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rcm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子》——道的诗 (1-17)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5:57 | 只看该作者
有无|《老子——道的诗》(十一)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一、有无

三十根辐条,
被装进同一个毂里。
当它们还没有相遇时,
有一辆华美的车早已在考虑着用它。

细腻的埴土,
和水慢慢地揉埏,
当它们还没有相遇时,
有一件美丽的埴器早已在考虑用它。

高高的原上,
凿起了门和牖,
当它们还没有相遇时,
有一个完美的家早已在考虑用它。

所以呀,
当一切已有了,你便只有所有的,
当一切还没有时,你正可以用它却创造一切!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卅辐同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也。
埏埴为器,
当其无,
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
当其无,
有室之用也。
2、三个意象叠用,反复陈述,“当其无,有之用。”
卅,读sa。辐是辐条,毂,外接辐,内接轴。都是车轮的构建。考古发现,早期埃及、西亚的车,轮装在车的尾部,辐条稀少,只有4辐、6辐。中国商代开始有车,轮装在车的中央,辐比较密,三十辐是常见的配置。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就是三十辐的。“卅辐同一毂”,今本是“卅辐共一毂”,“同”和“共”是一个意思。“共”还有“拱”的含义,中国人用三十辐,可能与术数文化象“月”有关。
埏埴,读shanzhi。埏是用水和泥。埴是细腻的粘土。中华文明是陶文化最悠久的文明。用粘土造器,直到今天。
凿户牖,凿出门窗。老子据说是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人,在今天的河南省,做过周的守藏史,就是图书管理员。陕西河南一带,很多地方今天还住窑洞。只有窑洞的建筑,门和牖是依着原凿出来的,所谓“凿穴而居”。和那里的地形(原)很有关系。砖石的房子,门窗是留出来的,不会是先盖了再从墙上凿出来。
    三个意象,都说的是一个意思,在还没有造出轮子、器和室之前,叫“当其无”,但先有了车、器、室的想法,因此是“有车(器、室)之用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3、然后有了这句总结。一旦一个东西做出来了,有了,它的用途也就确定了,这个用途,就是所谓的“利”,这叫“有之以为利”。而在它没有被做出来之前,也就是“无”,这时却可以做一切东西,就是所谓的“用”。
这里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要说的却是一个大命题,就是“有、无”的关系。有了,“利”就确定了,因此也就定型了。而“无”,正好有化生一切的可能,正好有思考用途的无限空间。
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无有相生,无的好处,正在没有负担,正可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章中陶瓷的图片,来自好友创建的课植窑。课于形,植于心。看到过他们为每一个茶器手绘的设计图,也看到过做出来的成器。从无而生,从有而立。课植窑,懂茶的器。)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5:58 | 只看该作者
五色|《老子——道的诗》(十二)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二、五色

五色极变的花花世界,
让人失去了判断,双目皆盲。

驰骋田猎的刺激太强,
让人心跳过速,甚至发狂。

难得的货物,那些个奇珍异宝,
让人迷了本性,行为失常。

五味的追求,
到了最后,人已然口感尽丧。

五音的震荡,
到了最后,使人不觉耳聋。

是以,
圣人治理天下,
着眼在满足人们的肚皮,
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双眼。
所以,
这也应当是你们——
治理者的选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一章,
诚挚推荐倍伟老师公众号“篆刻爱好者”:zhuankeaihaozhe,
不仅有篆刻,更有情怀。)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五色,使人目盲;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
2、五色,使人目盲。不是夸张的说法,是说五色之变极,花花世界,令人迷醉。《内经》里讲五色、五味,有一句话,“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驰骋田猎,是刺激的运动,直接的体验就是人心越来越狂。古人有句话,叫声色犬马,犬马就是驰骋田猎,管不住自己的人,就会陶醉其中。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妨,是有害。而且特别就指术数中因时辰、方位等的“犯克”。我们讲过的《老子》第三章里面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有让人铤而走险的诱惑,因此有害。杨上善《太素》里《阴阳杂说》一节中有“问曰:五脏应四时有放乎?”这个“放”其实就是这个“妨”,是生克中“有害”的意思。这一句在今本《素问》中《金匮真言论》里改成了“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上下文一读,就知不如“妨”问得真切。
五味,使人之口爽。爽,是丧的意思,当失去讲。比如我们现在还在用的“爽约”。五味过分,不仅令味觉丧失,而且还损伤身体。《素问》里面特别说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气通天大论》)五宫,就是五脏。五味不仅养五脏,过了还会伤五脏。
五音使人耳聋。也是一个意思。都是讲的“物极必反”的道理。
这些就是《心经》里面说的,“色声香味触”,都是人五感所直接接受的外部信息,过分了,就使人受到诱惑,而生种种烦恼,乃至伤害。
今本《老子》是有改造的,把顺序调整了,把五色、五味、五音放在前面,把“心”、“行”放在后面,看上去条理似乎更顺了。但如果用诗的节律来看,则不然。还是这个顺序好。

是以圣人之治也,
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就此。
3、前一句“是以”引“圣人”的做法,后一句用“故”告诉“治理者”要学圣人“去彼就此”。
老子和孔子不同,同样办学,孔子开的是“干部培训班”,教人怎么当好一个公务员,是培养下级的。老子开的则是“总裁班”,是培养老板的。所以孔子讲具体操守多,而老子讲大原则多。
“为腹不为目”,这里关键是“为”,不是“为了”的“为”,四声,而是二声,“以什么为目的”,或者“着力于什么”的意思。所以这句老子不是说,圣人“只顾人的肚皮,不顾人的感官”。而是说,圣人把关注点放在满足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上。
在这里,“目”代表的是“一切向外求的欲望”。“腹”代表的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圣人的职责是一定要解决好人们生存的问题,相反对于欲望的满足,则强调不必过分引导。因为过分的引导,反而有害。前面第三章,“不上贤”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提出要“虚其心,实其腹”。最后他建议治理者要学习圣人的做法,“去彼就此”,把握住关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自网络:令人眼花撩乱的城市)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5:59 | 只看该作者
宠辱若惊|《老子——道的诗》(十三)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三、宠辱若惊

人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为什么要说“宠辱若惊”?
当宠来临时,
得宠,却怕失去,
失去,却怕得辱,
所以得时也惊,失时也惊,
这就叫“宠辱若惊”。

为什么要说“贵大患若身”?
其实,我之所以有大患,
是因为我有此身,
假如,我无此身,
那么我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所以呀,
假若有一人,
可以把己身看得比天下还重要,
那么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假若有一人,
把己身当做天下来爱护,
那么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三章,
诚挚推荐倍伟老师公众号“篆刻爱好者”:
zhuankeaihaozhe,
不仅有篆刻,更有情怀。)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这句应该是当时智者言了,老子借来发挥。本章郭店楚简本也有,但在本句前有“人”字,或正是代表此为当时人所皆知的名言。
本来得宠,应该是欢喜的,而这句话却告诉你应当感到害怕——若惊。为什么?因为有大患会随之。只有一个人,能够从宠中,体味出大患紧随的危机,懂得宠辱相随,才会说出宠辱若惊的话,这样的人,是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所以是“贵大患若身”的人。就是把大患看得和己身一样重要。所以是智者言。

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3、接下来,老子借这句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何谓”,是“为什么要说”。
“宠之为下”,不是说宠不重要,居于下。而是说“当宠来临时”,“宠”是上对下的施舍,因此叫“宠之为下”。假若宠之为下,是说宠不重要,处于下,那么就必须指明什么是上,才算圆满,否则就是突兀。写文章不会这么写。当然没有。所以不是。
这句顺解,点出宠辱相随,因此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为后面翻新,做铺垫。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也;
及吾无身,
有何患?
4、这句翻新解。老子抓住的是“身”。他没有去顺解这一句,而是推新来指出,“贵大患若身”的说法不够透达。理由是,大患的存在是基于己身的存在,假若,己身不存在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担心的?潜台词是,身比大患重要的多,连己身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得啊失呀!于是可以反推,宠辱若惊,也并不算透达,真透达的人,是不会把宠辱当回事的,叫“宠辱两忘”。

故贵为身于天下,
若可以托天下矣。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以寄天下矣。
5、有了前面的翻新,才有了这句的作结。
这里鲜明地打出了“贵身”的价值诉求。
一个人把身看得和天下一样贵,一个人爱己身象他爱天下,那么就可以寄托天下给他。托天下,寄天下,是一个意思。
我前面说,老子办的是总裁班,其实是帝王班,总理班,总统班。是能够托付天下给他的人,这样的人,应该首先是懂得贵身的人。也就是爱天下,更爱己身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把天下托付给他。
“贵身”,自此提出,成为道家重要的思想。庄子也多次在寓言中提到,那些个圣人都是这样的。《逍遥游》里借连叔口说,“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这是把“要象尧舜那样治理天下”这种事看得象用尘垢秕糠捏个泥人一样。在《让王》中,他再次重申“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所以庄子更彻底,把治天下看得更轻,认为上天给予你生命是要你来成全自己的生命,完善自己的人生的,至于国家,或者治天下,都是副产品,做得好,自然而然会有所贡献。建议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生命用在治身上,剩下的残土,拿来治天下就好了,弄反了就把自己的生命整成了“弃生以殉物”的殉葬品。
更重要的是,他把老子的总裁班,办成了每一个个体必修的人生课,他举例说,“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说一个人用稀世的珍宝,价值连城的古董——随侯之珠去打离自己千仞远的一只鸟,明明够不着,还偏偏用最贵重东西去换取,这种轻重不分的愚蠢行为,世人都会笑话他。而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远远重要过随侯之珠。
什么是身?身不仅仅是生命的凝聚,是从生到死的人生路,更是一个人精神饱满,人格独立,追求道真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至为重要的是区分何者为重,何者为轻,不能做无谓的轻掷。王朔有句话这么说的,“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话糙,才打动人。
我以为将老子与庄子合起来,才是将治天下和治身统一起来,将圣人与普通个体统一起来。治天下,不就为了成全每个个人的幸福人生吗?而个体能够不妄作牺牲,成全己身,即完身养生,不就是天下治的呈现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6:00 | 只看该作者
道纪|《老子——道的诗》(十四)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四、道纪

注目观察,却无法看到,这叫微;
侧耳倾听,却无法听见,这叫希;
伸手触摸,却摸不到,这叫夷;
三种特性,都无法探究,
将这三样混在一起,就叫做“一”。

要说这个一呀,
往上推,悠远难测,
往下推,不尽不灭。
绵绵而存,
但真不知该叫它什么,
还是属于“无物”。

这是说它既没有物的状,
        也没有物的象,
只能说它“忽恍”。

想要追随它,却找不到它的尾,
想要拦头迎上它,却找不到它的头。
    对付它的方法,
只能是把握住今天所有的,
去推想往古在一切还没有出现时的开始,
这就叫“道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四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视之不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
2、这句讲三个特征,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各有一个叫法,微、希、夷。希,没问题。微,是隐微。夷,是平。今本将微和夷搞反了。捪,min,二声。是抚摸的意思。今本写作搏或抟。搏与摶(抟)经常搞混。《内经》里也是。北宋有位著名的道士叫陈抟,后人称他陈抟老祖。他名叫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从名字我们就知道他喜欢《庄子》,名字来自《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及“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可见,抟,扶摇,图南,就是自比是大鹏。句说,陈抟与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太宗赵光义关系都不错,后来赵光义召见陈抟,赐号“希夷先生”,这个号就明显来自本章了。而且可见,赵光义读的《老子》,“捪之而不得”,应是写为“抟之而不得”的版本。
这里老子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微、希、夷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去实证的,叫“不可致计”,马王堆帛书写作“计”,今本多写作“诘”,“计”与“诘”其实还是有差异的。而这三种特征都具备的,即“混而为一”的这个“一”厉害了。

一者,
其上不谬,
其下不忽,
寻寻兮不可名也,
复归于无物。
3、皦,甲本作“攸”,是悠远的意思。乙本作“谬”,翏的古音与“皦”类。“忽”的确有昧的意思,今本就写作“昧”。将“谬”或“攸”改作皦,将“忽”改为“昧”,变成“不皦”,“不昧”,意思就变成了“不明不暗”。与后面的“忽恍”似乎很靠近,但韵味其实少了很多。而且前面说了不可见,又哪来的明和暗呢?
我们注意看一下,“其上”和“其下”,再注意一下上面的“不计”,“上”和“下”,不是空间概念,是时间概念。是说这个“一”,往前推,悠远而难测,往下推,不忽。我们想想“忽”这个词,其实,更多的是用于表达时间的一个概念,短暂,暗含终结。只有放在时间的维度去理解“不谬”和“不忽”,才有后面“寻寻兮”的归束。“寻寻”,今本写作“蝇蝇”,都是绵绵不绝的意思。这个在时间维度上,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向前(上)推,深远而难测,往后(下)推,永不终结,绵绵密密,不可名状,又归于“无物”,什么是“无物”,就是虚空。同时,“无物”也是“双关”,指其不属于物。于是启下文。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忽恍。
4、与物相比,这个“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又给了个名字叫“忽恍”。我们现在人常说“恍惚”,指精神迷离。还是不分明,不清楚的意思。

随而不见其后,
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
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
是谓道纪。
5、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这样一个“不可致计”,“不是东西”的“一”,该怎么把握它呢?看起来很难。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当然也无从追随,也无从逢迎。
“执今之道”,这句往往想多了,因为里面有个道字,今本改成了“执古之道”,以为后面一句,明明是要推知“古始”,怎么能叫“执今之道”呢?
这是没有上下连贯着来读的问题。其实“执今之道”和我们以为的“道”没有关系,这里的道,当方法讲,今天有个常说的话,叫“为今之计”,其实就和“执今之道”差不多。面对这么一个无从追随,无从逢迎,且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可致计的“一”,我们该怎么办呢?为今之计,只能是,通过把握今天所能把握的一切的有形的事物,去推想,在往古这一切没有产生之前的无的阶段。即从有去推想无,从而可以把握到的确存在着这么一个一,从往古一路而来,从无中生一切的有来,这样一个规律,就叫“道纪”。你看,表示时间的词汇再次出现,古今。
这让我想起今天听刘长林教授讲《中医思维的三项原则》中指出“人类文化分成了两大源流。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偏向于以时间为主,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相融,西方文化的主流则偏向于以空间为主,讲求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那么从时间的角度去把握道,这样的观点,最早就是老子确立的了,他管它叫“道纪”。你看本章,离开了时间的轴,便不能上下通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6:02 | 只看该作者
善为道者|《老子——道的诗》(十五)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五、善为道者

古时善于为道的人,
真是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正因为是深不可识,
所以要描述他们呀,
只能勉强形容一下。

话说他们:
谨慎时,
就象冬天涉水,
犹豫时,
又象四面临敌。
严肃时,
就象出门作客,
        放松时,
又象冰雪消融。
天真时,
就像未修之木,
迟钝时,
又象一池浊水。
旷达时,
更象空空山谷。

他们崇尚
如浊水之静,
徐徐而清。
先安后动,
徐徐而生。

        他们能够保守道的关键,
全在不欲盈三个字。
正因为他们懂得不欲盈,
所以能够始终留在敝的状态,
而不在成的境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五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2、本章讲“为道”。为,二声。《老子》中“为”很常用,比如前面我们说过的“为腹不为目”。这里是“为道”。讲了那么多道的道理,那么人该怎么做呢?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善为道的人前面都加一个古之,这是一种观念。《内经》里也常这么讲。这其实是先秦以来诸子共同的信仰。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曰:
豫兮其若冬涉水,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沌兮其若朴,
混兮其若浊,
旷兮其若谷。
3、前面说古之善为道的人,是微妙玄达,深不可识的,这里说,如果勉强要说一说的话,那么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给他们画个象。
于是一共列了七个比喻:
分别是,若冬涉水,若畏四邻,若客,若凌释,若朴,若谷。这些即古人所谓的象。中国的学问很多都要求人们在象中去体味。你看中医的脉象,也基本上是用相同的句式来表达的。象的体系中,强调的是主观感受。这是所谓“深不可识”的层面的,如果强要用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么就需要借助这样的一种语法来阐述。即对存在于主客互动、主客交融之间的某一个境界借助找寻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而加以描述。有了这种描述,学习者就可以借助这样的比喻,将自身带入这个情境中去体味,再把这种体味放到实践中,反复感受,反复印证,这样才能逐步理解,以至最终明白。
这里列举了七个象,分别是豫象、犹象、俨象、涣象、沌象、混象和旷象。为道的方法,无法用客观数据或者方案来表达,只能用象来描摹。每一象后面的解都是一个情境,然后学习者要把自己放进去,去揣摩。
豫象,我们现在说犹豫,一般是说在决断时,反复思量下不了决心。这里犹和豫是不一样的。豫象,叫做若冬涉水。有人说就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一定。冬涉水,未必是走在薄冰上。有一年冬天,在哈尔滨,一早起来,看到有人推着单车,就那么走过江去,后来居然看到辆车,也这么开过去。只是无论是走还是开车,都是缓慢的,小心翼翼的。这么一种状态,人应该是保持着一种察知的五识全面打开的状态,然后缓缓而前。所以为道时,是有这么一个阶段的。
犹象,若畏四邻。假设你立在四面强敌环伺的状态会怎样?那是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随时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应对。记得大学时,跳舞很是盛行,老师解说探戈中男士是一种佩剑而舞的状态,随时提防有人突然冲上来决斗。想象一下那样的韵律中,人的状态。舞仍要舞,但对于周遭的威胁,一丝也不放松。那么为道时,有那么一个阶段是要时时保持着警觉的。只是,为道者警觉的究竟是什么?
俨象,若客。古人是很讲礼仪的,去别人家做客,是要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收敛,端正,不妄言,也不妄答。要关照主人家的仪式,要参与,要听安排,还要回答的合情合理,不越矩。
涣象,若凌释。是大雪消融,冰川解冻之象。涣然而解。束缚没有了,一切流动了起来。
沌象,若朴。朴是未修治的木材。就是自然之象。历来就是说得道的状态。《素问》里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可以视为一解。
混象,若浊。是浊水。也有理解为拙的。我的理解,浊水是静水,是止水。心如止水。
旷象,若谷。谷是空旷的,因此有容。
    连接起来,就是为道的七个阶段,从豫,启动五识,小心翼翼,到犹,警惕防范,再到俨,一切随矩,庄严端正,再到涣然而解,然后进入沌,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于是进入混,心如止水,最终而旷,虚空一片。这不正是为道的历程。

浊而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生。
4、这一切都是徐徐而来的,前一句讲心,后一句讲生,落在生上。为道者,把握生命的过程全在心能静,能清,在生命的旅程上,在安,在徐生。两句很容易让人想到太极拳,那样一种状态,就是徐清,徐生。

保此道,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5、为道中,保持这样的状态,全在“不欲盈”,这一关键。
盈,即满。前面几章,讲了很多物极必反的道理。而保道,就在于控制欲望,不追求盈。敝,是不完美。成,是完美。不追求完美,是老子给的建议。从敝到成,是一个过程,老子希望你永远都在路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6:04 | 只看该作者
知常容|《老子——道的诗》(十六)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六、知常容

致虚,到了极处,
守静,就越发深笃。

天地间万物并作,
我只坐定了,看它的归处。

那些个云云众物,
各自纷纷回归到了自己的根本。
归根,就唤做“复命”。

复命,
就是回到了常。
重新认得了常,
便有了内心的光明。

不认识常,
便难免出入于妄。
妄一旦发动,
那就是凶兆。

而认识了常,
便回到了容中。
容就是公有的规律,
把握了公有的规律,
才能看到王位的所在,
知道了王位的所在,
便知道了天命的依归,
天命的依归便是道,
合乎道,
方得久,
才能没身不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六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致虚极也,
守静笃也。
2、极也,笃也。“…也,…也。”的句式,表示“怎样了,便怎样了”的递进。所以这句是“致虚极了,便守静笃了。”这是修道者入道后的状态。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
3、“吾以观其复也”,今本作“吾以观其复”,无“也”。郭店楚简本作“居以须复也”。“吾以观其复也”更有诗味,且合上句入道后的开头。讲入道后,以道眼来观万物,万物皆复。
那是一种什么的状态呢?
云云万物,纷纷各归其根。
在道眼观去,天下万物,不再纷纷扰扰,难以看清楚。而是纷纷回归各自本根,一切了然有序。

归根,曰静;
静是谓“复命”。
4、归根了便不复混乱,便静了下来。这种静的状态,是万物复归于命的状态。什么是命,即“天命”,也即万物的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

复命,常也;
知常,明也。
不知常,妄;
妄作,凶。
知常,容。
5、这里有四个词,相互关联。
一是复命。一是常。
一是知常。一是容。
在解读这些词语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即,当一个词语,被应用到一个体系中时,它的确切含义,便不再仅仅只能依靠固有的一般的含义去理解了,而在那一刻,便会转变为那个体系里面的独有的含义。成为了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专有术语。而要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就必须放回到原文设定其含义时的体系中去。换言之,一个词的含义必须服从于设定它的语境。
在此处,几个词语,相互关联,相互约束,相互定义。
复命,常也。复命与常就构成了相互关联。
而复命是由“归根”说起的。万物并作,为道者以道眼来看,皆归其根,此时的归根是与万物并作的动相互呼应的,皆归其根,这个根就是万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那个部分,因此是静。原话是“归根,曰静”,再由静引申出“复命”,原话是“静是谓复命”。这个静的部分,就是“复归天命”,是万物并作中的不变的规律。再由“复命”引出概念“常”。
在《老子》中,有两个后来被轻率更替的概念,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恒”与这里的“常”。这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有相通的地方的。但这两个概念,却是有着明确的区别的,并不能替换。因为,显然“恒”与“道”相通,且是属于道层面的规律。而常则是物层面的规律。道恒,是超越天地死生的恒久不变的规律。常则是建立在物的死生盛衰中的不变的规律。如果以圆来表示的话,外面的圆是恒道,中间的圆则是天地,而里面的圆则是万物。万物的圆称为常。里面的圆服从于外面的圆,是由外面的圆而生的,即天命。
由此,为道者观察到了这样的原理,即能明白万物的天命。因此说“复命,常也”。
为道者,懂得这个常,便是明,即“知常,明也”。反之,不知常,便叫作妄。妄的提出,是相对于知常而确定的。即妄动,妄为,妄言,统称“妄作”。
“妄作”的结局是“凶”。
那么知常的结局呢?老子没有说吉。而是选了一个词叫做“容”。于是“容”这个词语,被赋予了自老子起始的新的含义。容,在这里不当容貌讲,也不当包容讲,是一个全新的含义,它的含义是被“知常”限定的,而且是同时被“不知常妄作凶”相对应的限定着的。从而成为了一个新词,一个专有的名词。
这个词可不得了了。它代表着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且服从于这种基本规律而动的选择。老子的传承者,法家的代表人物(传承老子的一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一是法家)韩非子,就是直接引用这个词语的,他在解读《老子》的《喻老》一文中直接引用陈述说:“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容与常合在一起,称为“常容”,认为万物皆有常容,即基本的规律,而知常的表达,即不妄作的前提是,能够“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这样才静能建德,动能顺道。乘,是生克概念,这里很明确,万物之间的常容是什么?就是万物之间的生克之理。而不妄作的前提,正在于能够“因乘以导之”,这即是“因随物之容”,就是“知常则明”的具体体现。
什么叫“随物之容”,就是《内经》里反复讲到的方法论层面的概念,“从容”。黄帝反复说道“从容不出,人事不殷”,不明白从容的道理,就不明白人事的变化。在诊察疾病的时候,强调“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还有说到《诊经》时明确指出,《诊经》的原理在于“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经,是谓至道。”比类的作用,在于区分物类,从而能够识物,而从容的作用,则在于把握万物并作的基本规律,而加以利用和演化。二者缺一不可。我可以肯定的说,中医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援类比象”的所谓“象”思维,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从容”,这是历来没有被重视过的。说句自负的话,这个道理的阐述,足以在中医思想史上,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确立地位。
明白了这些概念,后面这句绕口令才有解。而事实上,这段绕口令,就没有被很通顺的解过。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5、这里的“乃”字句构成了层层递进结构。
知道了容是什么,就知道为什么“容乃公”。“公”是指万物皆服从的规律。这个容把握住了就把握住了万物共遵守的规律,知道了公,也就知道了何为王。在万物并作的体系里,万物之间是有着生克规律的,在不同的节令时辰,不同属性的物,各自有着自己的王时,把握这个王,才能旺,才能相生,相长,因此,称“王乃天”,天即天命,而天则顺应的是道,只有时时处处把握住这个道,顺从于这个道,才能久,以至“没身不殆”!《黄帝内经》中这个道理还讲得少吗?几乎是时时处处在讲。
说句题外的话,很多人谈“术数“,以为和“数术”是一个意思,不对。数是天地常数,而术,则是指利用天地常数从容的方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6:05 | 只看该作者
信不足|《老子——道的诗》(十七)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七、信不足

治理者与百姓的关系有四种:
太上,
老百姓知道有这么个人。
其次,
亲近并且赞美他。
其次,
畏惧他。
其下,
反过来不把他当回事,欺侮他。
越是往下,信越不足。

怎么就不信了,
这不由使我们怀疑贵言就能取信的说法。

真正的取信是,
成功遂事了,而老百姓还说那是自然的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七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誉之;
其次,畏之;
其下,侮之。
信不足。
2、句读应如上。此为本章第一节。讲治理者与老百姓的关系,有四种情况,最上,是老百姓只知有治理者。第二种层次,是亲近他,赞誉他。第三种层次是畏惧。第四种层次则反过来侮他。到了反过来,治理者也就危险了。最后做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信不足。这就引入了那时思想界关于治理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信”的问题。
关于“太上,下知有之”的境界,可以参考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来理解。那一章,老子指出,圣人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最好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做治理者的本份就是了,而不必特别表现出“多闻”的格外亲近。用本章的表述方式,治理者与百姓的关系,“太上,是以百姓为刍狗”,百姓以刍狗来请求他,他也不理。那本身就是一种,“下知有之”的状态。这里,老子则引入对另一个做法的探讨,即“贵言”。

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也。
3、焉字句,是一种古汉语中很特殊的句式。现代汉语里很难找到对等的句式。有设问的语气,又表达的是肯定的强调。在下一章中,老子就大量使用了这种句式,我们会进一步讨论。总之,这里不应把焉断在上一句末。也不应与上一句合在一起,“信不足,焉有不信”,把焉当作乃来处理,表示顺承因果的关系。焉字句并不表示因果顺承,我们到后面一章会专门讨论。
贵言,是当时给治理者行为的一个建议。为各家尊崇。“上善若水”一章里,曾经列举七善,就有“言善信”,总之,信是与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治理者要贵言,即说了就要做到,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而老子则表示对这句话的怀疑。“犹兮其贵言也”。认为贵言并不能解决信的问题。前面列举的各种其次,正是信不足的缘故。不信的原因何在?恰恰不在于贵言,而在于不能“守于中”。守于中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4、老子说真正的取信于民,并不需要言辞。而在于成功遂事了,老百姓却以为全靠自己和自然的力量而达成的。换言之,真正的盛世,是老百姓每个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黄帝内经》里面说“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你看自然界,天下万物生长,哪一个不是自自然然的,哪一个需要你去做什么承诺?春华秋实,绵延不息。哪一个是因为某个人说了什么,才有的?
庄子在《应帝王》中,借老子之口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那意思是说“明王之治是这样的:功盖天下,却不象是自己所为;化贷万物,而民却安享而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却丝毫也不彰显自己的声名,使万物充分享有自身的生长而欢喜。而他自己却立身在不测之地,遨游在无有之间。”(腔调|庄子的童话——万物生长靠自己
万物生长靠自己,就是明王之治。
这里也就是在第二章中老子指出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论语》里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见今本《阳货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真正的圣人行的是“不言之教”,而不是什么“贵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信。这种思想后来影响甚深。
        在汉代流传着另一个和尧有关的故事。
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
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击壤者的歌也有另一个版本,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这首歌叫《击壤歌》,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里面提到。)
务农的老人说,“帝力何有于我哉!”这就是“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的生动写照。而相反,把原本自然而然的事,也非要说成是自己的功劳,更有甚者,真的弄成离开你就不行,你让人家怎么信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4 20:28 , Processed in 0.6171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