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67|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 Eagles: 与弧认知相关的求教与思考(1)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发言!跟进参与一下。

哲学的本质是理性自我批判的艺术。

人类理性的的觉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伴随着生命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渐累积和扩展的。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沙发
发表于 2018-3-16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发言!跟进参与一下。赞!

哲学的本质是理性自我批判的艺术。

人类后天于自然,因此,人类从来就是局限的。假如把生理性内外交互作用称之为“实部”的话,那么心理性内外交互作用则称之为“虚部”。各“部”的交互作用均有其起支配作用的规则。实部的规则中,包括有科学。虚部的规则中,则包括有哲学。无论科学或哲学,都是人类理性能力的某种自我呈现。

人类理性的觉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伴随着生命发展的历史过程,而逐渐累积和扩展的。理性不能创造规则,理性是规则的一种自我解析模式。

规则决定着理性可能,而模式决定着可能的理性对于规则的解析结果。如此反复循环,构成了觉悟或说批判的机制。哲学则是关于这些机制的理性重铸——所谓理性的理性规则。

支配理性的规则是先天的,支配哲学的规则是后天的。理性规则是关于宇宙乃至其“外”的自在律。哲学规则则是关于理性如何求真的自我律。二律归并,则天人合一。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板凳
发表于 2018-3-16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Jupiter先生参与讨论!


关于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模式,简单地将,正如先生所言,就是类弧体系关系。与原子水平以下的模式相比,其基本参与单元不是能量子(光子或磁子),而是“体量”较大的弧簇。

此外,两者的能量交互过程也有区别。原子级别的能量交互是“单直化”传递的。而分子及以上层面的能量交互则是“层级化”的。这里可以借喻一下“退火”工艺。换言之,大尺度物体(弧簇)的能量交互效应是源自其次级弧簇的交互作用,层层传导,最终还是取决于原子层级。这也是所谓“寿命”的缘由所在。越是体量较大的弧簇,其存续“寿命”越是相对较长久,想“短点儿”都难啊!

再进一步解析看,就是分子及其之上层级的能量交互“途径”与“范式”远远多于原子层级,且伴随着弧簇化的叠加性增长而呈几何级数的增加。形象地说,“肿胀”的尺度越大,“消肿”所需时间相对也就越久。


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地板
发表于 2018-3-1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S: 对Jupiter先生引用洛克的“白板”比喻很感兴趣,将择时深化商讨。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5#
发表于 2018-3-17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谈绕旋模式。


当观察或描述一个绕旋系统时,事实上就已经假定了某个“系外点”,或说观察者或描述者不自觉的已经把自身“置之度外”了。

打个双旋摩天轮的比方。乘坐者和观众关于旋轨状态的映像完全不同。观众眼里的摩天轮就是大轮子旋转的同时座椅也在旋转,从而构成了一副以“系外点”为中心的双旋构象。但乘坐者眼里的摩天轮则变成了在自我旋转的同时还在绕着另一个轴心旋转,从而构成了一个自旋为中心的双旋构象。摩天轮带给人的快乐或惊恐,大概就是这种由双旋系外转换到双旋系内的异样感觉吧。

一旦默认了一个系外点,也就意味着被“添加”了一个系外绕旋。若想包纳这个“添加”就必须再进行新的“添加”,以致无穷尽的边界化推展。

这也巧好就是传统性的认识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必须引入至少一个系外维度。习惯中是人体空间状态的“点”或说无维。然而,自然中的任意“点”都是原在三维的。思想者可以在逻辑中缺省,却无可从自在中抹灭。

该模式内的一切比较,都是以共享某个“系外点”为条件的相对性状态。也由此可知,为什么相对性原理具备如此广衍的普适性了。如若“系外点”不能共享,那么相对状态就缺乏可比性。任何导致“系外点”可共享化的假设条件或基础,都将组成一个可比性体系。

此类模式,有两个典型的实例。

1、实证主义:通过确定实证为共享原则,就形成了所谓的科学体系。实证主义是以排外非实证性因素为代价的相对态组合体系。本质上可互证但不可自明。局域统一性是其理念特征。
2、光速不变:确定光速恒定为共享基础,也就自然而然的可以发展出了相对论。爱因斯坦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关于运动条件下的共享原则,而相对论仅仅是这一共享原则条件下的自然推导。与共享原则适配的结论“早”已因规则而“等候”良久了。

故而,通常意义下,模式决定结果,规则决定模式。“点”外模式与“点”内模式相对于“同一”时,将必定导致“非同”的结论。

但无论何种模式,究其源发结果的根本,还是出自映像。发现众多映像的统一性是抽象法。发现众多映像的同一性是逻辑法。抽象是“可见的”,逻辑是“不可见”的。感知世界中,逻辑服从抽象。思辨世界中,抽象服从逻辑。然而,抽象也罢,逻辑也罢,都常常因之选取的共享条件而产生结果分化。此乃人眼中,宇宙多样化的根由所在。


供商榷。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6#
发表于 2018-3-18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及所谓的“点”内/“点”外,可以认为与传统意义上的“内在”/“外在”,“主观”/“客观”,“精神”/“实在”等观念等义,那些只不过是“点”内外相对关系的不同分化。在“点”观念的统摄下,无论如何也很难跳出“一元论”、“二元论”或折中论的圈子。除非“钻进”点的里面,化“点”于无。

也就是说,彻底的哲学革命,是必定需要摧毁人本主义的习性为基础的。自然宇宙是连续的,相协一致的。任何“点”观念,都将割裂这种本在的关联性。也因此而形成各个局域的“点世界”。传统哲学解决的不是“点”自身的问题,而是“点”与“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性问题。其功用,在引导理性不断地“开疆拓土”之余,也逐渐的把理性带入了极端和失望。

弧说,是基于这种历史背景下试图为理性“解扣”的一种理论尝试。专注且始于“点”自身的形态学特征,抽象出弧形式,并沿着弧形式的自发性关联关系,推导和建立了弧几何学,及其基础之上的弧数理的元概念。弧说认为能是宇宙“点”的唯一性自在基础。能量、物质等都是能的交互态。宇宙是一切能交互的总集合态。描述一切能交互关系的方法论即弧几何和弧数理,两者构成了弧原理的核心部分。弧哲学则是关于弧原理自在逻辑的说明。

弧理论并非难以理解,关键在于思维习性。理解弧理论的前提是自觉批判人本主义所造成的、自我固化了的惯性模式。只是需要把自我本性从“点”外“移植”到“点”内,并转化成为能交互关联作用中某一特定性的连续态。换言之,就是把“系外点”的理性人类自身彻底地放入宇宙系统的“共享点”——能态。


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
发表于 2018-3-1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得能?

如何在理性中自觉的消除掉“系外点”模式呢?这就需要解析该模式的来源。

理性是人类的一个明显生物特征,是根本的人性特质,是人类的本能存在。人类本能源自天然本性且不可能超然其本性。作为一个天然物,如果人类被自我定义为“物质”,那么,在物质观念的共享原则,其本能也就被不自觉的限定其中了。

知识后天性性产物。知识的对象却是先天性的。知识的对象一般意义上被称之为“存在”。任何对存在的不同赋义,都将导致不同的知识体系。事实上,相对于知识而言,“对象”只有一个,这就是天然自在。

影响有关对象的知识体系构成的核心要素,取决于对“对象”普遍意义上的赋义,也即存在的状态。存在状态,简约的可以称之为“像”。对“像”的提取,即“形”,曰“抽象”。抽象的知识体系既包含了几何学、数学等,也涵盖了哲学、宗教等。譬如,哲学偏重研究“像”的产生以及相互逻辑关系,几何偏重研究“像”的形式及其规范体系。如此而构筑起了“存在”的现实或物理意义。

也因此可知,关于“存在”的抽象是通往唯一对象——天然自在——也即真实的理性通道。在“对象”是唯一的前提条件下,抽象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所抽之象,必将决定着该“象”素基础上所生成知识的体系结构与实践范畴。换言之,既然“对象”是唯一性的,那么其“象”也必定是唯一性的。如果定义“对象”是宇宙,那么就必定有一个适用与宇宙整体的唯一“象”。寻找和发现这个“唯一象”,既是理性的终极目标,也是知识产生的极限体系。

很显然,物质抽象不是关于宇宙存在的这个“唯一象”。为什么呢?很简单,宇宙中还有能、能量。物质不是能量,更不是能。物质既包含不了能在、能量在,甚至也包含不了神在、佛在、上帝在等等。也就是说,物质作为宇宙存在中的某一局域“象”或许是有效的,但作为全域的“唯一象”,显然是缺乏实证性的。

有小诗为证:

无心种花花挽露,
有意借风风却驻。
欲问众相相可渡?
笑答无形形中故。


如下,简略考察一下知识与学习发展程式之间的关系。如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
发表于 2018-3-1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程式”改良一下,较为突出弧原理。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9#
发表于 2018-3-21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Mr. Eagles做的图很简明。好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
发表于 2018-3-2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稍后跟上,展开深化讨论。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5 12:55 , Processed in 0.6386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