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rcman

讨论:为什么人脑可以虚拟现实?Discussion: Why can the human brain be virtual reality?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脑的基本功能并非是理性化的,恰恰是非理性的、纯粹生物性的原始电冲动。冲动既是结构形成的初始动因,也是功能实现的本底保证。

人脑的基本结构性,诸如大脑、小脑、丘脑、胼胝体,半球态等,反映了来自于能量基础的生命从原始态发展迄今的自然遍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类的自我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与自然遍历的反演,也就是说,是一个从动态变化的“结果”看待恒定不变的“因由”的倒叙。人类最值得骄傲的不是理性,而是获得理性的自然机会。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个比方:

大脑好比盛了水且加了盖儿的锅。上升到大脑的机体体验,好比给锅加的热。锅里的水被加热后,就会自发的生成蒸汽。蒸汽的运动方式与初始条件(加热部位和火力)相关。固定不变的加热初始条件,其产生的蒸汽运动状态相对类似。加热到一定程度后,锅就会散发多余的热带外环境,进而保持一个热平衡。持续加热或热平衡,会有渍迹水垢形成。

锅里的水对应于脑细胞,蒸汽对应于脑细胞间的丛突和轴突所形成的复杂网络,热耗散系体对应于大脑葡萄糖消耗所驱动的脑电活动,渍迹水垢对应于记忆形成的脑生化反应。

大脑对体验(机体的感官收获)的解析不是依赖于其理性能力的,反而体验才是理性产生的基本根由。体验先决于理性。理性本质上是体验(初级能,高能阶)耗散而发热(终级能,低能阶)所引发的天然性的中间过渡状态。理性既不是原因也不是结果,理性是一种热运动状态。一旦锅的加热终止,理性也必将随即消亡。

锅的几何学构造(大小、方圆、深浅、厚薄等)可以理解成先天性的生物遗传要素。而反复不间断的加热,也就相对于后天性的“学习”过程。先天性和后天性两者的要素结合体系,即个体的理性体系。

相对于任意具体个体而言,其理性体系都有别于其他个体,都是独特而孤立的。但是,所有个体的理性机制及其运动规都是完全相同和守一的。这就是“人人有心,心心不一”的原因所在。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发表于 2018-6-28 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了半天的帖子不知道发到哪里去了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发表于 2018-6-28 1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比方虽然形象但也有一些晦涩。用物理现象比喻思维认知过程,需要人们有一些跨界。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功能首先是物理情态的,其后才是伴发的化学情态。而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待思维现象时,又多是基于远离分子层面的宏观物质层面。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人们进行思考(直觉除外)谈论自我观念或主张时,其实是在谈“理性自解”。

所谓的“理性自解”必须有两个前置条件:
1、信号发生源(脑部对感受信息的常态分解能力,以产生正常的脑信息)。
2、信号标示符(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动作等,以实现信号的常规表达)。

换个说法:
所谓的“理性”本质上是其源生基础(前置条件)的解析结果,其中的可表述性结果,即人们不言自明的所谓理性,非表述性结果,即直觉。

直觉与理性的生成基础相同,区别在于可否信号标符化。为什么呢?因为信号发生源的信号性质是连续分布状态的,而信号标示符的信号性质则是随机离散化的。对应于连续分布状态信号源的离散性信号标示体系而言,各体系间关于源信号的“意义”本质上是等价的。换言之,就是不同信号标示系统中的“意义”相互间是可交换性的。譬如语言、文字系统之间的相互翻译。

鉴于上述原因,理性活动中,经常会感受到这样一种体验:越精确就越难表述,甚至变得模糊弥散。简言之:精确与表述负相关。譬如当询问如何精确表述“一”的时候,非精确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理性结论,但随着对“一”进行递进性的精确化描述时,相应的理性结论就会困难起来,导致“一”的意义逐渐地弥散开来,甚至最终“缺失”。

上述情形的发生,并非理性出现了什么“错”,而是决定理性结果的前置条件的固有性质。这个固有性的原在性自然基础就是电态旋布。表达电态旋布性状的是实现理性解析之前的信号源和信号符,信号源是时域特征的,信号符则是频域特征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方面的关联限制。类似于量子论中粒子的位置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

也因此,理性或说人脑对现实的虚拟过程及其虚拟结果,不仅仅取决于理性的运作方式(即思维模式),更重要和深刻的原因在于产生意识自觉的前置基础的固有规定性。这种固有规定性是“前”理性化的,是理性之“外”的。而恰恰是这种固有性的存在,才导生出脑的一个根在性冲动——好奇心。

因之脑的好奇心,才使得理性能力得以发展,最终形成地球人现实可见的“文明”。而好奇心的自然固在性基础正是电态,而非能或能量。也就是说,脑虚拟出的“现实”不是自然原在的现实,是频域信息转换成时域信息时,也即电态旋布之后的“碎片化“的重整。这个“重整”过程就是理性过程,“重整”体系即关于现实的描绘——世界观。

(再续)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发表于 2018-7-5 1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解的透彻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发表于 2018-7-5 1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重整”过程就是理性过程,“重整”体系即关于现实的描绘——世界观。     
是世界观还是人们经验的物质世界?这个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了。

5

主题

140

帖子

140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0
发表于 2018-7-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凑个热闹,重在参与

百度上说第六感(或直觉)是世界未解之谜,在弧论中解得如此清晰。

信息标识符的离散和连续,让我想到语言的艺术(如诗集);诗歌就像是力求趋近连续的  离散的信息标识符;再趋近就无法表达,变成直觉(喝酒感情好,没法表达,来一句“都在酒里”)。

文末“脑虚拟出的“现实”不是自然原在的现实,是频域信息转换成时域信息时,也即电态旋布之后的“碎片化“的重整”,很有一种道破天机的感觉啊

上文前半部分不需要弧学知识读者就能看懂,后半部分涉及量子论以及电态旋布;读者(自己)需要补一把物理(量子论及相对论),再搞清楚弧的原理,才算跟上队伍啊……
继续奋斗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智能?众说纷纭。但智能必定具备着一个根本共性而突出的特征——逻辑性。任何有能力实现逻辑化的单体或系统,常常被广义的称之为“智能”体(系)。

理性,人类具有的一种特别能力,也不过是广义智能的一种而已。

依据于逻辑能力的来源,又分为天然的(例如人类)或人工的(例如阿尔法狗)。而天然智能又可细分为生物类或非生物类。最困难的事情并非来自生物类系统内部的智能化程度的界定,人类征服了地球生物圈已经表明了谁目前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地球生物种类。看上去最为令人困惑的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智能性界定问题,这里谈论的肯定不是万物有灵论,也不是宗教理论。

在解析这个“界定”问题之前,必须面对一些疑问与选择,诸如:

1、非生物存在有无智能?
2、如果有,为什么未能显现出生物那样的逻辑能力,或说选择?
3、如果无,处于与生物一样的物质共性条件下,是谁对它们进行了“预先选择”而使得其不可成为生物而存在?举例说,是谁拥有这般超然的权力在事前就“指定”了某个碳元素可以是生物的,而另一个就不可以?
4、为什么一个元素成分与某活体生物一摸一样的组合不可以自发地转变成一个同类生物?
5、为什么经验中的智能都展示在生物活体而非其尸体?
……

在排列出各个疑问后“界定”的原则意义也就基本上呈现了。两点:

1、逻辑能力
2、活体

两点合并进而可以推导出关于智能界定的原则性结论:具备逻辑能力的生物活体 = 智能体。凡此之外,宇宙中其余不具备两点相互结合特性的东西都将不属于智能体。

看上去问题似乎解决了,其实非也。因为“智能体”只不过于是关于智能现象的外在形式特征而已,它本身并未给出什么是智能(而非智能体)及其智能界定的任何原在性和内秉性的回答,问题依旧。

接下来,解析一下“逻辑”和“活体”两个智能存在的要素,看看能否找到合理的答案

(注:“合理”本身也是逻辑上不完备的问题,它不过是逻辑的逻辑而已,否则,何以合理地判定“合理”?“合理”在智能上的功用,通常是通过对逻辑链条上的某个自定义的“已知”局域部分的占据,进而实现对那些“未知”逻辑局域部分的可能性延展。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本身并不参与智能活动,而是逻辑链条相互连接的节点或扣儿罢了。也就是说,人们在谈论合理与否的时候,谈论的并非是该合理是否“真合理”或“假合理”,而是“合理”所表征着的逻辑连接或逻辑结构。换言之,谈论“合理”本身就不合理,或说谈论“合理”自身是无意义的,其逻辑内涵才是其根本价值所在。)

如果假定“逻辑”是智能内涵所特有的,那几乎就是在说逻辑是后天性的。换言之,先有“活”,才可“智”。

继续分析,何为“活”?可以很简单地概括成一点:能量自发性循环系统,或简称系统。

这里还可以进一步地大体划分为三型:“聚合型或光型”(例如植物通过吸收光而聚合生长)、“耗散型或磁型”(例如动物通过食物维系其热耗散平衡而活着)及“交互型或电型”(例如细菌分裂)。

也就是说,没有能量流动,就没有“活”的可能。“活”也不过是宇宙中能量流动状态的某种情形之一、二而已。能量的进进出出,才是维系“活”体构成相对稳定性的本源基础。

有意思啦,一块石头有没有能量的进进出出?肯定有啊,那石头也应该是“活”的了。是的,石头是“活”的,只不过这里的“活”是“存在”的等义词罢了。而关于石头是否一个智能体,答案却是否定的,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它没有逻辑,或说“自发性”逻辑力。石头以及同类物质状态的“逻辑”因之缺乏“自我化”逻辑能力,而被广泛地体现在有逻辑能力的物体类别之一——人类——所发明的科学和自然经验之中。

为什么都一样是能量,有的能量可以形成能自循系统,而有的就不能?也是有谁在预先选定的吗?非也,自然常态下,非生物类才是物质存在的主体形式,生物仅仅是基于这个主体形式的异构。打个比喻,河流的主河道及其众多支流是其主体常态,如果出现了某个耳状回流就是所谓的异构(见下图红框所示。)

耳状回流.png

生物本质上正是这类由物质基材自发性构建构而呈的可实现能量交互循环的异构体系。体系破坏,交互中止,“活”成“不活”。来自与物质基材,最终再回归到那里去。由此看来,只有这类“异构”,才可能有“活”的基本保证,也由于有了“活”,才有了逻辑具备的可能。

至此,似乎可以划分智能的“界定”了:所有“异构”的都是智能的,否则就不是。是这样吗?非也。

因为尚未回答一个更深层的基本问题:都是物质,为什么“异构”的就是有可能逻辑自主的,或说可以“自我”逻辑的?而“非异构”的都被禁止?

解析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引导到物质存在的普遍性和一致性方面去了。找时间,接着聊。



(待续)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16 00:46 , Processed in 0.6107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