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古斯丁:恶在人间大有用处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古斯丁:恶在人间大有用处

哲思学意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圣·奥古斯丁(354-430)
文章原载2014年03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章作者花威: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者

从赫拉克利特到保罗·利科,“恶为什么会存在”一直是严肃的哲学问题。在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中,赫拉克利特把恶看作宇宙中的反面力量。恶是善的对立面,却又与善相互统一。利科则借助现代哲学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论证:古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洁净与玷污的禁忌,呈现为关于恶的各种象征和神话,恶是人类原初生存处境的一部分。
  
随着基督教神哲学的兴起,恶的起源问题变得愈发棘手。如果相信至善的上帝从无中创造出了善的世界,那么现实存在的恶起源于何处?从青年时代起,希波的奥古斯丁就开始思考这一难题,但最终却陷入了恶的吊诡。
  
奥古斯丁认识到,恶在形而上学上只是善的缺乏。奥古斯丁把人类的灵魂划分为高级部分和低级部分,而高级部分又分为理智、意志和记忆,进而将恶的起源归咎于作为中等善的意志。即在上帝的创造等级秩序中,意志可以自主决断朝向上帝或他的一切受造之物,而后者是道德的恶的起源,人类所遭受的恶是上帝对道德的恶的公义惩罚。作为灵魂的动力中枢,意志的自主决断既是人类信仰失落、道德败坏的发端,又是维系道德尊严、完成信仰皈依的基础。
  
奥古斯丁取消恶的本质,把道德的恶归咎于人类的意志,似乎突破了善的创造与恶的存在之间的理论困境。然而,当抽象的理论论证进入到具体的人类历史之后,奥古斯丁就必须回答,意志的自主决断为何会“突然”背离上帝而朝向了受造之物。如果这一决断是偶然的,那么人类的救赎历史就只是对偶然事件的事后弥补,但这有悖于上帝的全知。如果这一决断是必然的,即使决断的必然性不能否定其自主性,也不能免除其道德责任。
  
奥古斯丁在《论自由决断》第三卷中认为,按照上帝的公义原则,人类对于被强迫作出的意志决断不必承负道德责任;而鉴于意志在灵魂分层中的枢纽性位置,意志初次背离上帝而朝向受造之物的决断是完全自主的,这种自主性决定了意志转向的原因只能是其自身,即意志的堕落。显然,这样继续追问下去只会造成逻辑上的无穷后退。

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再次试图解释恶的起源、意志的初次转向和人类的堕落,并给出了三种可能答案:意志的堕落在于其自身是“从无中生有的”、骄傲是初罪的起源、或这一原因存在但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正如美国学者布朗(R.Brown)所见,这三种回答都潜藏着深刻的理论冲突。无中生有是上帝创世的方式,意志、灵魂乃至整个人类都是从无中被创造的,无构成了世界生成的逻辑起点,但从无到有的创造却是上帝的良善作工。如果把意志的堕落归咎于无,这不仅与摩尼教所宣扬的善恶物质二元论和道德决定论相去不远,甚至还会把这一原因继续追溯到上帝的创造,从而危及他的全能和全善。

骄傲是初罪的起源,这一说法源于《便西拉智训》和《约翰一书》的经文,却经不起推敲。骄傲是人类爱自己过于爱上帝,相信自己过于相信上帝,才会明知故犯地违背他的命令,但这种先于行为的内在僭越只会是意志自主转向本身或其结果,而不会是其原因。人类不可能先行产生骄傲,之后才因之犯下初罪,因为骄傲自身已经是初罪的表现形态了。对于第三种回答,既认定意志的堕落自有其原因,又否定我们可以认识之,则是自相矛盾的。

人类意志的初次转向是恶的起源,是历史神学的发端,而找不到转向的原因就使得奥古斯丁神哲学缺少可靠的“第一推动者”。基督教神哲学建基于诸多教义前提之上,诸如上帝至善、无中生有和恶的存在等,这就大大限制了其解决恶的起源问题的可能路径。不仅如此,奥古斯丁还认定,创造的等级对应着能力的等级,灵魂作为受造之物中的最高等级不能被动地受到身体等低级造物的影响,灵魂的高级部分也不能被动地受其低级部分的影响。这显然排除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把恶的起源追溯到物质实体或灵魂的低级欲望的解决方案。
  
如果只能把恶的起源追溯到作为灵魂之高级部分的意志的转向,而所有不指向上帝的意志都是恶的,就难以理解上帝为何会创造意志且允许其堕落。虽然奥古斯丁努力论证,意志必须能够指向上帝和受造之物两个方向,以维护人类在善的决断中的道德尊严,但这个尊严是非常脆弱的。其次,奥古斯丁将恶规定为善的缺乏,试图取消恶在形而上学上的地位。这无疑可以反推出,相对于作为至善的上帝,受造之物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的表现为缺乏善的恶。由此使得,在全善的创造中,恶早已经如影随形,其后才恰恰可以表现为始祖亚当偷食智慧树上的果子之后眼睛明亮,能知道善恶。
  
取消形而上学的恶,仅仅保留道德的恶,彻底划分开全善的创造与恶的发生,同时维护上帝的公义与人类的道德责任,这些苛刻的前提导致奥古斯丁在恶的起源问题上难以自圆其说,理论上的裂隙最终形成了其神哲学中的第一个不可知论,即可以相信,但不能理解。从消极层面上说,起源问题上的吊诡暴露了奥古斯丁的原罪论、预定论和双城说等尚需构建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积极层面上说,在奥古斯丁所代表的传统基督教教义的裂隙处,使康德提出“根本恶”的说法,批判路德宗所阐发的原罪论,用人类的意志自由和理性宗教来加以克服;而利科使用极具弥散性的象征替代内涵不甚清晰的概念,借助象征理论来重新诠释始祖亚当的堕落神话,再次演现恶的起源与意义。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5 13:24 , Processed in 0.4210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