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rcm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 Jupiter: 关于弧学理论的疑问与思考-4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03:06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泡泡是独立的宇宙,和其它泡泡不相干?还是泡泡会相互聚集,从而形成复杂的双弧旋宇宙?”


倍则干,弗而相立。

泡泡有“骨”,可知难见。双旋有“肉”,其表难得 。寰宇独尊,其内分合。


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3

主题

91

帖子

91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1
9#
发表于 2018-4-10 02:29 | 只看该作者
      上述资料中写到的,双旋宇宙与本体宇宙都是能态存在,双旋宇宙仅仅是本体宇宙中的一过性局域态,就好比大海是本体宇宙,泛起的一个个水泡儿就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双旋宇宙。每一个水泡(双旋宇宙)从其自身内部看,都有自属性的时空原点——始和终。一是“生发”,一是“灭亡”。
      一个是双旋宇宙,一个是本体宇宙,本体宇宙是大海,每个双旋宇宙是一个个泡泡。先生的意思是说,每一个泡泡是独立的宇宙,和其它泡泡不相干?还是泡泡会相互聚集,从而形成复杂的双弧旋宇宙?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6:34 | 只看该作者
PS:关于“极大”条件下的灵性问题


对于多子系的整体宇宙而言,除非空间对称,否则就必定导致宇宙能量的多矢向演化。换言之:人智不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理性方式。

如若空间对称,宇宙在时间矢向上就不可能对称。如此,就会在宇宙结构框架中形成一个“中心化”的局域。也因此,人智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唯一”的理性方式。

因为宇宙空间的不对称构造,将决定了地外智慧生命不仅仅是像人类那样需要水、氧气,阳光,也可以有其他多种方式。但需要满足诸如以下几个核心条件:

1、生命出现的第一前提基础是能量场的自建构性的含有电弧旋级联性闭合环的簇化构造。也就是说簇内的能量自循回通路。
2、其次,该闭环结构必须自发性管型化(闭合管型或开发管型)。
3、管型构造的能量输入端口与外部能量场必须能等级联适配。
4、管型构造的外部能量场必须是含有重金属的多级场构。

但如果宇宙空间是对称的,那就在“中心化”局域寻找人的同类就可以了。其余地方都是蓝移场,缺乏创生智能生命的物质基础。


这就很有意思啦!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00:30 | 只看该作者
弧不难懂,也就四个字可以概括之:“万物寓弧”。理解上的暂时困难,应该是思维适应与习惯的不同吧。

作为物质本性的人类,其理性能力也是来自本性的一种本能。物质存在的基础是电旋态,是交互关联的连续性的体现形式。物质观的因果论和直观化的平直性空间等,也都是本性的内秉逻辑规定性所派生出的理性模式的必然性之表现。人于“物”中不知“物”也就好理解了。

学习是一种对思维习性的训化或格式化,一旦适应,也就同时建立了由此带来的思维惯性。破除这种惯性禁锢,也是人类理性创新的必由之路。很多人的理性活动,是在前人、众人、历史等已探明之路上的“行者”,常常在交叉口、边石、乃至路的尽头才会意识到“主见”的迷失和需要,及其重塑自我主见的艰难。

物质相对于能和能量的可数性,构成了物质观的知识前提。尽管这种可数性在实际物理世界常常是难以“计数”的。采用物质的可计数性来论证能和能量的不可计数性,是不成立的。这就需要引入基于物质本性基础之上的新模式。

这里,诚如苏轼的诗《题西林壁》写的那样:

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供商榷。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3

主题

91

帖子

91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1
6#
发表于 2018-4-8 21:53 | 只看该作者
刚刚才看到了图片,真的很漂亮

3

主题

91

帖子

91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1
5#
发表于 2018-4-8 19: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先生的作答,对于问题3、问题5中关于如何在宇宙系统的大的类弧子背景下看元素和物体(即三维空间+一维时间),大致能体味到。
     对于问题1中“双旋宇宙与本体宇宙都是能态存在,双旋宇宙仅仅是本体宇宙中的一过性局域态,就好比大海是本体宇宙,泛起的一个个水泡儿就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双旋宇宙。” 大海中的众多泡泡,这些个泡泡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宇宙吗?我们人类所在的这个宇宙不是这些泡泡中的一个?还是说所有这些泡泡一起组成一个宇宙?


     就直观性来说,传统物质观较弧理论来说是易懂,原子结合构成分子,分子聚集在一起,成了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地球是一个大圆球的的物质团块,水星、火星、金星、地球等绕着太阳转,形成了太阳系:无数个太阳系一起构成银河系,再可以想象若干个星系构成整个宇宙,都可以很直观的想出来。而用弧几何来架构整个宇宙的图景,实在有点想不出来,可能是哪里重要的关节还没理解透吧。真是大道至简,却难以悟到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9:38 | 只看该作者
接着聊……

Mr Jupiter的问题实际上是关于“极大”、“极小”以及“如何关联”的问题。

先谈谈“极大”问题。


”在能域,用物质“”看宇宙整体会是什么样子呢?

形象上很简单,就像一坨肥皂泡沫!

其闭合态像这样: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板凳
发表于 2018-4-8 07: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简洁而深刻!越来越有味道了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2:19 | 只看该作者
先简要回复一下5个问题:


问题1、每当读到这一段都有在读《华严经》中无量大千世界的感觉,真是广大而深邃啊。上述阐述是说能态的“大海”中,有若干个独立的泡泡,即若干个双弧旋宇宙,这些个双弧旋宇宙是不会相互作用影响?绝大多数的泡泡“系内”是单层的,而有一些泡泡有了“肉身”呢,是什么导致这种不同的命运呢?

宇宙是一个“复合”构造,相对于人类,至少有三个正面:能、能量、物质。

“大海”中的泡泡指的是能隙,能隙生成源自能态的自发性。

能量是能隙“开裂度”或说大小尺度的描述。能量场是能隙结构性特征的描述。

这些生成的能隙,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连续的或并合的,也即簇化的。无论如何,任何单一能量场或簇化能量场都必须遵循弧合的几何学规则。

初始化的能量场中是没有“肉身”的,“肉身”的出现一定要伴随着能量场的复杂簇化过程。生命是能量交互过程中的天然自发性产物,其本性乃自“天定”,其差异仅仅仅仅是因于能量场复杂簇化过程中能量交互流布的多样性。


问题2、为什么是双弧旋?这两个弧旋中的事件都是一一对应吗,在我们这个正弧旋世界出现秦始皇,那么另一个弧旋世界中一定出现过一个反物质秦始皇吗?

双弧旋结构不导生“多宇宙”学说。

双弧旋描述宇宙的能量交互的空间对称性和时间非对称性。双弧旋可以是“单体”,例如DNA双螺旋结构。也可以是“多体”,例如能量子的纠缠态。

处于同一个能量场的任意弧旋态都必定因同场而相互关联,除了耦合弧旋,但并非一一对应。


问题3、关于一个双弧旋宇宙的整体和局部的问题。弧理论认为,双弧旋宇宙和其系内子系通过电弧旋级联构成一个整体。关于弧认识论,我们之前也讨论过,人的精神把宇宙这个三维“几何体”看成了日常四维。但是对于双弧旋宇宙两个局部弧簇是何种方式级联,这个图景我还是想不清楚、看不明白。整个宇宙和其局部星系是怎么级联,星系和其局部恒星是如何级联,太阳和地球是怎样级联的,太空中飘的一块陨石,它又和谁级联的呢?

相对于宇宙整体,其内的任何局域都普适于传统的“四维”级联方式,即自体三维+宇宙一维。例如:生物寿命,就是自体三维+所处系统的时间一维(宇宙系统)。四维是个“点”概念之间相对级联概念。


相对于自体而言,其内只有“三维”,即空间二维+时间一维。还用生物寿命为例:肉体二维(前后)+生长一维(高)。生命的过程是能量场的演化过程。因为任何物质形态都不是孤立于其外界的,或说构成生命体的能量场不是能量的原发初始场(氢级电弧旋),而是多元素所组成的复杂弧簇,换言之,与自体“外部”是共生性关联在一起的。自体的生长一维被简并到了其“外部”的共享一维里去了。感觉上还是“四维”的。三维是“点”概念之内的相对级联概念。

能量场场内的电弧旋级联状态具有相对的空间“自由性”,譬如“太空中飘的一块陨石”。而能量场的场间级联则是空间非自由性的,譬如星系构造及天体轨道。


问题4、关于元素变化的问题。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在刚刚形成时,其中的物质只有大约75%的氢和大约25%的氦,没有其他元素。所有其他元素(及其同位素)包过重元素都是在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而重元素如铀会自动衰变为轻元素,传统科学也是从决定原子核稳定性的核子间吸引力——核力、质子间的斥力平衡来解释元素的变化现象。元素变化现象貌似是孤立的,而上述资料中说地球变化经历了七个元素周期,那么意思是说对于地球这个弧簇,其子系元素变化是规模、整体性的?

宇宙,生生灭灭,消长不禁,无绝无休。

宇宙是由众多自发性能隙组成的。能隙的生成是宇宙变化的根本。也就是说,宇宙不是单源化的。宇宙随时都在多源化的“大爆炸”。

能隙的开裂生成、簇化并合以及回归消亡,最终都是以能量方式实现的。能量是能的“碎片”化状态。能量交互而成物。所以,物质层面看宇宙,万物归一是一种必然结论。

能量场的交互流布有两个矢向,一是光至磁,也就是趋于低能等,系统发热(红移),一切天然热体都是趋于消亡和终结(热力学第二定律?燃烧的恒星?等等)。一是磁至光,也即趋于高能等,系统发冷(蓝移),一切天然冷体都是趋于生成和发散(微波背景?地球的南北极?等等)。系统发热,使得系统内物质态凝聚变小(宇宙大塌缩?引力塌陷?等等);系统发冷,使得系统内物质态扩散变大(宇宙膨胀?宇宙死寂?等等)。当然,热和冷是个相对概念,这里借用是为了简化说明。

类弧结构中,时间轴相对于电旋平面(物质态的惯性平面)在量化时的数值比比值是 3:1,或说75%:25%。是否有点天然的“巧合”?

简单地说,元素以下的任何力,核力、斥力等都是天然能量场在人为性“破坏”后的自“修复”或“反弹”,是能量场自然原在性的明证。


问题5、我近期也意识到应该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弧,以最大的这个泡泡——类弧旋作为背景场,看其子系内的各个弧簇的变化,这个角度看一切似乎显得更合理。 这里就有一个最大最小尺度的问题,宇宙外层这个弧旋是作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最大的尺度,那么最小的是系内子系中一个氢原子。而氢原子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能阶,那么是否有最小能阶的氢原子,还是说可以无穷小下去?

对于人类的“可视见”物质宇宙而言,其“大”、“小”边界都是氢元素。氢往下再分就是能量,不是物质了。

对于人类“可探测”的宇宙而言,其“大”、“小”边界都是能量(量子)。能量往下再分就是频率,从“1”趋于“0”,“0”即无穷,即能。

氢元素有“大个儿头”的,也有“小个儿头”的,这里的“大、小”概念相应于物理学中的能量“强度”。

作为物质存在的基础,元素是一个被物质观念“裂开”了的物理学概念。自在的天然元素是连续的,递生的,时空共轭的。

举个例子:锂元素没办法直接跳过氢、氦而自发性地直接从能量中生成。

再举个例子:譬如氢,氢元素的镜像空间共轭就是所谓的“氢气”。而氢元素的镜像时间共轭就是氦元素,氦元素的镜像空间共轭就是“氦气”。



时间关系,匆忙回复,见谅!供商榷。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19 14:55 , Processed in 0.5419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