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学与科学之异(上)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学与科学之异(上)

2016-01-02
心一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重复性与唯一性
一个科学定律或定理所呈述的客观世界的规律,任何经过训练的人都可以重复发现或重复证实,即科学建立在牢固的实验基础之上。例如阿基米德关于浮力的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任何一个初中学生都可以用实验来验证。又如高中物理实验中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有粗糙的方法(空气中),也有精密的方法(真空中),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误差范围内)。其它如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生物实验,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粒子实验等等,其中的各种结论,不仅可以重复验证,而且可以用语言和概念重复表述,可以与他人共识。
而成佛得道的人,所感受到的真理或悟道的途径是别人不能重复的,是唯一的,甚至是不可言表的。悟,是修行圆满的一种高峰体验,是对世界如其本然的绝对真理的认同,自身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法指导,无法替代,无法比附,无法诠释。无数灯录中的机锋对峙甚至棒喝、斩猫、竖指,都说明悟是不能重复的如人饮水般的体验。禅师也只能以截断学人思路的方式来“表达“佛智。例如:
有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曰:“花药栏”。
有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曰:“庭前柏树子”。
庞蕴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曰:“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有僧问洞山:“如何是佛?”洞山曰“麻三斤。”
有人统计,公案中单就“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的问答就记录了二百三十余则,没有一则回答相同,而且都是答非所问。
这些公案,有谁回答了什么是禅,有谁回答了如何开悟,有谁说明了开悟前后的不同呢?没有。古人说:“师父带入门,修行在个人。”即此意。

二、客观性与主观性
在科学领域,为了认识对象,研究者需把对象与自己分离,即主客分离。要排开个人意志,更要弃掉心理因素或情感因素的作用,去观察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其客观规律。即研究的对象要独立于个体心识。如研究气体,就把气体封闭(质量不变),分别找到温度(T)、压强(P)、体积(V)三者(即三个状态参数)之关系,并用函数或曲线进行客观地描述。气体是人的“身外之物”,是主客二元化的。对气体的描述不能渗入主观的臆想。由牛顿力学所开创的经典理论的辉煌战果,使绝大多数人相信,这种将世界与我们分割开来,然后对世界进行客观描述的方法,成为自然科学的严格的决定论的哲学基础,并由笛卡儿把它固定下来,在18世纪和19世纪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佛教认为真如是不能对象化的,其思维是非理性的,直觉式的,主客泯灭,能所双亡,一体圆融,天人合一,即不二法门才是认识的极致,思维的真谛。研究花,则花是我,我是花,无主客,无分别,无执着,无追求,无拘无束,无间无碍,花艳我亦艳,花美花亦美,花香我亦香,花开我不喜,花落我不悲,最后,无我亦无花。而这时见到的,才是绝对真实的花,真空妙有,绝对同一。
让我们看一个典型的例子:
凡读过《坛经》的人,都知道《坛经》中说到惠能大师辞别五祖弘忍大师之后,逃至曹溪,为避难,隐迹于猎人中。十五年后,“一日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言论不已。惠能大师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惠能大师出语惊人,当场就叫所有的人“骇然”。此公案流传一千多年,让无数问禅者“心动”不已。可是心动之余,有几个人能透彻禅机呢?
其实,要回答“风动”还是“幡动”的问题,若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只要知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些中学就学过的物理知识即可。风与幡由于运动而产生相互作用,其间的作用力服从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在一直线上。两者分别作用在两物体上。此外,二力是同性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无主次,无先后,且不能相互抵消。故二力分别让风与幡改变运动状态;正因为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动与不动的结论就截然相反。选幡作参照系,是风在动,选风(即空气)作参照系,是幡在动。若选地球作参照系(包括站在地球上的人),则风与幡都在动。所以,以物理的角度看,都是常识性问题。这样说来,法性寺僧人关于风动还是幡动的争议就变得没有意思了吗?不!一千多年以前的古人缺乏自然科学知识,不懂得“相互作用”、“相对运动”的科学原理,争论不休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惠能来一句“仁者心动”,把问题的性质引到了一个带有宗教哲学和宗教体验的领域,这就使得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学识比牛顿力学还高得多的科学界人士也感到“骇然”,也会”心动“。以至还会像一个小学生在老师讲的高深理论面前一样盲然。一切理性的、逻辑的思考在这里都显得苍白无力。
佛教认为,“动“是缘生的。有风无幡,有幡无风,都无所谓动,即动是两者因缘而生。从这一点上看,与物理学中的物体相互作用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再往下走,就要分道扬镳了:无论说风动还是幡动,都是因为心有执着,“心生则种种法生”。当心还没有体认到事物的无常,还没有证悟到事物的空性,二元世界总是以对立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就会对境生心,即会在对事物的相状的考察中加以取舍,总会去执着一边,心一刻也不能平静。因而,风动还是幡动的争论,亦是心动的结果。“一切唯心造!”
那么,心不动呢?心不动则风与幡都不动了吗?不!风仍然在动,幡也在动。风与幡在无常的空性中展现着本来的面貌,不因心的动与不动而改变自己的相状。
心的动与不动也是无常的,也具空性,“心不可得”。只有离动与不动的二元对立,才能显露真心,这“如如不动”的真心,是“不取于相”的。风动与幡动,因空而显。真空妙有,如其本然。
自然界的现象常常给我们造成错觉,“云驶月运,舟行岸移”(《圆觉经》)云在飘,你会觉得月在走;舟在前进,你会以为岸在后退。无论什么在动,我们眼睛感受到的都是假相,都不要去执着,那原来的、真实的世界才能不因我们的心动而受到干扰。风与幡,云与月,舟与岸,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就会如其本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以上关于风动还是幡动(以及云与月、舟与岸)的两种解释中,可见科学与佛学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在认识和研究事物的变化。而且,从目的上讲,科学侧重于让客观规律为我们所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佛学则是侧重于让心摆脱执着,克服无明(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尚可比较,却无可厚非。若能有这样的境界,傅大士的诗中谓“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也就不会感到怪异了。
如果要从唯识学上看,我们说运动和静止及其与物质的关系都不是在了义上说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讨论过运动的问题,他说,“物体运动意味着在同一时刻物体既在一处又不在一处”,其实他是在回避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若从了义上说,动与静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动与静存在的前提是物质的存在,无物,也就无所谓运动,也无所谓静止。运动和静止只是描述现象所使用的工具,是概念,是假名,随缘安立而已。

三、系统性与浑然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科学角度说,是从感觉到表象,然后上升到概念(抽象),最后纳入逻辑系统,是层层深入的,是可概括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电和磁的研究导致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诞生,它把电荷、电流、电场、磁场的关系系统化,而电磁场与其它场(如引力场)的相通之处,又导致了以爱因斯坦开始的统一场论的研究。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从相对真理步向绝对真理,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是知识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
而佛学,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条件限制,甚至不受知识限制,佛法虽有自己的系统,但学习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法又要冲破这些系统,冲破一切羁绊,直捣本源,直开心性,直下承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用一般的思维方式,而是在暝思静虑中,在清净无染中,在孤明的心的照映下开发潜能,悟得宇宙实相,现证真如。虽然人们常谓佛教徒也有修行过程,佛教哲学也有一定体系,有一定思辨方式,但这并不是本质,只是禅思体验的外化,是穷尽法性,了知究竟后的善巧方便。
例如,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生的科学知识是有系统性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有明显的分界线,相互间虽然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佛学的结构却不是这样,虽然也有人生观、宇宙观、认识论、伦理学的分别,但它们是高度统一的,浑然一体的。如“实相”,即“涅槃境界”,就是人生观、宇宙观、认识论、伦理学的高度统一,不可分离。要把佛学里的任何一支剥离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因而,佛学研究中很难找到独立的、自成一脉的思路,浑然性是佛学思维的明显标志。佛法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一多相即,相互涵摄,摄一切法归一法,以一法摄一切法,反应到佛子的修持上,也是一通则一切通。这都与佛法的浑然性相关相应。
正由于科学具有系统性,而系统总在科学的发展中不停地变化,因而科学永远是不完善的,无论科学系统多么完善,无论这系统多么庞大,它也只能追求真理,逼近真理,而不能宣布“科学就是真理”。佛教却是“一步到位”的,佛的智慧(般若)就是直达宇宙实相的舟楫。(未完待续)
来源:成都文殊院--文殊院系列丛书《佛法与科学探微》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27 13:17 , Processed in 0.6006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