先验的要么是后验的,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综合的。不过也有人像蒯因认为分析与综合不能截然二分,本文不涉及这个争论。

容易在理解上搞混淆的是许多人会把“a priori”的内涵直接放到“analytic”的名下,又或是把“synthetic”的内涵直接解读成“a posteriori”的。从上文的辨析来看,“先验的”和“分析的”内涵并不相同,一个是“独立于经验的”,一个是“仅依据成分间的逻辑和/或语义关系的”;“后验的”和“综合的”内涵也不相同,一个是“依赖于经验的”,一个是“依赖于成分间逻辑和语义关系之外的内容的”。

当然,从外延上看,“先验的”很有可能跟“分析的”重合,“后验的”很有可能跟“综合的”重合。仅依据成分间的逻辑和/或语义关系即可判明真假,这不就是独立于经验的吗?所以“分析的”都是“先验的”。而依赖于经验才能判明真假的,肯定不能仅靠分析成分间的逻辑和语义关系搞清楚,所以“后验的”都是“综合的”。

不过反过来说,“先验的”都是“分析的”吗?独立于经验就能搞懂的命题,是否也有一些不能仅靠分析逻辑和语义关系就能判明真假?“综合的”都是“后验的”吗?需要用到逻辑和语义之外的内容才能判明真假的命题,是否也有一些是独立于经验就能搞懂的?康德会说存在“先验综合判断”,比方说像“1+1=2”这样的算术命题以及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几何命题。因为“1”的语义里面好像没有包含“2”哦,“三角形”的定义里面也没说它就是“有180度的内角”呀,所以对这些命题为真的判断是“综合判断”;而它们同时也是不依赖于经验就能明确判断是真的呀,所以这又是“先验判断”。

但是,随着非欧几何的出现和数理逻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觉得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不靠谱。按照现代数学,从“1”的定义、“2”的定义、“加法”的定义以及“相等”的含义就能推出“1+1=2”,它就是个“分析判断”而不是“综合判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只是在欧几里得几何系统里成立的命题,它是依据欧几里得几何公理中所隐含定义了的“点”和“直线”的概念而必然为真的,它也是“分析的”而不是“综合的”;而且它本来只是个纯数学命题,因为现实世界中的几何对象到底是符合欧几里得几何公理还是非欧几何公理其实是说不准的,如果非要较真,“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经验世界中未必成立,这时它又会变成一个“综合的”且不是“先验的”命题了。反正,在这些哲学家看来,“先验的”和“综合的”就是不能搁一块儿。

好吧,姑且不妨认为“先验的”都是“分析的”,“综合的”都是“后验的”。至于那些更让人纠结的相关问题,本文就不打算继续讨论了,阿门。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3-29 04:10 , Processed in 1.1285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