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uf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弧与艺术——音乐和绘画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1#
发表于 2019-5-25 23:18 | 只看该作者

【古筝】半壶纱 玉面小嫣然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2#
发表于 2019-5-25 23:43 | 只看该作者
嗩吶名曲《百鳥朝鳳》 嗩吶/劉英 新竹青年國樂團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3#
发表于 2019-5-26 00:21 | 只看该作者
王二妮云飞《拉手手亲口口》陕北民歌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4#
发表于 2019-6-2 02:05 | 只看该作者
大脑的“审美公式”

Original:  张双南  知识分子
  2016-05-31



前言:
        5月26号“知识分子”登了我的一篇文章《从“文人相轻”到抽象美》,该文主要谈了今年5月7月,在“知识分子”和文汇讲堂联合举办的第100期跨界论坛《科学精神对话人文精神》上,我的“没缺陷不常见”美学理论受到了几位人文学者和科学家的批评,我借用听众给我的来信,把他们的批评说成了是“文人相轻”。有几位朋友在文章后面的留言以及在我的朋友圈留言对文章做了评论和批评。
        其中一位朋友“妙清”在“知识分子”的留言为:“杨、鲁的批评也不能说是文人相轻吧,哈哈,文人相轻是指不顾其学说价值恶意轻蔑甚至诋毁。而积极的争论恰恰是出于对学术的尊重和严谨。”我就从这里开始吧,也对其它的留言和评论集中回应。

撰文 | 张双南
责编 | 李晓明

● ● ●

1
文人相轻的正确姿势

“妙清”的这个留言我完全赞同。其实我猜测听众给我写信说的“文人相轻”也是“妙清”留言的意思。但是我实际上很欢迎这些学者们对我的批评,而且他们的批评完全是由于观点的不同,而没有任何的恶意,我们的争论仅仅局限在学术观点,这对于学术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因为争论能够激发学者的创造性,产生出更加犀利甚至全新的思想。

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表现,这才是“文人相轻”最正确的姿势,当然也是“美”的姿势,因为这样的“文人相轻”没缺陷不常见!所以我才回应听众,“文人相轻”是好事,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算是“冷幽默”吧。

既然上面的“文人相轻”不常见,那么常见的“文人相轻”有哪些表现呢?

我先讲一个故事。多年前有一个媒体采访我,问我回国以后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我说一是没人批评我的学术研究,二是我批评谁的学术研究就被谁恨,三是甚至连别人学术报告或者学生答辩报告后我一般性的提问都被当做故意刁难人,以致于我上了很多人(学生和导师)的论文答辩黑名单。

为了得到别人的批评,我发起了一个学术批评沙龙,沙龙的形式就是主办人邀请其他人来批评自己的学术研究。在筹办了很长时间得到了大批同行的响应之后,我作为主办人办了一次沙龙就没法进行了,因为除了我没有其他人愿意邀请别人批评自己!

这就反映了国内“文人相轻”的常态之一:我虽然不同意你的学术观点,但是我绝不批评,至少不当面批评。这个做法有没有缺陷?似乎没有。那么根据我的“没缺陷不常见”美学理论,这种“文人相轻”的表现就是“俗”!

另外一种“文人相轻”的常态是文人之间相互看不起对方的学术而陷入“恶意轻蔑甚至诋毁”。通常发生的情况就是,一旦进入了这个状态,学术争论就有可能失控,从争论变成对撕,最后演变成了人身攻击,双方结仇,势不两立,性质就彻底改变了,这当然就是有缺陷!那么根据我的“没缺陷不常见”美学理论,这种“文人相轻”的表现就是“丑”,当然是“文人相轻”的错误姿势!

因此“文人相轻”的正确姿势就是只“轻”对方的学术观点,而且是要当面“轻”,但是不能背后“轻”,不能“轻”对方,更不能进行人身攻击!

2
审美是审“谁“的美?

“妙清”的另外一个留言是:同意“艺术品的美并不等同于艺术品所表达的内容美”一说。关于美的定义,“没缺陷不常见”、“能让人感悟人生”等等都只是表达美的一个侧面,要知道还有“缺陷美”一说哦,残破的宋代汝瓷也有着不可言说的美。想要一句话几个字就定义“美”,似乎过于草率,也没有必要:)



事实上,除了我在《从“文人相轻”到抽象美》文章里面评论的罗丹的老妓女雕塑,关于所谓“缺陷美”的更著名的例子是断臂维纳斯。残破的宋代汝瓷和断臂维纳斯看起来似乎都是“有缺陷”。

我一直在强调,是否有缺陷取决于审美者的价值观判断。那么根据收藏者(也就是审美者)的价值观,宋代汝瓷的裂纹是缺陷吗?既然是收藏品,就没有瓷器的实用功能,裂纹当然就不是缺陷。当然宋代汝瓷存世的数量极少,而烧制产生这种裂纹又在所有瓷器当中不常见,所以就被认为是美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为了追求瓷器裂纹的“缺陷美”而故意把家里本来很精美的瓷器搞出一片裂纹!

同样的道理,断臂维纳斯是雕塑,也没有实用功能,断臂不是缺陷。我也没有见过哪个美女为了追求“缺陷美”而故意断臂的!

如果把宋代汝瓷和断臂维纳斯当做艺术品看的话,虽然它们表达的内容里面有缺陷,但是你的审美对象是这个艺术品,而不是这个艺术品表达的这个内容。因此所谓的“缺陷美”正是我在文章中说的传统美学常常混淆审美对象这个问题所带来的。

还有另外一类混淆审美对象的情况:把普遍和个体混淆。下面举两个例子。

有一个朋友说,上街一次就看到很多美女(估计上街的目的就是看美女),所以美女很常见,不能用“没缺陷不常见”判断美女。这就是把美女群体和美女个体混淆所带来的问题。

美女虽然很多,但是每个美女(你的审美对象)作为个体从审美者(你)的价值观判断就是没缺陷的,但是这个美女个体又有不常见的地方,比如皮肤白、或者有气质、或者洋气、或者身材好、或者这几方面都有。只要你觉得“她”没缺陷不常见,你就觉得她美,这和美女很多没有关系。

最近好几位朋友给我写信都说,婚姻很常见,但是婚姻通常都有缺陷,那么难道婚姻都是丑的?有的婚姻没有缺陷,但是由于婚姻很常见,难道这样的婚姻是“俗”而不是美好的吗?这也是把普遍和个体混淆的结果。

婚姻当然很常见,但是注意你审美的对象是单个的婚姻,而不是婚姻的普遍形式。由于大部分婚姻都有缺陷,你如果看到一个找不到缺陷的婚姻,这个婚姻(你的审美对象)就是不常见。婚姻的没缺陷本身就是不常见,所以这个婚姻没缺陷你觉得美,这恰好是“没缺陷不常见”带来美的感受的结果!

3
“没缺陷不常见”算美学理论吗?



►(致谢广州大学樊军辉教授对“丑”和“丑哭”的建议,以及华中师范大学俞云伟教授对四象限表达的建议)

有一个朋友留言:没缺陷不常见也算个美学理论?现代科学的祖师爷伽利略早就告诫过我们,科学家不应该像哲学家一样总想着解决什么人类啊,宇宙啊的终极问题,而是脚踏实地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不断的逻辑缜密的推广和深入,来不断逼近物质世界的所谓真实。

为什么不算呢?据我所知,以前还没有人明确地提出过这样的审美两要素和广义美的判断法则:审美者的价值观判断审美对象是否没缺陷,审美者的见识甄别审美对象是否不常见,审美对象同时满足没缺陷不常见审美者就觉得美。这个理论的确很简单,但是如果是用来描述审美的,那就是一个美学理论。如果正确地描述了人的审美,那就是一个正确的美学理论。不是大家都推崇大道至简吗?我希望我的美学理论也是这样的。

至于科学家应该做什么,我业余爱好之一是研究美学并且利用这个美学理论考察科学之美,这没有什么不好啊?而且我采用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不断的逻辑缜密的推广和深入”(加上证伪),来不断逼近审美的真实。具体的研究方法在文末列出的文章里面有不少的描述。

还有一个朋友的留言是:第一次听张教授的“无缺陷不常见”的美学理论,感觉通俗易懂又精炼,总结的极为到位,先生是做科学研究的,这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很震撼。可是反例的确是有,说明这个理论是不完备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无缺陷不常见的理论看作是更完善的理论的一个子集,就像可以把牛顿力学看作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子集一样,可是这并不影响牛顿力学是一个伟大的理论。“美学广义相对论”在哪里呢?

谢谢这个朋友的肯定!我的回应是:我一直期待能够找到“无缺陷不常见”的美学理论的适用边界,具体的做法就是找反例,不但我自己找(已经找了30多年),而且还挑战朋友和听众们找。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看起来似乎是“反例”的例子,实际上都不是反例(但是这些例子对于我深入理解审美作用很大),上面几个例子以及我在演讲和文章里面举的大量的例子都是这样。

一旦找到了真正的反例,就找到了这个理论适用的边界,那么就有可能发展出更加完善的“美学广义相对论”。欢迎朋友们继续举反例!

4
美不美谁说了算?

由于我的“没缺陷不常见”美学理论的两个要素都是从审美者角度出发的,而最后的判断也是审美者做出的,因此就有很多朋友一再问我:难道美不美是主观的吗?难道没有普世美吗?难道没有客观美吗?难道美不美是我说了算?

其实以前美学界所谓公认的客观美、普世美、绝对美,比如对称、简洁、生命、自然、和谐等等,每一项你都能够找出大量的虽然具有这个性质或者特征,但是就是有人、甚至大部分人认为不美的反例。这在我的文章和演讲中都有大量的例子,不再赘述。

因此对上面的问题的回答很简单:美就是主观的判断,这个世界上就是没有普世美,就是没有客观美,美不美的确是你说了算!

因为是你在审美,是你的价值观判断是否有缺陷,是你的见识甄别是否不常见!即使对同一个审美对象,你可以认为美,别人可以认为不美,这没有矛盾。而且事实就是如此:经常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审美对象作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说到这里,立刻就有非常多的朋友说:这恰好说明“美”没有标准,因此必然没有广义美的判断法则!这又是一个普遍被混淆的问题:把判断法则和判断结果混淆了。

比如,同一套牛顿定律,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盖房搭桥是牛顿定律在管着,火箭卫星也是牛顿定律在管着,火箭卫星显然和盖房搭桥看起来截然不同。挖掘不同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正是科学研究的目的,越深刻的规律就能解释和用在看起来越不同的现象上。

而这恰好也是传统美学的问题:只谈不同的美,只描述不同的美的现象,但是不挖掘这些美背后的(共同)规律,而且先验的就认为没有规律,只能对“美是什么”给出“美是难的”这样答非所问的回答。



而我做的就是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归纳”、“证实”和“证伪”三个阶段,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给出不同的判断结果,同一个审美者会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给出不同的判断结果?

答案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见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见识。因此利用同一个“没缺陷不常见”的广义美的判断法则,不同审美者在不同时候由于其不同的价值观和见识,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就会给出不同的判断结果。

5
你的大脑如何审美?

经常有朋友问:既然“没缺陷不常见”的广义美的判断法则是通过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到的,那么能否通过定量计算理解我们的大脑如何审美?这个问题非常有挑战性,因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很少能够做定量计算。

在参加了本文开始提到的特别论坛之后,我们几位嘉宾采用正确的姿势继续“文人相轻”。张峥教授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文章介绍了使用贝叶斯定理理解人的精神活动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主要结论是:所谓精神正常的人就是大脑对贝叶斯定理做了正确的应用,也就是能够正确地结合先验知识和现在的情形做出判断。而精神错乱的人,则是大脑在结合先验知识和现在的情形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因此人脑其实就是贝叶斯计算器,运算正确就是正常人,运算出错就是精神病!张峥教授评论“这是科学和人文认真结合的范例之一”,因此是对斯诺提出的“两个文化的鸿沟”的一次有力回应!

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巨大。因为审美也是人的大脑活动,审美过程也是大脑把先验知识(价值观和见识)和现在的情形(审美对象的特性)结合起来的过程,所以应该可以把贝叶斯定理应用到审美过程中。

一次审美过程就是一次实验。从贝叶斯定理的角度看,价值观和见识显然都是审美者的“先验”知识,是独立于审美对象的,而审美者关注审美对象的特性就是一个事件。所以一次审美过程就是应用贝叶斯定理的一次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没缺陷”指的是审美者根据其价值观对审美对象所做的判断,相当于一个事件,我们使用贝叶斯定理需要做的就是计算在这个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这个审美对象到底有多美?也就是通过计算“P(美|没缺陷)”得到审美对象的“美度”。P(美|没缺陷)=0,就是“俗”;P(美|没缺陷)=1,就是“美哭”;中间的状态就是不同程度的“美”。

当然实际上我们的大脑不会真的去计算“美度”的具体数值,只是会根据上面的公式对“美度”做快速的估算,得到美度是更接近0还是更接近1,还是处于0-1的中间,据此就可以做出“俗”、或者“美”、或者“美哭”的判断。

需要注意“审美对象”可以是某个实体的一部分(比如,某人的脸蛋、或者身材、或者皮肤)、或者实体的整体(比如某个人)、或者实体的抽象(比如某人的气质、或者品德)。

在贝叶斯定理里面“P(美)”就是根据你以前的经验称为“美”的该类审美对象占所有该类审美对象的比例。比如审美对象是某人的“品德”,如果根据审美者“甲”的价值观可以称为“美”的“品德”的比例为10%,那么P(美)=0.1。

“P(没缺陷)”就是某人(比如“对象甲”)“没缺陷”的“品德”在审美者见过的人里面“常见”的程度,完全不常见就是P(没缺陷)=0,如果和其他人没法区分,那就是P(没缺陷)=1。一般情况下0<P(没缺陷)<1,越小就越不常见。假设“对象甲”的品德相当不常见(比如雷锋):P(没缺陷)=0.05。

由于“美”的多样性,有人是靠颜值,有人靠智商,有人靠品德,有人靠情商。这里“P(没缺陷|美)”指的是审美者知道的“美”的人当中“品德”没缺陷的人的比例,假设:P(没缺陷|美)=0.4。

那么该审美者(“审美甲”)通过对“对象甲”的品德的考察,得出“对象甲”的“美度”为:P(美|品德)=0.1*0.4/0.05=0.8。

但是如果另外一个人“对象乙”的品德的也相当不常见但是没有“对象甲”那么极端(比如某省级道德模范),P(没缺陷)=0.1,那么“对象乙”的“美度”为:P(美|品德)=0.1*0.4/0.1=0.4,就逊色很多了。这就是“不常见”在审美中所起的定量作用。

但是如果另外一个审美者(“审美乙”)特别挑剔有“洁癖”,认为很少有人的品德达标,比如,P(美)=0.01,同时会要求“美”的样本里面基本上都得是品德高尚,比如,P(没缺陷|美)=0.9,尽管“对象甲”的品德仍然是相当不常见,比如,P(没缺陷)=0.05,但是得到的“美度”为:P(美|品德)=0.01*0.9/0.05=0.18,就非常差了。这就是审美者的价值观在判断“没缺陷”方面所起的定量作用。





上面建立的是最简单的审美计量模型,因为只考虑了审美对象的一个特性,目的是想说明没缺陷不常见的广义美判断法则在我们审美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贝叶斯定理实现的。

但是实际上我们通常是进行整体的审美,也就是我们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计算一个审美对象的“美度”。比如某个审美者会考察某人在颜值、智商、品德和情商这四个方面的没缺陷不常见,而且还要考虑审美对象的“丑度”(见下面的说明),最后得到综合“美度”(当然不排除有些人不太关心综合“美度”,只关心颜值、甚至颜值的一部分,或者只关心财富,等等)。

尽管原则上整体的审美仍然是贝叶斯定理对这两个审美要素的应用,但是综合“美度”的计算比单项“美度”的计算要复杂很多,但是会更加有趣,而且会煲出来非常有营养的鸡汤,以后将会专门写文章讨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审美者根据其价值观对审美对象的判断是“有缺陷”,那么该审美对象就属于“丑”,需要把上面公式里面的“美”换成“丑”,把“没缺陷”换成“有缺陷”,那么根据这个新的审“丑”公式计算出的就是“丑度=P(丑|有缺陷)”,同样也会得到“俗”、“丑”、或者“丑哭”的结论。

当然我们这里关心的是审美,而不是审丑,因为我们所研究的是美学,不是丑学。不过搞清楚了审美,也就明白了审丑,因此丑学和美学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美学好听而已,而且也显得比较有正能量!

希望和朋友们以正确的姿势继续“文人相轻”!

张双南
2016年5月29日起草于罗马到北京的CA938航班、完成于北京家中。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5#
发表于 2019-6-5 20:16 | 只看该作者
33首穿透灵魂的英文经典歌曲

艺海声韵
2018-03-27



打动人心的音乐好比岁月的书签,能带我们穿越时空,重温彼时彼地、彼情彼景。只要你曾经被音乐语言感动过,乐声响起,都会被深深感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喜欢阿黛尔这首《someone like you》,百听不厌!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阿黛尔自身的一段破碎恋情,阿黛尔在听说前男友结婚的消息后写下了这首歌曲,并用木吉他作为乐器完成了歌曲的 初始版本,而歌曲的最终版本是以钢琴作为伴奏。歌曲不仅在向人们诉说着失恋的痛苦,同时也告诉人们要勇敢去追寻爱情,即使最后爱情破碎也要勇敢走下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ight Here Waiting
只要听过英文流行歌的人,都不会不知道《Right Here Waiting》这首音乐史上的超级经典。更不会不知道赋予这首歌无穷感人魅力的歌手Richard Marx。Richard Marx是标准的美国80年代白人青年文化的代表,音乐走精致浪漫的流行摇滚路线,追求华丽优美的旋律和热情激越的唱腔,再加上他能写擅弹,气宇轩昂,他刚一出道,就被称为是摇滚乐的新希望、最杰出的创作人,并屡获格莱美大奖的提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Right Here WaitingRichard Marx - The Best of Top of the Pops 1985-1989[/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是1943年的奥斯卡爱情经典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铁蹄下的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然而,这首《Casablanca》却非该影片的主题曲。它是70年代由著名音乐人Bertie Higgins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有感而写出的,用的就是电影的名字。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因为看同名电影相恋的故事。歌词里出现多次的“as time goes by”才是《卡萨布兰卡》电影的主题曲《时光流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CasablancaBertie Higgins - 午夜电台情歌(梦幻星期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areless Whisper
《Careless Whisper》这首经典的情歌来自Wham乐队。这个从一个中学生组合发展而来的乐队无疑是80年代最成功的英国流行乐队。他们以快节奏的、轻松的、具有灵歌风格的曲风风靡了全世界。

这首讲述的就是乐队主要成员George Michael同时爱上了三个女孩,当他的正式女友知道了这个秘密,结果大家心照不宣,跳最后一个舞结束这段感情。而他不敢说话,却在心里唱着歌,交织着悔恨、伤感和表白,但一切已是无可挽回了,沉默中感情正在趋向破裂的故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Careless WhisperWham - Make It Bi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Yesterday Once More
《Yesterday Once More》是一首经典英文歌曲。旋律早已深入人心,由The Carpenter为怀念七十年代早期的怀旧风创作了这首歌曲。这首单曲在美国和英国两地都取得亚军的成绩。现在这首歌已成为永恒畅销单曲之一。演唱者Karen Carpenter后来因慢性厌食和神经过敏于1983年2月4日死在深爱她的父母怀中。她死时只有三十二岁,但Karen Carpenter那清新、健康的旋律,略带忧郁的中音,亲切自然的演唱确永远让我们难以忘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Yesterday Once MoreCarpenters - Yesterday Once Mor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 Will Always Love You
《I Will Always Love You》最初是由美国著名乡村女歌Dolly Parton在1973年创作的,并在一年后发行。1982年,美国著名黑人女歌手Whitney Houston 与Kevin Costner联袂主演电影《保镖》,使其成为电影《保镖》的主题曲。而Whitney Houston的那个版本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唱片总共卖出了超过1200万张。这首歌在美国有线电视台VH1评选的25年来最伟大的100首歌曲中排名第八,最伟大的100首情歌中排名第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I Will Always Love YouWhitney Houston - The Bodyguard: Original Soundtrack Albu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ealed With A Kiss
《Sealed With A Kiss》的演唱者是Bobby Vinton。这是一首很具浪漫色彩的歌曲,叙离别情,但不伤感;道分手苦,但不低沉。夏天来临,主人公要与心爱的人分开一段日子,漫漫长夏,孤独又凄清,但主人公要把空虚填补:他要把每夜之梦写成书信,以吻封缄,寄给自己心爱的人。这大概就是伟大爱情的表现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Sealed with a KissBobby Vinton - The Best Of Bobby Vinto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hythm of the Rain
The Cascades是来自加州圣地亚哥的这支乐队,由擅长作曲以及吉他的主唱John Gummoe领军的,他在1950年代末期结识了另外四位乐手,由于彼此十分投缘,决定共同组团。他们以类似《The Rooftop Singers》的流畅抒情曲风,在许多私人的宴会上演出,逐渐打响名声。1962年底,他们录制第一张单曲《Second Chance》,虽然并不成功,但是他们的第二张单曲,也就是这首《Rhythm of the Rain》, 却得到了爆炸性的成功,在流行榜上获得了第三名,同时更勇夺抒情歌曲排行榜的冠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Rhythm Of The RainThe Cascades - Quadrophenia (Remastered + extra track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nchained Melody
《Unchained Melody》作于1955年,起初是为电影《人鬼情未了》而作。这首歌为Hy Zaret和曲作者Alex North赢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歌曲奖的提名。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The Righteous Brothers演唱的版本。25年后,当《Unchained Melody》再次被用在电影《人鬼情未了》当中时,这首歌再度红遍全球。 据美国作曲家、作者与出版商联合会(ASCAP)统计,这首《Unchained Melody》已经被录制了300多次。1999年,ASCAP将《Unchained Melody》列入到了“20世纪25首被演绎最多的音乐作品”当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Unchained MelodyThe Righteous Brothers - Ghos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he Sound of Silence
如果说是这部电影让达斯汀·霍夫曼成名,那还不如那么说,是这首《The Sound of Silence》让保罗·西蒙一举成名。有的电影,能让人感怀至深,唏嘘良久,那能称为一部成功的电影;而有的电影音乐,却能带你穿过时光的隧道,在遥远的将来的日子里,牵起你丝缕的回忆,抓住人们的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The Sound Of SilenceSimon & Garfunkel - The Definitive Simon & Garfunke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When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 -- Jessica Simpson
“天使情人”Jessica Simpson拥有一副既能诠释初恋情伤,又能表达明日无限希望憧憬的绝佳嗓音。这支曲子旋律非常委婉凄凉,像一段刚结束的爱情般,荡气回肠,让人感伤不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When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Jessica Simpson - 世界上最动听的歌超级天籁系列合集 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A Thousand Miles -- Vanessa Carlton
这首歌曲的前奏是美妙的美妙钢琴曲。清新自然的演唱、流畅舒服的钢琴技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生代的才女歌手——Vanessa Carlton。

Vanessa Carlton出生于名为Milford的宾州小镇,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音乐相伴,母亲是古典钢琴老师、父亲是Pink Floyd的头号歌迷,因此很早就广泛接触到从莫扎特到Pink Floyd、从Neil Young到萧邦的各类音乐;在她终日辛勤的练琴之下展现了惊人的潜能和音乐天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A Thousand MilesVanessa Carlton - Be Not Nobod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I Could Be the One -- Donna Lewis
Donna lewis是英国流行歌手兼词曲作者,六岁起就演奏钢琴, 受当时为爵士乐刚琴演奏者的父亲的影响,Donna还是少年时就开始了歌曲创作。长大以后,除去学习任务,Donna常喜欢到酒巴里唱歌,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录音室,开始录制自己创作。

Donna的声音宁静、慵懒,有着水一样的温柔,好像是躺在我们的怀里,轻轻地诉说心事。这首《I could be the one》就是其佳作体现,该曲节奏轻快,风格清新,配合Donna悦耳脱俗的嗓音,难怪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流行音乐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I Could Be The OneDonna Lewis - Blue Plane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It's Not Good-Bye -- Laura Pausini
意大利女歌手Laura Pausini那温柔、清亮、略带力道的歌声总能把歌曲的动人情感唱到听者的心坎里,让听者笼罩在歌曲的情境中,体验情感最真实的感觉。

Laura Pausini 被誉为意大利歌坛首席女声,其宽厚的音域和意大利风情成为她的特色。从93年出道至今,取得了超过160张的白金销售成绩,并且夺取了世界音乐奖、欧洲畅销奖及4座拉丁格莱美奖提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It's Not Good-ByeLaura Pausini - From the insid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4th of July -- Joanna
像Joanna 年纪轻轻就拥有如此的音乐天赋实在不多见。歌曲中颇有颂歌的韵味。她走的是民谣路线,蕴涵了很多情感在其中,同时也不忘加入时下最流行的摇滚曲风,值得一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4th Of JulyJoanna - This Crazy Lif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Torn -- Natalie Imbruglia
凭借这首轻快的《Torn》,之前从未发行过专辑的Natalie Imburglia 一夜成名。她灵动的唱腔及清丽的偶像脸庞立即吸引了无数歌迷。

在Natalie的引领下,欧洲一度刮起了一股清新旋风,真是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一身的美女歌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TornNatalie Imbruglia - Left Of The Middl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You And Me
这首歌曲的演唱者Rosie Thomas是一位来自西雅图的美国唱作型歌手。清新优美的钢琴,婉转柔和的声线,这个来自西雅图的美丽女人给民谣界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声音。2002年的那张《When We Were Small》好评如潮,使人们一下便记住了这个声音甜美的女孩,她的歌声中总是隐隐透着些沧桑感,尽管曲风清新但却有股成熟女人的韵味在里面,真假声的变换频繁却又不让人觉得腻,反而成为她最具标志性的嗓音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lmost Lover
歌手A Fine Frenzy有一种独特有犹豫和伤感,但其实她成长中并没有过太大的苦难,但却把忧伤演绎的这样优美和完整,她会以大量钢琴音符、流畅的吉他线条、以及无重力的嗓音,建构出一个充满想象画面的唯美世界。她的声音一出来立刻就可以抓住众多爱乐者的耳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Almost LoverA Fine Frenzy - Almost Love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Deep End
这首歌曲的演唱者Ben Montague无疑是英国最有才华的歌手的歌曲作家,他的这首歌一如他温文尔雅,充满质感。感性的颤音,深刻的情感,有种让人自然心静的力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What are words
这首歌曲是《美国偶像》第十季中的歌手Chris Medina单曲。虽然止步24强,但是这首曲子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其实并非Chris Medina歌唱能力多么优秀,而是Chris Medina那感人的事迹:2009年,Chris Medina与未婚妻Juliana结婚时遭遇车祸,胡莉亚纳因此偏瘫,如今只能坐上轮椅度日,生活不能自理。但是,Chris Medina义无反顾肩挑起了照顾患病未婚妻的重任。

也许你刚开始只是被他深情的的演唱所吸引,但是单曲MV中穿插着断断续续的画面:他单膝跪地向美丽的女友求婚,女友感动的不知所措、他们那本相簿里记载着这么多年来一切美好的事物时,你会深深被感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What Are WordsChris Medina - What Are Word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I'm In Here
歌声慵懒中带着深情,女声开场的声线略带慵懒随意,整首歌在Sia的演唱下,歌曲情绪上比较舒缓,仿佛引人走入慵散中,背景女声的伴唱加上女声的深情,使得歌声再次得以升华,是很耐听的一首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I'm In HereSia - I'm In Here - Singl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Moonlight Shadow
据说,这首1983年问世的曲子原是为纪念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被枪杀的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而作。

1980年12月8日,马克·查普曼伪装成一个歌迷,在列侬的公寓旁边徘徊了很久。那天晚上,当列侬从录音棚返回家中的时候,查普曼请列侬在他的签字本上签名。当时他内心曾进行过激烈的斗争,但最后仍然举起手枪朝着列侬的后背连开了5枪。

然而创作这首歌的才华出众但却忧郁无比的Mike Oldfield未必有所特指。
Moonlight Shadow让人觉得无比空灵,前奏琴声有些许哀伤,加上之后的翻唱歌手Dana清丽的嗓音,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哀伤,仿佛看到她在月色朦胧的湖边飘动着、吟唱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Moonlight ShadowDana Winner - Unforgettabl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Scarborough Fair
《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17世纪的苏格兰民间谜歌,整段旋律弥漫着甜蜜而忧伤的悠远意境。所谓谜歌是指那些在民间流传广泛,但是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歌曲,而且由于人们的相互传唱,本来的曲调已经改变了很多。后来英国民歌手马汀·卡西(Martin Carthy)在原歌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再创造,把它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爱情歌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Scarborough Fair贵族乐团 - 莎拉布莱曼最爱安可经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Young Forever
这首歌曲音域宽广,歌词真挚动人。是Alphaville最为有名的歌曲。成熟忧郁的男声,极富感伤、极致梦幻华丽、甚至带有几丝颓废色彩的电子乐。歌曲唱出年轻人的心声:年轻就是资本,年轻代表活力,因为年轻,所以我们可以挑战、放肆、蔑视传统;因为年轻,宁愿轰轰烈烈的死去,也不愿平淡的老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alphaville - forever youngAlphaville - 80s Collection Vol. 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Hey Jude
《Hey Jude》是Paul McCartney(保罗麦卡特尼,The Beatles成员之一)为一个五岁的孩子写下的一首歌。这个男孩叫Julian,是The Beatle灵魂人物John Lennon 与前妻Cynthia的儿子。

1968年夏天,John Lennon开始和Yoko Ono同居了,他与前妻Cynthia的婚姻也到了崩溃的边缘。Paul一直非常喜爱John Lennon的儿子Julian,他担心大人之间的婚姻变故会对一个小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阴影。他曾说:“我总是为父母离异的孩子感到难过。大人们也许没什么,但是孩子……”同时,他也想要安慰一下Cynthia。于是有一天,他去了Cynthia的家里,还给她带了一枝红玫瑰,开玩笑的对她说:“Cyn,你说咱俩结婚怎么样?”说完两人同时大笑起来,Cynthia从他的玩笑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关心。

Paul在车里为Julian写下了这首Hey Jude ,可当时的Julian并不知道。直到二十年后,Julian才明白这首歌是写给自己的。他一直很喜爱爸爸的这个朋友,像一个叔叔一样的Paul。

虽然它比一般的单曲长了两倍,但还是广受欢迎,并且很快就成了英国和荷兰的榜行榜冠军。短短两个星期后就出人意料地售出了两百万张,而且在美国的美国告示牌Billboard 榜首位置上停留了9个星期。《Hey Jude》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了八百万张。这是the Beatles后期在商业上一个夺目的亮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Hey JudePaul McCartney - Back In The Worl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One sweet day -- Mariah&Boyz2
这是所有合唱歌曲中在排行榜上成绩最辉煌的一首,凭借着对唱双方公认的音乐实力和如日中天的气势,歌凭人红的《One sweet day》在Billboard单曲榜上令人难以置信的蝉联16周冠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One Sweet DayBoyz II Men;Mariah Carey - Legacy-Greatest Hits Collect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The prayer -- Celion&Andrea
这是流行和美声之间的一次完美结合,Andrea bocelli的超凡脱俗和Celion dion的雍容典贵相映成辉,美妙的 歌声不知道迷倒乐多少听众,令多少人心中燃起了一盏明灯,这首歌曲还没有公开发行时便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The PrayerCéline Dion;Andrea Bocelli - The Collector's Series Volume On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Time to say goodbye --Sarah&Andrea
1996年11月,德国拳王Henre maske邀请Sarah brightman和Andrea bocelli为他的告别赛演唱,结果Maske意外的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失败,当这首伤感的旋律缓缓响起在比赛结束的时候,全场观众无不动容,大家在为拳王深深黯然神伤的时候,也沉醉于歌曲动人的意境和圣洁的歌声,最后歌曲发行成为单曲,在德国卖出300万张,成为德国历史最畅销的单曲,位居多国排行榜的前列,全球销量高达1000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Time To Say GoodbyeSarah Brightman;Andrea Bocelli - Harmony - The Offlciat ATHENS 2004 Olymoics Games Classical Albu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Could I have this kiss forever -- Whitney&Enrique
这首歌曲堪称20世纪末的最佳男女对唱情歌,流行天后Whitney Houston和拉丁天王Enrique Iglesias激情肆意,魅力十足的演唱,无一不令人心醉神迷,尤其是这首歌曲的MV,拍摄得美轮美奂,火热煽情的场面将歌曲的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Could I Have This Kiss ForeverEnrique Iglesias;Whitney Houston - Enrique Iglesias: Greatest Hit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Endless love -- Lionel&Diana
这是美国电影《无尽的爱》的主题曲,电影已经被人们忘记得干干净净,但是这首经典的情歌还是一直传唱到今天,成为流行音乐历史上不朽的丰碑,这首歌曲Lionel richie创作,旋律异常优美,两位巨星不可替代的本色嗓音配合得天衣无缝,单曲一经推出,在公告牌单曲榜上盘踞冠军长达9个星期之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Endless LoveDiana Ross;Lionel Richie - Motown's Greatest Hit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I’m your angel -- Celion&R.kelly
流行天后与R&B天王的合作能带来的惊艳的作品,这首歌曲1998年一经推出便占据公告牌榜首6个星期之久,是当年圣诞期间欧美乐坛的最大两点,这首歌曲本来是R.kelly献给母亲的,写完了出来觉得更加适合男女对唱,并且条件反射的想到了对唱女王Celion dion,认为她肯定是最佳人选,事实证明,他当时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I'm Your AngelR. Kelly;Céline Dion -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No me ames -- Jennifer&Marc
Jennifer lopez一鸣惊人的第一张专辑中唯一的一首对唱歌曲,就是这首和拉丁天王Marc anthony深情对唱的《No me ames》,这首歌曲曾经在美国公告牌的拉丁榜蝉联7周冠军,将这位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音乐才华显露无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No  Me  AmesJennifer  Lopez;Marc  Anthony - On  the  6;Desde  Un  Principio-From  The  Be;El  Deseo  [/url]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6#
发表于 2019-6-7 01:17 | 只看该作者
在分析了240万名演员的职业生涯后,数学家得出了结论......[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Original: [color=rgba(0, 0, 0, 0.298)]都娜诶梦
原理
[color=rgba(0, 0, 0, 0.298)]2 days ago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光鲜亮丽的演艺圈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世界。可是,这个行业的人满为患从每年艺考的火爆和选秀节目的层出不穷就可见一斑。那么这个行业到底有多艰难?数学家似乎给出了答案。

最近,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数学家Oliver WilliamsLucas LacasaVito Latora通过建立模型,对这种难度进行了量化。

他们研究了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240多万演员的职业生涯,发现只有2%的从业人员能够以这一工作维持生计。而演员最多产的一年,往往出现在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始。他们找到了一种可以预测一个演员是否有过职业生涯高峰的方法。在最多产的那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奇迹年”前后,会有可用来预测一个演员是否已经到达演艺事业高峰的清晰信号,这种预测的准确率大约为85%。

这项新的研究被发表在了近期的《自然-通讯》期刊上。

研究人员分析的是来自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提供的数据,他们分析了自1888年第一部电影上映以来到2016年期间,全球1512,472名男演员和896,029名女演员的职业生涯。从这些数据中,研究人员分析并预测了演员在银幕上的成功。

他们发现,大约有70%的演员,职业生涯只维持了一年。在这一行,昙花一现的美好实属正常,拥有大量工作以及漫长职业生涯的反而很少见。这表明在演艺界,工作资源是非常匮乏的。演员这一职业的失业率徘徊在90%左右,他们的工作率很不稳定,职业生涯直接分为“冰”与“火”两种状态。

性别偏见

这次研究还发现了大量的表明这一行业存在性别偏见的证据。研究人员发现男演员与女演员的许多数据模式都不相同。例如,相比于女演员,男演员在经历了一段“冰期”后,再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而与男演员相比,女演员更有可能出现最多产的一年就是她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的情况。此外,对于职业生涯持续了一年以上的演员来说,女演员的职业生涯普遍短于男演员

之前有研究发现,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职业成功是不可预测的。受到那些研究的启发,新研究的作者们想要根据演员维持稳定工作量的能力来定义、量化和预测他们的成功。因为在这个艰难的行业里,能够获得奥斯卡一类的奖项,或者能在星光大道上留名的演员数量是非常少的,这对于大多数只是想以这一职业谋求生计的演员来说并不重要。因此,以是否能维持生计为标准,会是一个更好的量化成功的方式。

论文的第一作者Williams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正在演艺圈发生的根本的社会动态,并对这一体系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根据我们的预测模型来看,演员的成功远不像科学家和艺术家那样随机。”

运气与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职业的工作总量存在一种“富者越富”的现象。换句话说,最有名的演员会得到最多的工作机会。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毕竟,如果一个演员越出名,那么即使只从商业目的的角度来考虑,制片人也会越希望TA能出现在自己的下一部电影中。

然而关于这一点存在一个有趣的问题,“富者越富”的效应是由那些被放大了的任意且不可预测的随机事件发展而来的。所以一个演员的成功可能取决于环境,而不是他们的演技。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

该研究还表明,那些长时间经历“冰期”的演员很少能在晚些时候复出,但我们很难真的对这些事件进行预测,因此每个演员的命运都是不确定的。

提高成功的机会

论文的另一位作者Lacasa说:“我们认为这篇论文提出的方法或许能引起电影行业的兴趣,例如他们可以向IMDb提供补充数据以供分析。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研究中,他们假设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们并没有证明情况一定如此。因此接下来他们想要知道,个人要如何做才能最好地提高在未来成功的机会。

研究人员希望新的方法能能帮助其他研究成功模型的科学,而且改进过后的预测模型将会更加准确。据了解,这项研究已经引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关注,有一名电影编剧正准备根据新的发现创造一部电影剧本。或许有了严谨的数学模型的加持,创作者能更好地呈现电影行业的残酷吧。

参考链接: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7#
发表于 2019-10-18 22:28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为什么钟情艺术?因为数学和绘画、音乐有相似的美感

返朴
[color=rgba(0, 0, 0, 0.298)]Toda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种观念可以是美吗?数学家和科学家们似乎总爱赋予一些概念美的内涵:一段数学证明要么是“漂亮”或者“优雅”的,要么就是“琐碎”或“无聊”的。甚至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断言数学之美可以引导我们通向真理。如果是这样,那么一般人能感受到数学之美吗?
今年在2019 年4月 Cognition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Intuitions about mathematical beauty: A case study i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ideas》论文中,研究者们采用了相似性判断的方法,让参与受试者分别就风景绘画和古典音乐作品,与一组经典数学证明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打分,证明了不同人群在数学和艺术审美中存在相一致的共识,并给出了数学和艺术中共通的审美维度:优雅、深刻和清晰。

撰文| 十三维编辑 | 荣玉琪
证明与风景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克莱因(F. Klein)

在数学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皇后,被科学家们冠以严格、精确之名,成为探索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的同时,还有一种声音一直在述说着数学的简洁与优美。

在数学与艺术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想到毕达哥拉斯与音乐、想到达·芬奇与绘画。还有美国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在《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中为我们描述的一条贯穿科学与艺术的永恒金带:从芝诺悖论到莫比乌斯带,从环食蛇到DNA的双螺旋,从螃蟹卡农到六祖慧能,从埃舍尔的版画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所有一切都通过自指与递归结构这同一个母题巧夺天工般地串联起来了。

读过《GEB》这本书的人,都丝毫不会怀疑,埃舍尔版画中带来的扑面而来的奇异与震撼,与巴赫在哥德堡变奏曲中展现赋格音乐的精巧与奇妙,都来自这一自指递归结构。

人们不禁要问,数学和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个数学定理所展现的美,和一幅风景画的美,和一段古典音乐的旋律之美,究竟有什么异同?

顺着这样的思路,两位分别来自英国巴斯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数学家研究了这个问题,找到了审美直觉的共通维度,论证了数学美和艺术美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共识,且随着数学水平提高,审美判断也会提高并与专业数学家趋于一致。
论文题目:Intuitions about mathematical beauty: A case study i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ideas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0027719300927

测试你的数学审美
在详细介绍之前,对应研究,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数学-审美水平做一个小测试。

下面是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阅读并理解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1: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问下自己,在下面两幅风景画中,对于这个公式,你觉得最像下面哪一幅?

第一幅画是“ Looking Down Yosemite Valley”,由德裔美国风景画家 Albert Bierstadt 所画地处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峡谷。Yosemite 曾作为 MAC OS 的一个版本,右边是著名的酋长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Looking Down Yosemite Valley

第二幅画是“The Heart of the Andes”,是美国风景画家 Frederic Edwin Church 在南美旅行后所画的安第斯山脉腹地,他受到德国著名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影响,以艺术表现自然之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The Heart of the Andes



在选择后,你的审美判断更接近一般水平还是专业数学家水平,答案会在文中揭晓。

数学与艺术之美

研究者们在2019 年4月 Cognition 杂志上发布的这篇名为《Intuitions about mathematical beauty: A case study i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ideas》的论文,对于“一个观念可以是美的吗?”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数学证明是美的,即使是非专业群体也会在绘画和音乐中体验到相似的数学之美,有着彼此一致的审美直觉。

研究者通过采用了相似性判断[1]的方法进行研究。要求参与受试者对不同艺术作品与一组经典数学证明的相似性进行打分。在前两项研究中,分别考察了与风景画和古典音乐作品相似性的对比情况。

与风景绘画的相似性对比
在与风景画的对比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300名参与者,称之为MT样本[2],其中有99名具备大学数学水平,称为经验丰富样本。

所有参与者都需要阅读并理解以下四个数学证明过程:无穷等比求和(Geometric)、高斯求和(Gauss)、鸽笼原理(Pigeonhole)、平方求和(Faulhaber),然后将证明过程与四幅不同山水风景画相似度进行打分(0-10),并进行排列。

对 MT样本,表1基于以下四个指标,给出了证明与绘画的相似性评分的结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4:数学论证与绘画的相似性比较评分



对于以上结果,为了搞清参与者之间的判断是否随机,研究者使用标准分数 (z-scores) 计算了最高和最低配对排名的差异,大约为0.85 标准差,这属于标准中较大的效应;并计算了评分者之间的 alpha 信度:α= 0.93,表明这些参与者之间的审美判断一致性很高。

随后,研究者通过将 MT 样本、经验样本、专业样本进行横向对比,考察是否存在相似性(具体数据请看原论文附录),结果表明三个群体的审美判断在整体性呈正相关,然而在不同群体间,彼此共识又存在差异。

例如, MT 样本的参与者更确信无穷等比求和类似于Yosemite,然而专业样本却有43%的数学家认为它更像Andes。到此,你已经能看出你开始的测试结果了。

——如果你有较高的数学训练,你更可能选择第二张图

对证明与绘画的相似性测试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共通的审美维度,业余与专业数学家之间也存在相同的审美共识。

与古典音乐的相似性对比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测试了四组数学论证与古典音乐作品相似性情况。选用了舒伯特、巴赫、贝多芬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作品。

结果表明,对音乐作品的总体相似性评分(M= 4.66)要远高于绘画(M= 2.66),这证明了人们常强调的“音乐更具有数学性”的观点。然而,在对音乐组进行了与绘画组相同的一致性与信度检验后,发现结果虽然并非随机,却比绘画组数值要更低。

研究者认为,音乐组的共识度不如绘画组那么强烈。这可能由于抽象感知本身就不如具体刺激那么更容易形成共识[3],音乐感知会随着时间衰减,难以形成稳定的审美直觉,从而导致参与者对判断的不确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5:数学论证与古典音乐的相似性比较评分



在音乐组,相对 MT 样本,经验样本和专业样本排名更加相似,呈现显著的强相关性。这说明数学的审美直觉可能随着高等数学的训练而发展。

先前的美学研究支持专业知识可以影响审美判断的观点,例如摄影专业人员处理照片的能力更高,更喜欢新颖和不确定的照片[4],艺术专家在关注艺术品时更有可能体验到审美趣味,更不容易陷入困惑[5]

对于数学专业知识的影响猜测,下面会进行更细致的论证。

共通的审美之维
既然已经证明了数学和艺术在审美中的共识,那么参与者们是如何达成这种审美共识的呢?

在传统美学研究中,美学家们认为存在着不同审美经验维度。人们根据艺术品的分类性质或唤醒潜力相关的高阶性质做出美学判断,如复杂性与新颖性[6]。但这些属性很难直接适用于数学之美。

为此研究者选取了英国数学家哈代提出的数学之美的六个核心维度[7],并将其转换分解成更适合艺术品的近义词,最终一共九个维度:严肃(serious)、普遍(universal)、深刻(profound)、新颖(novel)、清晰(clarity)、简洁(simple)、优雅(elegant)、精细(intricate)和复杂(sophisticated)。

同样,研究者招募了300人的MT样本,包括194人业余样本、104人经验样本,排除了参与过先前测试94人,对包括整体的美一共十个维度,进行了任务测试。

测试包含两部分,首先要求一部分参与者与第一项研究类似,对选取的四幅画从十个维度进行打分评级(“在你的判断中,以下描述在多大程度上适合这幅画?”),其次对另一部分参与者则要求与前两项研究相同的标准进行打分。

混合样本的结果如图表3所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6:从9个审美维度,比较被试对绘画与数学论证的判断

通过对审美细分维度的评分计算表明,参与者之间评分的一致性相当高,对绘画和数学证明alpha信度分别是0.98和0.97。   

研究者还使用两个分层回归模型(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s)研究不同审美维度在艺术和数学之间跨领域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绘画和数学最重要的三个审美维度分别是优雅、深刻和清晰,其中优雅是对数学证明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维度对绘画有很强影响:简洁(绘画负面,证明正面)、普遍(正面)、严肃(负面)。剩余三个维度在这两个领域则都没什么作用。

在对这两个领域进行相关性检验后,结果支持参与者在审美判断中使用了相同的维度,并且表明跨领域审美判断趋于相似性的评分是由数学经验丰富的样本造成的,而非经验不足样本。

例如,包括对绘画,专业组中数学家们主要依靠深刻、简洁和优雅进行审美判断,而在非专业组则几乎一边倒地依赖于优雅,以及对复杂程度的重视。

这个结果这进一步支持对数学美的直觉会随着高等数学经验而变得敏锐的观点

研究者们还通过研究不同审美维度,对先前绘画组测试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建模,结果表明其显著相关,说明此审美维度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性。

美从何来?
综述以上研究,论文证明了在不同群体之间对数学审美直觉存在共识,参与者主要依靠相同的三个维度来评价艺术和数学美——优雅、深刻和清晰,然而,随着高等数学训练提升,专业组会越来越用其他维度进行判断,例如深刻和清晰,而非大多数参与者只依赖的优雅。

随着数学能力的提升,人们会改变审美直觉向数学家倾向发展。这与其他领域内容相似度判断研究一致:不仅专业知识会改变我们在分类中使用的维度[8],在传统美学研究中,同样发现专业艺术家能体验到更细微的审美情感[9]

这种因知识改变知觉和审美的现象被称为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也对数学的审美直觉之所以会影响对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根本原因。

例如分维度来看,对于简洁,已有研究解释了简单性如何指导人们进行更广泛的判断[10],但人们对如何判断优雅或深刻等这类审美品质却知之甚少。审美中情感和语义的作用,似乎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11],例如在摄影领域语义和内容是影响审美判断更重要的因素[12]

那么针对数学,或许可以抛开对细分审美维度领域考察,直接从知觉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中获得整体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

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进行物体识别时,知觉会首先对几种基本三维物体(Geons,几何子)进行识别:圆柱体、圆锥体和长方体。譬如一个带把的手提箱,就会首先被识别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部分[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7:基于三维物体的识别

也就是说,在进行基本物体识别时,会以基本图形整体方式进行识别,而不是孤立的点、线或者曲面。在这种情况下,大脑视觉皮层特征检测器对应的细胞集群会同步激活并放电,因此我们就看到了整个的物体。

格式塔中有很多原则,其中简单率 (Principle of Pragnanz,即当大脑感知环境时,会选取最简洁-最可能的方式对场景进行解释)可以直接解释审美的简洁性,而配置优势效应(含有基本特征元素和更复杂的图形的更容易被察觉),则可能进一步解释深刻——当复杂图案因为专业知识能被理解后,那么在整体审美知觉中就会增加“额外信息”,以演化心理学来看,这种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奇(新颖性)将毫无疑问成为一种良好的生存适应,所以人类需要深刻。

通过格式塔原则,可以解释为什么数学尤其对几何图形的审美是跨文化人类共通的,也解释了为什么数学审美会影响艺术尤其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等)。那么对于音乐呢?实际上对大脑而言,图形和声音只是信息两种不同的模态,在进行处理时都是统一的神经电信号。例如,在语言学中,有所谓的 “Bouba-kiki 效应”,在下图中,有超过90%的人都会将两种不同的图形正确对应到 Bouba 和 kiki 两个单词的发音上。这种人类被称为“跨模态抽象”的能力,有研究认为很可能来自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8:90%的人都认为左图对应 kiki 发音,右图对应 Bouba 发音。你的跨模态是否属于 90%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杰出的艺术家们往往也具备超常的通感和联觉能力。

如果从演化视角和认知视角来看,那么可以认为审美是演化的产物[15],人类种种审美倾向都是适应性的副产品。例如人类更喜欢对称的面孔,因为对称能发出健康信号[16],人类喜欢大草原般的景色,因为它们通常有水和能居住的庇护所[17]

在其它情况下,审美偏好往往与更抽象的刺激目标相关,例如在寻求最佳新颖程度时对视觉刺激的编排顺序[18]。从这些刺激特性建构物体是自适应的,就如视觉机制原因一样:这种建构方式有助于有机体理解并探索周边环境。

并且,人们从自然习得的适应性,即生物演化的原始心理素材,也会因为继续通过文化演变,被推广到更多文化产物中去,如绘画、设计和艺术[19]。当然,这其中也会包括人们对解释的偏好,人们会更偏好引导我们走向真实(可能性高)和更有用(更具指导和理解)的解释[20]。一些学者甚至研究指出,人们更偏好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解释[21],它往往具有在解释范围、抽象水平更加适中等“解释美德”[22]

也许,真只是一种美
真之所以为真,是因为在它周围洋溢着美。——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在将数学审美直觉与艺术联系起来后,我们不禁想起数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数学实在主义看来,数学不仅是导向真理,数学就是现实的根基,组成了整个宇宙本身。从毕达哥拉斯到哥德尔、到彭罗斯和泰格马克,都持有这种观点。因此,最终我们会发现,数学处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的焦点中心,是真正意义上“第三种文化”的枢纽。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真与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呢?

英国诗人济慈(John Keats)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可以说验证了数学家们有关“美引导向真理”的审美直觉。可是,这种说法上的等同,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和真,到底哪一个更本源?

如果只能选一个,那答案也许就是美。

从演化视角和格式塔心理学,我们已经知道,在先于逻辑理性判断之前,生物体有的只是基于审美知觉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而人类大脑中负责决策的前额叶皮层在晚期智人阶段才渐渐成熟起来的。

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在《笛卡尔的错误》一书提出,生物躯体标记了情绪,情绪位于推理回路中,情绪可以帮助决策,而不是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只会干扰决策;相反,情绪障碍的人会失去决策能力。这就说明了作为审美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人类推理决策的前提。

在莱考夫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中,甚至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来自大脑种种范畴化(大脑自发的“聚类”过程,范畴是对存在的基本分类)活动和几种基本意象图式(人基于与现实空间互动获得的基本认知结构,例如“原因-结果”),而它们都来自于人现实的躯体经验。“理性,是具体化和富于想象的”[23]。而这个过程,对于侯世达来说,就是类比[24]。原来,在推理的背后,是无穷无尽富于诗意的比喻和隐喻在支持。

所以我们能理解,为什么在逻辑因果之外,世界还存在随机和概率,为什么在哲学中还存在辩证逻辑,现代逻辑中还存在多值逻辑、弗协调逻辑、时序逻辑、量子逻辑等非线性因果逻辑。

因此,如果我们把通常意义上的真当做“逻辑理性”的产物,那么美就是“生态理性”的产物。

在源头上,美的感受先于真的判断。如果以物理学比喻,真就像是混沌系统的吸引子,一片水波上的涡纹。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经验科学理论,都不是真理,只是一种近似模型,会随着科学发展根据包括若干审美判断的解释原则不断修正(其中包括简洁、经济、新颖及预测性等)。

不知不觉中,在量子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不确定性的复杂时代,科学家们已经慢慢接受了科学的模型观,取代了之前在经典物理时代的客观规律观。

真理这个词,也实际成为了某种象征,即使科学家们尤其物理学家还在努力进行着终极理论之梦。

已故的物理学家霍金,曾在2002年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做出题为“哥德尔与M理论”的报告,指出目前所有物理理论“既不协调,又不完善”,说明在物理学领域很可能存在类似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规律,因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

2018年来华的《GEB》的作者侯世达教授,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在个人主页上归纳的个人风格和目标:

永远地探寻美。

那么,真存在吗?当然存在,因为美存在。

参考文献
[1] Palmer et al.,2013
[2] 在线众包平台 Amazon Mechanical Turk,故后面简称为 MT 样本[3] Vessel&Rubin,2010[4] Axelsson,2007[5] Silvia,2013[6] Berlyne,1960[7] A Mathematician's Apology,1940。中译本为《一个数学家的辩白》[8] Chi et al., 1981; Medin et al., 1997[9] Fayn et al., 2018[10] Bonawitz & Lombrozo, 2012; Johnson, Johnston, et al., 2017; Johnson, Valenti, et al., 2017; Lombrozo, 2007[11] Brielmann & Pelli, 2017; Palmer et al., 2013; Vessel & Rubin, 2010[12] Blijlevens et al., 2017; Inglis & Aberdein, 2015[13] Galotti, K. M. (2014). 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 of the laboratory (5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14] Ramachandran, 2007[15] Dutton, 2009; Hekkert, 2014; Pinker, 1997; Thornhill, 2003[16] Rhodes et al., 1998; Thornhill & Gangestad, 1993; cf. Reber, Schwarz, & Winkielman, 2004[17] Dutton, 2009; Orians & Heerwagen, 1992[18] Berlyne,1960; Boselie&Leeuwenberg,1985; Hekkert,2014[19] Boyd & Richerson, 1985; Hekkert, 2014[20] Douven & Schupbach, 2015; Johnson, 2017; Lipton, 2004; Lombrozo, 2016[21] Johnson, Valenti, & Keil, 2017[22] Johnston, Sheskin, Johnson, & Keil, 2018[23] 乔治·莱考夫,《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24] 侯世达,《表象与本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8#
发表于 2019-10-23 22:0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审美生命”

——席勒“审美教育”论再考



[日]小田部胤久著 郑子路译


摘 要: 弗里德里希·席勒在《美育书简》(1795)中,提出了“审美生命”的概念,认为“人类每次都通过审美生命(das ästhetische Leben)重新被赋予人性”。尽管“审美生命”在席勒的审美教育论中占据着中心位置,但它却几乎从没被当作过研究的对象。席勒美学的主题并非自律性艺术,而是如何创造“审美生命”以及不受规定性目的制约的“生活艺术”。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审美生命”:第一,“审美生命”虽然欠缺某种规定性,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潜在地将无限的规定性包括在内,所以“审美生命”可以使以无限性为特征的“人性”变为可能;第二,“审美生命”可以美化周围的世界,这是因为“审美生命”将周围的事物从目的和手段的关联中解救出来,并因此将受到了严重制约的微小事物转换为无限;第三,“审美生命”因为处在“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之间,所以自律性也就得以出现在他律的自然之中。从这点来看,“审美生命”是两面的:一方面,它是实现作为目的的道德生命的手段;另一方面,它在摆脱理性的排他性法则、为人类重拾人性这一点上,也是目的本身。在这一点上,“审美生命”具有独特的地位。

关键词: 弗里德里希·席勒;美育书简;审美生命



美学作为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于19世纪70年代传入日本,并于1881年正式进入东京大学的课堂。菲诺洛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和凯倍尔(Raphael Koeber,1848-1923)分别于19世纪80年代和19世纪90年代在东京大学教授美学,对日本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到了1901年,美学才真正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词汇。这一年,高山樗牛(1871-1902)发表了论文《论审美生活》,将坪内逍遥(1859-1935)、森鸥外(1862-1922)等人都卷入到了——明治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论争——“审美生活论争”之中。以该论争为契机,美学作为一个词汇乃至是一门学科,变得广为人知。如果从西方近代美学的视角来看,名词“生活”与形容词“审美”的关系,绝非自明之物。但高山毫无顾虑地提出了“审美生活”的概念。这是因为高山并非将艺术的自律性作为自我立足点,而是像其文标题所示,在每个独立的个体“生活”中谋求“审美化”。将“艺术”作为生活样式进行捕捉的“艺道”观,构成了高山思想的根基。高山创造出的术语“审美生活”与——并非将其置于生命的彼岸而是在生命的本体之中寻求美或审美化的——东方传统的艺术思想相契合,为西方近代学问美学在日本的生根发芽做出了重要贡献。(1)

当然,这并不是说“审美生命”的概念在西方的美学理论中完全不存在。早在1747年,近代美学的创始者鲍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1714-1762)(2)的弟子迈埃尔(Georg Friedrich Meier,1718-1777)就在自己的著作中导入了“认识的审美生命”这个概念,认为对于认识来说,它才是“最极致的美”(3)。但鲍姆嘉通和迈埃尔所说的“认识的审美生命”是指,认识对于接受者具有鲜活的效果,与生活并没有关系。他们理解的“审美生命”是从辩论术或修辞学上得来的,即言语作品是否会对接受者产生某种作用。18世纪末,随着传统辩论术的衰退,“审美生命”概念的重要性也同样被忘却了。到了今天,甚至都没有将“审美生命”乃至是“审美人生”作为词条收录的美学辞典(4)。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审美生命”的理念在西方的近代美学中,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接下来,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席勒的《美育书简》(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the Human Being,1795)。“审美教育”作为一个术语正是出自该书简。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说在审美教育的历史上,该书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虽然“审美生命”在该书简中只出现了一次——“人类每次都通过审美生命(das ästhetische Leben)重新被赋予人性”(5)(21. Brief; V, 636)(6)——但根据它所使用的语境,可以看出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席勒究竟为何要提出这个——在之后的美学理论中几乎被遗忘了的——概念,他用这个概念又试图表达什么?本文将尝试对这些疑问做出解答。


一、平凡现实里的无限

“审美生命”的概念由形容词“审美”与名词“生命”组成。

首先让我们来厘清为什么席勒在审美教育论中提出了生命的问题。席勒《美育书简》的核心是在第十五封信中提到的——“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也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全人”(15. Brief; V, 618)。除了这句话,与这个命题有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席勒接下来说的这段话——“我向您保证,这个命题将支撑起审美艺术(die ästhetische Kunst)以及更为艰难的生活艺术(die noch schwürige Lebenskunft)的整座大厦”(15. Brief; V, 618)。席勒审美教育论的整个体系,并非与审美艺术有关,而是将生活艺术作为焦点。这不仅说明了席勒遵从Kunst在18世纪的用法,将这个词运用在了更广义或非审美的意义上,而且也表示了席勒将“生活的艺术”看成是Kunst的最高意义。在第四封信中,席勒将“技术劳动者”分为三类——“机械的技术劳动者(der mechanische Künstler)”(=工匠)、“美的技术劳动者(der schöne Künstler)”(=艺术家)以及“教育与政治的技术劳动者(der pädagogische und politische Künstler)”(=教育家)——加以区别。而“美的技术劳动者”与“教育与政治的技术劳动者”的区别,则对应了第十五封信里的“审美艺术”与“生活艺术”的区别。着手于石材等素材时,“美的技术劳动者”“虽然也会毫不犹豫地向素材施加暴力,但他们总是会避免看起来如此”。换言之,席勒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的只不过是自由的假象。与此相对,对于“将人作为素材和课题”的“教育与政治的技术劳动者”来说,他们需要尊重“作为素材的人的独特性与人格性”(4. Brief; V, 578),并通过促使自己的素材实践生活的艺术而成为全人。席勒的审美教育论是以人类应有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为主题而展开论述的。

第二十七封信的主题就是,自律的生命如何在他律的生命中得以出现。席勒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他讨论了“过剩”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创新高校办学培养模式,专业技术与创业能力相结合。高校鼓励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不断提升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相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培养是进行了社会细分,根据某一种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而创新创业的能力培训也单单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某一种谋生手段。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与其专业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创业技能的同时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结合起来,发挥他们更大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将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到专业能力的培养中,也使得专业技能具有最大程度的价值,不脱离社会。

从此,人在审美状态中的“各个结果”,都归结于“无”。这是因为处于审美状态下的人,“缺乏个体化的特殊的规定”。但是,我们不应该单纯地否定式把握。内心在不被排他性规定和制约时,因欠缺各个特殊规定,而得以因方式上的无限而成为“规定的可能(bestimmbar)”,并潜在地将无限的规定包含在内。无论我们在感觉对象还是做出思考时,虽然某种特殊的规定排除与之对立的规定,但内心的审美状态却并非如此。“审美规定的可能性(die ästhetische Bestimmbarkeit)”,即“内心因包括所有实在性而不具有制约”。这一审美状态初看会被认作是回到被感觉限定前的原始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后者的状态是并未被某种法则规定意义上的“欠缺所产生的无规定性”,如果只是呈现“空虚的无限性”的话,与人的全体能力相关的审美状态,在将无限的规定潜在地包含在内的意义上,就显示出了“充实的无限性”。

“材质性游戏”对于人类来说,和在动物身上见到的一样,出现在“身体器官”的活动之中。人类的“想象力”也在“观念的自由相继”中,进行着这种“材质性游戏”(27. Brief; V, 663-64)。席勒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各类游戏,要不完全是基于因想象力而产生的观念的自由相继的情感(das Gefühl der freien Ideenfolge),要不则是将它的魅力基本都托付给这类情感”(27. Brief; V, 664 Anm.)(8)。

在福建,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普遍存在着集体经济落后、村级财政匮乏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为此,三明市驻村干部总队摸索出了“党组织引领、跨乡联建、多村捆绑、公司化运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模式,促进了村集体增收,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否能将平凡的现实,用精神充沛的方式或在审美上得以自由的方式,加以把握?它是在各处都极力寻找的“高尚的灵魂”(edle Seele)的指标。原本应该被称为高尚的灵魂,即能够将受到严重制约的行为和微小的对象,通过其处理方式,转化为无限的灵魂。……高尚的精神(ein edler Geist)并不满足于自我的自由。它必须让周围的所有他者、甚至是缺乏生命的事物都获得自由。这就是美。因为美即现象中自由的唯一可能的表现。(22. Brief; V, 644 Anm.)

在审美状态中的灵魂其自身即是无限且自由的,而且它还以无限且自由的方式让周遭的事物——即使是最受制约的事物——也通过它转化成了“无限之物”。高贵的灵魂美化周遭,这即是他为什么将美定义为“现象中的自由”(V, 400)。作为“现象中的自由”的美,就是通过“高尚的灵魂”,寄宿在所有最平凡的事物中。

那么,如何让这个转化变为可能?席勒给出的答案是“赋予单一手段以自立性的刻印”(22. Brief; V, 644 Anm.)。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所以我们通常因为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处理眼前的事物。换言之,对象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中,被目的所规定。然而,目的并非为了目的的手段。如果成为手段的事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的话,那么它只存在于有效地达成目的的范围内。但是,我们的灵魂存在于从目的导向的定式中脱离出来的自由的审美状态之中,所以被限定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中的对象,也因此收获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的灵魂也得以向无限开启。此时的对象,已不是为了目的的手段,而是自律性的存在。

总结起来,便可以将“审美生命”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审美生命”因为缺乏任何一种规定性,而得以接受无限的规定性,并使得以无限性为特征的人性成为可能;第二,“审美生命”将周遭的事物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并通过向无限的转化美化周遭。


二、他律性自然中的自律性显现

促使人类能力整体性运转的“审美生命”,在每次生成之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向在各种规定中存在的人们赋予因规定而产生的自由,也因此重新赋予他们人性。也正因为如此,席勒主张“人类每次都通过审美生命(das ästhetische Leben)重新被赋予人性”(21. Brief; V, 636)。在席勒那里,“审美生命”绝非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第二十二封信中,席勒将创造“审美生命”的灵魂称作“高贵的灵魂”,并将它的特征总结如下:

席勒依据康德的理论,将自然与理性置于二元对立的位置。与此同时,他也将“审美生命”置于“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之间。在“自然生命”——也可称作“单纯的盲目性生命”(23. Brief; V, 642)或“动物性生命”(27. Brief; V, 664)——中,人在受到“感性的冲动”时完全是被动的。因此,人在自然生活中,完全是被动的,此时的活动只不过是自然的部分。与之相反,道德生活将人变为自由。人在道德生活中,因为“形式冲动”而成为自律的立法者。如此一来,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也就成了二元的对立项。但自然生命并不应该也并不能够给道德生命施加影响,道德生命为了得以实现,亦不能对自然生命施加影响。对此,席勒说道:“人早已在对自然生命没有任何关心的领域内,开始了自己的道德生活。换言之,人们仍然不得不在被动中、在自我的感性受到制约的内部,展开自我的活动性与理性的自由”(23. Brief; V, 644)。这即是为什么审美生命对人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换言之,在席勒看来,“不仅将人置于单纯的道德生命中,而且也将其置于单纯的自然生命中并使其从属于自律性形式”的行为,其内容只不过是“在美的领域里,在可以达到的范围内,将人美化”。因此,“审美生命”与他律性自然中的自律性显现有所关联。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席勒是如何理解形容词“审美”的。在第二十封信中,席勒认为,作为对象的事物在某个时刻,对于我们显示出“审美状态”。这个时刻即与我们的某一特定的状态乃至是能力无关,而“与我们的各种力量的全体有关,却不成为对被各个力量所规定的对象”之时。换言之,所谓的“审美”,并非是将我们的内心限定在一定的状态内。内心处于这一状态内之时,这个状态也可称为“审美”。这个状态就如第二十一封信所说,必须置于感觉与思考的对比中进行理解。在感觉之中,我们的内心在一定的方式下,因显现的现象而被规定。而在思考之中,我们的内心则规定我们自身。两者虽说在主动还是被动上完全不同,但都被规定为一定的状态。与此相对,内心在审美状态下,将其自身从禁锢的某种规定中解救出来,而成为自由。人在此时,激发的不是某种特定的能力,而是能力整体。因此,可以享受到“全体能力的感情”(21. Brief; V, 636 Anm.)。

人类并不仅满足于与自然相应或欲求所需之物,人们追求过剩(überfluss),即素材的过剩(überfluss des Stoffes)。它从欲望出发隐藏了对其的限制,确保对当下欲求的享受。但这终究会变成对素材中的过剩(überfluss am Stoff),即对审美附加的追求(eine ästhetische Zugabe)。这是为了让形式冲动得以满足,让享受得以扩张,以至于超越任意一个单项欲求。(27. Brief; V, 662)

在席勒那里,“过剩”可分为“素材的过剩”与“素材中的过剩”。让前者得以实现的是“自然的游戏”或“材质的游戏”,让后者得以实现的则是“审美的游戏”(27. Brief; V, 664)。前者属于“自然生命”,为将来提供积蓄。而后者则因为让自然的享受成为高贵之物,成为了创造“审美生命”的条件。

第一种“素材的过剩”提供超出必要的丰富的素材,并且因为从属于“自然生命”,所以不仅出现在人类身上,也出现在自然的世界之中。例如,狮子在吃得很饱又没有敌人来袭时,“百无聊赖之力(die müßige Stärke)本身会创造出对象。它在荒野上嘶叫,在因过剩之力创造出的无目的中享受自我”。虫蚁快活地集队成群,飞禽发出歌一般的旋律,都是如此。一言以蔽之,“动物在困乏成为活动的动因时劳动,在力量的富足成为活动的动因时——即在过剩的生命(das überflüssige Leben)驱使自我活动时——游戏(spielen)”。不仅是动物,在没有灵魂的自然中,树木因“无为”而生出无数的枝桠或树叶时,也是“这样的力量的过剩(ein Luxus der Kräfte)(7)与规定的松弛(eine Laxität der Bestimmung)”。就像这些例子所示,“素材的过剩”出现在——并没有因创造物的自我保存与欲求满足而被限定的——自然活动之中。而此时,创造物享受着自我的活动。虽然“素材的过剩”的确遵从于自然的因果律,但它也为游戏留有余地。即使此时的游戏并非构成人类本质的游戏,但它也是“材质意义”上的游戏,即“自然的游戏”(27. Brief; V, 663)。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审美生命”在人的生命整体中占有何种位置。

那么,从“素材的过剩”到“素材中的过剩”或从“自然生命”到“审美生命”的转换该如何理解?在席勒看来,这种转换是伴随着某种断绝的“跳跃(Sprung)”。

(2)进行渗流固结。固结分析步设定为76步,与实际工况所测的湿陷天数保持一致,约束条件为底部竖直方向固定,中间水平方向固定,初始孔隙比为0.83。

5)可比性原则: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实验室之间安全风险的差异而使得纳入指标有普遍使用性。

完全是全新的力量在制动。换言之,此时法则的精神(der gesetzgebende Geist)首次混杂在盲目的本能作用之中,它将恣意的想象力从属于自我普遍的、永远统一的事物,将自我的自立性、自我的无限性置于变化与感性之中。(27. Brief; V, 664)

“审美生命”与“自然生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以后者完全不存在的“全新的力量”——即“法则的精神”——为前提。然而,尽管这个转换伴随着断绝的跳跃,但让这个转换成为可能的却是——自然因为以“素材的过剩”为媒介,“在外在的法则中实现了个人的自由”。

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由学习领域转换为行动领域来达到财会课程教学的目的,因此学习领域即所谓的课程。财务会计课程的目标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并由相应的载体来实现。可描述的完整的小单元又构成学习情境的功能,体现逻辑性。进一步细分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又创设每个单元情境设计中应包含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目标。

因为素材的过剩所造就的强制以及自然的游戏(der Zwang des überflusses oder das physische Spiel),自然得以从因欲求造就的强制及自然的严肃性,转换成了审美游戏。(27. Brief; V, 663)

换言之,虽然自律性制动的精神本身即是可以也必须要立法的,但精神在他律性自然之中得以行使自我的法则,却是因为自然通过“素材的过剩”从外在法则中解放了自我。确实,席勒将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对立作为基本出发点。在他看来,自律性立法只属于“道德生命”,并不存在于“自然生命”。但与此同时,他却主张立法的精神只通过“素材的过剩”对自然发挥影响,并试图以此架起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桥梁。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审美生命”在席勒的理论中发挥了中心作用。这也是因为“审美生命”出现在自律性在他律性的自然中得以显现之时,而他律性自然中的自律性也因为他律性自然本身以“素材的过剩”的方式成为了可能。他律性自然通过“素材的过剩”,成为了“审美生命”的构成要素。并且,从属于“自然生命”的“素材的过剩”在“审美生命”之中,因为从属于“道德生命”的立法性精神的制动,进而转换为“素材中的过剩”乃至是“审美过剩”。

西洋哲学-讲师为费诺罗萨。参考斯宾塞(译者注:Herbert Spencer)《世态学》和摩尔根(译者注:Lewis Henry Morgan)《古代社会》,讲授社会学,并以施瓦格勒(译者注: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哲学史》(英语抄本)为教科书,讲授近世哲学史与康德(译者注:Immanuel Kant)哲学等。

然而,“审美生命”虽然证明了他律性自然中出现的自律性,但绝非表示“审美生命”可以被还原为“道德生命”。“审美生命”区别于“道德生命”就在于,在前者中“过剩”成为了不可缺的要素。被立法性精神所支配的“道德生命”并不一定需要“过剩”,也不承认“过剩”。承认“道德的过剩”即是“将恣意和偶然性带入道德”,也不得不“废弃”道德(23 Brief; V, 645 Anm.)。自律性不一定需要“过剩”,也就是说“形式冲动”抑制“游戏冲动”。正因为如此,“审美生命”在人类的整个生命之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邯郸市中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10年,该院副院长徐宝元告诉记者,当时医院建成了各项信息系统80多个,主要包括HIS系统、电子病历、运营管理、检验系统、影像系统、手麻重症系统、院感监测等。网络及硬件设施的完备,以及技术人员力量的充足,为全院无纸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结 语

最后,让我们通过对以上讨论进行总结,来看一看“审美生命”究竟如何对审美教育产生贡献。

水利财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和服务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措施,确保水利财务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审美生命”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审美生命”使出现在“道德生命”内部的自律性显现在自然的内部。从这点来看,审美教育的课题不就是以“审美生命”为媒介,将人们从“自然生命”导向“道德生命”吗?席勒如此说道:“从感觉的被动状态转换为思维及意志的主动状态,只能通过审美自由这一中间状态。……让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他们先变为审美的人。”(23. Brief; V, 641)所以,对于审美教育,“审美生命”可以说是为了实现“道德生命”的手段。并且,在作为目的的“道德生命”中,理性因为得以自律性地立法,所以并不存在“过剩”和游戏。但另一方面,允许“审美过剩”的“审美生命”,并非始终是作为目的的手段。这也是因为,“审美生命”并不受到作为“道德生命”特征的“理性的排他性立法”(21. Brief; V, 636)的支配。从这点来看,审美教育的课题不就是将人类从目的导向的图式中解放出来,并通过这个过程给人类赋予“规定的可能性”——即潜在地接受无限的规定吗?正因为如此,席勒主张“人类每次都通过审美生命(das ästhetische Leben)重新被赋予人性”(21. Brief; V, 636)。对于审美教育,“审美生命”即是目的本身(9)。

3.海上设障阻滞。建立远海设障分队,利用我民船多、海情熟、设障快的优势,在敌可能航行路线上,设置火障、烟障、油障、渔网、水雷等爆炸物和非爆炸物,采取设障阻扰、疑兵布阵、有效吓阻等方法,使敌看不清,判不明,迫敌改变航线,滞敌行动速度,诱敌进入我方打击范围。

或许,在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即这个想法——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审美生命”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否矛盾?但只要在这里提出手段与目的的二选一,那么对于审美教育的课题而言,即是有所损害的。如果我们只是将审美教育看作手段的话,那么它就不能称之为“审美”。这是因为,“审美”对于席勒来说,在定义上必须得是从目的导向的图式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如果我们只重视“审美生命”,而抛弃“自然生命”或“道德生命”的话,那么“审美生命”就无法成为“规定可能”之物。这是因为潜在地将“审美生命”涵盖其中的规定本身就来自“自然生命”及“道德生命”。“道德生命”在自然内得以显现,就是因为“审美生命”从理性的排他性法则中脱离出来,转化成为了自由。这便是席勒赋予“审美生命”的独特地位。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9)05-0068-06
收稿日期:2019-03-02
作者简介:小田部胤久,男,东京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曾担任日本美学会会长、日本谢林协会会长、日本18世纪学会代表干事、国际美学联盟委员等职。

郑子路,男,江西德兴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广岛大学特别研究员,哲学博士。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09#
发表于 2019-10-30 22:4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丨黑格尔[color=rgba(0, 0, 0, 0.298)]

華崢编辑
哲学与艺
Toda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黑格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过于强调感恩的文化是不可能孕育出民主的,因为无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死于习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10#
发表于 2019-12-13 23:37 | 只看该作者
看懂毕加索,就是正确打开现代艺术的方式

阅美艺术美学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ablo Picasso
巴勃罗·毕加索
西班牙, (1881-1973)

正文


在全世界前 10 名拍卖价最高的画作里毕加索的作品占据四幅

作为一个生前便由卢浮宫收藏画作的画家他的存在无疑为西方美术史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毕加索这个在很多人眼里
绘画不如三岁小朋友的人
凭什么那么厉害?

你来看看他的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要构图图没构图,要造型没造型
还没我儿子画的好看,到底凭啥叫大师?
难道画的看不懂就可以称为大师了吗?

那你了解过少年时期的毕加索吗?
可能答案就在这里。

1 毕加索不如你?他年轻时候的作品你见过吗
毕加索曾经说过:
“我在小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
但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
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

你以为他这样说是自恋?
那我们就走进他的小时候,
来看看他四岁时候的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构图到色彩搭配到人物形象,
从遮挡关系到动态把握,
这是一个四岁连笔都拿不稳的小朋友的作品,
想想四岁的我们在做什么,玩泥巴?

这个世界真的是有天才的,毕加索就是!
而天才的进步也是飞速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12岁时候的素描石膏像,
你觉得这已经很优秀很震惊了?
完全不够!他十三岁的作品就完全
可以媲美很多写实主义大师了。

这是毕加索13岁时候画的素描石膏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13岁时的油画作品《老渔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初的圣餐》毕加索14岁的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这幅《科学与慈悲》
是毕加索进入艺术学校后,在老师的指点下创作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幅画面展示了医生和修女共同护理病人的场景,整个画面的色调是非常沉重的,透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的思考和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样饱有内涵的画作,谁能相信它出于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之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没有被深深震撼到,
我们以为画画连孩子都比不过的毕加索,
竟然年轻时候的作品写实到如此地步。

所以,毕加索说的在小时候画得
像大师一样真的不是在夸张。
那为什么毕加索之后的作品变成了那个样子?
更奇怪的是毕加索名震画坛并不是因为写实,
而是在立体主义之后。

可见基本功是大师的必要却不充分条件,
我们看大师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2 毕加索“越画越差”?
看了早年毕加索的画作
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在“逆生长”状态,
毕加索真的是“越画越差”吗?
看一下毕老师的自画像发展史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5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4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6岁

看完是不是一脸的问号?其实正像毕加索自己说的那样“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他放弃了自己的舒适圈,背离传统的绘画道路,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开启属于毕加索独一无二的艺术道路。

在我们被惊艳的青年时候后,毕加索因为被好友自杀影响进入忧郁阴沉的蓝色时期。情人奥利维叶的出现为毕加索的绘画注入一股鲜活的气息,画面弥漫着粉红色的浪漫环宇。再到他最被人所知的立体主义,使毕加索真正的名声大噪起来。可见他一直在创新,在改变,毕加索也因创作方法的多变和作品风格的多样而被誉为“永远年轻的画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蓝色时期毕加索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粉红色时期毕加索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立体时期毕加索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提到立体主义不得不提的就是《阿维尼翁的少女》,它被认为是最早的立体风格作品,立体主义也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女性似乎是被扭曲着表现出来的,但实际上最左边的带有埃及常有的正面的姿态,而中间两个人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西班牙古伊比利亚雕刻的痕迹,右边女性则是受到非洲艺术的影响,每个形象都是毕加索深思熟虑而创作出来的,是他在丰富的知识背景下的创新。谁还敢说这是简简单单的臆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一直在思索,在改变,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些似乎是“逆生长”的。

这就是毕加索自己的独特,从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和古典主义中去领悟创新,并且并受到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亚人艺术的影响,他对东方的艺术也具有非常的兴趣,塞尚的几何形构图几何结构美更是给了他新的灵感追求。

“当一个画家看到他所要画的对象的正面时,难道对象就没有侧面和背面么?……我们能不能‘同时地’把它们画出来呢?也就是说能不能用‘二维’的画布画出‘多维’的物体呢?”
——毕加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是个具有冒险精神的天才,他希望在画作上去表现一个动态的人物,一个具有“双面性”而不单调的个体,他的不断尝试也成就了他不断超越自己、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

他一面开拓着新的艺术样式,一面却又回到旧的样式中去寻找新的可能性,这是毕加索作品难以被大家所理解的原因,也是毕加索可能拥有如此成就的原因。


3 亲眼看到自己画作被收藏进卢浮宫的人
这个就很优秀了,毕加索这个愿意打破自己去进行蜕变的天才也注定不平凡。对于影响力仅局限在艺术圈子里的人,大众未必会对他俯首称臣,而毕加索的艺术能量之大,已经辐射到了建筑、奢侈品,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柯布西耶就深受毕加索的影响,他的萨伏伊别墅就是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得到灵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柯布西耶作品——萨伏伊别墅

而当香奈儿和毕加索碰撞在一起,又会产生什么样新的火花呢?

1924年,在芭蕾舞剧《蓝色列车》上,香奈儿担任全剧服装设计、毕加索负责节目单和幕布的创作,二人的合作也为这个舞台增彩不少,两个人也是至交的好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为芭蕾舞剧创作的巨型布景《沙滩上的女人》

毕加索曾透露过,“绘画不是一个美学过程,而是......一种魔法,一种获取权力的方式,它凌驾于我们的恐惧与欲望之上。”看懂了毕加索的作品,就能理解毕加索想要表达的“魔法”,并且把它化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来了解毕加索的意义,给自己点亮一个全新的审美技能,是其一,汲取毕加索艺术中的宝藏,则是其二。

要想彻底了解毕加索,说难也难,难的地方陈丹青也告诉了我们,“大家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

所以真的要懂毕加索,并不是可以瞬间完成的事情,或许要看一下非洲艺术,塞尚的艺术,看一下新古典主义也就是安格尔的艺术,还有希腊的艺术……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26 13:47 , Processed in 0.6567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