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思想的局限性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思想的局限性

讨论科学思想是否局限,可以简单地从其自然基础、基本抽象及后天逻辑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自然层面:

科学思想植根于物质层面,而物质是能量层面包围下的“孤岛”,故而可得能量守恒律等。

鉴于其思想基础的局限性,科学思想条件下的终极研究目标并非自然成因及物质成因。而是更偏着于物质存在间的相互作用性。传统西方哲学又不断的将其予以强化,引入和传播诸如:主体、客体等观念。

科学思想本质上是“工匠式”思想,或说是技艺思想。科学思想指导下的科学实践,通常是通过对物质“孤岛”之间的作用关系及方式的认知,以达到了解物质的原本性状,并加以利用这些物质性质的目的。因此,科学思想虽然是科技的灵魂所在,但无论科学思想怎样的开发物质孤岛,它都不可能是关于自然真实成因的适配性思想方式。

相信科学思想原则的人,也必定接受了物质第一性的自然观。由于物质形态不是宇宙真实的唯一层面,或许是最表层的层面,但一定是“人在”的层面。 也因此,相信科学原则,也意味着其理性在能动方面的自我限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成了科学思想原则下的认知必然。


二、基本抽象:

物质孤岛的抽象自然而然的被定义为了“点”。如此也就引申出了四维(空间三维,时间一维)、普适对称等。一般性物质意义上,科学思想及其原则是相当成功和实用的,特别是近代科技史都给予了广泛肯定。但涉及到物质的临界状态时,则必定会出现问题,陷入逻辑困境。科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大事件,都发生在理论体系的边界条件。譬如:相对论对经典牛顿力学的否定与发展,量子论对传统能量传播方式的否定与发展,等等。

更多时候,科学思想扮演的不是“预知”,而是“后知”。科学思想给出了技术实践的原则性,而技术发展又常常“跨越”已知现象发现新现象。科学思想的诞生之日,就已形成了技术倒逼思想的发展格局。

这种倒逼格局的根源,在于作为科学思想体系的元概念——物质抽象及其形式。

“点”概念由来已久,随着科学思想的传播,已贯彻人心。点概念以及建立于点概念基础之上的第一套完整的形式学体系——欧氏几何,在成为把科学思想转化为技术实践的有力工具的同时,也把科学思想的元概念悄然植入到了科学文化。

科学思想也变得更加依仗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渐失去了自发觉悟的能力。从东方宗教思想的原则来看,科学思想就是本末倒置,把“无常”当成了“有常”。或说把“弗定”当作“定”了。现代科学,已经把科学思想的原则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把物质孤岛的局域性开发到了临界态,如是乎,就必然地导致科学思想原则的先天性缺陷——物质元概念以及体系——日渐显露了出来,在自身发生危机、观念冲突的同时,也把其技术体系推送到了空中楼阁的理论境地。

例一:引力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科学思想原则下的相对论看来,这是由于太阳质量引力扭曲了其周围的时间和空间——时空体——而形成了引力陷阱,这个“坑”的边缘就形成了地球轨道,迫使地球不得不沿着这个看不见的时空场结构所规定的路径来运行。但如果换一种思想眼光来看待,也可以说这个“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局域性的能量“坑”而已,太阳不过是这个能量坑的极性表征。地球运行所遵循的轨道路径,不是来自太阳引力,而是相对于太阳能阶耦合而成的能量交互的流布区间(线)。把太阳系放置在一个平直空间坐标系中,相对论表述了恒——卫、卫——卫等诸点间的空间性相对关联状态。但理论本身并不能给出,也不包括系内公转、自转等运动关联状态的成因。

例二:光线弯曲,或时空曲率

“时空曲率是一种科学理论。按照广义相对论的解释,在引力场中,时空的性质是由物体的“质量”分布决定的,物体“质量”的分布状况使时空性质变得不均匀,引起了时空的弯曲。

大致上讲,物质密度越大的地方,曲率也就越大。也就是说,“时空曲率”产生了引力,当光线经过一些“大质量”的天体时,它的路线是弯曲的,它将沿着“大质量”物体所形成的“时空曲面”前进。就像放在软床上的重球使床面弯曲一样。”——维基百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何解释在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主持的日全食观测中,得出其结论:星光在太阳附近的确发生了一点七秒的偏转,以及之后2009年美国科学家谢尔盖·科佩金与同事们所完成的据称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时空曲率测量呢?

在科学思想方式看来,原本“直行”的光,如果理论预测会偏转的话,那就应该通过实证加以确定。看来实验事实也印证了相对论推测。因此,时空弯曲就是毫无疑问的了。

如果换个思想来看,也说得通。譬如,在一个半透膜构成的球体中观测对比一个球外光源与球内光源的光线路径,也能得出一个球外光源的光路径有所偏转的观测事实。显而易见,这是因为半透膜本身引起的,而并非光源发出的光本身弯曲了。因此,可以把光线弯曲归因为半透膜自身的结构曲率所引起的。科学思想中,把半透膜结构定义为“时空结构”且时空结构是光传播的介质。故此,光经由弯曲时空时,发生弯曲就是必定的了。

事实上,光线不仅在能量层面中始终是“直”的,在物质层面也是“直”的,或说沿直线传播的。光线只有在经过能量坑的“坑缘”(能量交互结构的系统边界)时才会出现所谓的“弯曲”。这就类似于普通光学里的折射原理,不同的是光传播的介质不是物质,而是能量。

光作为能量的基本性状之一,与其伴随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平直且即时的。光不到的地方都是纯能的区域,意为着没有时间和空间,即绝对的黑暗。光到的地方,都是能量的区域,就有了时间和空间,即相对黑暗。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能量交互所导生的时空场场结构之边界状态的变化。光强度渐弱,场半径变大,边界曲率减小。光强度渐高,场半径变小,其边界曲率越大。

这里可以看出,科学思想原则下,单一目的的测量实践,都是缺省了诸多关联条件的限定性观测,不考虑或割裂了物质与能量的关联性,能量与时间空间的关联性,时间与空间的关联性,以及物质存在的自然本底基质性状等必需的外延性问题。

例三:黑洞和白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黑洞(英文:black hole)是根据广义相对论所推论、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质量相当大的天体和星体(并非是一般认知的“洞”概念)。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黑洞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它产生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以致于大量可测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就连传播速度极快的光子也逃逸不出来。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黑洞。在黑洞的周围,是一个无法侦测的事件视界,标志着无法返回的临界点,而在黑洞中心有一个密度趋近于无限的奇点。”——维基百科

狭义相对论论述的是关于能量场场内运动物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广义相对论仅仅是“放大”了的爱因斯坦思想模型。也就是说,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物质的总集合方式,如此就引发了边界条件的界定——宇宙常数。虽然爱因斯坦对他的宇宙常数有所遗憾,但终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很简单,因为宇宙不是物质的宇宙,它是能、能量、物质至少三个层面的相互关联体系。能是宇宙存在的自然基质,或说存在背景。能量才是宇宙的结构性源头。而物质仅仅是宇宙结构中体现能量交互的流布状态,换言之,就是能量场内部能量相互“流动”时能量结构的过渡方式。巧合的是,人类正是这些过渡方式中的一类。

“根据英国物理学者史蒂芬·霍金于2014年1月26日的论据:爱因斯坦的重力方程式的两种奇点的解,分别是黑洞跟白洞。不过理论上黑洞应该是一种“有进没出”的天体,而白洞则只能出而不能进。”——维基百科

对于一个能量交互结构而言,黑洞(磁极)白洞(光极)都是自然的、原在的。科学思想原则下关于“奇点”的推论也是必然的。但“有进没出”和“只出不进”则是片面的。霍金本人后来修正了其关于黑洞的观点,改“黑”为“灰”,意指有辐射蒸发。

换个思想看,所谓“奇点”也就是能量交互场场结构的两个极点。这是有能级差别所形成的。极点是连接本场能阶与外场能阶的唯一路径。极点既接受外系能量供给,也提供本场能量转移。能量场场内外的交换,是维系本场相对稳定性的要素之一。

所以,黑洞不黑,白洞不白。


三、后天逻辑:

后天逻辑是相对于先天逻辑而言的。

所谓先天逻辑,是指逻辑的天然原在性。这种原在性植根于能量场的能量交互流布在结构过渡方面的形式规则。此形式规则性在产生宇宙物质的过程中,就被植入在了万事万物的结构属性里面去了。表述这种形式规则的时空关联情态的,称之为“先天逻辑”。

科学思想是建立在物质层面的,其物质逻辑相对于能量场的逻辑则是后天的。因而,也必定是局域的、不彻底的和前置缺省的。

关于理性逻辑的先天规定性,请参阅论坛中其他相关讨论和文献。此不赘述。


匆然草成,疏错难免。见谅!仅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26 22:25 , Processed in 0.4855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