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rcman

讨论:当今十大物理学难题的哲学基础 Discussi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Top Ten Physics Problems

  [复制链接]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11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空”等概念的哲学含义?

所谓的“无”和“空”,并非是在说“有”或者“无”的问题。有或无都是成立于物质范畴的概念。中国传统中的“无”或“空”,其核心意义指的是相对于物质存在的“可形化”与否,换言之,是物质事物与非物质事物之间的分类原则。有且可形化的就是物质类,有但非可形化的就是物质存在的先元部分,对应于中国传统观念,就是“气”,对应于现代科学观念就是能或能量。

这是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科学观念之间在哲学深处相互纠结的关键判据之一。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11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思辨靠的是自我逻辑,而非“引证”、“雄辩”甚至“争吵”,……。

原因很简单,你相信的一定是“你可逻辑的”,你不相信的一定是“你非可逻辑的”。“你可逻辑的”不能证伪他人“你非可逻辑的”;同样,他人的“你非可逻辑的”也不能证伪“你可逻辑的”。

如何在“你可逻辑的”和“你非可逻辑的”情形中找到可“大同”化逻辑冲突的新的逻辑原则与新的逻辑方式,既是哲学的精妙,也是哲学的根本性任务。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的理性特征实质上是物质性状的“表征学”。换言之,是不涉及物质原在性原理的,只是关于物质存在性状的表观化描述。

当由事物的浅表表观深入到更细微或更基本的表观层面时,实际上是来到了事物的另一个新的表征状态。把或多或少“已知”的相关表层状态进行叠加并对包括“缺省”部分进行抽象化处理,就是形成物理理论的过程。

物理理论不是说明和揭示事物天然原在性原理的实质化描述,而是关于事物不同层面表征态之间的关联性的描述。这种关联化所描述的事物表征越精准且涵盖的相对层级越多,其抽象性理论也就越是具备普适性和实用性。

由于一切运动事物相对于能量都是有限性局域化的交互存在状态,或说都是有其各自“终端”的,所以,一切物理理论所描述的事物表征态,其终极性归化的同一表征形式都是弧性的。弧性状表征的一切事物的能量状态。弧性表征意味着物理学可描述性(失效)的终极边界。

就上述意义而言,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关于物质存在的表征学描述性理论。量子论并非如同人们所以为的那样是物质存在“更深一层”的物理性描述,它严格地讲应该是关于“负矢”能量表征状态的描述,也并非是事物天然能量表征性的描述。

诚然,无论量子论说描述的能量矢性如何,它都更基本于相对论所描述的事物层面。本质上,量子论的基本研究原则,是通过对事物的弧性表征进行“拆分”来实现其对能量“再组合”过程及其表征态进行抽象化描述的。相对于自然事物的天然本底态——基态能——而言,其弧形状是不可被真正拆分的,任何方式的拆分都必定是对原在基态的一过性扰动,因此,这种扰动都必定要回归至其原始基态。

一切能态的表征都是弧性的。弧性表征条件下的能量基态,有着其自身严格的交互规则(弧合)。寻常物理原则上看,相对于物质域的弧性表征都是“闭合”的,或说是“逆反”弧性的,而相对于能量基态的弧性表征都是“开放”的,或说都是“顺合”弧性的。再直白地说,“逆反"的就是适用于经典力学原则条件下物体运动律所描述的表征性状;“顺合”则是适用于波函数原则下能量交互律所描述的表征态。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原则的根基是时间和空间,或说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科学原则有效性的最终边界。如果超越这一边界,科学原则条件下所建立的一切理论都将随之变得无意义。换言之,时间和空间构筑起了人类理性“跨出”物理性宇宙本体的极限且唯一的门槛。

正因此,理解当今科学在观念方面的冲突及其理论方面的矛盾等基础层面的危机与成因时,就不能不去理解时间和空间。当代科学并不了解时间和空间的自然本质。时下做的最好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也只不过是粗浅了解了一些时间和空间两者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离真正了解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代科学原则是人类传统世界观之一——物质观——的集大成者,是历史悠久的认为“物质是宇宙的基本构成”的这一既成观念的最优承袭者。当这一核心观念被充分展开,最终扩及至其界定边际时,势必逐渐暴露出其普适方面的局限性及其所密切关联的人类本位性。

所有的问题归根究底就是一件事:时间和空间的本质问题。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与哲学相关联的物理问题,但哲学一定包纳着所有物理本质的理性诠释。

物理抽象的背后是数学,数学抽象的背后是几何,几何抽象的背后只有哲学。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首要命题是什么?传统上看是“存在”。

其实,“存在”恰恰是给予物质观念以生命力的源泉,或说,是为了使物质观念合理化而特设的命题。也就是说,“存在”这一概念对哲学关于自然自在的思考这件事而言,不是必需条件,有无皆可。如同数学中的“0”和“1”那样。

"存在“基于哲学上的根本意义即: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科学界极其重要的工具或其价值灵魂——数学,不要去考察“数学能做什么?”,“如何掌握数学去做什么?”等等之类的“存在后”问题,而是要询问数学自身作为一种“存在”的存在意义及其本质是什么?

简要地讲:数学不基于时间,而是基于空间。简言之,数学是关于空间存在的抽象化描述。

也就是说,数学是空间定义基础上的关于空间性状及其变化关系的描述性工具,并通过对空间状态的系统化描述而对其伴生的时间性状进行间接性描述,或说对时间进行空间性格式化后的再描述方式。

简析一下看看。

数学中“0”和“1”其核心性逻辑意义是空间的“存在”与否。数学基于几何,几何给出的是关于空间的基本“模样儿”及其描述。数学与几何一样,都不解释“空间是什么?”。两者的唯一性命题基础是“有空间”,并于此基础之上,逐渐展开并不断丰化各自体系。

基于此,科学对宇宙自然的解释,实际上是通过一层层地脱剥开空间的“外衣”而得以了解的。所谓空间的“外衣”,最经典的代表就是物质形态。换言之,科学的根本目标是了解自然空间的构成状态而非其成因。提供各种方式对空间进行解构,了解空间“各层”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断扩展这种解构,直至原子及其所谓的“核”。解构方式的最终结局,就是迷失了空间,那个原本的“有空间”被剥脱得并非清晰裸见,而是变得被涂抹开来的全然不见了。

对空间性状的极端化剥离,导致的最重要结果就是对科学对自身体系合理性的反证。透过当代物理理论体系在深层次上的尖锐分歧,即可窥斑见豹。

关于时间的描述,并未被直接包纳在数学中。数学大夏的第一块基石“有空间”与否的默许前提是“有时间”。换言之,数学得以“存在”的自然性前提是时间上的“有”,也即“有空间”的那个表征符“1”。这种历史性的缺省,导致了数学体系自身逻辑上的“瑕疵”。数学越是发展,这种本底性缺如就越是形成对数学整体的巨大威胁。正如数学行内的自嘲那样:数学越来越变成了空中楼阁。

这并非否定数学的实用性和逻辑普适性。这是一种好比胎记似的铸造于数学原始构架方面的问题。类似地看,胎记虽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发育与健康,但一旦被要求“通体无瑕”时,它就会被突出出来并成为一种无可纠正的“缺陷”。

数学如何才能做到通体无瑕呢?推倒重来吗?

那倒大可不必。最捷径的路线宜应是“补全”——把关于时间存在的数学描述建立起来。也就是说通过新数学原理,补齐传统数学在原理上的先天缺失,并与传统数学相互兼并,进而搭建起完全自洽的新数学原理体系。这是解决诸多基本物理困惑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也是人类智能进化的必经之路。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明了地看:

那些基本物理困惑的成因,一方面出现在传统科学工具的“设计”上(方法论原理方面);另一方面出现在传统观念的“定义”上(哲学原理方面)。


下面的讨论,将转移到传统和科学观念的哲学局限。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看起来很理性,实则很荒唐!

人类的天生理性能力是有限度的,这也是构筑起人类恐惧和崇拜需求的无可逾越的天然鸿沟。现代人的理性运动,本质上是更大规模、更强整合的某种“宗教”运动——科技崇拜。

科技从不提供真实,科技的基本任务是证伪,也就是去证明一切人类“想象中……”里的哪些是“可采信”的,哪些是“不可采信”。

这就构成了一个逻辑怪圈:始于理性批判,终于精神屈从。

你信了,就中招了,信的越深,屈从越不自觉;你不信,就是反科学的,就是“邪恶”一族。虽然科技于当今时代早已通过其批判精神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各派主流,日益上升为人类文化的主要“共享”模式和内涵。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岂不是人类为了摆脱恐惧而正常进行中的崇拜叠代过程吗?

科技的第一原则是批判,绝非屈从。如果科技变成了一种群体无意识屈从的话,那么,这种科技就是变质的科技。人类精神解放的自由权利在被少数人所掌控的时候,其文化意义就是宗教。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自身也是一种“系统”,系中包含了各种思维模式的可能性,或曰是潜质模式。这源自于人类的天然本能。

历史观上看,哲学派别的之间的纷争,其实是各种“可能性”的潜质化思辨方式之间的竞争。而对于“系统”中各种潜质性模式的天然“可能性”是否是有效性的思辨运动方式进行甄别,首先依靠的是原始体验和经验,之后才是原始行为能力的延伸——实验科学——哲学化处理过(所谓“理性”)的行为方式。

系统性的看,潜质模式其实就是各种概率组合而成的随机化系统。类比于量子化系统。也就是说该系统包含了何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是否可以转化为其对应的现实性,则取决于其初始状态。

哲学的背后,是基于天然能力之上的各种可能性的思维运动模式。哲学不同于哲学思想或观念。

哲学思想或观念的基本任务就是寻找出林林总总的这些模式,并将其升华为自洽的体系,提炼出其可逻辑化的机制。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精神自由,其本质是思辨模式的多选性“自由”。任何思维运动模式,其形成之前的系统初始化条件必定是任意哲学模式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要素。也意味着任意哲学体系都是以牺牲精神自由之复选性为本系确立的前置条件的。换言之,任意哲学体系规范下的精神自由,其实都是更深刻和广泛的自然意义上条件下的不自由。


这就引申出两个“生死”关联的问题:

一是“选择”问题
二是“自由”问题

“选择”意味着失去“自由”。而“自由”则意味着丢弃“选择”。

打个比方,一个量子系统在没有被作用(选择)时,它包含了转化成现实的一切可能性(自由)。百分之百的系统自由度。一旦被作为(选择),系统将会塌缩成唯一性的现实,也就是说系统的其他所有可能性(自由)必定尽然消失。

这里不是考察人们“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或“说”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而是把一切支撑着可“想”或可“说”的那些思维运动方式对应为各种潜质模式之一。换言之,把具体的一个个哲学观念或体系“折算”转换成组成潜质可能性的各种“质点”之一。

解析至此,可见:
任何哲学现实(或说被选择而呈现出的思维模式)都是“个别”的,非“共性”的。换言之,任何哲学现实对应于潜质可能性而言,都是“合理的”。但这也意味着任何哲学现实相对于思维运动的天然潜质可能性的不完备性。

由此可知,一切哲学现实,其共同特性之一就是:合理但非完备。通俗地讲,就是没有那个哲学现实是完全正确的。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归一为“选择”性。

如果保持系统的原始状态,其精神运动将可以拥有最大选择自由度。但这也意味着丧失了转化为哲学现实的可能性。而
一旦进行了“选择”,其对应于各种潜质可能性之中的“那个”可能性就被现实化了,其余的潜质可能性将被“封存”,意味着失去精神自由。

意识性是以潜质可能性为前提的,它提供了各种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基础。换言之,意识状态依据人类的天然本性是随机的(自由的),意识结果则是依据其作用的初始化条件而确定的(选择的)。哲学现实是精神选择的结果,并非是关于精神自由的诠释。或者说,哲学现实是空域性的,精神自由是时域性的。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代哲学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深层原因了。

以科学为例,科学技术已经把关于宇宙现象的描述推送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其代表。历史至今的哲学现实,却依旧停滞在经典的空域性领域。量子论所揭示出的关于时域领域中的种种现象,不能或远未可能被包纳在哲学现实中的任一体系之内。形象地看,历史迄今的哲学是“跛脚”的。


哲学到了必须进行自我改造的时候了!

哲学改造的唯一正确方向,就是对哲学现实进行重构——建立其关于哲学自身体系的系统理论,或说寻找出正确的一个哲学的哲学。

这一哲学的哲学,其理论将具备一个必定的基本特征:唯一且完备的。

科学理论之间的悖论、冲突等,归根到底是哲学现实的失败。解决科学所面临的精神困惑,不是现有哲学现实可以解构的。这些都是传统哲学现实中关于人类精神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界定因之科学的巨大进步所导生的混乱。

哲学现实在面对当今社会无力提供进一步支持的条件下,就必须首先进行自我革命。否则,它本身就是笑话!




(再续)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3-28 23:01 , Processed in 1.7969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