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糖醇是糖吗?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木糖醇是糖吗?

中科院物理所
[color=rgba(0, 0, 0, 0.298)]2 days ago

以下文章来源于费米科学 ,作者大脸喵

木糖醇在大家的印象中
通常是为糖尿病人服务的
口香糖里也经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但最近有不少人尝试用它来替代传统的糖
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木糖醇这类甜味剂真的比糖更健康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
甜味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类吃糖史
糖是细胞代谢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此进化也赋予了我们感知糖的能力,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份甜蜜却并不容易获得。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甜味剂是蜂蜜,当时的人们需要冒着巨大的危险从峭壁、洞穴或树梢上收集蜂蜜,直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埃及人通过模拟蜜蜂喜爱的树干和洞穴环境,制造蜂箱,驯化了西方蜜蜂,人们才能更加安全的吃甜。

但一个蜂群一年通常只能生产出大约30公斤的蜂蜜,所以蜂蜜的价格非常昂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为了获得甜味,古罗马人甚至还用上了铅,当时的人们发现铅壶能够让酒变甜,因此他们专门用铅锅熬醋,从而得到高浓度的醋酸铅(铅糖)来代替昂贵的蜂蜜。
我们现在都知道铅对人体有害,但当时的罗马人可不知道这些,所以他们愉快的吃它喝它,结果身体就越来越差,曾经有考古队检测过古罗马帝国墓穴中的尸体,发现他们骨骼的铅含量竟然超过正常值高限的80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来大约是在2000年前,印度人发明了将甘蔗汁晒成糖浆,再加热熬成蔗糖结晶的工艺,这种蔗糖很快传到了中国和希腊,但欧洲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销往欧洲的蔗糖,一度被阿拉伯人垄断,所以价格相当高。
后来哥伦布得到了西班牙女王的支持,开始了他的航海计划。他顺利的将茶叶、咖啡、可可和甘蔗一起带回了欧洲,种植在加勒比地区的几个小岛上,西班牙人可以自己制造蔗糖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与此同时,德国人由于没有盛产甘蔗的海外殖民地,所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甜菜上。
甜菜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是欧洲人常吃的蔬菜,经过不断的努力,德国人选育出了含糖量可以达到甘蔗一半的糖用甜菜,并兴建了很多的甜菜糖厂,1880年是甜菜的巅峰时期,全世界大约一半的蔗糖都来自于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而在东亚地区,人们一直在食用一种生产历史最为悠久的淀粉糖品——麦芽糖,当麦芽萌发时会产生大量的淀粉酶,以便将胚乳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当时的人们会用捣碎的麦芽发酵米面,从而获得麦芽糖溶液。
这种糖不仅可以吃,还能玩,吹糖人、拉糖画是当时孩子们最爱的活动,但它的甜度很低,不到蔗糖的一半,所以当工业革命使蔗糖价格大幅下降后,这种糖就越来越少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ogif
甜味剂的出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蔗糖变成了人人可以购买的调味品,但由于长期高价,「糖=富有」的印象深入人心,所以人们开始疯狂的吃糖,结果造成了肥胖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于是,在想要更廉价糖的商家,和想要更健康糖的顾客共同推动下,甜味剂诞生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款甜味剂是因为一个实验室中的错误操作,而被偶然发现的。

1879年,俄裔美国人康斯坦丁·法尔伯格,在开发食物防腐剂时,没洗手就直接吃饭了,而且还是直接上手,结果发现食物变得特别甜,他觉得一定是手上沾了某种物质,于是他回到实验室,把他碰过的所有容器里的化学物质都舔了一遍。(错误示范,千万不要模仿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终于,在一个加热过度的烧杯中发现了甜味的来源——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俗称糖精,其实这种物质在之前就被合成过,只是没有人想过要去尝尝它,之后的几年法尔伯格背着当时一起做实验的另一名研究人员,偷偷跑去德国申请了专利,建设了工厂,一夜暴富。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让蔗糖价格再次升高,糖精廉价且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的特点,使它迅速普及开来。

加上它不含热量,更是受到了减肥人士的青睐,各种标榜健康、低热量的加工食品都会使用糖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糖精分子式
但从1968年开始,先后有几项研究发现,给老鼠大量喂食糖精,会导致膀胱癌,糖精被禁止使用。
虽然20年后人们发现糖精是被冤枉的,2000年FDA正式认定糖精对人体无害,但在它被禁止的这些年里,其他更加优秀的甜味剂相继诞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37年,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生,在合成退烧药时误食样品,结果发现了甜度是蔗糖30-50倍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俗称甜蜜素,它不仅没有糖精发苦的回味,而且热稳定性很好,适合烘焙甜点。
1965年,希尔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员,在研发胃溃疡药时不洗手就擦了嘴,结果发现了甜度是蔗糖200倍的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俗称阿斯巴甜,由于热稳定性差,所以它经常被用在饮料中。
后来,人们又对阿斯巴甜动了些手脚,使它的甜度达到了蔗糖的7000-13000倍,俗称纽甜,是目前最甜的食品添加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纽甜分子式

与前面几种甜味剂不同,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它的甜度与蔗糖相当,而且入口后会伴有微微的清凉感,原产于芬兰,目前主要产自我国。
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是木糖代谢的产物,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含量更高,所以木糖醇的生产主要以这些植物为原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丨 甜丝丝的白桦树
如今,木糖醇最主要的应用之一是口香糖,其实这种用法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2007年,英国考古人员在芬兰发现了一块迄今最古老的“口香糖”,是由白桦树皮做成的胶状物,这块“口香糖”距今已超过五千年,上面甚至还留有牙印。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发现木糖醇不能被口腔中产生龋齿的细菌发酵利用,而且可以抑制链球菌生长及酸的产生,所以利用它取代甜品中的糖分,可以有效的预防蛀牙

根据这一特性,木糖醇被广泛应用于胶姆糖、口香糖、糖果和巧克力等食品中,且得到许多国家牙齿保健协会的正式认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木糖醇的另一个优秀特性是,它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就可以直接进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很快,升糖指数(GI)只有7-13,比蔗糖要低很多(蔗糖的升糖指数为65),而且没有果糖的健康危害,因此成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蔗糖替代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丨 专为糖尿病人设计的无糖食品中大多使用的就是木糖醇
根据木糖醇热量仅为蔗糖60%,且食用木糖醇不会使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增加,还能抑制甘油、脂肪酸合成的特点,减肥人士也开始用木糖醇代替蔗糖。

另外,艾奥瓦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木糖醇可以使纤维囊肿患者的呼吸道表面黏液层中的盐度下降,有利于患者恢复预防肺部感染的能力;芬兰科学家发现,木糖醇有助于防止小白鼠的骨质疏松,并增加骨密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并不意味着随便吃
因为这些特性,木糖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商家们也在大力宣传木糖醇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木糖醇的产品,就可以随便吃

由于木糖醇不易被胃酶分解而直接进入肠道,所以过量后会对胃肠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而且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渗透性腹泻
同时,过量食用木糖醇会导致人体血液里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从而增加血管,特别是重要血管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而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过量食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ixabay
不仅是木糖醇,我们常见的其他甜味剂,过量食用也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例如,果糖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蜂蜜、麦芽糖会让血糖快速飙升,安赛蜜可能会对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蔗糖素在119℃的高温环境下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巴甜分解后会干扰小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导致肠道炎症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且,代糖依旧会使人保持对高甜度的依赖,加上「代糖热量少」的安慰作用下,可能会吃进更多的糖。

比如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无糖食物中除了含有木糖醇,还含有脂肪、淀粉等,这些东西吃多了,同样会导致血糖波动和能量摄入超标,依旧会引起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诸多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吃不胖是每个人美好的愿望,可能未来的科学技术真的能够找到这样的产品,但目前任何一种甜味剂,都不能让我们有恃无恐,无论是为了好看还是健康,控制每天糖分的摄入量,还是相当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游离糖(蔗糖、麦芽糖、蜂蜜以及各种糖浆)应该控制到供能比不超过10%,最好是到5%以内,也就是每天可吃25g的糖,最多不能超过50g。
为了健康,一起少吃糖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源:费米科学
编辑:皮皮虎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19 15:01 , Processed in 0.4250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