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幻觉、超自然现象和意识状态改变的新洞见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幻觉、超自然现象和意识状态改变的新洞见

2017-06-08
黄文戈
利维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利维坦按:本篇为利维坦用户的投稿作品。如果你也是一个对于幻觉、自我意识颇感兴趣的人,不妨仔细阅读一下本篇文章。


文/黄文戈

按现代心理学的定义,意识状态改变(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简称ASC)是指因冥想、致幻药物、催眠和生理病变等因素导致的明显不同于正常清醒时意识状态的其它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改变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且引人入胜、但又极为敏感的领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曾一度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排斥于科学研究之外。直到上世纪60年代,对意识状态改变的研究才得以复苏。主流心理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范式:一是科学实验范式,从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意识状态改变的生理机制;二是理论研究范式,用现象学的方法对不同的意识状态进行分类和描述,进而从整体上揭示各种意识状态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但由于对主观意识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困难性,再加上对滥用致幻药物的担忧等因素,主流的研究仍持相当保守和谨慎的态度,以致研究进展缓慢,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与主流心理学的研究状况不同,非主流心理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用一个所谓的“大脑过滤模型”来解释意识状态的改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麦司卡林,“1950年代,因阿道司·赫胥黎的著作《知觉之门》而为人所熟知,在接踵而至的‘迷幻药物时代’中成为广泛使用的毒品。”(来源:Wiki)

“大脑过滤模型”是经由赫胥黎的“众妙之门”一书得以普及并流行起来的;它源自法国著名哲学家伯格森的创新思想、尤其反映在其“物质和记忆”一书中,后又经过C.D.布罗德的发展和完善。但赫胥黎在他们的基础上走得太远,一下就从对记忆和外部信息的过滤直接走向了对意识的过滤,即他提出的“自由的心智(Mind at Large)”假说。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梅耶(Frederic Meyer)和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就提出过类似的过滤理论:他们认为,存在独立于大脑的意识,大脑的功能主要是过滤庞大的意识(包括幻觉、超自然现象、神秘体验等);这通常被称之为“扩展的意识”,跟赫胥黎的“自由的心智”是同一个意思。后来的追随者们(无论是Robert G. Jahn还是Edward F. Kelly等)也都未超出这一范畴。虽然这一“大脑过滤模型”貌似能通过过滤功能的变化简捷、全面地解释很多意识状态的改变现象,但它一直被主流心理学界所排斥:一方面是因为它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化,等于把问题本身当成了黑匣子,使得它很难被证伪;另一方面是它违反了主流科学界的唯物主义信条,走向了二元论或唯心主义。

综上所述,可见现代心理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较为粗浅的阶段,对意识状态改变的本质远未达成共识。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对冥想、致幻药物、催眠和生理病变等各种意识状态改变方式的经验描述为实证资料的基础之上。首先通过对实证资料的初步梳理,总结出意识状态改变中会出现的四种基本现象,然后依次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最先,从幻觉状态下、外部客观刺激和内部虚假刺激可同时作用于知觉层这一新的维度,通过对二者相对强弱关系变化的剖析,揭示不同幻觉状态的特征,并对出体体验和ESP(超感官知觉)等超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读;其次,通过建立一个新的过滤假说来解释觉知的更敏感现象,并发掘其潜在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上述实证资料中进一步梳理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而揭示意识状态改变的本质:自我的消失带来三种机制,分别是觉知的更敏感、幻觉的产生和禅定的发生;三者间的关系也随之被得以揭示。最后,本文还进一步揭示了佛教深观的本质和止观之谜。

对实证资料的初步梳理

通过对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和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等关于服用LSD体验的描述、阿姜布拉姆和阿姜摩诃布瓦等关于禅修体验的描述、Martin T. Orne和Kirsch & Lynn等关于催眠的研究文献和Jill Taylor等生理病变案例的初步梳理,我们发现了两个主要规律:

一是意识状态的改变,无论是由冥想、致幻药物、催眠还是生理病变等方式所导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首先是自我的消失。也就是说,自我的消失是导致意识状态改变的直接原因,而其它因素都只是引发自我消失的不同方式。

二是无论哪种方式引发的意识状态改变,都可能会出现四种基本现象:幻觉、超自然现象、觉知的更敏感和神秘体验。

为了便于对意识状态改变过程中出现的幻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先按经验描述把幻觉分为“初级幻觉状态”和“深度幻觉状态”两类:前者产生于自我逐渐消失的过程中,表现为能够分辨真幻,视幻觉以变化的光、色彩和几何图案/形状为主,跟所谓的简单视幻觉(SVH)类似;后者产生于自我完全消失的临界点及之后,表现为已无法分辨真幻,视幻觉以逼真的事物和完整的场景为主,跟所谓的复杂视幻觉(CVH)类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些人听到特定声响时,会“看到”各种色彩。

而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包括出体体验、超感官知觉(ESP)、联觉(Synesthesia)等,一般出现在“深度幻觉状态”中。觉知的更敏感通常表现为听觉、观察力、触觉的更灵敏等,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谓的神秘体验,通常发生在禅定状态中。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对这四种基本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幻觉研究的新维度

按照现代心理学对幻觉的定义,幻觉就是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换句话说,幻觉就是人内部产生的对知觉层的虚假刺激。按照这一定义,我们知道要产生知觉体验就有两种方式:一是外部客观刺激经过感觉层进入而作用于知觉层;二是内部产生的虚假刺激直接作用于知觉层。对于知觉层来说,二者的效果是一样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通常所说的幻觉状态下,外部客观刺激和内部虚假刺激其实是同时作用于知觉层,这会引发什么样的效应呢?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深入分析二者对知觉层作用的相对强弱关系的变化,可以揭示不同幻觉状态的特征,并对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幻觉的强弱并不是指某项刺激的强弱程度(比如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是指整体虚幻场景的完整性、统一性和逼真性。

1、内部虚假刺激远小于外部客观刺激时

当内部虚假刺激远小于外部客观刺激时,人其实就是处于前面所说的“初级幻觉状态”中。人首先会觉察到与当时的外部客观场景设置不相符的来自内部的虚假刺激;然后由于内部虚假刺激远弱于外部客观刺激,他能分辨真幻,因此他会把觉察到的不相符的刺激判断为幻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内部虚假刺激跟外部客观刺激相差不大时

二者混淆在一起,知觉层会同时产生两种不一致的体验,从而导致感知的矛盾和错乱,也让人纠结于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这是一种不同于平时正常状况的奇特体验,但在“深度幻觉状态”下却会经常发生。它属于”深度幻觉状态”的第一阶段,我们将其称作“矛盾幻觉状态”。从“初级幻觉状态”转到“矛盾幻觉状态”主要是因为内部虚假刺激变强了,形成了逼真的场景。这一状态可以解释好些超自然现象的产生机制。比如说出体体验,就是因为一方面内部虚假刺激让你以为你到了另一个地方,但另一方面你的客观触觉和视觉等又还在发挥作用、告诉你你的身体还停留在某个地方;这种矛盾感和错乱感正是让人产生灵魂跑出体外的感觉的根本原因。又比如联觉现象,所谓看到声音、听到图像等,其实正是因为内外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知觉层,使得两套五感出现了错配:比如在听觉上外强内弱,而在视觉上外弱内强,人会自发地把客观的听觉和虚假的视觉配对在一起从而引发上述现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内部虚假刺激远大于外部客观刺激时

这会引发一些更为奇妙的效应。当内部虚假刺激远强于外部客观刺激时,会形成各种较为完整、统一和逼真的虚幻场景设置;人完全处于幻境中,外部客观世界被暂时忽略。它属于“深度幻觉状态”的第二阶段,我们将其称作“完全幻觉状态”。由于视觉占人类所接受信息量的70%以上,如果闭上眼睛,外部的客观刺激就会大大削弱;因此,从“矛盾幻觉状态”转到“完全幻觉状态”,更主要是因为闭眼造成的外部刺激减弱、从而使得内部虚假刺激相对变强。

此时,如果某些外部客观刺激增强,会使得处于幻境中的人觉察到这些刺激与他所处的内部虚幻场景设置不相符。

由于人完全处于幻境中,把内部的虚假刺激全都当作真实的,而且也没有真幻的概念,因此他会把这些不相符的、“无法解释”的外部客观刺激错误地当作超自然的现象或超越感官的知觉。这与前面所描述的“初级幻觉状态”恰恰相反,一个是外强内弱、一个是外弱内强,只是幻觉变成了超感官知觉;此可谓名副其实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显然,从另外一个虚幻的世界来反观本来真实的客观世界确实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如果纯粹按照ESP(Extra Sensual Perception)的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幻觉,其实就可以看作是超越感官的知觉:这是因为日常的知觉体验都是通过感觉层感受外部客观刺激而实现的;而幻觉却是内部虚假刺激直接作用于知觉层、不用通过感觉层;但人们却把它称作幻觉,而不是ESP。

可见,所谓的ESP现象源于可以有两个通道同时作用于知觉层;其本质是误把内部虚假刺激当作经感官而进入的外部客观刺激、并误把真正经感官而进入的外部客观刺激当作不经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

幻觉的另一种极端状态

睡觉时的做梦状态通常不被当作幻觉状态。但按幻觉的定义“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我们认为做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幻觉状态。不同于普通幻觉状态的产生是由于自我的消失,做梦时幻觉的产生是因为感觉剥夺。人在睡觉时,五入处的感觉层关闭,导致对知觉层的外部刺激几乎为零、远低于“感觉剥夺实验”中的外部刺激(尤其是触觉),从而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虚幻场景的产生。也正因为做梦时感觉层是关闭的,因此知觉层受到的就只有内部产生的虚假刺激。

结论

在通常所说的幻觉状态中,外部客观刺激和内部虚假刺激可同时作用于知觉层;二者相对强弱关系的变化将导致三种不同的幻觉状态:“初级幻觉状态”、“矛盾幻觉状态”和“完全幻觉状态”,后两者同属“深度幻觉状态”。

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一般出现在“深度幻觉状态”中,而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意识状态的改变中,并不存在真正的超自然现象,它们只是伴随幻觉而产生的错觉而已。但很多经历者却坚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因为从“深度幻觉状态”中清醒过来和从做梦状态中醒来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做梦时感觉层是关闭的,知觉层受到的全是内部产生的虚假刺激;这使得虽然人在做梦的过程中无法分辨真幻,但在醒来后却能清楚地判断刚才是在做梦(处于幻觉状态)。而人处在“矛盾幻觉状态”时,内外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知觉层,且强度相差不大;因此人在清醒之后,仍然无法明确判断在过程中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产生的幻觉。而人处在“完全幻觉状态”时,所谓的超感官知觉是“真实”发生了的,不同于纯粹是在梦中“梦见”发生了超感官知觉;因此人在清醒之后,会误以为超自然现象是真实发生过。

一个新的过滤假说

在意识状态的改变中,人会表现出觉知的更敏感,比如超敏锐的视觉观察力(对同一个东西你会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特征和细节)、超灵敏的听觉分辨能力、超强的记忆力(包括回忆起婴儿时期的记忆)等等。不过跟幻觉和神秘体验相比,觉知的更敏感往往被大家所忽视;但其实觉知的更敏感在意识状态的改变中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一节,我们尝试建立一个新的过滤假说来解释觉知的更敏感现象。

面对众多的研究文献,我们认为,伯格森关于记忆和知觉的最初理论,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能够记得所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能够知觉到正在宇宙中到处发生的每件事情。脑部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不要让我们被这么大量的大多为无用与无关的知识所压倒与迷惑,而其方法是:排斥我们在任何时刻会知觉到或记住的大部分事物,只留下可能有实际用途的很小、很特别的部分。”(C.D.布罗德)。

从中我们首先可以得出如下推论:在正常状况下,知觉层的敏感度被自然地设置在一个合适的阀值;而在非正常状况下,大脑对信息的过滤功能会减弱,使得更多细节涌入,从而导致知觉层变得更敏感。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进一步进行延伸和扩展:出于生物学上的生存的目的,不仅外界信息和内部记忆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对内部的各种感受、思考、本能/直觉等过程的觉知也不是越细致越好,一切都得有个度。在非正常状态下,由于大脑过滤功能的减弱,除去知觉层会变得更敏感之外,也将导致对内觉知的更敏感,就像是看电影的慢镜头。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过滤假说。

虽然我们的新假说跟旧的“大脑过滤模型”的核心都是过滤机制,但新假说研究的是大脑的过滤机制如何使得外部和内部都只有部分信息能够到达意识层面;而旧模型讨论的是大脑如何对“扩展的意识”进行过滤。显然,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

此外还需指出,现代主流心理学后来发展起来的过滤器模型或选择性注意理论(Donald Broadbent,1958)讨论的只是狭义的过滤功能,它主要研究的是跟即刻生存目标和目的相关的过滤机制;而我们的新假说讨论的是广义的过滤功能,它研究的是任何时刻出于生存目的都存在的过滤机制。

新的过滤假说暗示大脑在各方面都具备更大的潜能,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并不表现出来;可见,出于生物学上的生存的目的,极致并不是最佳的策略,适中、和谐反而更好。但在特定状况下,它们会因觉知的更敏感而表现出各种超乎寻常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很多天才其实只是对知觉层的控制出现问题的非正常人而已。而且这还意味着,跟人们通常的认识不同,人的超常能力其实跟潜意识无关,而是跟意识层面变得更敏感的觉知相关。

关于禅定

关于禅定的发生机制,尚无从了解。但按众多经历者的经验描述,在禅定状态中,由于自我已完全消失,所以思维活动无法进行;同时,知觉层是关闭的,并启动一种全新的感知模式,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时通过五入处来感知世界的模式;人会产生跟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并感觉到日常的一切都消失了、甚至连自己都消失了等神秘体验。此时,意识和潜意识均已消失;我们称之为一种超意识、超知觉的状态。

意识状态改变的本质

自我的消失带来三种机制,分别是觉知的更敏感、幻觉的产生和禅定的发生。觉知的更敏感属于意识层面,幻觉的产生属于潜意识层面,禅定的发生属于超意识层面;前两种机制都跟知觉层密切相关,而禅定的发生则是一种超知觉的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以自我的消失和恢复的过程为主线,仍然以对冥想、致幻药物、催眠和生理病变等各种意识状态改变方式的经验描述为实证资料,从中梳理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三种机制间的关系。

自我消失的过程

在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的自我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人必然会同时发生两种机制:一是我们在新的假说中所指出的大脑过滤功能减弱,导致觉知变得更敏感;二是幻觉的产生。

两种机制会相互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知觉层变得更敏感,导致幻觉被加强;另一方面,往往被忽略的是幻觉会干扰觉知的更敏感(尤其是对内的觉知)。

自我完全消失

随着自我逐渐消失,觉知变得越来越敏感,幻觉也越来越强烈,一直持续到自我即将完全消失的那一瞬间:

禅修进入禅定时;
嗨药即将嗨大时;
人濒临死亡时;
……

上述情形都是自我即将完全消失的临界点,在那一瞬间人们通常都会产生对完全失去控制的极大恐惧。

之后,由于尚不完全清楚的原因,只有少数情况下人会进入自我完全消失的禅定状态,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会进入仍残留自我的“深度幻觉状态”。

当年蒂莫西·利里等曾将“西藏生死书”改写成一本服用LSD等迷幻药的指南“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其实,“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和“西藏生死书”这两本书通篇讲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在自我完全消失的临界点及之后,如何摆脱“深度幻觉状态”,从而进入禅定状态。这导致之后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基本都是以禅定状态为主、到禅定状态为止;但其实对禅定状态之后自我恢复过程的研究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自我恢复的过程

通过对阿姜布拉姆、阿姜摩诃布瓦等关于禅定出定后经验的描述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虽然原因尚不明确,但在出定后禅定可以暂时抑制幻觉的产生,从而使得对内和对外觉知的更敏感在禅定后的自我恢复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显现出来且不受干扰。

而“深度幻觉状态”之后自我的恢复过程,跟自我消失过程中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类似。

综上所述,觉知的更敏感和幻觉的产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同时发生,以致后者会干扰前者;禅定状态跟“深度幻觉状态”相平行,且禅定会在结束后暂时抑制幻觉的产生。

深观的本质和止观之谜

再进一步,我们会发现佛教中所说的深观或内观,其实就是我们在新的假说中所强调的因大脑过滤功能减弱而导致的对内觉知的更敏感。当对内的觉知变得很敏感时,人会觉知到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念头和每一个本能/直觉等的生起和消失,而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正常情况下所觉知不到的。打个比方,人在通常情况下对内的觉知就相当于是在正常地看电影,而觉知变得更敏感就相当于是看电影的慢动作放映。因此,对内觉知的更敏感对佛教修行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按佛教的教法,正是通过深观五蕴,从而最终获得证悟。

换句话说,深观的本质(或所谓念力的增强)其实就是因大脑的过滤功能减弱而导致的对五蕴的觉知变得更敏感,而不是观察得更专注。其实觉知的更敏感,早在禅定发生前自我逐渐消失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同时产生的幻觉会干扰觉知的更敏感。所以只能在禅定后自我恢复的过程中,因禅定暂时抑制了幻觉的产生,深观才变得可行。此所谓先止后观、由定生慧。也正因为如此,佛陀才会在修到最高无色定后,再苦修六年,仍无果;佛陀最终的证悟来自于禅定之后的深观,佛陀真正的创见也正是在禅定之后进行深观。

参考文献

Bentall, R., 1990, The Illusion of Reality: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Hallucin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07.
Bergson, H., 2004, Matter and Memory, Dover Publications.
Boowa, A., 2005,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Baan Taad Forest Monastery.
Brahm, A., 2006, 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 A Meditator’s Handbook, Wisdom Publications.
Broadbent, D., 1987,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rles, T., 1969,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Harper.
Coleman, G., 2007,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Penguin Classics.
Freud, S., 1899,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Random House Inc.
Horowitz, M., 1975, Hallucination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in Hallucinations: Behavior, Experience, and Theory, New York: Wiley.
Huxley, A., 1954,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HarperCollins US.
Jahn, R., 2011,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urce of Reality, ICRL Press.
Jung, C., 1962,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Vintage.
Kelly, E., 2007, Irreducible Mi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Koch, C., 2004,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A Neurobiological Approach, Roberts & Company Publishers.
Lynn, S., 2010, Handbook of Clinical Hypnosis, Barnes & Noble.
Leary, T., 1964, 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 A Manual Based on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Citadel.
Orne, M., 1965, The Nature of Hypnosi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chwartz, T., 1996, What Really Matters: Searching for Wisdom in America, Bantam Books.
Taylor, J., 2009,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Penguin Books.
Zimbardo, P., 2007, Psychology and Life (18th Edition), Pearson.

有关作者:

黄文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曾游学英国多年。从事投资行业近20年,现为自由投资人。自幼酷爱科学探索,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无所不包,近来尤喜脑科学和意识研究,一切皆随个人兴趣。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12 22:20 , Processed in 0.6248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