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uf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弧与艺术——音乐和绘画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8#
发表于 2019-4-18 21:55 | 只看该作者
审美需求与审美实践的各自成因



简要的讲:审美需求是一种精神动机,审美实践是一种行为满足。两者关联但非同。

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同一的。然,表达这种同一本性的生物学形态(几何构型)而言,则是离散的(多样化或统一性的)。本性是本能的基础。

而生物本能恰恰是源出于个体在生物构型方面的群体一致性和个体独特性的。本能性反应是生物本性(群族)与个体本征性(个体)之间有机化的叠加效应。

个体形态学上的个性特征,限制了其本性实现方面的“完备化”之可能性。如此,也就形成了任意不同个体的构型张力,或说身心“压力”的成因之基础。作为一个离散体系(譬如人类群体)中的一员,这种“压力”通常是混合的,依据其来源,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内源性(结构性)的与外源性(作用性)的。

任何“压力”都是可转归、分解和分化的,且是多途径、多方式的。其“压力”效应,既可是“正性”的,亦可是“负性”的。


人类审美需求中的那个“美”,并非胎生于本性的“固在”之物。“美”是对“压力”的本能解读方式之一。换言之,“美”是人类无意识层面中所有“压力”或说所有“缺陷”的普适化的高级代(补)偿方式。再直白一些地讲:“美”本身是空无的,仿佛一个空泛无形却可含纳无数内容的巨无霸“皮囊”。皮囊之中,充填着各自个体的审美实践,


简而言之:审美需求出自群体本性;审美实践则出自个体本能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7#
发表于 2019-4-16 02:25 | 只看该作者
惊为天人:精神病患的伟大创作[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From [color=rgba(0, 0, 0, 0.298)]publicdomain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利维坦按:文中这些画作和雕塑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由得感慨,里面的任何一幅都甩中国当代某些著名画家一百条街。就想象力、对色彩的敏感程度、构图、线条等等,也完全不输给同时代的那些艺术家,甚至我怀疑,那些如日中天的艺术家是受到这些精神病患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畸零人“眼中的世界是如此奇崛灿烂,真令所谓“正常人“汗颜。


文/publicdomainreview
译/苦山
校对/斩光
原文/publicdomainreview.org/collections/hans-prinzhorns-artistry-of-the-mentally-ill-1922/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苦山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192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沃尔特·摩根泰勒(Walter Morgenthaler)发表了一本专著,讲述了他的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阿道夫·韦尔夫利(Adolf Wölfli)的人生和艺术作品。一年后,汉斯·普林茨霍恩(Hans Prinzhorn)出版了《精神病人的艺术》(Bildnerei der Geisteskranken),在精神疾病与创造力的相关性的研究史中,该书被认定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普林茨霍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在该领域实属首次,它在当时的先锋艺术圈得到了大量关注,引起了不少艺术家的兴趣,如保罗·克利(Paul Klee)、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等。20世纪40年代,杜布菲提出“原生艺术”(Art Brut)一词,与之相关的概念是“素人艺术”(Outsider Art),这两者自出现至今一直受到公众关注,时至今日,原生艺术本身已然变成了一个成功的艺术营销品类(有些人对此可能持讽刺态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林茨霍恩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1886年,他出生于威斯特伐利亚州(Westphalia)。长大后,他先是在大学学习哲学和艺术史,然后赴伦敦学习音乐。1919年,他又转向医学,接受了成为精神病学家的职业培训。在海德堡精神病医院(Heidelberg Psychiatric Clinic)工作时,他不仅观察病患,更对他们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先驱性研究。他收藏了超过5,000幅油画、绘画和雕刻,这些作品来自海德堡市内和附近的多家精神病院,大多是由精神分裂症病人创作的。

《精神病人的艺术》一书正是脱胎于这批藏品,普林茨霍恩的论点也正是从中归纳发展而来。他指出绘画创作背后有六种基本动机:表达的冲动、嬉戏的冲动、装饰的冲动、建立秩序的倾向、模仿的倾向,以及对象征物的需求对普林茨霍恩而言,绘画创作是由我们留下痕迹的浓烈欲望所驱使的:

“当我们用涂鸦填满一张纸,当孩童在泥饼上排列彩色鹅卵石,当我们在花园里种花时,这些彼此大相径庭的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通过增加知觉元素来丰富外在世界。正如有意图的活动是人类的必需品一般,这是一个究极的、无可替代的心理事实——人类有这样一种冲动,他不想消极地淹没在周遭环境中,而想在有目的的活动之外,将自己存在的痕迹印留在环境上。”

该书出版时,不仅在医学界,更在艺术领域掀起了波澜。它反映了高雅文化自谓“文明”这一宣称的破产,揭露出位于现代生活核心的痛苦和混乱。这本书逆潮流而动,为此前被边缘化的人群发声:身陷囹圄者、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穷困潦倒者、未经训练者、格格不入者。

回头看看,这项研究早就带着一丝不祥的气息。普林茨霍恩从中辨认出了一种风格,10多年后,随着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起,这种风格被命名为“堕落艺术”(Entartete)。这类作品被认为有悖于“原型”——一种将所谓“德国性”具象化的虚构特征,一种想象中的充满力量、决心和健康的正常状态。当时举行了许多展览展出这些“堕落的”艺术作品,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1937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画展。展出作品的画家有数百名,包括保罗·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甚至还有普林茨霍恩的病人。艺术史学家斯蒂芬妮·巴伦(Stephanie Barron)指出:“(展览)手册里四分之一的插图是这些精神病人的画作,都取自著名的普林茨霍恩藏品集。”在这里,疯子和先锋者被等同视之,他们都被看作是病态的。数百万名参观者蜂拥而至,随之而来的是审查政策的强制推行、迫害和大规模压迫。

但这并非故事的全部。普林茨霍恩庞大的绘画收藏证明了,有一种精神仍在不懈地为无声者发声。观看这些画作即是给予这些声音再次响起的机会,让这许多曾被遗忘、埋葬在历史中的情感和人生体验重新被听见。

我们在下面展出了普林茨霍恩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作品,包括著作第一部分中的一系列佚名作品(普林茨霍恩用它们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而在后面的部分,普林茨霍恩深入挖掘了十位精神分裂症艺术家的人生和作品,我们也从中选出了一些。

要想欣赏普林茨霍恩庞大收藏中的更多作品,详见1998年出版的《超越理性:普林茨霍恩藏品集中的艺术和精神错乱作品》,要想阅读英文版的《精神病人的艺术》,请点击1972年译本。

佚名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复仇天使》(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空气幻影”:幻觉》(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寓言-象征作品》(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试观此人》(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个脑袋》(粉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牧羊人向他的山羊致敬》(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抽象-装饰嬉戏》(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物速涂》(钢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假发女人》(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旺多姆石柱》(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装饰性速涂》(半幅,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装饰-象征绘画》(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寓言画》(铅笔)


卡尔·布伦德尔(Karl Brendel)

1870年,卡尔·布伦德尔出生于图林根。他原本是砌砖工,1902年一次事故后截肢了一条腿,有幻觉、妄想症和狂热病史。1912—1913年间,他学会通过咀嚼面包来制作模型的原材料,之后又将热情转向了木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脑袋》(面包捏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个头足雕像》(正反面,木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恶魔》(木刻)


奥古斯特·克洛茨(August Klotz)

奥古斯特·克洛茨1864年出生于施瓦本,他依据一份复杂的“色彩字母表”作画,这份字母表让他得以通过数字密钥将单词转为色彩,他据此构造复杂的视觉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沃尔肯元帅》(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扫烟囱者的雪》(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地窖、旅馆、沙龙、马厩》(铅笔和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虫洞等等》(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玩笑-装饰作品》(水彩)


彼得·莫格(Peter Moog)

彼得·莫格出生于1871年,他在艾费尔乡下长大,家境贫寒,未及成年就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他的作品宗教色彩浓重,他曾对普林茨霍恩说自己“在镶嵌地砖或有斑点的墙上找到了数百张面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牧师和圣母在祭坛》(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十字架和圣母怜子像降临》(水彩)


奥古斯特·内特尔(August Neter)

奥古斯特·内特尔于1968年出生在施瓦本,经常出现幻觉。在学校时,他曾在半小时里看到一万个人的幻影,这些形象直到成年也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了他画作的主题,普林茨霍恩称他的画作“冷静而精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敌基督》(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轴和兔子》(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迹牧羊人》(铅笔)


约翰·克尼普费尔(Johann Knüpfer)

1866年,约翰·克尼普费尔降生在奥登森林的一处村庄里,在因乞讨被定罪六次后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的画作反映了语言和画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时而也会出现宗教主题和鸟类,克尼普费尔认为自己能理解鸟类的语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帝的羔羊》(钢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邦普顿》(钢笔)


维克多·奥尔特(Viktor Orth)

1853年,维克多·奥尔特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878年,他患上了妄想症,试图在火车上开枪自杀,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的作品只有几个主题:海景、人像、“紧张症绘画”和“鬼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夜间海上三大师》(水彩)


赫尔曼·拜尔(Hermann Beil)

赫尔曼·拜尔于1867年出生在萨克森,他的家人后来也被送进了疯人院,而他本人则饱受周期性躁狂抑郁症之苦。他因其多产而细致的画作为人所知,他会在视线内一切物品上作画,甚至连厕所卷纸也不放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偶像?》(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幅肖像》(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神圣的(偶像)形象?》(水彩)


海因里希·韦尔茨(Heinrich Welz)

出生于1883年的海因里希·韦尔茨是一位律师,他曾试图写一篇社会学论文,但患上了妄想症,他相信自己能够控制星体移动,还能和一位虚构的朋友“绿叶”交流。他在疯人院期间发明了一种理论:如果将拿破仑在欧洲去过的地点一一相连,得到的曲线形状会是一个字母“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拿破仑曲线》(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几何肖像》(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肖像画》(铅笔)


约瑟夫·塞尔(Joseph Sell)

约瑟夫·塞尔出生于1878年,他“在1907的一天醒来,下床点了一支蜡烛,之后做出了极其怪异的行为,乃至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相信自己能通过心灵感应在同一瞬间听到全世界发生的一切,他的作品具有光怪陆离和未来主义的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监狱诡计》(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宇宙颠倒》(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受触动而作的上帝画像》(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一次世界轮回的种种》(蜡笔)


弗兰茨·波尔(Franz Pohl)

弗兰茨·波尔出生于1864年,是一位锁匠,他患有妄想症,同时有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的症状。他给自己的每幅画作都一丝不苟地记上日期,作品风格则游移于写实和幻想之间。普林茨霍恩一直承认,他的所有画面都反映出高超的技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装饰性设计》(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幻绘画》(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幻场景》(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画像》(蜡笔)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6#
发表于 2019-3-5 05:57 | 只看该作者
私聊


Q :

一些美学家认为,艺术创造和欣赏本质上都是游戏,或和游戏一样的都是人类过剩精力的产物,按弧原理,就“过剩精力”来讲,艺术和游戏都是能量呈现的相关规则和方式而已?
A:
不是且荒诞。


Q :
不能理解为能量的运行法则吗?人类的欲望,难道不能理解为是能量的一种呈现方式吗?
A:
游戏也是一种虚拟满足,但那不是美学而引发的心理补偿性效应。而是一种私欲推动的心理性补偿。人类从来都没有什么精力过剩,应用力比多加以说明的话,就是心理张力。游戏的快感来自占有、侵犯、控制、物化等内流向心理代偿模式。美学则相反。


Q :
游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不同,在审美机制上一个是由物及我一个是由我及物,这样或者可以分开一个是私欲,一个是审美。张力的矢向不同?
A:
是。张力释放的方向不同。一个是由物及我一个是由我及物。


Q :
这个好理解的多。
A:
这类废话文章很多,近乎于意淫。游戏是满足缺憾,审美是发现缺憾。心理效果完全不同。

游戏引导人们自我麻醉、沉沦、涣散、虚狂,并延伸很多心理疾患,甚至崩溃。艺术则相反,这就是美学的力量。

很简单,就社会基本现实而言,但见游戏玩家不断疯癫,从未有遇欣赏艺术而失智。


Q :
这个是反推。也有在游戏中成长的理论,倡导认为游戏启发了人的创造天性,并有利于健康成长,问题是什么游戏?
游戏的快感来自占有、侵犯、控制、物化等内流向心理代偿模式。这些一类游戏模式的设计就会导致一些恶果。
A:
心理机制方面而言,艺术的基础是共情,游戏的基础是本我。


Q :
这个分类清晰和明确。
A:
任何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都不是审美的心理活动。幼教游戏是一种社交心理的训练,与时下流行语境中的游戏不是一回事。


Q :
老兄,看问题,看的透彻!
A:
过了幼教阶段,你见过还有成人在玩此类游戏吗?如果遇到,那必定是个“病”患者。成人眼里的游戏就是幼儿的一种训练活动而已。若不是因为“偷”的快感,就不会一个“偷菜”游戏搞得那么多成人如呆如痴了!

成人游戏的主题不外乎色情、杀戮、掠夺、侵犯、财富等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着的那些本我缺陷。这些压抑都需要被释放,正面而言,体育比赛、赌博竞技、乃至商业竞争等,但这些都是社群范式的,或说简并化简式释放。而网络游戏提供的则是个性范式的多样化复式释放。

艺术品的竞拍不属于审美范畴,而是财富游戏。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5#
发表于 2019-2-24 19:46 | 只看该作者
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灼见
[color=rgba(0, 0, 0, 0.298)]2/8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审美,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虽然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有世界第二的经济地位,但审美在中国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还是一种尊严意识。一个审美能力低下的民族,其素质、品格甚至道德水准都会受到影响。只能越来越多人能明辨美好与恶丑,注重审美能力的提升,我们才能撕下所谓“中国式审美”的标签。

前阵子,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的海报和金马奖海报的一张对比图被顶上了热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再来看看颁奖现场背景板对比图,伤害也许更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确定上面那个,不是乡镇企业家表彰大会的现场吗?
据悉2018年金马奖海报由设计师方序中操刀,以面对电影,每个人都是配角的角度出发,这四个侧脸分别来自李安、侯孝贤、巩俐、小野,组成了光影叠嶂的山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53届金马奖主视觉海报由著名海报设计师黄海创作。
选取了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创意,海报中央是当年14岁的男主角张震拿手电筒照向暗处的身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两盆一模一样的猫粮,猫都只吃那个好看的碗里装的。


01
实用主义,正在毁掉中国人的审美

前段时间,一篇《看完父母新装修的房子,想离家出走》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火了。

网友们纷纷吐槽父母装修房子的审美,只能用四个词来形容“不忍直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的父辈,曾经在物质文明不那么发达的时期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讲究的是实用主义。
他们觉得菜就是用来吃的,盘子的目的是装菜、实用,不漏不撒就行。超市里的几块钱盘子最划算。
房子能住就行,最好搞个大红木的沙发,夏天不热,冬天放个垫子能坐就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过度追求实用化的人都是这样,直奔目标而去,一切过程中的修饰和审美对他们都没有什么意义。
美学家蒋勋曾经说过:“美学基本规则——无用的,才是美。”

早在一万年前,石器时代结束的时候,人们就将石斧做成了玉斧,人们用更美好的质地,更精细的手工来纪念过去的文明。“艺术”与“实用”分开了,“美”产生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现代一个物质空前丰盛、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而审美力已经逐渐发展为新时代需要的能力。我们更需要住美的居所,穿美的衣服,吃美的食物,将美渗透至生活的细节。


02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微博上有一组图片热搜,源于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许鑫。
图片的主要内容,是四川省安岳县的石窟佛像修补前和修补后的对比。
修补前的佛像,神态悲悯安详,整体造型兼具唐代之浑厚和宋代之精美。佛像中的端庄肃穆,仿若从石中生长出的人体和五官超自然美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修补后的佛像,颜色超奇怪,失去了刻线的流动,巨石的材质的厚重与坚硬的质感,超自然美感荡然无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南宋时候的一尊艺术价值极高的拈花微笑造像,也未能幸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修补后的样子变得文物价值尽失。宗教艺术中的慈悲,谦逊从佛像中透出的美感被毁于一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管部门说是信众们在1994年和2015年,自发筹钱做的佛像修补。相信这些修补佛像的人,初心也是想要维护文物,绝非是有意破坏文物。
他们有钱、有心意、有修护文物的热情,但是,却唯独缺少了对艺术的审美。
太多国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红红绿绿的多喜气”、“金灿灿的就是好”。
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季羡林先生曾在他的随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小学的美术老师、音乐老师最经常“被代课”;
因为注重实际,太多家长认为:爱打扮的女孩肯定成绩差,爱画画就是不务正业;
因为注重实际,花钱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展,还不如多给孩子买两斤肉吃。
因为注重实用,缺乏审美教育,正在悄悄地将我们的下一代,变成彻头彻尾的“美盲”。
吉林大学教授也曾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发表过这样的演讲:
“看看我们的校园里,许多男同学穿着一条大短裤,露着带毛的双腿,穿一双拖鞋,身披庄严的毕业礼服满校园逛。你们觉得美吗?
今天,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服饰与行为。
相对于其他亚洲人,中国人的服装搭配比如衣裤、鞋帽、鞋袜等的搭配基本是不合体的,远远一看便知道是中国人。”
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中国的美学在宋朝时期到达了顶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
张彦远在著名的《历代名画记》里所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扬,不待粉铅而白“。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使用单一的墨色中创造绘画的色彩艺术已经早于欧洲一千年了。
宋瓷更接近哲学上的审美气质,被称为瓷器艺术的顶峰,全世界至今还在仿宋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范宽被称为千年第一人,《雪景寒林图》是壮美的,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由隐而显,由虚而实,意境深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是现在,对美的麻木、对实用性的追求、美学教育的缺失,使我们渐渐失去了审美能力。

现在很多人穷,往往穷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没有审美力,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
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对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3
美能够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尊重
相信大家都听过乞丐和玫瑰花的故事:
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送给了乞丐一只玫瑰花,乞丐回到家之后,他在家里找出一个瓶子装上水,把玫瑰花插进去养起来。
他突然间觉得,这么漂亮的花怎么能随意插在这么脏的瓶子上,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这样才配得上这么美丽的玫瑰!
做完这些工作后,他又坐在边上静静的欣赏着美丽的玫瑰,突然间他感觉这么漂亮的玫瑰怎么能放在这么杂乱的房间里呢?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摆放整齐,把所有的垃圾清理出房间.......
突然间整个房间因为有了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变的温馨起来。这时他仿佛忘记了自己所在何处,正在陶醉时,突然发现镜子中反射出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衣裳褴褛的年轻人,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呆在这样的房间里与玫瑰相伴呢?
于是他立刻去洗了几年来唯一洗过的,也是第一次澡,洗完之后找出几件虽然显得有点旧,但稍微干净的衣服,刮完胡子之后,把自己从头到下整理了一番,然后再照照镜子,突然间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年轻帅气的脸出现在镜子中!
这时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也很不错,为什么要去当乞丐呢?这是他当乞丐以来第一次这样问自己,他的灵魂在瞬间觉醒了,其实我也很不错,再看看房间中的一切,再看看这朵美丽的玫瑰,他当下立刻做出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去找工作,自此之后,他努力勤奋的工作,成为了企业家。
简单的一个故事却折射了一个简单的哲理:
美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
因为,美让我品尝到生命中最甜的那部分的滋味。
美学从18世纪德国从哲学系统里面发展出来,这个字Ast ,在拉丁文的原意是感觉学,是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有非常细腻的感受性。
所以生命的丰厚,记忆的深度,都来自于美学的感受。
尤其在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飞速进步。美学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吃饭,让人怀疑吃的是艺术品,就餐环境讲究到了极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家居的园艺,层次以及色彩,一不小心以为到了童话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便走到哪个礼品店,买什么东西,都给你拿漂亮的纸包的好好看看。
再带上美美的手提袋,纸品基本都长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体面癌的国家,真是把讲究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切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你可以把早餐变成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阳台变成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软装变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爱,见过美,人就越发能够看清生活的本质,用美对抗世俗的粗糙。

美食与美衣,美的环境全都能让人焕发对生活的热情,一个人专注于审美的过程,就是纳悦自己,滋养身心的过程。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让我们活在当下,重拾生活的审美。

穿得讲究,吃得精致,常听音乐。

每周一,给办公桌空瓶换上一束鲜花;每周末,在暖阳下享受美美的下午茶;……
也许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总是充满压力和苦痛。
然而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看见美,创造美,用小确幸滋养平凡的时光,享受人生,活出美好和诗意。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4#
发表于 2019-2-23 11:12 | 只看该作者
生态美学理论的自然底蕴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可协调关系。

生态美学不是人类专属的需求特征,而是一切生物的共性需求。换言之,研究生态美,就必须把目光放眼于整体生物系统而非人类这一局域

尽管人类很强大,但其生态美感却是来自于其对外部事物适应性需求的原始本能。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3#
发表于 2019-2-16 20:30 | 只看该作者
覆盖之下的艺术品:六幅有所隐藏的画作[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Emma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2015-07-23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利维坦按:这个“pentimenti”非常有趣,你会发现,从归因学上看,“悔悟”这个汉语译词极其贴切,萨金特的皮埃尔·高特鲁夫人的画作就很能体现这一点。之前还看到报道说,经过X光检验,让-弗朗索瓦·米勒的那幅名画《晚祷》右边的推车里装的也并不是土豆,而是一具婴儿的尸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晚祷》


文/Emma del Valle
译/朱贝壳
原文/mentalfloss.com/article/58518/undercover-art-6-paintings-were-hiding-something

在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画作之下,覆盖着另外的作品,由于不同的原因它们被隐藏起来,不为世人所知。有时,这些隐藏的痕迹可以用肉眼看出来,而更多的时候,只有通过专业的修复,或者X光检验,由艺术史学家或专业的收藏家才能揭示出来。

原因各有千秋,有时是迫于丑闻,画家会遮掉原先有争议性的内容;有时仅仅是画家改变了主意;有时是因为手头拮据,为了省得买新画布而把旧作覆盖掉。

画作修缮之后露出初稿,这一过程称为“pentimenti”,词源于意大利语:悔悟,意即画家对于先前那个决定的悔悟。一个“pentimenti”可以是一只手位置的改变,一条桌布尺寸的放大,一只帽子尺寸的缩小。小的“pentimenti”在画作上可以说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拥有工作室和一群助理的画家。而“pentimenti”的特点也被用于鉴别丢失的名作,如达·芬奇的作品。

这种精心的修改,巧妙的替换以及神不知鬼不觉的省略,在艺术界比比皆是。

1.消失的罗马王头像,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JacquesMarquet男爵”肖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副肖像画于1811-1812年,由当时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为拿破仑在罗马的警察局局长所作。在左边的窗帘上,用肉眼就可以发现飘浮着一个完整的儿童头像的痕迹。这幅画作上还有个密涅瓦女神的胸像,一半落在画框之外,与氛围完全不搭。艺术史学家推测这并非最初的构思,而是事后添加的内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到历史的情境中去看,1814年正值拿破仑失势,所有与他相关的人,从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而言,都迅速的过时了。画面中被草草遮盖的儿童头像据推测应该是拿破仑的儿子罗马王,这个出于政治考虑的改动很可能不是出于安格尔之手。

2.隐藏的女人,毕加索的“老吉他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在他的的蓝色时期(1901-1904)(译注:刚刚成年尚处于人生低谷时期)手头十分拮据,特别困难的时候,他甚至用硬纸板替代帆布作画。有时也会重复使用帆布。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例子是他的“老吉他手”,人们后来发现它底下原本还有一幅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你亲眼见过这幅作品,你也许会注意到在吉他手弯曲的脖子后面似乎浮现着另一张脸。X光图显示出更多的细节:那是一个女人在哺育她的孩子,身边有一头牛和一只羊,田园背景。

3.蓝色房间里的胡须男子,毕加索的“蓝色的房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样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蓝色的房间”除 了色调跟“老吉他手”一样,也同样在底层隐藏了另一幅作品。最近的红外线图显示了“房间”下面的另一幅肖像。一位胡须男子带着好几个戒指,着装正式,神情忧郁的斜靠着。跟“老吉他手”底下的女子一样,他也是毕加索买不起帆布的牺牲品。

4.挑逗的肩带,约翰·辛格·萨金特的“X女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幅“X女士”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她简洁的黑裙,雕塑般的姿态和高傲的神情使她看上去像永不过时的时尚偶像。然而在作品成就之初,它却被认为有失体面而引来一片嘘声,对画家在欧洲的事业发展造成巨大的打击。

画面中的女子是皮埃尔·高特鲁夫人,新奥尔良人。她即将移居法国,希望借一幅肖像向法国的上流社会展示她不凡的美貌。她苍白的肤色被当时的评论界称为“像死尸一般”。而为了获得这样惨白的皮肤,她不惜服用砷,同时为了突出白皙,她把发色染深并给耳朵涂胭脂。

萨金特为了捕捉强烈的对比效果,选了这件黑色礼服裙。更为大胆的,他让其中一根珠宝肩带滑下松垂在胳膊上。

然而画作在沙龙里展出的第一分钟就引来广泛的差评,人们认为肖像“太过暴露”。皮埃尔·高特鲁夫人的家庭在羞愤中要求撤出展览,而萨金特,终于从自信中清醒过来,把松弛的肩带重新挂到已经身败名裂的X女士的肩上。

5.“染发”的“窗边的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窗边的女人”是伦敦国家美术馆里1500年早期一位佚名画家的作品。在修缮该作品时,人们发现原本看上去像是头发上不太完美的光泽,实则是底层原作透过掩盖层显出的金发。

通过清理和复原,人们发现跟表层中规中矩的褐发女子相比,底层的金发女子更具感染力。她目光深思,表情纠结,紧身衣上有更考究的细节。不知何时何故,她被遮盖掉重新画上一个低调的褐发女子,一副中庸的表情和起伏不大的身材。如今作品已经完全被复原,这位文艺复兴女子终于在国家美术馆重见天日。

6.鲸鱼再现,Hendrick Van Anthonissen的海滩场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的作品。当它刚刚被捐赠给菲茨威廉博物馆时,只是平淡无奇的海滩景色。然而场景中一大群人无缘无故的聚集在海滩上引起了修缮人员的注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清理,一个人影显现了出来,他似乎站在海平面上。继续往下清理,发现他其实站在一条搁浅的鲸鱼身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条鲸鱼被十分小心的遮盖掉了。原因可能仅仅是不宜作为室内装饰。人们分析,遮盖应该发生在18至19世纪间。画作的主要功能是装饰房间,跟地毯和椅子一样是当时一间体面的起居室里必不可少之物,很可能当时没人愿意在房间里挂一头鲸鱼尸体的画面。如今,这个画作已经完全复原,这头搁浅的鲸鱼终于风光再现,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长久的腐烂了。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2#
发表于 2019-2-16 20:28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家眼中的医生是这样的[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Jones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2016-01-06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利维坦按:说到文中的那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尼古拉斯·杜普在当时可是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于1628年指定的“解剖学讲师”,这张绘有杜普教授和另外七名外科医生行会成员的团体肖像画几乎立刻让伦勃朗(当年他只有26岁)名声大噪。画中躺着的尸体名叫阿里斯·金特,因盗窃被处以绞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幅画的细节画着一只被解剖的左前臂,杜普教授用一把钳子夹起了屈肌部位的松弛肌肉与筋腱。注意小指相比其他四指更弯曲,你可以看到,这部分被捏起的肌腹微微偏向桡骨。依照现代解剖学,如果这幅画很可能忠实再现了当年伦勃朗在定位不同肌肉组织方面的偏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画中右下角的医学书籍

在2012年由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的影片《芭芭拉》中,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前东德医生安德鲁给芭芭拉指出挂在墙上的那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时说,画中有一个错误——尸体的左手实际上是一只右手。片中给出的解释似乎是伦勃朗故意用这种方式让观看者留意画面右下角的那部医学著作(那只错误的手是按照医学书上来的)。但我很怀疑,按照解剖结构,那只手似乎就是左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影片《芭芭拉》剧照

还希望有关专家和民间高手能够指明……


文/Jonathan Jones
译/ac-action
校对/南方马步
原文/www.theguardian.com/

一种源自解剖学的魅惑、源自临床对细节的痴迷——并非巧合,许多艺术家,包括提香在内,都与医学有着长期的纠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医生巴蒂斯塔·费拉》,洛伦佐·科斯塔

上面这幅肖像是一件礼物。意大利北部曼图亚宫廷画家洛伦佐·科斯塔作为酬谢,给他的医生巴蒂斯塔·费拉画了这幅肖像,以感谢他把自己的梅毒治愈,还以健康。看起来很像《吉洛拉莫·弗拉卡斯托洛医生》——一幅新近从国家美术馆里翻检出来的,已被鉴定出于提香之手的画作。费拉医生看起来具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智力。为了彰显其在科学上秉持的清醒理智,他的形象被不加润饰地如实刻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吉洛拉莫·弗拉卡斯托洛医生》局部,提香

许多医生都曾被画家们以相似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写实主义和经验主义手法画过——就好像医生的肖像画理应具有临床上的精确严密。洛伦佐·洛托所画的一位贝加莫内科医生肖像,就具有一种动人的、逼真的即时性:画中的乔万尼·埃格斯提诺医生抱着一本医书,这正是一种象征博学与权威的姿态。后来,艺术家又在画中添上了医生的儿子Niccolò,他滑稽地从父亲肩头望过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洛伦佐·洛托所绘的一位贝加莫内科医生肖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局部细节

艺术家与医生具有相似的社会地位:在文艺复兴时期,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专业人士,接受高层的咨询请教,尽管二者都不是贵族。也许这正是中产阶级艺术的诞生之源。1456年,佛罗伦萨雕刻家安东尼奥·罗塞利为名医乔万尼·切利尼雕了一座非常有力度的半身胸像。是切利尼医生的医术出众吗?显然如此,因为多纳泰罗——该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就曾为他雕过一个精美的青铜圣母像,借以回报他的精湛医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东尼奥·罗塞利为名医乔万尼·切利尼塑造的半身胸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青铜圣母像,多纳泰罗

医学与艺术在其他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即沉迷于人类的身体。伦勃朗的那幅血腥画作《尼古拉斯·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展示的是17世纪阿姆斯特丹,一位前卫的医学权威正在用解剖尸体的方式给学生授课:要到19世纪,美国艺术家托马斯·埃金斯才重拾此怪诞的绘画母题,创作了他那幅非凡的作品《格罗斯医生的临床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尼古拉斯·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伦勃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局部细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罗斯医生的临床课》,托马斯·埃金斯

到了20世纪,医学知识在以从前难以想像的方式向前发展,健康有了彻底的变化——但是医生在艺术家眼中,却已经丧失了那种史诗般的艺术形象。奥托·迪克斯把一位柏林的喉科专家描绘成一个愚蠢、粗俗的形象(下图)。魏玛时代的德国正在失去其统治理性,医学专家们很快就背叛了他们身为医生的职业伦理,其中不乏勾结纳粹政权者。迪克斯画中的医生,就既非救世主,亦没有洞察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1#
发表于 2019-2-16 20:26 | 只看该作者
神经病理造就了伟大的艺术[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Susana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2015-12-27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利维坦按:仔细想想,博尔赫斯从高度近视到最终的双目失明,那真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别说是失明,很多眼疾都或许会导致我们“看待”世界和理解的不同——这个“看待”就是字面的意思。何况,有些脑部疾病,比如盲视、运动盲、半侧空间忽略症等,也直接改变了患者观看世界的图景。
看到我一度非常喜欢的画家格列柯居然是散光……还真有些意外啊。


文/Susana Martinez-Conde、Stephen L. Macknik
译/小赵、土豆同学、晴空飞燕
校对/小赵、凤梨
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amous-paintings-can-reveal-visual-disorder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伦勃朗的自画像

所有视觉艺术都会让你产生幻觉,因为这样的艺术里包含了对现实的偏离,经过了艺术家思想的过滤。艺术家这种主观性不仅适用于抽象作品,同时也适用于具象派的艺术,在这些作品里,艺术家将他或她的感知转化成具体形象,使观赏者也能产生类似的感受。

画家们将一个三维的世界展现在一个平面上。这些艺术表现足以使我们视觉系统暂且放下怀疑,激起神经元的火花,最后形成了沐浴者、桥、睡莲的视觉形象。这从来无关乎真相,只关乎艺术家怎么看和想如何描绘。这艺术视觉是各种预期、记忆、假设、想象和意图的混合之物,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人的神经捷径以及基本视觉加工的反映。

如果艺术家患有眼部或脑部病变,他们观察周遭事物的方式会不得不偏离平常路径,于是,他们塑造出的作品变得更加复杂,使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感觉,以及对这个世界的错误知觉。

譬如说,退化的视觉在画作中会导致奇异的偏差以及细节的缺失。美国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双目患了老年性视觉黄斑退化(黄斑部退化是影响视网膜中央区、高分辨度视力的视网膜疾病),她的画作因而变得日益单调、缺乏复杂性。美国画家玛丽·卡萨特患了白内障后,她的后期作品中的人物面部异常地缺失了精细感。法国的印象派画家莫奈也得过白内障,这使得他的作品中的色彩变得暗淡、含糊不清。在他经历了成功的白内障外科手术后,他的作品又恢复了精确性和活力。

本文中的例子证明了,有时候,视觉、大脑的病变带来的影响在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有迹可循。

弗朗西斯·培根的感知歪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培根将其对于脸部的感受描绘成不断变化的,嘴巴和头部一直在移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脑的几个区域,例如梭状回面孔区(FFA)和梭状及外纹体身体区( EBA ),专门用于面部和身体的识别。
20世纪英国画家培根的作品由于让观看者心神不宁而声名狼藉。这位艺术家,一度被玛格丽特·撒切尔描述为“那个画了可怕图画的男人”,他曾经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就是想让观众产生“视觉震撼”。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萨米尔·泽基和石津智宏,声称培根画中那些扭曲的面孔和变形的身体——常常让人联想到暴力和肢体残缺——之所以能让几乎所有人都感觉不适,是因为它们颠覆了人们脑里的人体形态模板。大脑的几个区域,例如梭状回面孔区(FFA)和梭状及外纹体身体区( EBA ),专门用于面部和身体的识别。根据泽基和石津的说法,培根画作里的人体和现实人体有相近之处,但程度只是刚好足以唤醒这两个区域来进行人体识别。对于观赏者来说,麻烦之处在于,培根画作的细节过于扭曲,它破坏了大脑对形体的预期。这造成了观赏者的不适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国画家培根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阿文隆·B·沙夫兰和他的同事曾经提出,画家患有一种罕见的脑神经疾病,称为曲影症(dysmorphopsia),这种病会使患者产生逐步变化、扭曲的视感。对于一些患者而言,这些虚幻的变形和失真主要影响他们对于面部和身体的感知。确实是这样,培根将其对于脸部的感受描绘成不断变化的,嘴巴和头部一直在移动。根据沙夫兰和他同事的研究,因为视觉感知扭曲而影响了艺术创作的,不是只有培根:一位患有曲影症(由脑膜肿瘤导致)的病人,其对人的视觉感知也同样出现反常扭曲,而他的画作,也同样表现出与培根作品惊人的相似性。

德加衰退的视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加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有着根本差异,例如这幅他后期描绘芭蕾舞女演员的作品。这是由于在他的后期,他已经无法像早期那样集中他的中央区视力。

法国艺术家埃德加·德加,生活于1834年到1917年,在他生命的最后30年,他的视力逐渐丧失。2006年,眼科专家米迦勒·F·马莫尔利用德加的信件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来分析模拟画家的感知,试图诊断德加的症状,以及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所感受到的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央区视力的范围很小,但具有高集中力,是能准确辨认形状和颜色的视野区域。而周边视野则对移动物体很敏感,但不能准确辨认形状和颜色,对焦能力也差。

马莫尔得出结论是,德加视觉最敏锐的视网膜中央区视力在他的晚年退化。不过,虽然视力损伤,德加作品中的很多方面,例如明暗度,色彩和整体布局,却表现稳健。然而,随着他的中央区视力变得模糊,他的作品渐渐变得粗糙并且细节上失去精致感。然而德加自己或许还没有发现,他的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有着根本差异,例如这幅他后期描绘芭蕾舞女演员的作品。这是由于在他的后期,他已经无法像早期那样集中他的中央区视力。马莫尔猜测,有着健康视力的观赏者相比,画家本人可能更加觉得自己的晚期作品流畅和自然(因为已经过他自己病变的视觉过滤)。

埃尔·格列柯是否患有散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画家埃尔·格列柯16到17世纪的作品充满着闻名遐迩的拉长形人体,这种奇特的形式一度引发猜测:画家得了散光,一种视觉缺陷。缘由是,眼镜镜片会过度矫正格列柯的散光,产生横向拉伸视觉的效果,因而在画家画出这些出现于他视网膜上的图像时,虽然他自己觉得自然,而实际却是瘦长的皮包骨形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视觉学家斯图尔特·安斯蒂斯,用一种可以把物体视觉横向拉伸30%的特殊望远镜,使有着正常眼睛的实验对象转化为“人造格列柯”。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美国圣迭戈的加州大学视觉学家斯图尔特·安斯蒂斯,用一种可以把物体视觉横向拉伸30%的特殊望远镜,使有着正常眼睛的实验对象转化为“人造格列柯”。当实验对象尝试从记忆中画出一个正方形时,他们画的却是一个又细又长的长方形,但当他们尝试临摹一个实际的正方形时,他们画的是一个完美无误的复制品。也就是说,绘画作品中的“格列柯效应”会影响记忆描绘而非实际临摹。接着,为了模拟终身性散光,安斯蒂斯说服一位志愿者连续两天戴着望远镜,她每天临摹正方形并且按记忆画正方形四次,临摹的正方形总是和原图一样完美,而按记忆画的正方形却不总是这样:开始时,它们总比标准高出50%,而随着时间推移,差距逐渐缩小,到第二天末,她画出了完美的正方形。安斯蒂斯由此得出结论,即使格列柯患有散光,他也能很快地适应。

所以为什么格列柯运用了如此奇怪的形体?艺术角度的证据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解释。格列柯首先按正确比例素描出主题人物,然后将这些人物有选择地拉长。例如,他会把天使画的比凡人更修长苗条。格列柯并没有将画作中的所有形象延长,这表明“延长”是一种美学选择。

伦勃朗的立体视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快速轮流闭上你的左右眼,你会发觉你的两只眼睛有轻微的透视差。大脑视觉皮质中的神经运用两眼间的水平位差形成立体透视感。这种立体透视感是我们能够看到世间事物深度的基本原理之一。因为我们的两眼视力本质上是二维结构的,而我们的三维视感则是大脑建构的幻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52年伦勃朗的自画像

玛格丽特·利文斯通和贝维尔·康威都是神经学专家,2004年两人在哈佛医学院就读时从17世纪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自画像中观察到,他的眼睛经常不聚焦,这样一来,他的一只眼睛好似在直视画作观赏者,而另一只却偏看向边上。利文斯通和康威都好奇画家伦勃朗是否完全真实地描画了他自己,因为从这位画家的自画像来看,他事实上患有斜视。基于好奇,他们测量了伦勃朗36幅自画像里的凝视角度,并且发现如果这些绘画与真实情况相符的话,伦勃朗没有正常的立体视觉。这也就是说,虽然伦勃朗非常努力地通过立体视觉线索看出世界的深度,但他却做不到这一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69年伦勃朗的自画像

伦勃朗极差的立体视觉可能是个优势。 按照惯例,艺术专业学生得学会闭上一只眼睛,以便把三维世界尽其可能准确地描绘在二维平面媒介上。立体视盲意味着学生不能通过两眼的水平位差观察到世界的3D效果,这反而能帮助艺术家用二维的方式表达世界。

利文斯通和康威的研究还表明,艺术专业学生比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立体视觉差,而且已成名的艺术家和非艺术家相比,前者眼睛的不聚焦更为明显。但这并不表示立体视盲能让你成为一名艺术家——许多成名艺术家有正常的立体视觉,而大多数立体视盲的人却并不是艺术家——但是与立体视觉正常的人相比,立体视盲的艺术家早期素描的准确性更高。如此一来,立体视觉不佳的人更容易感到鼓舞,从而更有可能将艺术训练坚持下去。

我手画我破碎的思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廉·尤特莫伦1967年至2000年自画像随阿兹海默症的变迁

1995年,61岁的美国艺术家威廉·尤特莫伦被医生诊断出可能患有阿兹海默症,在接下来的5年间,随着症状的恶化,他选择运用艺术来跟踪自己思维的步步瓦解。尤特莫伦的自画像,例如从1996年往后的素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窗口来感受,一位艺术家在阿尔兹海默症逐渐恶化时的独特经历。而画作上风格的许多转变,可能是由于尤特莫伦的空间视觉和运动神经机能在短短几年里迅速下降。这些自画像也让人心碎,因为它们展示了一个迎抗命运,在疾病恶化过程中仍在努力自我剖析的心灵。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0#
发表于 2019-2-16 20:23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品是怎么引发生理反应的?[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From [color=rgba(0, 0, 0, 0.298)]Kevin Berger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4 days ago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利维坦按:克林姆特的画作我大脑始终无感,倒是对莫迪里阿尼众多女子肖像作品里的一幅情有独钟,甚至看到时会感受到画中女人的情欲气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每个人对于艺术品所引发的感受不尽相同,但大脑获取快感的神经机制却是相同的。在本文作者看来,神经学方面的解析,并不会削弱艺术作品本身的神秘感,它只是给出了一种对于审美反应的新解释而已。这也算对于“自我认知的一次重新洗牌”吧。


文/Kevin Berger
译/杨睿
校/石炜
原文/nautil.us/issue/69/patterns/gustav-klimt-in-the-brain-lab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杨睿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纽约新艺廊坐落于中央公园对面一栋学院派风格的大厦内,收藏了很多19世纪末奥地利和德国的艺术作品,我和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就约在这里见面。坎德尔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见面的这天,他穿着白色细条纹的深蓝西装,打着红色的领结。我也好好打扮了一下,但没他那么优雅。

2000年,坎德尔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之后,他为了揭开有关记忆的电化学机制之谜,一直在思考和艺术有关的问题。2012年和2016年,他分别出版了《洞见的时代》(The Age of Insight)和《艺术与脑科学中的还原论》(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这两本书被称作“大脑与艺术”系列。《洞见的时代》详细介绍了医学领域中以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为核心的神经科学的兴起,这本书聚焦于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及其弟子奥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和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的作品,他们的画作反映了那一时代原始欲望被压抑之下这些艺术家的大胆想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种文化: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坎德尔表示,“在我看来,艺术和科学并不遥远,这两者其实一直都在确保自己的正确性。”图源:Chris Willcox

我之所以约坎德尔在新艺廊见面,是因为这里是克林姆特、柯克西卡和席勒原创作品在美国的主要收藏地。2014年我们见面那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有关神经美学、神经科学新学派的文章,了解《洞见的时代》的基础——用大脑运算来解释在艺术里,是什么感动了观众,以及为何被感动。我很想听坎德尔谈谈神经科学是如何丰富艺术的,就像他在书中写的那样。不过除此之外,我也有不少疑问,期待他的解答。

我们迈步走上大理石的螺旋楼梯,走到二楼用深色木板和白色大理石装修的大厅。墙上挂着克林姆特的《金衣女人》(Woman in Gold),这是他为特立独行的维也纳社交名媛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绘制的画像,这幅画的官方名称是《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画像一号》(Adele Bloch-Bauer I)。画中的女子就像一个电影明星,是整个空间中奇怪又美丽的焦点。我们坐在长凳上,凝视着这幅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脑与克林姆特的画:坎德尔说,克林姆特的画会让我们的大脑一片接着一片、一个象征接着一个象征地,诱使我们去感受整幅画的美丽。克林姆特(1862-1918),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画像,1907年。布面金银油画。图源:纽约新艺廊

画中的阿黛尔穿着奢华的金色礼服,四周装饰着金丝、银丝组成的椭圆图案——眼睛、卵子、鱼——形成了一幅圆形、螺旋形和正方形混杂的金色背景。

坎德尔:“这件礼服可不寻常,衣服上装饰着各种各样的象征符号。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我回答说:“我觉得这些象征与性有关。

坎德尔问我:“你从哪儿知道的?”

我坦言:“从你的书里看到的。”

坎德尔笑了笑,“的确和性有关。克林姆特沉迷于科学,他爱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精子和卵子,为此着迷,还把它们整合到了自己的画里。”

但在这幅画中,和孕育生命有关的符号还只能算是前奏。坎德尔告诉我,“我们被这幅画吸引,是因为这些符号、金色背景,但真正吸引我们走进这幅画的,是阿黛尔的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wand

画上,我们能看到阿黛尔卡巴莱歌舞表演式的白色脸庞、粉色的两颊、椭圆形的大眼睛,能看到她双手作祈求状,徘徊在金色的挂毯上。

“我们的视觉感官主要关注面部,”坎德尔说,“达尔文指出,脸是我们遇到的最重要的视觉形象。我们靠脸认出其他人,靠脸来认识自己。

他说话的时候俨然就是一位19世纪热衷于答疑解惑的知识分子,是神经科学时代的弗洛伊德,但他散发的魅力多过于卖弄学问。

他继续讲到,颞下皮层是大脑的感知装配室,有六个专门用于感知面部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有些子系统负责处理脸部的几何形状,其他子系统确定脸的方向,尤其会注意脸有没有偏,是不是对称的。整个大脑相互联系,面部神经元中的活动会让负责情绪的神经元保持警醒状态。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阿黛尔的脸会让我们感到好奇:“她脸上是什么表情?她正坐在那金色的宝座上,直接和我们对话。她在说些什么?她向我们展示的东西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都是模糊不清的。”而这种模糊不清,正是我们大脑必须解决的问题。

坎德尔说,从神经化学层面来看,阿黛尔的脸可能拥有如爱情一般的强大力量。我们甚至可以用这一点来解释这幅名画来到纽约的过程和原因。时年74岁的化妆品大王罗纳德·劳德(Ronald Lauder)是新艺廊的联合创始人,他十几岁时就爱上了这幅《金衣女人》,2006年他以1.3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它。在当时,这个价格已经是一幅画作的最高售价了。劳德曾说,当你看着阿黛尔的脸时,“你会看到一个感性的女人也在注视着你,感受着你,对你作出回应,你能感受到她的情感、她的性欲。”

坎德尔指出,在劳德凝视阿黛尔时,他的腹侧被盖区变得活跃,开始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这是一种能刺激产生快感的关键化学物质。“激活多巴胺系统的奖励因素包括食物、性、癖好、热恋以及对艺术的爱。如果你给某个人看他们爱的人的照片,就能让多巴胺系统活跃。如果你在恋爱关系中遭到了拒绝,这个系统会更受刺激。正是因此,劳德爱上了这幅画,每年都会去看它,却无法得到它。爱而不得让他疯狂,让他的多巴胺系统异常活跃,活跃到他甚至愿意为这幅画花1.4亿美元!”

坎德尔面带笑容地说,他并不清楚这位大亨在注视着阿黛尔时脑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从来没有扫描过劳德的大脑。但如果劳德会被《金衣女人》诱惑,那我们也会。“既然这幅画可能对劳德产生了这种影响,而我们和劳德有相同的解剖结构,那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中必然有一些特殊的东西可以在生理上触发吸引力和爱,”坎德尔解释道,“所以我们才会说,‘这是多么伟大的一幅画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克林姆特在他的艺术工作室门前,1912年。图源:Moritz Nähr/ Neue Galerie

但我告诉坎德尔,这幅画并没有引发我的这种爱。他竟然也有同感。他更喜欢克林姆特的《朱迪斯》(Judith I),这幅画描绘了圣经中的一位犹太女主人公,画中的她几乎浑身赤裸,手上拿着霍洛芬的头,霍洛芬是巴比伦-亚述军队的领袖,战败后被斩首。“画家们通常会把这个场景描绘成朱迪斯一种痛苦的行为,她是出于利他主义才这么做的。但在克林姆特的画中,他把这描绘成了纯粹享乐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坎德尔说,事实上,《朱迪斯》引发了“一种迷人的情感漩涡”,让他开始探索“对于艺术的看法,对艺术的共鸣以及对它的情感反应,在生物学领域我们知道些什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朱迪斯》(Judith I),1901年。图源:Pinterest

我们起身,沿着深色的木墙走到幽暗的角落里休息,角落里挂着柯克西卡的一幅画。他和克林姆特一样,痴迷于人体的医学效果图。在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洛斯的肖像画中,柯克西卡用深绿色、棕色的笔触,让观众置身于忧郁之中。

“这幅肖像画谈不上好看,画中的主人公看起来不太英俊。他的双眼不对称,手的位置也非常尴尬。”坎德尔解释说,这些扭曲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新的内心事实——模特与备受自我探索折磨的艺术家之间的精神冲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心:坎德尔说,柯克西卡描绘的不只是人,更是情感状态。“他画人时总想要深入模特的内心世界。”柯克西卡(1886-1980),《阿道夫·洛斯》,1909年,布面油画。图源: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宫

坎德尔说,20世纪之交的艺术热衷于捕捉人的内心世界,这同时也反映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的发现。当时的神经学家正在研究大脑,知道它就像是一个有很多层楼的工厂,每个楼层都有自己的功能。一层处理语言,一层负责肢体动作,另一层负责情绪。虽然进化使每个神经系统用同样的电化学原理来执行相同的功能,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让个体产生了思想和反应。毕竟,多样的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坎德尔以视觉系统为例,他说每个人视觉系统工作的方式都是一样的:眼睛的晶状体将二维的图像投射到眼睛背面的一片细胞,即视网膜上;视网膜细胞将图像信息(基本上是线条和轮廓)传输到神经回路中,沿着视神经传递到丘脑;丘脑将电路传递到初级视觉皮层,初级视觉皮层就像邮局一样,把电路分配到不同的目的地,包括杏仁核(情绪中心)、海马体(记忆形成的关键)和调节来自大脑各处电路的大脑皮层。这种“自下而上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我们欣赏艺术时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它只能解释一半。

之后,我们又在柯克西卡的另一幅画前停了下来,这是《玛莎·赫希》(Martha Hirsch),又名《做梦的女人》(Dreaming Woman)。柯克西卡用暗黄色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面色苍白、性格内向的女子,她正在某处闲逛。她所在之处是维也纳的一家咖啡馆还是一家精神病院?两者都有可能。

坎德尔说,这就是大脑的另一半功能所在,“自上而下的过程”显而易见。我们用会和自身产生共鸣的故事填补了这幅画。

“回到自下而上的过程,”每走一步,神经回路都在重新布线、构建视觉图像。坎德尔还强调说,视觉系统并不意味着大脑像摄像机一样,会将图像冻结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一个集体行为,有许多大脑区域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只靠自下而上的过程无法解决视觉传递到脑中信息的混乱无序。因此,前额叶皮质的“执行功能”指导自上而下的过程合成神经回路,重建秩序。也就是说,在大脑的装配线上,记忆是视觉清晰度的指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是谁?:我们的大脑填补了画中的故事。坎德尔喜欢引用已故的神经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雷戈里的话:“大脑通过补充应有的内容,创造了我们所看到的内容的大部分。”柯克西卡(1886-1980),《玛莎·赫希》(又名《做梦的女人》),1909年。布面油画

坎德尔盯着柯克西卡的《做梦的女人》说,“自上而下的过程解释了为什么你我看到这幅画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我们正在重构整幅画,我们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的大脑也会略有不同。

他在《洞见的时代》中写道:“大脑结构这种独特的修饰作用以及我们独特的基因结构,构成了个性表达的生物学基础。同样,它也解释了我们对艺术的反应方式的差异。”

坎德尔和我继续沿着画廊的深色橡木地板前进。我问到他的过去:他自己的生活是否影响了他对艺术的鉴赏?他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案。他走进神经科学,继而走进神经美学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想要理解自己的过去。

坎德尔1929年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他九岁那年,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指挥下吞并了奥地利。纳粹士兵不仅杀害、放逐了犹太公民,还洗劫了很多犹太人的家。他们入侵了坎德尔的公寓,偷走了所有有价值的东西:珠宝、银器和他最喜欢的玩具——电池驱动的小汽车。他的父亲是一家玩具店的老板,被纳粹监禁了好几个月,最后证明自己曾在一战期间为德国而战才被纳粹释放。之后,坎德尔的父母把坎德尔和他的兄弟送到了纽约,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六个月后的1939年,坎德尔的父母也来到了纽约。

坎德尔在自传《寻找记忆》(In Search of Memory)中写道:

“虽然我们一家人只在纳粹统治下生活了一年,但我在维也纳遇到的那些困惑、贫穷、羞辱和恐惧让这一年成了我生命中的决定性时期。”

那一年纳粹不仅袭击了坎德尔的家,还从阿黛尔的丈夫费迪南德的维也纳豪宅中偷走了《金衣女人》。费迪南德是当时的制糖业巨头,曾逃往瑞士。而阿黛尔于1925年因脑膜炎去世,享年43岁。记者安妮-玛丽·奥康纳(Anne-Marie O’Connor)在2012年出版的《金衣女郎》(The Lady in Gold)一书中,提到了阿黛尔的家人和好友,这些人都曾被监禁、强奸,或是被送去过死亡集中营。

奥康纳透露,在希特勒执政期间,纳粹军官将《金衣女人》歪曲成了纳粹的宣传工具。维也纳的纳粹州长于1943年在市中心的某艺术展上展出这幅肖像画时,略去了阿黛尔的犹太出身,将这幅画改名为《以金色为背景的女士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with Gold Background)。奥康纳还写道:“阿黛尔不仅象征着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也象征着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盗窃:一个女人,甚至整个民族都被剥夺了自己的身份、尊严和生活,一切都被(纳粹)偷走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本人,约1915年。图源:IMAGNO/奥地利档案馆

随后,我们驻足在柯克西卡为奥地利商人埃米尔·洛文巴赫(Emil Lowenbach)画的肖像前,画上是一位大眼睛的悲伤贵族。坎德尔说:“我对20世纪初维也纳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我想知道人们如何能在一天之内听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演奏,又是在同样的时代洗劫了我家,折磨、杀害了犹太人。对我来说,被赶出维也纳的经历就像是一场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你想要抓住什么东西,一种办法就是要精通这样东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柯克西卡为奥地利商人埃米尔·洛文巴赫画的肖像,1914年。图源:pinterest

为此,坎德尔在哈佛大学主修了欧洲现代史和文学,想要弄懂这种自相矛盾的民族激情。他当时的女朋友安娜·克里斯(Anna Kris)是来自维也纳的移民。安娜的父亲厄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是和弗洛伊德同一领域的精神分析师,他说服坎德尔改变了研究方向。坎德尔回忆说:“他告诉我,如果你认为思想史会以这种方式引导你,那你就完全错了。只有研究大脑,你才能实现你的目标。所以我放弃一切,去医学院做了一名分析师。除了接受精神病学培训之外,我还修读了神经生物学。”

坎德尔说,克里斯有关艺术的著作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克里斯认为一幅画的完成,需要有人画它且有人回应它。他指出,‘旁观者’看画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体验。这种说法总结概括了艺术家正在做的事情。显然,最初创造一件艺术作品的创造性体验要远远超过回应这件作品。但是,欣赏一件艺术品也是一种创造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本身就令人心情愉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过程。我们大脑中自上而下的过程是不同的。”

我和坎德尔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以个体基因、经历和记忆为基础的大脑结构如何塑造我们对艺术的看法呢?我知道,美存在于旁观者的大脑中。但我并不清楚神经科学如何增强我们对艺术本身的鉴赏力。如果艺术是一种外在的刺激,无法区分于任何其他刺激,那它的特殊之处何在?事实上,将我们的艺术体验简化为大脑的某种化学机制,这难道不是艺术贬值论的一种新流派吗?

坎德尔笑了,“这是许多人文主义者会关注的问题。他们认为会出现一些异教科学家,提出一些深入研究艺术的视觉、生物学见解,替代美学反应。但我觉得并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研究艺术科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剔除艺术的神秘色彩,而是为了研究你认为它美妙、神秘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如果我们对性行为有足够的了解,确切知道大脑中的哪个区域和性高潮有关,这种了解难道会降低我们性生活的乐趣吗?当然不会。它只会让你知道得更多,给你提供其他的方法,让你达到同样的目的。艺术科学也是一样,它并不会改变相关的基本体验,反而会有助于我们增进对艺术的了解。”

坎德尔说,只有艺术能让我们与世界、与其他人的生活相连通。萨米尔·泽基(Semir Zeki)是英国的神经生物学家、视觉专家、神经美学的先驱,他曾写过,大脑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与世界有关的知识;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形式,它涉及大脑的整个神经系统。坎德尔解释说:“艺术引发情感,情感引发观众的认知生理反应,也就是说,艺术能产生全身反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艺术家:坎德尔评价说,“席勒是绘画界的卡夫卡,他认为通过自己的裸体能最有效地交流情绪。”席勒(1890-1918),《手臂交叉在头上的自画像》,1910年。水彩、木炭纸画。私人收藏

又走几步,我们停在了另一个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的画前。眼前挂着的是这位阴郁画家的自画像,他28岁时死于西班牙流感。画中的席勒赤身而立,右臂弯曲,抱在脑后。这幅画运用木炭线条和棕色调的水彩元素,勾勒出了画家面容憔悴、棱角分明、瘦骨嶙峋、一脸冷漠的形象。

“在我看来,这是一幅非常有趣的画,”坎德尔说,“主人公看起来像是站在崩溃的边缘。这反映了现代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对主人公来说,奥地利马上就要开战了,这是多么可怕多么沉重的负担啊。但在画中,你看不到任何直接表现战争的地方。这种战争的焦虑藏在主人公的身体里,藏在他的脸上。”

坎德尔说,席勒的这幅画就像是一个激励我们的故事,当时同样激励着我们的祖先,让我们设想另一种生活方式。“艺术让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过、从未经历过的世界的各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情感,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美丽,也让我们爱上了绝不会爱上我们的女人。它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幻想中的生活,让我们都生活在幻想之中。”

最后,我们又走回到《金衣女人》那里,坐了下来,用更新之后的视角讨论这幅画。坎德尔说:“我看这幅画已经数十次了,但每次再看,我都会有新的发现,会更留意到某个角落的装饰,或是注意到之前被我忽略或遗忘的某个元素。”他还告诉我,人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这是有关感知的生物学真理。“因此,你在看画的时候,也填补了这幅画。这个过程很棒,表明了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何运作的。”

坎德尔说,我们在脑海中重新创造《金衣女人》时,还有另一个元素也在起作用。在寻求视觉和情感清晰度的过程中,大脑也掺杂了我们对世界和艺术的了解。坎德尔一辈子都在研究记忆,他撰写了大量与神经化学和学习行为有关的文章,研究学习行为如何“显著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数量”,这可能会扩大我们思考和感受的能力。“我们对绘画的体验并不仅仅取决于我们面前看到的形象,还取决于这一形象的历史和我们所知的有关一切。”

现在轮到我来分享一下《金衣女人》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了,这种感动其实源于我对画本身和对克林姆特本人的了解。阿黛尔不像妹妹特蕾莎那样逃离了上流社会,沦落到了维也纳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风月场。当时的克林姆特才华横溢,但他却是怀着一种对时代的无奈顺从在创作。克林姆特体态魁梧、走路大摇大摆,他活着,是为了颠覆奥地利的统治阶级。他的作品改变了神话中的希腊女神形象,抨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展露出了狂热的欲望。

1894年,他受奥地利文化部的委托,在维也纳大学创作了三幅天花板画,主题是“光明胜过黑暗”。克林姆特呈现出的绘画、哲学、医学和法理学,是裸体幻影、巨型章鱼、骷髅和女祭司漂浮在宇宙的穹苍中。奥地利当局原本期望这些壁画能将人类理性之光传播到混沌黑暗的自然之中。但当他们发现情况恰好相反时,他们拒绝展出这些画。

克林姆特很反感这种做法。他向主持维也纳前卫文艺沙龙的作家朋友波塔·扎克康德(Berta Zuckerkandl)抱怨说自己“受够了审查”。克林姆特还说自己“想要脱身”。他的这些言论被世纪末维也纳的卡尔·休斯克(Carl Schorske)注意到了。休斯克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室担任主任,于2015年去世。他曾写过,克林姆特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忧郁的深度。休斯克写道,克林姆特经历了“对自我的重新洗牌”。在他之前的公开作品中,克林姆特反对压抑情感的做法。“现在,他将边界缩小到私人领域,成了为维也纳上流社会服务的画家和装饰家。”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位政治艺术家因为自己在公众领域的失败,退回到个人的乌托邦,这样的经历在我心中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对我来说,反叛者寻找赤裸真相的勇气和动力一直都是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一种情感冲动。反叛者不变的失败结局让我十分感伤。我没有像坎德尔一样在二战的恐怖阴影中成长,但是在加利福尼亚州郊区战后婴儿潮结束时,至少对我来说,我觉得当时就是在扼杀自己的权利。我永远不会把我的成长经历与坎德尔的经历相提并论。但我和他分享了克林姆特作品中蕴含的超凡力量,哪怕我们都已经在自己的脑海里看到了这种力量。

我在和坎德尔碰面之前,更赞成科学和艺术领域一些评论家的说法,比如说一位评论家在提到《洞见的时代》时,认为神经美学描绘的艺术体验只不过是“大脑电路的程序化响应”,忽视了影响我们欣赏、理解艺术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但我和坎德尔在画廊共度的这个下午,却向我展示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金衣女人》和历史上的任何一幅画一样,它象征着艺术是如何受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和文化因素永远塑造着我们的大脑、情感和观点。在欣赏《金衣女人》时,知识的力量如此强大。2015年发行的电影《金衣女人》讲述了将这幅画归还给阿黛尔住在洛杉矶的侄女,玛丽亚·阿尔特曼(Maria Altmann)的故事,以这种方式将这幅名画介绍给了新的主流观众。对情感故事的了解让2015年的展览“克林姆特和阿黛尔:金衣女人”成了新艺廊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

我之前觉得神经科学是在麻醉艺术,就像在实验室桌子上麻醉标本一样。但和坎德尔一起看画,让我的想法有了进步。坎德尔告诉我,艺术的重要性在于艺术本身的力量,它能够反映出我们是谁、我们关心什么。艺术向我们展示了我们不断进化、学会学习、与他人联系、发生改变的过程。

最后,我们起身打算离开,坎德尔提议说,“你还可以在阿黛尔面前来回走动。你会发现她的眼睛在跟着你动。这就是这幅画神奇的地方。”他指的是我们的视觉系统会将克林姆特的二维图像转换成大脑中的三维肖像。但我觉得他说的远不仅如此。阿黛尔是身处克林姆特的私人画室中,从那里凝视我们,用双眼唤起我们无尽的悲伤。这种体验看似很普遍,其实是非常个性化的。感谢坎德尔,是这位科学家告诉我:艺术是我们走进世界的一扇门。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9#
发表于 2019-1-20 18:31 | 只看该作者
论雅斯贝尔斯的悲剧哲学

哲思学意
[color=rgba(0, 0, 0, 0.298)]2016-08-03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刘敏
摘自:《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4月
摘要:雅斯贝尔斯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对悲剧结局的多层次分析,探究了人类生命悲剧的必然性和悲剧的终极内涵。本文从雅斯贝尔斯的悲剧哲学出发,论述了雅斯贝尔斯悲剧观中关于悲剧的结局和悲剧的终极体验等问题。
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是从属于他的艺术观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在论述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之前,作为前提条件,我们有必要说明一下雅斯贝尔斯的艺术观与他的生存哲学的关系。
雅斯贝尔斯“哲学研究”的系统方法是通过把生存(Existenz)的各个阶段的可能性追究到其“界限”,渐次地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此在(Dasein)因其自身的“历史性限制”而导致在“界限状况”中遭到挫折和失败,挫折和失败由于生存的超越性而成为存在(Sein)的象征——密码。“密码”有三种形式:作为对挫折的生存体验和“生存的显现”是为原始的语言(第一密码);这些体验传达到生存,宗教和艺术在根源上对之进行“思维”,这种“生存思维”就是直观的语言(第二密码);进一步对艺术、宗教的密码加以破译的就是哲学,它就是作为生存思维的“哲学研究”(第三密码)。在这里,艺术和悲剧属于第二密码,悲剧的哲学“诠释”或悲剧哲学属于第三密码。
艺术的美学观点和艺术的形而上学观点在悲剧领域就具体化为悲剧美学和悲剧哲学。作为悲剧哲学,雅斯贝尔斯的悲剧论开始于对“悲剧意识”的分析。他在《悲剧的超越》之“悲剧意识”一章中对悲剧史进行了概述和评价,接下来,在“悲剧的基本特性”和“真理问题”两章中,雅斯贝尔斯即开始从正面考察悲剧的要素和实质。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论述雅斯贝尔斯关于悲剧结局的思想。
雅斯贝尔斯的悲剧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悲剧的超越》一书中关于悲剧结局的解释上。
在“悲剧的主体性”一章中,雅斯贝尔斯着重论述了人类经过悲剧走向解脱的道路。所谓“解脱”,就是人对悲剧的克服,在悲剧中,人依靠悲剧知识而产生变革,并且,“这个转变可以走解脱的道路,在解脱中,人依靠对悲剧的克服而上升到终极的实在”。
解脱这一概念与得救和救赎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基督教诞生后,对得救就一直有着不同方向的理解。中世纪基督教强调天恩降临的被救或他救,资本主义文明把得救理解为以自强不息为基础的自救,进入20世纪后,流行着上帝已死的不救或沉沦。雅斯贝尔斯在这里把得救理解为一个形而上的体验过程,这就是说,在悲剧中,人类单纯的悲惨、失败、死亡等等,其本身并不是悲剧,悲剧主人公和观众都应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来经历和观察人类的苦难,共同超越存在的限制,并因此而获得解脱,所以雅斯贝尔斯说:“由于对根本实在的经验,痛苦本身和从中的解脱就作为一个形而上的过程为人所体验。”
雅斯贝尔斯认为悲剧的解脱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悲剧中的解脱”。这是指从不幸和痛苦中获得拯救的渴求,此时悲剧依然存在,人通过克服它及在其中转变自己而达到解脱。另一种方式是“从悲剧的解脱”,这意味着摆脱现实的悲剧状况的渴望,此时悲剧的本身已经消失,它不再是悲剧,它已被外在地克服和扬弃了,人们自我欺骗式地得到了解脱。
解脱离不开对悲剧的结局及效果的理解和解释。雅斯贝尔斯首先分析了“悲剧中的解脱”,这种解脱是在悲剧中人们由于接触到存在本身而受到震动或感动,从而解脱得以实现。关于这种悲剧的效果,西方美学史上已经有了许多解释,但雅斯贝尔斯认为没有一种解释能充分说明对“基本存在”的悲剧领悟。“悲剧中的解脱”共有四种理论:1)通过悲剧主人公表现出来的人类自身的潜在可能性——在苦难和不幸中自强不息的意志,人类凭借这种生活的勇气,战胜命运,在必要时高贵庄严地选择死亡,人性的这些行为就是深层存在的显现。2)第二种理论是由黑格尔首先提出的,即悲剧不应从道德意义上来评判主人公是否有罪以及他的毁灭是否公正,因为他的罪恶已与社会冲突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他的毁灭已救赎了本身的罪恶,所以他的毁灭是一种复活。在绝对面前,个人是有限的,也是有罪的,雅斯贝尔斯认为,如果不把个人有限中的伟大与存在本身结合起来,那么黑格尔的悲剧观只是浅薄的和谐与虚假的乐观主义。3)第三种关于悲剧效果的理论是尼采提出的狄俄尼索斯的生命感,即在毁灭和噩运的冒险中,生命实在本身不会绝灭,反而取得胜利。4)第四种理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即从对悲剧英雄的同情和忧惧得到宣泄而产生的存在意识的升华。
上述四种理论一致认为,在悲剧中,我们透过毁灭体验到存在本身,并且我们超越了痛苦和恐怖,向存在本身迈进。
接下来雅斯贝尔斯分析了解脱的第二种方式——“从悲剧的解脱”。这是指悲剧在开始前就已经被对存在本身的信仰克服了,此时悲剧表现的是与存在的和谐一致,或者悲剧只剩下虚幻的形式。“从悲剧的解脱”也有四种主要观点:1)“希腊悲剧”。在希腊悲剧中,“从悲剧的解脱”的倾向表现为悲剧英雄向神的意志的屈服,他们不是在知识上,而是在信仰上接受了神的存在,他们对奥林匹斯诸神的信仰克服了悲剧,漫漫黑夜中的悲剧为阳光下的宁静和谐所取代。2)“基督教悲剧”。基督教不承认人间有真正的悲剧,因为神的悲剧——耶稣的悲剧已经发生过了,救赎也已经实现,神圣天恩会使人从自我毁灭中解脱出来。3)“哲学悲剧”。在哲学悲剧中理性成为戏剧的基调,出于理性之爱的动机所做的一切,最终必定有完满的结果,是哲学精神使人从悲剧中得到解脱。4)“萎缩为美学超然的悲剧”。悲剧永远不是单纯的戏剧,它是人类的伟大象征,它的严肃性在于传达悲剧的人生哲理而带来“解脱”,如果人们在消极娱乐的水准上观赏悲剧,把自己想象成是处于安全地带,并远远地旁观灾难和悲剧的发生,那么,悲剧性就消失了,它沦落为只具有斑斓色彩的空幻,诗人黑贝尔和格里伯里兹的作品就是这种“美学超然的悲剧”。
从上述关于悲剧解脱的两种方式和八种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悲剧的效果问题在西方思想史上众说纷纭。所谓悲剧的效果,即悲剧何以会产生美感这个古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最集中地体现在悲剧的结局以及对悲剧结局的理解和解释上,这是因为悲剧的结局往往也是悲剧发展的高潮,在这里,所有的矛盾和冲突将以总爆发的形式出现,从而演化出最为激荡人心,最震撼人类灵魂的一幕,同时,悲剧的结局也往往是最为复杂奇特,也最为矛盾和难解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几部典型悲剧的结局。
在《俄狄浦斯王》一剧的结局中,俄狄浦斯经过不懈地探寻真理,终于明白了这样的矛盾情境:“一个人可以努力去知悉一切,可以在探索中卓有成效、富于知识——但仍然可能毫无所知地犯下最肮脏的罪恶。”面对这无法解决的真理与生命的迷津,合唱队唱诵出最后的结论:“不幸的俄狄浦斯,你的命运警告我不要妄言凡人是有福的。”在《哈姆雷特》一剧的结局中,当哈姆雷特经历了追寻事实的真相,去证明那无法证明的谋杀的整个过程后,他终于体会到人类知识的无奈和有限。世界上存在着真理吗?真理获胜了吗?对这些问题,哈姆雷特在他生命破灭之时,以他最后一句遗言作答:“此外仅余沉默而已。”在《浮士德》这部悲剧中,当浮士德历经知识悲剧、爱情悲剧、美的悲剧、政治悲剧和事业悲剧而最终死亡时,依照他与魔鬼的订约,他的灵魂应该归属魔鬼,但天使仍然来接领他的灵魂去天国。对于这个矛盾的结局,合唱队只是告诉我们:“一切无常事物,无非比喻一场;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偿;奇幻难形笔楮,焕然竟成文章;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们向上。”
对于这些奇特而又矛盾的结局,人们不禁要问:追求真理是可能的吗?人必须以身殉真理吗?人类的限制之外是空无吗?有比真理更高的东西存在吗?超越悲剧后我们的道路又是什么?雅斯贝尔斯在这里明确指出:“从绝对的标准说来,哈姆雷特内在地经历了某些不可撼动的东西,某些比真理更高的东西。”但这个比真理更高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悲剧的结局,在西方思想史上概括说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天主教式的解释。它认为,全部悲剧产生于人的原罪,人在现世的苦难和不幸其实是一赎罪的过程,它可以换取进入天国的入场卷,神的救济会使我们从沦落中解脱出来。另一种理论可视为价值哲学的观点,这派观点从价值存在出发,认为悲剧英雄的受难和毁灭是个人小我的牺牲和奉献,这种小我的牺牲可以汇入人类大我的历史价值长河中而生生不息。雅斯贝尔斯既不满意于天主教式的独断乐观,也不满足于价值哲学的空泛陈说,他提出在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悲剧结局的第三种解释——生存哲学的解释。
歌德曾经说过:“悲剧在公平了结成为可能的情形下就荡然消失了。”雅斯贝尔斯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个公平的了结设想成是宇宙的秩序,按照这个秩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自动地变成和谐一片,悲剧从而被克服,这样的话,我们就是拿幻觉来欺骗自己。雅斯贝尔斯从他的生存哲学出发,认为悲剧的结局可以从存在本身的显现中得到解释,他说:“不过,这个公平了结,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活跃交流,这个交流产生于为人类持久互爱所撑持的深深的奋斗中,以及它所造成的相互维系。与幻觉不同,这种休戚与共是人类生活的存在任务。通过它,人克服了悲剧。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无所自欺地了解人类征服悲剧的形而上意义。”
“人类征服悲剧的形而上意义”在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中表现为人性的意义。在这里,人性并不存在于对终极实在的期待里,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全面奋斗中,人性从人们的内在精神活动所产生,并在他们“活跃的交流”中得以实现。雅斯贝尔斯在此是从希腊景观上来审视悲剧的,即从生存论上来理解悲剧。希腊的悲剧观或悲剧的希腊景观认为,人类生存本身是悲剧性的,生存本身的悲剧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有限性和有死性,另一方面是生存本身自己否定自己,真理反对真理。这种生存的矛盾造成挣扎中的人类常常犯下罪过,如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安提戈涅的血缘关系等,这种罪过并不是悲剧英雄个人的罪过,而是人类生存由于有限性和矛盾性所造成的过失。因此,有限的存在在本质上就陷入生存的悖论:人的生存既是负罪的,又是无辜的。面对这一生存的悖论,希腊悲剧观并没有放弃人类的生存,而是把人类的命运寄寓在人们“深深的奋斗”之中。
在悲剧的希腊景观旁边,还存在着悲剧的希伯莱景观。希伯莱悲剧观主要张扬了悲剧的另一纬度,即信仰的悲剧性生存,它强调对人类的解救和肯定只发生在神界。雅斯贝尔斯在他的悲剧哲学中,对希伯莱景观下的悲剧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基督教徒注定把握不住悲剧知识的本质”。在这种景观下,耶稣基督仅只是失败的象征,他决不是悲剧的存在。但是,雅斯贝尔斯又认为,在希伯莱景观后面还存在着真正意义的悲剧观点,它似乎暗示出悲剧发展的新的方向,他说:“不过,这个悲剧知识如果保持着哲学意味并沿着纯哲学的路子发展下去,也不失为人类超越其有限的一种方法。它提供了奇妙的解救方式,却不为基督教观点所理解。”这个“不为基督教观点所理解”的“奇妙的解救方式”究竟是什么呢?
在写于1950年的《智慧之路——哲学导论》一书中,雅斯贝尔斯批判了一种哲学倾向,他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家似乎在逃避神是否存在的问题,他们既不说他存在,也不否定他的存在。但是,任何从事哲学思维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意见有所答复。如果一个哲学家有所怀疑,他就必须说出怀疑的理由,否则他就超不出怀疑哲学的范围,而怀疑哲学毫无主张,它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公元前1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分界线。基督教的诞生,为人类从总体上指示出通向解脱的道路。在基督教的悲剧景观中,耶稣基督的悲剧成为人类悲剧的最伟大的象征。基督教悲剧远远高于希腊悲剧和犹太悲剧。首先,在希腊和希伯莱悲剧中,人是由下到上地寻求神的存在,而在基督教悲剧中,神对人的肯定和赐福表现为下降的过程,人的悲剧生存的超越不是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是在此岸世界中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血肉牺牲而得以实现。其次,在希腊悲剧和希伯莱悲剧中,神是高高在上,以外在的姿态来关注人间的苦难,在基督教悲剧中,上帝以“道化肉身”的方式,内在地、休戚与共地进入到整个人类的苦难之中。在这里,圣爱透入到人的存在的核心,通过耶稣基督的受难复活,上帝与人类同在,共同下降到深渊,共同去实现出于爱的对悲剧性存在的肯定。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对上帝的反省,是一切有意义的哲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它并不带来可靠的知识,但是,对于真实的自我性(self-hood),它能给予决断一个余地;整个重点都在于世界中的爱;在于对超越符号的理解,在于为理性所照耀的事物的深度与广度。”在神的圣爱中,在基督教悲剧的深度中,我们仍要追问圣爱在悲剧中是怎样实现的。因为这里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困难:在基督教悲剧中,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时,他已经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子,他知道自己在本性上是不死的,他的复活是必然要发生的。而在世俗悲剧中,当悲剧主人公毁灭和死亡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血肉之躯是否复活,也不知道自己那英雄的业绩能否传颂人间。这是一个深刻的矛盾,也是人神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对信仰的理解上。
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对知识的超越,对“界限”的打破,已经使我们进入神性之域,就存在而言,我们不得不面对神,超越悲剧后的道路首先就碰到信仰问题。在古典哲学看来,信仰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即“我理解,所以我信仰”,而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理解确实是信仰的基础,但这个理解却不是理智的思考与计算,而是对生命的领会,对存在的体验。在人世间男女之爱的无条件性中,在帮助他人之爱的无思考、无计算性中,我们体验到神性之爱的存在,这种无言的、非个体的爱,使人类在相互撑持的奋斗中,能够担负起悲剧性存在的漫漫长夜而慈航普渡。因此,雅斯贝尔斯说:“唯有在交流中,一切其他真理才得以实现;唯有在交流中,我才不仅活着,而且生命得以充实。‘上帝’只是间接地,并且只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才显示‘其自身’。”
在关于悲剧结局的理解上,雅斯贝尔斯的悲剧哲学既有人类生存的纬度,又有神性存在的纬度,正是在这两个纬度的交叉点上,耶稣基督的受难成为人类悲剧性生存的本质写照,也正是从这两个纬度出发,悲剧英雄的牺牲才变得富有意义,他们坚信,人类为之奋斗的事业在人间互爱中永不会断绝,它必将高唱凯歌而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73,50,64,90,23.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43.
歌德.浮士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683-684.
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26,34,15.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17 00:16 , Processed in 0.7022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