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次失败的粒子实验却诞生了中微子天文学

[复制链接]

5910

主题

6607

帖子

7167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次失败的粒子实验却诞生了中微子天文学[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Ethan Sigel
中科院物理所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封面图片展示了一个中微子事件,通过光电倍增管探测的切伦科夫辐射环,这就是现在中微子天文学的新高度
Credit: SUPER KAMIOKANDE COLLABORATION


科学实验常常伴随失败,很多精心设计和建造的科研工程都以失败终结,这听上去非常沮丧,但科研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我们是在不断试错中进步的!然而,有些实验虽然没能达到设计初衷,但却意想不到的收获了其他成果。1987年,一个精心设计并建造的科研工程本来是为了探测质子衰变,但却探测到银河系外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从而诞生了中微子天文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子转变成质子、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
Credit: JOEL HOLDSWORTH

中微子是理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回到20世纪初,科学家已经发现了3种衰变:
  • α衰变: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氦原子核),元素周期表中后退2格

  • β衰变: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β粒子(电子或正电子),元素周期表中前进1格

  • γ衰变:放射出高能光子,元素周期表中无变化



在物理学定律下,初始反应物的能量和动能必须与反应变化后的相匹配。α衰变和γ衰变都符合,但β衰变貌似有能量损失,能量去哪里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气雾室试验,可以直接观测到粒子射线,但无法观测到中微子
Credit: THE SCOTTISH SCIENCE & TECHNOLOGY ROADSHOW

1930年,理论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一个设想,一个新粒子中微子,它是一个非常小、中性的但具有能量和动能,它不吸收也不发射光,仅仅与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因此非常难被探测。泡利当时也很无奈,他表示:“他提出了一个几乎不能被探测的假想粒子”,但后来,科学家还是探测到了中微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A-6反应堆核试验研究切伦科夫辐射,类似于1956年发现中微子(更准确说是反中微子)的反应堆
Credit: CENTRO ATOMICO BARILOCHE, VIA PIECK DARÍO

1956年,在一个核反应堆探测到了中微子(更准确说是反中微子)。中微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有两个结果:
  • 就像桌球撞击一样,要不分散开,要不弹回;

  • 或是引发放射一种新的粒子



因此,我们是能够建造特殊的探测器探测这种相互作用。这就是1956年科学家在核反应堆的边缘设置探测器,并成功探测到中微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因此,泡利是正确的,如果将中微子考虑进来,前后能量匹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β衰变示意图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USER INDUCTIVELOAD

理论上,核反应中会有中微子,比如太阳、其他恒星和超新星爆炸,以及高能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作用也会产生。60年代,物理学家成功建造设备并探测到这些中微子。这些设备都装有大量物质,提供充足的原子核,并安装了特殊探测器来探测中微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为了避免其他射线的干扰,这些设备通常在地底下,仅有中微子能够穿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姆斯特克金矿最早在123年前运营,1968年,首个探测到来自太阳中微子的实验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Credit: Jean-Marc Giboux/Liaison


这些中微子探测技术和高能加速器的研发也为了探索另外一个现象:质子衰变。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质子绝对稳定,但在一些理论如大统一理论,质子也可以衰变成更轻的粒子。理论上,如果质子衰变,它能够发射出高速的低质量粒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能粒子能够与其他粒子碰撞产生的新粒子,通过探测分析能量和动能等,能够了解初始或新生粒子
Credit: FERMILAB

如果质子衰变,它的生命周期一定非常长。宇宙年龄10的10次方数量级,而质子的寿命还要长很多。它能有多长寿?如果我们看一个质子,那我们几乎看不到它衰变,那就让我们观测大量质子!如果一个质子的寿命是10的30次方年,我们可以研究10的30次方个质子观测1年,这样就可以探测到质子衰变。一升水有10的25次方个分子,每个分子有2个氢原子(一个电子围绕一个质子),如果质子不稳定,足够大量的水,足够强大的探测器应该能够探测到这种衰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0年代神冈设备模型,水箱深15米
Credit: ©JNN / WIKIMEDIA COMMONS

1982年,日本神冈探测器就是基于上述理论建造的,它装有3000吨水,周围有上千个特制探测器。一直到1987年,这个探测器没有探测到一次质子衰变,也就是10的33次方质子,这么几年没有探测到一次衰变,基本可以否定了大统一理论。也就是质子貌似是稳定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超新星爆炸
Credit: ESO / L. CALÇADA

神冈探测器发现了意想不到的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1987年2月23日,在银河系外的165000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炸,它的光来到了地球。在光线到达的几小时前,神冈探测器在一段13秒时间内探测到了12个中微子。其中有两个峰,第一次9个中微子,后一次3个中微子。因此,超新星爆照会产生非常多的中微子。

这是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如此遥远的中微子,开启了中微子天文学。接下来几天,地基和空间望远镜都证实了这一次超新星爆炸。我们知道了以下中微子特性:
  • 这些中微子以近似光速飞驰了165000光年

  • 它们的质量不超过电子的1/30000

  • 中微子不会像光那样从崩塌核心到光球层出现减速



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深入研究超新星遗迹,研究它的演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7超新星爆发后的遗迹
Credit: NASA

神冈探测器就是这样开启了中微子天文学,就如同引力波天文学,我们扩展了研究手段,不只依赖于常规的光“信使”。自神冈探测器之后,很多国家建立了更强大的中微子探测器。如果现在银河系有超新星爆发的射线到达地球,我们可以探测到上万个中微子!

来源:牧夫天文

编辑:雾里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11-20 02:14 , Processed in 0.4016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