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论坛

标题: 弧与艺术——音乐和绘画 [打印本页]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4 00:31
标题: 弧与艺术——音乐和绘画
俗话说,音乐是心灵的旋律。心理治疗也强调音乐方法的作用,并且这个治疗的效果也被反复验证。那么,音乐的本质是什么,它对于心灵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0:46
郭大师甩了一个“小”玉,这得多少块砖才能齐平啊?!咱们就凑时间慢慢磊吧。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0:55
发一段音乐:

《下雨的时候》、殇等5首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dcVCDXR4lhE?list=PLeP-uSoh1WPvVGxtzFu0kYyBWwocYHE9x[/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0:58
殇,听完吧……

我很喜欢的一首。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Z3DHluNPsoI[/SharedVideo]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4 01:07
不是至情至灵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1:11
大提琴演奏家贾桂琳.杜普蕾演奏经典《殇》加长版。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4 01:13
旋律很独特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1:14
她忧伤至死。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4 01:28
这个是爱的音乐,忧伤是表面形式。爱的尽头是死亡?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1:30
我听的更多的是“尽爱而无力”的悲伤。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4 01:44
爱到尽头了,还有什么?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1:46
就是纯能态。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01:48
音乐分声乐和器乐两类。发声基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声波。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16:22
绘画追求的是对称和平衡,这是美学的至高境界。音乐呢?我想应该是追求共鸣,最广泛意义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越强烈,其音乐效果越好。这应该是音乐所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

问题是,为什么每每不同的个体却会产生一致的共鸣呢?

如果共鸣是音乐美学的物理基础,从技术上讲,何种谐振才是最强烈、持久、广泛的共鸣呢?

从原理上讲,又是什么在支配和承载着隐没于人类精神中的那个“普遍共振频率”?它为什么可以在音乐方式的激发下激荡不已,喷薄而出呢?

难道说音乐艺术的实质是通过对声波的技术化处理的勾魂术?换句话说,难道音乐是借由使用声波的技巧,引导人们内在压抑张力的有效释放模式?

如果是,音乐的最高美学基础是否就是建立于人类精神在普遍的现实困顿压力条件下的一种自由实现?进一步的看,脱离开现实困顿的人类精神自由又是什么鬼?这种自由的尺度究竟可以有多大?多广泛?是否可以完全的摆脱现实束缚而获得真实的自由?

疑惑音乐不过是某种广义有效的精神安慰剂?麻醉剂?舒缓剂?致幻剂?精神鸦片?毒品?……

呵呵,看来问题大了去,也多了去嘞!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16:27
老郭啊,草民聊天消费的是命,文人胡诌消费的却是脸皮。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17:17
粗略地看,音乐好比是人工处理过的“频率包”。若如此,那么人类关于音乐的精神感受其自然基础也应该是一个“频率包”。因为很难想象一块冰冷无生命的石头能与音乐产生协调、强烈的共鸣感。如果要有,那是共振。共振是具有破环力的,而非愉悦。

声音是一种普遍的物质运动方式,自然世界中的声源甚是多广。音乐似乎主要借助了人喉和乐器来制造声响,并对这些声响进行诸如音调、节拍、音色、泛音、谐音、和弦、编曲、填词等相关技术化处理,从而实现音乐家创作意念中的那个“原始包”向规范化
制品包”的转变。但对于一部真正有强大感染力的音乐作品而言,这些后继工作远不及音乐家内心世界中那个“原创包”更基本和重要。也由此看来,好的音乐家除了其技术性之外,音乐灵感才是他们流芳作品的根基性要素。

好吧,问题有转回来了:所谓“原始包”只不过是音乐家创作灵感的物理体现方式,拘于此意,音乐家的创作灵感本质上与其作品受众是一回事,都是一个“频率包”。深入看来,除了创作技巧和演绎技术等这些表达性能力之外,音乐家最重要的天职是发寻和提供具备广义基础的“共鸣包”的能力,而获得此种能力的唯一途径却是其自我心灵在广义感受上的某种实现与升华。

呵呵,此时的音乐艺术,只不过是人类精神沟通和交流的一种物理方式和借渡桥梁而已!音乐家的作品首先是其自我精神世界中的原发性自鸣,其次才是其作品受众的次生性自鸣。关联两个自鸣的是音乐艺术,其效果评判则是共鸣度。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4 18:06
为什么音乐作品会各自拥有不同的受众?是否暗示了共鸣的类型有说不同?或者说,没有格式化的音乐,只有与特定音乐作品相呼应的特定受众?故此,也就有了所谓的大众作品和小众作品,高雅脱俗的作品和浑浊淫秽作品?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5 12:15
由此看来,音乐家的内心修为才是决定其作品共鸣度高低的衡尺?如果是,那么少众音乐就因故而低俗了?看来也不是这样的。毕竟高度修为的人也是少众的。

但无论如何,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首先取决于音乐家的个性修为,其次才是与作品相适宜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人员的内心修为赋予了音乐作品于灵性,表现手法则是呈现这种特定灵性得以被受众感知的声音质感。音乐的流行性,不仅仅取决于受众的内心需求,更重要的或许是音乐家对这种需求的感受及理解。不具备高层面和普遍性的修为基础,是很难创作出深触灵魂并引发强烈共鸣的作品的。

艺术家的感受,首先是自我的,但不能仅仅拘泥于自我。若想创造出优秀作品,就必须将其个性感悟提升到广义的普众感悟。这需要音乐家的大爱情怀,而非唧唧无聊的自鸣得意。这是鉴别音乐家素养的试金石。

音乐作为广众心灵的和谐鸡汤,容不得功利自私。音乐家的痛苦常常来自于自我超越时的蝉蜕之变。一部广为喜爱的音乐作品,传达的常常是那种蜕变后的解脱感、快乐感,以及那种与快乐相辅相成的深刻苦痛感、压迫感。好的音乐作品是通过完美技法,用音乐语言将这种强烈的个性化感受经历加载在受众心灵之中而触发其谐振,进而产生群体的强大共鸣。音乐的持久性,在于作品所呈现灵感之广谱性。好的音乐作品必定不是个性感悟,而是广众感悟。音乐家也只有途径自我心灵的艰辛磨砺,才能触摸到广众内心深处的被压抑至深的张力之弦,触发其释放,从而完成音乐救赎的伟大使命。

所以,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对优秀音乐家及其作品给予不吝崇敬,因为他们是用自我毁灭和殷殷心血为代价,为我们发寻着获得快乐的途径与方式。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5 13:23
美术的灵魂是透过形式表现出自然的一致性。

自然世界的物象本身是个性化的,如何透过个性来呈现出普遍性,是美术的核心技巧。

画家的眼睛,不能是普通的视觉器官,而是发寻普通个性事物中的普遍意义的探测器。这需要有足够的审美内涵做基础。

各类美术方式,诸如摄影、油画、国画、剪纸、雕塑、雕刻、陶艺等等,不过是表达这些普遍意义的工具。不是美术的目的。

没有审美内涵的美术家,不如说是掌握了美术技法的涂鸦者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5 23:48
艺术家艺术表达是艺术作品。其一旦如我们这里这样的地表达,多是变成了艺术理论或评论。可不可以这样认为:艺术的创作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而理论或评论则从抽象到概括。那么,艺术的感染力姑且不说,艺术的表现形式一定是具象的。这里,具象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共鸣或共振)实在是一个神奇的事情啊!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6 00:00
也就是说,一旦某位艺术家窥见到了普罗大众的那些共振,那么他(她)的所有作品就都是轰动的或成功的。是这样吗?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01:31
就个人观点而言,是这样的。这就为什么将要求艺术家修为作为艺术实现的第一要素,而其技法虽然重要,但位居其二的缘故了。

任何具备广泛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其基础是受众的内心回应。缺乏广泛回应的艺术不能被否认不是艺术。艺术思想的成就一旦转化为作品,就必然附带了时代文化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实现,有些是当下的,有些则是滞后的。也即所谓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什么意思呢?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放一放就值钱了。通常而言,艺术家靠技法“吃饭”,靠思想“留名”。

在这里希望更多关注的是艺术美的精神基础以及美学的自然意义,以期对美学理论和艺术家的卓越创作提供一些参考,而非其文化价值与艺术技法。艺术美既然是无疆界的美,那么,对任何美好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之评判,或许就有了一些铜臭的亵渎。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6 01:35
"为什么音乐作品会各自拥有不同的受众?是否暗示了共鸣的类型有说不同?或者说,没有格式化的音乐,只有与特定音乐作品相呼应的特定受众?故此,也就有了所谓的大众作品和小众作品,高雅脱俗的作品和浑浊淫秽作品?"  
               
…………音乐无国界或说音乐亦无善恶。音乐影响人的是物理基础,反过来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出于身体条件或说神经类型,这两者是匹配度的问题。     拙见请多多指教!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02:15
一切用于体现艺术思想的手段都是艺术工具。也因此有了“家”和“匠”之分。

譬如绘画,“匠”卖弄的是线条和色彩,而“家”宣导的是理解与情愫。再如音乐,演奏家玩耍的是技法和效果,而音乐家把弄的则是感悟与情志。把艺术工具的娴熟应用作为“家底”的只能称之为匠心卓卓,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但此类创作是基于个性基础条件下对主题作品的再解读,而非根本意义上的创作。

音乐艺术的灵魂是什么?是作品中反复强调和再现的主旋律吗?肯定不是。音乐的灵魂是共享。可以通过解析这种特定共享的自然基础以及精神本质来理解音乐实践的审美意义。时间允许的话,有情趣逐次展开讨论?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1:59
某种意义而言,音乐和绘画都是“补残”的艺术。也就是说,他们各自无论于其自然本质层面或形式层面都是先天性破缺的。而且,二者的破缺也是互补的。音乐和美术看上去更像是同源异体的孪生关系。所以,索性把这个讨论的题目改成“弧与音乐和绘画”好了。

为什么这么讲?让我们走进去看看。

绘画是再现瞬时空间性的艺术范式,而音乐则是再现空间连续性的艺术范式。两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人类的时空经历或体验。换句话说,就是生命的存续过程及其经验。如同建筑艺术是绘画的延伸,器乐是声乐的延伸那样。

绘画的基础是事物的空间特性,是以事物的“某时某刻”的空间状态为艺术刻画基元,以静映动。通过空间形式(场景)反射出主题所对应及关联的时间故事。音乐呢?是以事物的时间特性为基础,通过事物在时间上的连绵状态为艺术刻画基元,以动映静。通过特定时间段(旋律)反映出主题所对应及关联的空间故事。如果说绘画艺术是时空的“截点”泛化的话,那么音乐艺术就是时空的“连续”脉动。

物理学上看,绘画的点线面、色彩等要素,不过是物质质在感的具象化重组。音乐的旋律、节拍等要素,不过是物质波律感的特频化重组。简单地讲,绘画是“粒子”的艺术,音乐是“波动”的艺术。

到这里就很有意思了!为什么呢?

现代物理学关于物质存在的理论——量子论——中有几条极其重要的基本律。诸如互补性原理,波粒二像性等。音乐和绘画却是真真切切的与其相通的。音乐和绘画本质上也是关于物质存在的表述范式,区别仅仅在于各自所使用的工具,前者的叫数学,后者的叫艺术而已。

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音乐和绘画的“通灵”性。因为人类是以物质方式而存续的,必然无可逃脱的接受物质律的支配。无论人类的心灵主观或精神存在当下看来是多么的黑匣子,也仍旧被宇宙客观所框定并遵循其规律。以“声色”之术,通过知觉途径,作用于物质人类的意觉层面,这样的非语言、非逻辑方式,或许较之语言的,逻辑的方式更具备直接的、原始的、广义的激发和传递功效。事实也正是如此!音乐和绘画的美学感不是比科学的美学感更容易被广众所接受和传咏吗?无论其是欢乐或忧伤、圣洁或阴暗、伟大或低俗、甚至重生或毁灭!

这里不是诋毁科学之美,而是要把音乐和绘画与科学并重的看待。如果一定要严格的有所区分的话,音乐和绘画之美或许更偏重于情绪的、非理性的、非逻辑强迫的、无意识层面的感同化作用方式,而科学则相反。无论科学还是音乐和绘画,都是基于人与人并借由物质方式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两者的最高境界都是努力开启人类的灵智之光,以期丰富和美化生活。如果说科学是人类行为短板的延伸,能否说音乐和绘画是人类精神短板的延伸呢?换言之,科学如果是人类行为能动的源泉,那么音乐和绘画就应该是人类精神能动的食粮。

下一次有时间,再更进一步的深入走进,讨论一下自然真实意义条件下的音乐和绘画的破缺及互补,进而揭示其共享性原理。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3:25
此时再听一遍《殇》会很合时宜,……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3YnJXwmHLKw[/SharedVideo]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7ytSmPp4LY4[/SharedVideo]
大提琴曲《殤》_情殤二部曲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3:34
12首大提琴曲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dyq9H843xZ4[/SharedVideo]

12首大提琴曲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3:53
绝美大提琴曲 - cello tune 【往事】(电影剪辑版)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2RvGJ-HiCDE[/SharedVideo]
A cello tune (大提琴曲 《往事》)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3:55
震撼心灵的大提琴曲《缠绵往事》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axnteA14gU8[/SharedVideo]

震撼心灵的大提琴曲《缠绵往事》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4:02
【情深无边 -The Boundless Love】陈蓉晖小提琴 美醉了(芭蕾独舞)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zJl5vLgxeUo[/SharedVideo]

【情深无边 -The Boundless Love】陈蓉晖小提琴 美醉了(芭蕾独舞)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4:15
Sad cello - 悲傷大提琴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nPKQmwTjkoM[/SharedVideo]

Sad cello - 悲傷大提琴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16 14:25
Elgar Cello Concerto op.85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Zr4hleq5dmg[/SharedVideo]

Elgar Cello Concerto op.85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8 19:11
至此,大致可以确定音乐的心理治疗意义不仅是客观的,还是普遍的。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我们同时也论述了绘画在心理治疗实践活动中的现实意义。可喜可贺!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5-18 22:04
接下来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了。优美的大提琴曲可作为某一类情绪的疗伤药,而不同性状的其它问题,则需要针对性的现在了。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10-9 18:36
一直想把这里的讨论深入一下,苦于找不到方向。这些天一些美学的讨论,忽然觉得和这里的关系。  既然各种艺术形式是美的人具体体现。那么美的本质或者说美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了!我们知道,传统美学描述的定义被弗洛伊德大大推进了一步:即愿望的达成。那么,美的终极意义可不可以有一个彻底的解?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10-10 22:28
国枫 6:34 PM
有曰:“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Arcman 6:36 PM
提炼出来:美是本质的对象。等于没有答案的定义。

Arcman 6:37 PM
需要两个前提:1、人的本质是什么?2、普遍力量的形式是什么?

国枫 6:39 PM
老兄厉害[ThumbsUp]

Arcman 6:39 PM
引入弧理论,人的本质是电态,其基本形式是偏态弧。

Arcman 6:40 PM
推导出的结论就是:美是弧对称。

国枫 6:40 PM
关于马克思美学理论之评判

Arcman 6:41 PM
人的本质因由先天的不完善,故而求美乃本性之一。

国枫 6:42 PM
偏弧态和弧对称的关系?

Arcman 6:42 PM
我们可以极大程度的趋近美的天然形态,但无可触及。

Arcman 6:43 PM
偏弧态和弧对称的关系?也就是类弧子与绝对弧子之间的几何关联关系。

Arcman 6:46 PM
从美学角度看,电态就是两个或多个完美的“破缺”态,或过渡态。不幸的是,人类正巧被上帝安置在了这个破缺的罅隙之间了。[Chuckle]

Arcman 6:49 PM
换言之,人类源出于完美态,体现这种内在完美性状的却是其本质上的破缺。

Arcman 6:51 PM
求美是一种本能驱动,无需高深理论均可直觉体悟。故曰:爱美之心人人有之。[Grin]

Arcman 6:51 PM
美的体悟呈现个体多样性和群体一致性。

Arcman 6:53 PM
趋美之心无矛盾,分歧在于个体间。

国枫 6:54 PM
[Fight][ThumbsUp][Rose]

Arcman 6:56 PM
简言之,不存在个体审美的实在性普遍定义。美的广泛而质朴的定义一定是任意群体天然与文化基础上的单一形式美。

Arcman 6:59 PM
这种美学也就是群族的个性集约化的美。故而,每个民族都有其美的形式崇拜。至于全人类的美学形式,在我看,也就只有弧可备选了。不是吗?[Chuckle]

国枫 7:01 PM
你转到那个帖子里吧,很珍贵的讨论。





作者: Hufeng    时间: 2017-10-11 01:08
和真理的关系怎么过度?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 04:22
美不是真理,美是真理形式的感受。理性人类关于自在的形式抽象不同,由此而来的感受也不尽同。

美不是理性内在的属性,而正是因为其缺憾才有所需求的完善性补偿。因此,美是外部的、自在的,天然的、原始和本义的——宇宙存在的本真形式。

什么是美的一般性形式呢?假如是曲线的,是弧性的。那么,审美就是自属的,特立的,甚或杂乱的。因为在逻辑上,除了曲线弧形式,其他的任何形式也都只能是其的某种近似。如此看来,审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 04:35
小提琴《下雨的时候》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dcVCDXR4lhE[/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5 23:57
标题: 大鱼

[iQiYi]https://www.youtube.com/embed/Ti5fdLn-ZTg[/iQiYi]
周深 郭沁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3 15:08
席琳·迪翁: 《Goodbye'sThe Saddest Word》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4I3TxyYDcSw[/SharedVideo]

《Goodbye'sThe Saddest Word 》
(再见,是最悲伤的词)

Mamma you gave life to me
妈妈,你赐予我生命
Turned a babys intos a lady
从宝宝蜕变淑女
And mamma all you had to offer Was a promise of a lifetime of love
妈妈,真爱一生是你唯一的承诺
Now I know there is no other love like a Mothers
如今,我知道,世间至爱也比不上母爱
Love for her child
母亲对小孩的爱
I know that love so complete someday must leave
我知道,完美的母爱还是有离去的一天
Must say goodbye
终须一声再见
Goodbyes the saddest word I'll ever hear
'再见'是我听过最感伤的话
Goodbyes the last time I will hold you near
'再见!'这是我最后一次拥抱你
Someday you'll say that word and I will cry
总有一天,你会说出一声'再见',而我将会哭泣
It'll break my heart to hear you say Goodbye
听你说声'再见'我会心伤
Mamma you gave love to me
妈妈,你赐予我真爱
Turned a young onesintosa woman
从年轻少女蜕变成熟女人
And Mamma all I ever needed Was a guarantee of you loving me
妈妈,我只要你保证永远爱我
Cause I know there is no other love like a mothers
因为我知道,世间至爱也比不上母爱
Love for her child
母亲对小孩的爱
And it hurts so that something so strong someday'll be gone
母爱如此浓烈却有散去的一天,真是让人心痛
Must say goodbye
终须一声再见
But the love you give will always live
但是,你付出的爱将会生生不息
You'll always be there every time I fall
我跌倒的时候,你总会扶持着我
You take my weakness and you make me strong
我脆弱,你让我坚强
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till forever comes
我会永远爱你,直到永恒
  And when you need me
  你需要我的时候
  I'll be there for you always
  我会陪伴你
  I'll be there your whole life thru
  我会陪伴你,伴你一生
  I'll be there thru the lonely days
  我会陪伴你,走过寂寞岁月
  I'll be there this I promise you mamma
  妈妈,我会陪伴你,这是我对你的承诺
  I'll be your beacon thru the darkest night
  最黑的夜里,我就是陪你的路灯
  I'll be the wings that guide your broken flight
  不顺遂的旅程中,我就是指引你的双翼
  I'll be your shelter thru the raging storm
  狂风暴雨发生,我就是陪伴你的庇护
  And I will love you till forever comes
  我会永远爱你,直到永恒
  Goodbyes the saddest word I'll ever hear
  '再见'是我听过最感伤的话
  Goodbyes the last time I will hold you near
  '再见!'这是我最后一次拥抱你
  Someday you'll say that word and I will cry
  总有一天,你会说出一声'再见',而我将会哭泣
  It'll break my heart to hear you say Goodbye
  听你说声'再见'我会心伤
  Till we meet again until then goodbye.
  我们会再次相见,但终将再见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3 17:40
Run To You by Lea Michele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FugOsusDkHc[/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3 17:46
Simply Three - Rain (Original Song)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KFppTBdCse8[/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3 17:56
Sarah.Brightman-Scarborough.Fair-史卡博羅市集-HQ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CiBweONUxyQ[/SharedVideo]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Jv26llfRt0w[/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3 17:58
You Raise Me Up

[SharedVideo]https://www.youtube.com/embed/jW1dXDb7aDw[/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4 12:59
自然全同性,即自然美。自然美是唯一性的。美是自然自在全同性的一般化形式表征——弧性。

审美是一种生物性本能动机,其源自于现实个体相对于自然全同性在结构上的先天残缺性及其本在趋同性。审美是基于但超越于个体残缺性关于自然全同形式表征的理性抽象。不同的自然美抽象,决定了不同的美学观念。

审美观念决定着审美实践。美的形式和审美观念构成了一切美学实践的原则性基础。美学实践的根本性目的是通过对自然美的形式学研究与发掘,进而提供社会性残缺条件下可群体化的精神补(代)偿。因应个体残缺的现实多样性而审美需求也是多样化的。

美学的本质是对现实残缺的批判。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14 15:48
自然世界的全同性是美的最高形式定义。这种美是绝对的、唯一的、质朴和简约的。它涵盖了能、能量。

自然世界的统一性是美的最高形式表达。这种美是相对的、多维的、多样和复杂的。它涵盖了时间、空间和物质。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01:07
美的本质是人类于自然意义上的不完备性。自然的和谐一致性是美的最丰满内涵。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相对于自然和谐一致性而言,都是不完备的,也因此,美的认识意义,其实是一种对所有现实不完备性的相对补缺的绝对集合。人类精神中,关于自然的这种绝对集合,通常被称之为——自然美。

现实生活中,人们关于自然美常常另有含义,即人工之美与自然美之间的相似度。也可以被称之为艺术逼真。换言之,自然美是艺术美的感知模板。也因此,自然美在认识意义上,是由先天的自然美和后天的自然美两层概念化含义。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谈及的自然美,指的是后天的自然美。

先天的自然美是有自然自在自身的系统性和实在性所构成的美,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非艺术性的美。后天的自然美,则是由人类理性关于先天的自然美的多种感受、见解、认识等所构成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技能化的美。

艺术美和后天的自然美不同。后天的的自然美是所有关于先天的自然美的集合化、全相位的统称。而艺术美,则是这种集合的各个不同的表达维度。艺术美在实际生活中,更多情况下是个性化的审美,是关于后天的自然美的个性觉悟。

鉴于现实中事物的离散化不完备性,人们在天性上是爱美的。一般条件下,艺术美源生于个体,强化于群体,超越于现实,补偿于精神。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02:56
艺术修养对艺术美的形成至关重要。

艺术修养不单纯是相对的知识或技能的占有,更深刻的内秉要求是是艺术家对生活或先天的自然美的理解。说穿了,伟大的艺术家追求的是情操、容纳和理解。这本质上是反个性化的对自我本性的逆反和抵抗。可惜的是,当代艺术家缺乏的恰恰是对自我审美的“背叛”。而更经常的是反其道而行之,把个性化上升为一种“创造”、“独立”,却是实质上的一个个性标榜,甚至夸张。

任何严肃而有成就的艺术家,从来都是从“忘我”的角度来审视生活、审视苦难与缺憾的。这也是一种美,一种忘却了自我对美的狭隘追求之后的扩散放大的美。尽管这样美本质上依旧是个性的,但它至少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具备了悲悯、共情和广泛同情的群体化的美。这也是艺术实践成效与否的理性基础。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03:07
美的精神背后,包含着眼泪和无奈。审美的原则本身就是精神上疾苦对解脱的寄托。伟大艺术家的心境,必须不是自我属性的。指标化的看,艺术家内心的痛苦指数与其成就成正比。形象化地看,历史上任何伟大的艺术家,不仅仅是技法的伟大实践者,更是一个人间普遍的苦痛所集结而生的纯晶。

失败的艺术家通常失败的原因并非其技术、手法或技巧,而是其情感、灵魂或或自私——简约谓之:情怀!

计量性的看,就是你有多大的艺术情怀,就会获得正比性的艺术共鸣。

实践中,艺术家的激情一旦指向功名和利益,无论是怎样的天分,都终将会失落于交易而丧失其优雅独具的艺术才质。

任何有贡献的艺术家,都是民间悲悯的祭品。他们以牺牲个人对美的满足性追求而换取将其感受、获得的美感扩及给民众。一个不尊重艺术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斥了铜臭的低阶社会。另一方面,一个流窜着钻营取胜的艺术家的社会,也必将是一个将麻木和痛苦压抑在内心深层而苦闷的群团社会。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15:10
由于美学是植根于自然美基础之上的理性实践。因此,任何美学理想的产生,都不可能脱离其本土人文。

若非产自于本土文化土壤的美学,都必定要么是主动移植的,要么是被动侵入的。缺乏本土美学的文化,犹如丢失了灵性的躯体。这种文化将若如案上刀俎之物!

整体人类意义上而言,源出于各个本土文化的美学及其实践之间的比拼,除去其艺术技巧性,认识本质上拼的是人类灵性,拼的是关于自然之美的理性能力与崇拜,拼的是各自文化的优劣与生存力。社会学意义上,拼的是尊严、拼的是博爱、拼的是信仰!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15:20
人于自然,共享其美,这是人类尚美的共性使然。

然而,不同的地理地域,不同的人种组合,不同的历史变迁,不同的文字语言等,都将左右和影响着各自艺术手段和审美图腾。

纵观人类文化体系,其复杂中包含着趋同,其独特中包含着普适,其保守中包含着接纳,其开放中也包含着坚守。任何本土美的背后,都折射着自然之美。这就是美无疆界的自然成因。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15:55
社会生活中对外邦艺术的普遍尚美,表征着该本土人文广义化的谦卑和自省。它是一种被动性的追求精神精进的集体无意识活动。但同时也是本邦艺术的衰落化征兆——本土美学在理性层面庸俗化的指征。更深刻地说,是本邦自信心的散失。

美学原理而论,那些因由人类先天不完备性所传导的、原始的、本能的、正性的和积极的精神作用,最终集结为各自美学构架的基本动力——本土自信,在外邦美学域内流行时,转逆成了本土自卑。直白地说就是“美不及人,才不及人,技不及人,……”。一个弱化、放弃甚至拒绝了对自我缺陷直面批判的精神群体,还能指望什么呢?那将势必呈现出虚华、掩饰、悲观,甚至忘本的群体精神面貌。

又鉴于美学进步及其发展,历来都是以个体性的天分或天才能力为其实践基础的。所以,这就不得不看到艺术家,特别是伟大艺术家对本邦及世界文明所负有无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

尊重艺术,就是尊重自我。尊重艺术家,就是尊重自我批判。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所有本土文化的根脉所在!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16:29
美不是财富,美是天然本在形而上的生存原欲。

美也不是文化,美是天然本在形而下的无形精灵。

美更不是艺术作品,美是对天然原在形式缺陷的代偿冲动。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18:17
美为什么具有社会价值效应?其价值成本的要素是什么?

天然美好的事物原本是无价的,而人工创作的美好事物,原本也是如此。

美好的事物(天然的或人工的)之所以价值化,除了因之个体性、稀缺性而构成了美的价值前提之外,人类时代的经济模式也起着深刻的条件性作用。

共享经济条件下,美不是以其构成成本为核心价值标定的,美更像是一种集体能力的象征性标识,美的基本价值体现方式是集体化共享与占有。而在交换经济条件下,美才转变成为以私人化独享与占有的价值方式。

无论是集体共享,抑或私人独占,美的价值成本无非是两个要素:1、时间性成本,2、空间性成本。简单地说就是美的实践过程的综合性成本。尽管如此,美在价值成本化时,因社会经济模式的不同,其要素成本的价值评估原则和审美方式也是差异巨大的。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5-28 18:39
如何定义美呢?

简明地说:美的本质是任意系统在其整体形式方面的一致性。相对于物质存在,美的形式定义是弧性的。

美无法用任何具体的事物加以定义。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偏态的。举个例子:任何具体的个人都不能呈现出作为人的完美性,但把世界上所有的具体人集合“叠加”起来看,就极大程度的趋近了人的天然完美性了。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话,就是任何具体的事物相对于其系统而言都是离散的,对系统的这种离散状态进行描述时,常见的方式是正态分布。换言之,在物质世界里,美的完备性不可能是具体的、实在的,而只能是抽象的、虚拟的。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6-23 01:49
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历史与当代

【摘要】
       自然美,无所不在,如同时空与我们影移形随,它是人类关于美的先验性模板。艺术美,千姿百态,如同水和空气对生命那样重要,它是人类崇拜自然之美的经验性感受。自然美对艺术美的规定性,以及艺术美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切审美理论的根本性基础。因为,艺术美隐含了人类理性对自然美最高形式的本能感悟。美育、艺术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如何体验自然美的丰富内涵并经由多样化的艺术方式再现它。

关键词:审美,审美形式,审美机制,审美实践


导言:
任何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都是基于其观念原则的,而任何观念的核心,则是基于其元概念的本义解。理性人类关于自在的本义赋义及形式抽象不同,由此而来的认识感受也不尽相同。例如太阳图腾和阴阳五行。换言之,观念的偏正,势必导致相应实践效应的优劣。没有不植根于文化土壤的美学。也就是说任何美学首先是源自于本土定域的特定理论,其次才有可能被拓展成为广域性理论。鉴于此,尤其是当今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批判性借鉴西方美学,致力于继承、发展和创立本土美学理论,方为学界的当务之急。

一、美的形式及本质
描述这个物质世界的形式表征是一个其内各项统一、其外绝对同一的宇宙球体也即全同性,也是自然美的最高形式表征。简明地讲:自然美是弧性的。通俗地讲:美是频率。

譬如:音乐、语言(声频类),绘画、文字(光频类)等等。也就是说,几乎一切能被利用并转化成艺术美效应的物理存在,都可以简并为频率形式。

自然世界的全同性是美的最高形式定义。这种美是绝对的、唯一的、质朴和简约的。例如物质与能的界定。

自然世界的统一性是美的最广泛的形式表达。这种美是相对的、多维的、多样和复杂的。比如人类及其文化的复杂性和物质形态的丰富多样性。

美不是理性内在的属性。精神层面中的“美”其实是一种关于外在自然美的本能性感应。这些林林种种的精神感应经过整合梳理而上升到理性层面时,形成了所谓的美学理论。也即美不可以推知,但可以感知。美似乎看上去是自明的,似乎是可以被人们依据各自感受所自定义的。事实上,在关于美的一切感受之下,美是因人类原在性缺憾所引发的对自然完善性需求的一种呈现在精神层面的本性补偿。例如任何单一人和物都不可能完美,但整个人类和所有物质的总和就一定趋于完美。因此,美是外部的,自在的,天然的,原始的和本一的,是宇宙存在的本真形式。

美的本质是任意系统在其整体形式方面的一致性。相对于物质存在,美的形式定义是弧性的。

美无法用任何具体的事物加以定义。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偏态的。譬如:任何具体的个人都不能呈现出作为人的完美性,但把世界上所有的具体人集合“叠加”起来看,就会极大程度的趋近了人的天然完美性。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话,就是任何具体的事物相对于其系统而言都是离散的,对系统的这种离散状态进行描述时,常见的方式是正态分布。换言之,在物质世界里,美的完备性不可能是具体的、实在的,而只能是抽象的、虚拟的。

1、自然美与美学
美学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所谓“自由”是以天然规定性为基础的相对于自然美的离散性。也即“自由”是以天然规定性为前置条件的。这种离散既决定了人类肉体方面的缺陷,也决定了人类追求自然美的精神趋同。而艺术美所集中表达的正是社群意义上的这种对自然美的精神向往与行为趋同。因此,没有自然美就没有艺术美。

美的本质是人类于自然意义上的不完备性。自然的和谐一致性是美的最丰满内涵。现实世界中,事物相对于自然和谐一致性而言,都是不完备的,也因此,美的认识意义,其实是一种对所有现实不完备性的相对补缺的绝对集合。人类精神中,关于自然的这种绝对集合,通常被称之为——自然美。

现实生活中,人们关于自然美常常另有含义,即人工之美与自然美之间的相似度,也可以被称之为艺术逼真。换言之,自然美是艺术美的感知模板。自然美在认识意义上,是由先天的自然美和后天的自然美的双重概念化。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谈及的自然美,通常指的是后天的自然美。

艺术美是人类努力透过理性去发掘自然美的过程。这同时揭示出人类理性关于自然美在认识方面的落后与欠缺。长期以来,自然美未能上升成美学的主题,一方面是美学在哲学意义上的肤浅,另一方面,人们尚未发现自然美的自在形式。

2、美的社会意义
美不是财富,美是天然本在形而上的生存原欲,既无可估价又不无价值。

美也不是文化,美是天然本在形而下的无形灵动,既无所不在又无迹可寻。

美更不是艺术作品,美是对天然原在形式缺陷的代偿冲动,艺术作品是对这种代偿冲动的记述、描绘和呈现。

人的本质因由先天的不完善,故而求美乃本性之一。 我们可以极大程度的趋近美的天然形态,但无可触及。换言之,人类源出于完美自然,但体现这种内在完美性状的却是其位于自然实在性层面中所特定的、原质的天然破缺。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这个道理。

二、审美机制
审美是生物本能。生命是一个从自然来又回到自然的过程。相较于自然的完美性,生命过程是虽不完美但又不断趋于完美的过程。人作为生物的审美本能来源于人的不完美对完美的天然趋向性,这种趋向性的体验经历即是审美实践。

求美作为一种本能驱动,无需高深理论均可直觉体悟。是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审美机制是基于并超越个体残缺性关于自然全同形式表征的理性抽象。

1、美的形式多样性与内在一致性
美的感悟呈现个体多样性和群体一致性。

趋美之心无矛盾,分歧在于个体间。譬如美的相对性(对于甲是美,对于乙则或否)。简言之,不存在个体审美的实在性普遍定义。美的广泛而质朴的定义一定是任意群体文化基础上单一的天然形式美。这种美学也就是群族的个性集约化的美。故而,每个民族都有其美的形式崇拜,例如图腾和禁忌。

2、美的社会价值及其价值成本
天然美好的事物原本是无价的,而人工创作的美好事物,原本也是如此。

天然的或人工的美好事物之所以价值化,除了因之个体性、稀缺性而构成了美的价值前提之外,人类时代的经济模式也起着深刻的条件性作用。

共享经济条件下,美不是以其构成成本为核心价值标定的,美更像是一种集体能力的象征性标识,美的基本价值体现方式是集体化共享与占有。而在交换经济条件下,美才转变成为以私有化独享与占有的价值方式。

无论是集体共享,抑或私人独占,美的价值成本无非是两个要素:

1)    时间性成本
2)   空间性成本

简单地说就是美的实践过程的综合性成本。尽管如此,美在价值成本化时,因社会经济模式的不同,其要素成本的价值评估原则和审美方式则是差异巨大的。
三、审美实践
审美观念决定着审美实践。美的形式和审美观念构成了一切美学实践的原则性基础。美学实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自然美的形式学研究与发掘,进而提供社会性残缺条件下可群体化的精神补(代)偿。因应个体残缺的现实多样性的审美需求亦呈多样化。

1、个体实践:
通过发现自我的不足与完美之间的差别并呈现这种缺憾,进而引导人们趋于完美。例如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2、社会实践:
通过发现群体文化形态下的系统偏差与完美之间的矛盾,揭示存在的困惑并为社会进步提供参考,进而引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趋于和谐与完美。例如环境美学及文化批判。

相较于自然存在,人类具有先天的不完美性和对于完美的趋同性。这个自身的局限性和不完美性,并不妨碍他对于完美的发现和趋同。因为它来自完美自然,可以通过自身的缺陷性感悟,发现自然的完美。美的动机是对缺憾的理性,因此,缺憾本身或发现缺憾是美或审美,而不会导致人们的群体性自卑。(例如艺术作品中对落叶的描述即是对缺憾的审美)。

       无论就个体还是群体来讲,发现和揭示缺憾与完美的差距都不是为了否定和摈弃。恰恰是要承认并欣赏这种悲剧美的独特性:虽然我们不够完美,但我们是完美的一环,是自然世界的独特性。对这个独特性的哲学评判与审美思考,推动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健全。

3、审美实践的多样化:
任一群体和个体对应完美自然的角度和维度不同,也就决定了个体对美的认识和发现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式。

       审美实践不能靠个体体验来摸索。因为美是自然自在的,非人为的(虽然可以有人性美,但美本身是超越人性的)任何个体都是缺陷的,因此任何个体的审美体验都不具有普适性。专业的学者和专家,虽然超越了个体体验的局限性,但仍然是以个体验为基础的同类体验的扩展、总结或归纳进而形成的自我的美学主张。

      4、审美实践之审美表达(方式)
1)   空间性、时间性、综合型。
2)  其中形象艺术是空间性裁取;
3)  音乐是时间性表达;
4)  戏剧、电影属综合性表达;
5)  语言、文字是通过声音和符号形象的时空综合信息(事情、事件)表达。
四、艺术美与艺术家
       任何具备广泛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其基础是受众的内心回应。缺乏广泛回应的艺术不能被否认是艺术。艺术思想的成就一旦转化为作品,就必然附带了时代文化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实现,有些是当下的,有些则是滞后的。也即所谓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什么意思呢?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放一放就值钱了。通常而言,艺术家靠技法“吃饭”,靠思想“留名”。

       一切用于体现艺术思想的手段都是艺术工具。也因此有了“家”和“匠”之分。譬如绘画,“匠”卖弄的是线条和色彩,而“家”宣导的是理解与情愫。再如音乐,演奏家玩耍的是技法和效果,而音乐家把弄的则是感悟与情志。把艺术工具的娴熟应用作为“家底”的只能称之为匠心卓卓,虽然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但此类创作是基于个性基础条件下对主题作品的再解读,而非根本意义上的创作。

       艺术的灵魂是什么?是作品中反复强调和再现的主旋律吗?肯定不是。艺术的灵魂是共享。可以通过解析这种特定共享的自然基础以及精神本质来理解艺术实践的审美意义。某种意义而言,音乐和绘画都是“补残”的艺术。也就是说,它们各自无论于其自然本质层面或形式层面都是先天性缺如的。而且,二者的缺如也是互补的。音乐和美术看上去更像是同源异体的孪生关系。

       绘画是再现瞬时空间性的艺术范式,而音乐则是再现空间连续性的艺术范式。两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人类的时空经历或体验。也就是生命的存续过程及其经验。如同建筑艺术是绘画的延伸,器乐是声乐的延伸那样。
       绘画的基础是事物的空间特性,是以事物的“某时某刻”的空间状态为艺术刻画基元,以静映动。通过空间形式(场景)反射出主题所对应及关联的时间故事。音乐呢?是以事物的时间特性为基础,通过事物在时间上的连绵状态为艺术刻画基元,以动映静。通过特定时间段(旋律)反映出主题所对应及关联的空间故事。如果说绘画艺术是时空的“截点”泛化的话,那么音乐艺术就是时空的“连续”脉动。

       物理学上看,绘画的点线面、色彩等要素,不过是物质质在感的具象化重组。音乐的旋律、节拍等要素,不过是物质波律感的特频化重组。简单地讲,绘画是“粒子”的艺术,音乐是“波动”的艺术。

       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音乐和绘画的“通灵”性。因为人类是以物质方式而存续的,必然无可逃脱的接受物质律的支配。无论人类的心灵主观或精神存在当下看来是多么的黑匣子,也仍旧被宇宙客观所框定并遵循其规律。

       以“声色”之术,通过知觉途径,作用于物质人类的意觉层面,这样的非语言、非逻辑方式,或许较之语言的,逻辑的方式更具备直接的、原始的、广义的激发和传递功效。事实也正是如此!音乐和绘画的美学感不是比科学的美学感更容易被广众所接受和传咏吗?无论其是欢乐或忧伤、圣洁或阴暗、伟大或低俗、甚至重生或毁灭。

       这里把音乐和绘画与科学并重的看待。如果一定要严格的有所区分的话,音乐和绘画之美或许更偏重于意念的、情绪的、非理性和/或逻辑强迫的、无意识层面的感同化作用方式,而科学则与其相反。无论科学还是音乐和绘画,都是基于人与人并借由物质方式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两者的最高境界都是努力开启人类的灵智之光,以期丰富和美化生活。如果说科学是人类行为短板的延伸,能否说音乐和绘画是人类精神短板的延伸呢?换言之,科学如果是人类行为能动的源泉,那么音乐和绘画就应该是人类精神能动的食粮。

       1、艺术与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不单纯的是相对的知识或技能的占有,更深刻的内秉要求是艺术家对生活或先天的自然美的理解。说穿了,伟大的艺术家追求的是情操、容纳和理解。这本质上是反个性化的,是对自我本性的逆反和抵抗。可惜的是,当代艺术家缺乏的恰恰是对自我审美的“背叛”。而更经常的是反其道而行之,把个性化上升为一种“创造”、“独立”,实质上却是个性标榜,甚至自我夸张。

       任何严肃而有成就的艺术家,从来都是从“忘我”的角度来审视生活、审视苦难与缺憾的。这也是一种美,一种忘却了自我对美的狭隘追求之后的扩散放大的美。尽管这样美本质上依旧是个性的,但它至少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具备了悲悯、同情和广泛同情的群体化的美。这也是艺术实践成效与否的理性基础。

       美的精神背后,包含着眼泪和无奈。审美的原则本身就是精神性疾苦对解脱的寄托。伟大艺术家的心境,必须不是自我属性的。

       指标化的看,艺术家内心的痛苦指数与其成就成正比。

       形象化地看,历史上任何伟大的艺术家,不仅仅是技法的伟大实践者,更是一个人间普遍的苦痛所集结而生的结晶。失败艺术家的失败的原因通常并非其手法或技巧,而多是其情感、灵魂或或自私——简约谓之:情怀。
       计量性的看,就是你有多大的艺术情怀,就会获得正比性的艺术共鸣。

       实践中,艺术家的激情一旦指向功名和利益,无论是怎样的天分,都终将会失落于交易而丧失其优雅独具的艺术才质。

       任何有贡献的艺术家,都是民间悲悯的祭品。他们以牺牲个人对美的满足性追求而致力于将其感受和获得的美感传递给民众。因此一个不尊重艺术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斥了铜臭的低阶社会。另一方面,一个流窜着靠钻营取胜的艺术家的社会,也必将是麻木和痛苦压抑在内心生成而苦闷的群团社会。由于美学是植根于自然美基础之上的理性实践。因此,任何美学理想的产生,都不可能脱离其本土人文。

       整体人类意义上而言,源出于各个本土文化的美学及其实践之间的比拼,除去其艺术技巧性,认识本质上拼的是人类灵性,拼的是关于自然之美的理性能力与崇拜,拼的是各自文化的优劣与生存力。社会学意义上,拼的是尊严、拼的是博爱和信仰!人与自然共享其美,这是人类尚美的共同天性。

       然而,不同的地理地域,不同的人种组合,不同的历史变迁,不同的文字语言等,都将左右和影响着各自审美图腾。

      2、美的动机——美育
       鉴于美的动机是对自身缺憾的理性,对广义美的理解的深刻性,将导致更高级别的艺术创造。群体意义上,个体的自卑是常态,是可以通过美育来矫正的。

       错误的美学理论将导致群体的审美障碍。例如将审美定义为对美的追求,而不是对美的鉴赏和理解。审美的本质是能够面对自身的缺憾的心理补偿。这种补偿的现实意义,如果不能够理解自然的完美性是人类不能够达到的,这样的审美追求就是一种伤害。

       自然是无数个缺憾构成的完美。而缺憾本身是构成完美的环节和片段。面对缺憾,把缺憾变成完美,这是人类审美活动可以达成的自豪和骄傲。

       新时期美育的主题,应该是通过发现和正视人类自身的缺憾,进而敬畏、亲近并努力理解自然之完美。

       因此,美学的实质是对现实残缺的批判。

五、结论与展望
       纵观人类文化体系,其复杂中包含着趋同,其独特中包含着普适,其保守中包含着接纳,其开放中也包含着坚守。任何本土美的背后,都折射着自然之美。这就是美无疆界的自然成因。

       社会生活中对外邦艺术的普遍尚美,表征着该本土人文广义化的谦卑和自省。它是一种被动性追求精神的集体无意识活动,但同时也是本邦艺术的衰落征兆——本土美学在理性层面庸俗化的指征。更深刻地说,是本邦自信心的丧失。

       就美学原理而论,那些因由人类先天不完备性所传导的、原始的、本能的、正性的和积极的精神作用,最终集结为各自美学构架的基本动力——本土自信,在外邦美学域内流行时,转逆成了本土自卑。直白地说就是“美不及人,才不及人,技不及人,……”。一个弱化、放弃甚至拒绝了对自我缺陷直面批判的精神群体,将势必呈现出虚华、伪饰、悲观,甚至忘本的群体精神面貌。

       又鉴于美学进步及其发展,历来都是以个体性的天分或能力为其实践基础的,所以这就不得不看到艺术家特别是伟大艺术家对本邦及世界文明所负有无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

      尊重艺术,就是尊重自我。尊重艺术家,就是尊重自我批判。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所有本土文化的根脉所在。

       先天的自然美是由自然自在自身的系统性和实在性所构成的美,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非艺术性的美。后天的自然美,则是由人类理性关于先天的自然美的多种感受、见解、认识等所构成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技能化的美。

       艺术美和后天的自然美不同。后天的的自然美是所有关于先天的自然美的集合化、全相位的统称。而艺术美,则是这种集合的各个不同的表达维度。艺术美在实际生活中,更多情况下是个性化的审美,是关于后天的自然美的个性觉悟。

       鉴于现实中事物的离散化和不完备性,人们在天性上是爱美的。一般条件下,艺术美源生于个体,强化于群体,超越于现实,补偿于精神。

参考文献
1、《弧的原理》,作者:  Frank Meng (美国),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4,ISBN: 9787801966339
2、《天堂之门和自我之路》,作者: 湖风,东方出版社,2008.8,ISBN: 9787506033022
3、www.arcii.org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6-30 01:07
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历史与当代
The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Historyand contemporary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7-13 01:38
弧人挚友退休金教授演奏的九孔葫芦丝独奏曲,推荐给大家欣赏一下下,乐一乐就是了。这可纯属金教授的小小业余爱好之一吆,并非专业大咖的把玩,好坏都拒绝扔砖啦! 倘若有实在气不过的,扔我好了!


九孔葫芦丝独奏:象脚鼓敲响的时候


[OneDriveEmbed=https://onedrive.live.com/download?cid=74CFE97E1DF9A643&resid=74CFE97E1DF9A643%21426&authkey=ABR8aQP8y9P0xOg]mp4[/OneDriveEmbed]


    象脚鼓敲响的时候.m4a (2.86 MB, 下载次数: 169)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7-13 04:47
艺术之美,其手段并非仅仅是通过完美形象的塑造以求强化美的代偿效用。日常中,却常常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即通过强化残缺而凸显美的对人类生活所无可取代的作用,例如悲剧。

为什么悲剧的效果可以能更强烈地撼动人们的心理?
为什么人们对悲剧的印象要远远大于喜剧?
为什么人们最为忌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苦难故事反而又是人们最喜爱的美学形象的载体?
为什么艺术家对美的更深刻性感受不是来源于快乐,而更多的是来源痛苦?
为什么悲剧中的美可以更有力地引导和激发人们向善的力量?
为什么喜剧中的美及最难创作也最难保持?
为什么悲剧虽然是通过进一步撕裂人们残缺的内心景象却反而可以获得更丰满的美感?
……

如此看,美还是那个美吗?美还是美吗?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9-8 23:12
你会随着音乐的旋律而舞动吗?

[color=rgba(0, 0, 0, 0.298)]Dan Falk
原理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color=rgba(0, 0, 0, 0.298)]

音乐和舞蹈深深地嵌入在人类的体验之中,以至于我们几乎把它们视作理所当然。它们彼此不同,却又密切相关:音乐——这种随着时间排列出的不同声音组合,让我们的身体也随之舞动。即便在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也会追踪音乐的拍子、节奏和律动,而舞动回应。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证据表明,包括加利福尼亚海狮和恒河猴在内的一些动物,也能对音乐作出反应,虽然不如人类做的那么好,但也能“跟上节拍”。另外,尽管人类似乎会本能地对音乐作出反应,这种本能却可能遭到破坏:一些罕见的案例报道了无法将身体动作与音频提示同步的人。罪魁祸首可能是大脑某些关键区域(如基底神经节,控制自主运动功能和程序性学习)的损伤或功能障碍。

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发展出了用来定量研究人类对音乐多种形式的反应的工具。这个研究项目依赖多种方法,涉及从研究感知和认知的技术到神经生物学和神经成像的技术,还包括来自心理物理学、进化心理学和动物研究的洞察力。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Daniel Levitin写过诸多关于音乐科学的作品。起初他是一名专业的音乐家,重返大学后,他被音乐家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所驱使,继而开始了研究音乐科学的生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认知心理学家Daniel Levitin。| 图片来源:JAMES PROVOST

为什么一些音乐家比其他的音乐家更受欢迎?音乐这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如何进行的?Levitin并不知道哪些专业能解答这些问题。他先是去了音乐系,又去了开设美学课程的哲学系,再去了讲授群体行为如何应对潮流和运动的社会学系,还去了心理学系,最终发现认知心理学或许有能够探索这些问题的工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音乐的起源

从多久以前,音乐和舞蹈成为了人类演化历史的一部分呢?

洞穴绘画会留下痕迹,我们可以据此用碳定年法来测试年代;但是音乐不同,音乐是短暂的听觉信息,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直到钢琴卷帘和手写音符的出现。所以我们只能推测。

骨笛是我们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与早期人类有关的人工制品,其中一些已经有超过四万年的历史。许多骨笛可以演奏五声音阶,本质上也就是蓝调音阶。所以我们在四万年前不仅有了音乐,还有了蓝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五声音阶在每个八度内有5个音符,不同于通常更熟悉的七声音阶在每个八度内有7个音符。中国传统音乐即是五声音阶系统,“宫商角徵羽”对应于七声音阶中的1-2-3-5-6. | 图片来源:Wikipedia

另一项证据是在洞穴或陶器碎片上对人们跳舞的描绘。第三个证据来自于与西方文明和技术隔离的狩猎采集者或者自给自足的部落群体,探访他们的人类学家和文化心理学家观察到,他们也拥有音乐和舞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中国河南省出土的用丹顶鹤翼骨雕刻的六个笛子。研究表明,这些有着7000到9000年历史的骨笛产生的音符类似于西方以“Do-Re-Mi”开头的八音符音阶。| 图片来源:COURTESY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什么人类会发展出音乐?

心理学家Steven Pinker在他1997年出版的《大脑如何工作》一书中说,音乐是“听觉上的芝士蛋糕”,他声称音乐不可能是进化适应的结果,因为音乐不能提供任何生存优势,并认为音乐是语言发展的偶然产物。

Levitin则认为,有证据表明,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音乐习得模块”,类似于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语言学家)为描述语言习得而提出的概念。婴儿只要接触到音乐就能自然而然地作出反应,根本毋需明确的教导。大多数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辨别出偏离序列的和弦,或者音调不准的音符。这表明,大脑中已经进化出了能够从听觉通道接收信息或者刺激的回路,然后将其转化成运动输出——身体运动。

人类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物种,这表明存在一些进化优势。这可能与人类具有与他人的行动保持同步的能力有关。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的情形:人们举着重重的石块,试图将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如果有一首劳动号子可以帮助他们同步地举起重物或者帮助他们狩猎,会怎么样呢?能够随着有节奏的运动而联合起来会是巨大的优势。

还有舞蹈。在我们所知的每一种文化和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里,音乐和舞蹈都是互相伴随的。而且有些舞蹈可以持续数小时。所以,就像孔雀的尾巴一样,音乐是性能力、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的一种展示,是对健康的彰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舞蹈,回应音乐节奏的运动,普遍跨越所有人类文化和时代。(左)1963年,纽约的一对夫妇在跳舞。(右)2011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男女在表演传统舞蹈。| 图片来源: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CORTLAND & DANEMO / 123RF

另一个优势就是社会连结,比如说在母亲和婴儿之间,所有文化中的母亲都会本能地为她的孩子唱歌。这是一种吸引婴儿注意的方法,让婴儿学习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是什么样的。

或许最有趣的是,音乐会帮助记忆。因为节奏、音调、结构和韵律这些能互相加强的信号,以及特属于音阶的那些限制(不是任意一个音符都适合),让音乐成为了编码信息的理想媒介。这就是为什么像《旧约圣经》与《荷马史诗》这些东西在用文字记录下来之前数个世纪,能够通过音乐流传下来。口述传统、流动的吟游诗人,都是保存信息的绝佳方式。

Levitin和Pinker提供了关于音乐起源的两种不同观点,但这正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搜集并诠释证据,衡量其重要程度,最后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

有趣的是,即使是没有受过任何音乐训练的人也能够较好地“跟随节奏”。Levitin在文章中指出,当普通人唱自己记忆中最喜欢的歌曲时,他们的节奏会保持在标准录制版本几个百分比的范围内。这种节奏感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吗?

Levitin认为,跟随节奏的技能之所以看起来似乎是本能的,一方面是因为神经元会跟音乐节奏保持同步,另一方面是因为,婴儿要经历一段时期来练习运动机能,并将预期结果看作是一种训练视觉运动系统的方式。当我们“在时间中前行”,或者在学校做“开合跳”的体操时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此外,这可能也是一种进化适应。能在同步的群体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人可能具有实际的生存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落后节拍、落在节拍上、超前于节拍这三种击鼓的方式会产生微妙的差别。这种差别几乎无法察觉,但是会让人们产生细微的情绪变化。落后节拍击鼓为一首歌带来单调乏味、沉重或昏昏欲睡的情绪,比如说听披头士的歌曲Something,鼓声让歌曲的部分延长展开或者说释放,迫使听者耐心等待合唱逐渐变强。相反,传递出一种紧迫感的歌曲,其鼓点往往超前于节拍,这会非常微妙地催促歌曲的进行。| 图片来源:Wikipedi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研究音乐科学的途径

人们通常用神经成像的手段来研究大脑的哪些部分是活跃的,但是这并非真正看见大脑中化学物质的传递,而化学物质的传递在某种程度上是更为根本的。

在做了20年的神经成像研究之后,Levitin尝试研究音乐相关的神经化学过程。他们根据测试对象聆听音乐时特定的激活区域以及激活时间,来研究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研究表明,人们在听到愉快的音乐时,大脑中的一个被称为腹侧被盖区的特殊结构以及另一个被称为伏隔核的结构,会在听觉皮层的信号出现后几个毫秒内被激活。而这些结构会调节多巴胺的水平。因此看来,这使得多巴胺得到了释放。

最近,他们采用一项利用放射性来标记大脑中的多巴胺的技术,在测试者听音乐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以观察多巴胺的去向。

阿片类物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愉悦感,大脑会释放阿片来对性、药物和食物等活动作出反应,Levitin猜测,阿片类物质也可能会调节音乐快感。因此,他们用药物暂时阻断测试者大脑内的阿片类药物,同时让控制组服用安慰剂,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差别。接着,他们要求受试者听自己最喜欢、最感到愉快的音乐。结果,测试者报告说,音乐很好听,但是并没有触动他们。这被认为,药物影响了他们对音乐作出的反应。

除了阿片类药物系统,还有后叶催产素系统(Oxytocinergic system)和血清素系统(serotonergic system)。Levitin认为,神经化学会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他期待在神经化学的帮助下,自己有一天够弄明白,为什么一些鼓手的鼓点更加动人,又是什么让人们产生了节奏感……

撰文:Dan Falk
原文标题为“The music moves us — but how?”,首发于2018年8月3日的Knowable Magazine。原文链接:https://www.knowablemagazine.org ... /music-moves-us-how。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3 11:35
美的本质是共享而非私有。所以,任何被占有的美,要么是个性的偏好“美”,要么是厄运中的真美。

无论个体意义或群体意义,美都是召唤人类觉悟的自然力量。

美,表征了人类精神的共享原则。不美,才是人类固守自我本性残缺的自私。

灵魂,总是在美的感召及其原则与形式中战栗不止。

美非神圣,它是一种原在于人性之中向善(自然美)的原动力。任何灵魂,若美不去占领,则必定反转于邪恶(本性残缺)。鉴于一切物质存在的二重交互性,美的社会实践意义其本质就是引导人们取矢其一。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时间上就是一个自私和大公的选择与跳跃的过程。由此铸就了人生交互起伏的安逸与苦痛。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3 12:49
很多时候,美是无法被消费的。与其说“消费”美,不如说是消费了自我灵性。

美的“消费”,本质上是地狱(丑)与天堂(美)两者在灵性中的格力。

美的消费取向——共享抑或分享,将构筑起生灵社会模式的雏形模板及其分化规则,也是一切社会力量的源头。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4 00:23
美学观点的角度看“人为什么自私?”因为任何个体都是自然美的“局部”。人的向美之心呈现在财富方面时,就是所谓的“自私”。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4 01:49
人世间,女性是美的承载者,男性是美的解惑者。多重性的交错和组合,构成了浩繁各异的人生。也只有那些美者和穷悟的组合,才有可能揭示出自然更深一层面的意义——存在的意义。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11 14:33
“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举行

2018-11-11 18:30
光明日报客户端
晋浩天



“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日前在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以党和国家有关美育方针为引领,在直面当代社会文化与艺术变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当代美育、艺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实践问题,希望进一步推动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实践深化。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审美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与西方国家同行相比起步较晚,但我们在西方同行的理论贡献中吸取了大量营养。今天,我们强调美育的重大意义,与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密切相关,与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确立积极健康、体现时代特点的审美意识,有效提高学生以育人为核心的个体审美能力紧密相连。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表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广阔的胸襟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养以及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


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会议分别举行了两场大会发言及“美育、艺术教育观念的历史与当代”“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实践策略”“美育、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功能与实施路径”等三个平行会议。与会学者认为,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历史性变迁,人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当代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策略、发展路径乃至基本问题都进入了一个跨国界的对话和争论场域。探讨美育、艺术教育的历史与当代问题,既要认真研究中华美育精神,将之作为深化当代美育、艺术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直面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现实,包括当代艺术本身的转换实践及其美育功能迁移,在中外美育策略的比较借鉴中,发扬美育的实践传统,突出美育在人格培养领域的重要任务。


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教授表示,学者们围绕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变革及其实践发展所展开的多层次、多视角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对美育问题的多元认识,另一方面也在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维度上揭示了美育、艺术教育的实践指向,从而为在新时代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入探索未来中国美育发展路径提供了积极而有益的启示。


(光明融媒记者 晋浩天)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13 00:13
首都师范大学邀约大咖谈美育


2018-11-12 11:33 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11月12日讯 1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召开。会上,与会学者分析了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现有问题,同时倡导和强化美育、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召开。图为会议现场。学校供图


据悉,本次大会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110多篇学术论文。他们聚焦当下、兼顾传统,从中外不同的视角,围绕“当代文化与艺术发展中的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变革与实践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的学术交流。

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认为,学者们围绕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变革及其实践发展所展开的多层次、多视角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对美育问题的多元认识,另一方面也在历史与当下的学理审视中突显了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建构的可能性,在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维度上策略地揭示了美育、艺术教育的实践指向,从而为在新时代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入探索未来中国美育发展路径,提供了积极而有益的启示。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表示,立足当下,面向发展,美育、艺术教育要兼顾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有效激活当下文化建设的现代视角,不断探寻“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实践途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在开幕式演讲中强调,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广阔的胸襟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养以及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1-13 00:14
“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在京举行


2018年11月11日 20:09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潘玥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会议现场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潘玥斐)

11月9-11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在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以党和国家有关美育方针为引领,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核心,在直面当代社会文化与艺术变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当代美育、艺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实践问题,藉以推动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实践深化,倡导和强化美育、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会议提供了全方位学术支持。

  11月10日上午,来自国内九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俄罗斯、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30多位学者共同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在致辞中指出,立足当下,面向发展,美育、艺术教育要兼顾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有效激活当下文化建设的现代视角,不断探寻“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实践途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在开幕式演讲中强调,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广阔的胸襟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养以及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

  本次会议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110多篇学术论文。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会议分别举行了两场大会发言及“美育、艺术教育观念的历史与当代”、“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实践策略”、“美育、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功能与实施路径”等三个平行会议。与会学者聚焦当下、兼顾传统,从中外不同的视角,围绕“当代文化与艺术发展中的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变革与实践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与会学者认为,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历史性变迁,人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当代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策略、发展路径乃至基本问题都进入到一个跨国界的对话和争论场域。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总目标出发,不断完善和持续深化美育理论的当代建设,将美育实践具体引入当代人的发展现实之中,不仅凸显了当代美育、艺术教育“历史纵深感与现实针对性”相统一的理论建构需要,也反映了美育、艺术教育满足和完善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实践本性。探讨美育、艺术教育的历史与当代问题,既要认真整理和研究中华美育精神,将之作为深化当代美育、艺术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直面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现实,包括当代艺术本身的转换实践及其美育功能迁移,在中外美育策略的比较借鉴中,发扬美育的实践传统,突出美育在人格培养领域的重要任务。

  王德胜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认为,作为新时代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性美育、艺术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是首都师范大学具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要求、着力搭建美育研究与实践经验交流平台的一项重要举措。学者们围绕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变革及其实践发展所展开的多层次、多视角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对美育问题的多元认识,另一方面也在历史与当下的学理审视中突显了美育、艺术教育观念建构的可能性,在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维度上策略地揭示了美育、艺术教育的实践指向,从而为在新时代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入探索未来中国美育发展路径,提供了积极而有益的启示。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2-3 19:19
超级火爆!几千万人蜂拥来看,因为他让古典音乐“活”了!

一个名叫罗宾斯的21岁年轻人,用Line Rider 的 Flash 小游戏软件,把古典音乐制作成了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大受欢迎!

Line Rider 小人儿的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的强弱、节奏对应。

先来感受下他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制作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SharedVideo]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a0796zcr916&tiny=1&auto=0[/SharedVide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下的这首曲子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该作品最受网民欢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haredVideo]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a07969gy6e2&tiny=1&auto=0[/SharedVideo]

还有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糖果仙子之舞》,因为有三个小人儿,所以制作过程中的差错和困难也翻了三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haredVideo]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h0796lhjf3j&tiny=1&auto=0[/SharedVideo]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8-12-6 16:58
周海宏:艺术有什么用?

[color=rgba(0, 0, 0, 0.298)]
周海宏
王育琨频道
Yesterday


“失去了美,失去了真”
一位极富创造力的企业家告诉我。
“接近美,接近神”。
一位日本匠人告诉我。
“没有艺术,将毁掉孩子的一生”
“要想成功幸福,从小热爱艺术”
周海宏教授如是说。
“茶艺道”概括了做企业的次第。
茶:不同凡响的产品绝活
艺:眼耳鼻舌身意的美觉
道:心物一体的自然法则
接近美,接近善,接近真,见自性
——王育琨手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艺术到底有什么用?见解没有比这篇更深的了...
作者:周海宏
来源:精品阅读

艺术有什么用?

就如问别人:
“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艺术在中国
只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们应该很熟悉:现在很多家长的
成功育子经验:只顾学习,孩子的时间表上
一切和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都去掉,
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没有自由……

  • 但要知道: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
    你没有让孩子学,却让他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
  • 家长可能认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获得他说希望的人生。
    我想告诉你们:你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数、背小九九,甚至背元素周期表,
充斥着童年,这样的早教:
是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因为,你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物质水平提高了
却不一定能地懂得感受幸福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
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
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
重视理想,忽视感性意识发展的结果,
会使孩子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
你无意中亲手扼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
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
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乏味?
问题就出在“感性素质”:
因为TA的感性素质低,感觉不到环境多么恶心。

一个人如果感性素质低,
他的表现就是
忽略甚至放弃对环境感性品质的要求。

有夫妻打架。原因是他们想买一台洗衣机,
好看一点的1600元,难看一点1400。
老婆感性素质高一点,想买好看的;
老公低些,认为一千四就能用了,干嘛多花两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表面上是夫妻有分歧。

  • 实际上是双方对环境感性品质要求不同。
  • 深层原因是双方感性素质的高低差别。

由此衍生出来的是双方
会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严重分歧。
高感性者,愿意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
这也解释了夫妻在装修时候特别容易吵架了吧?
还有出去旅游时!
因为那是双方感性素质的大暴露。

找对象,一定要找感性素质相当的:
你要讲卫生,就找一个爱美的。
你要乱七八糟,就找一个油渍麻花的,
一个词:和谐!
感性素质低的人一般不会享受生活。
不会享受生活的,由于感性素质低。
正反都说得通!

关于旅游,常见的是: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
我曾经在桂林坐竹筏游览,船上两个人,
整整三个小时从头睡到尾。

所以大家出去旅游的时候,
千万不要和感性素质低的人搭伴。
他们对啥都没有兴趣,
不是睡觉就是打牌,
——特没劲,简直是灾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
首先要拥有幸福的能力。
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
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不仁的人,
生命品质要高得多。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以后,
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
就是因为幸福的能力,
也就是感性素质低下。
物质条件水平提升,没有文化艺术体验能力时,
还会滋生很多原本没有的社会问题:
家暴、酗酒、吸毒、赌博……

为啥?!
生命总量是一个常数,
不花在这些地方,就会花在别的地方。
不长庄稼就长草嘛!

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
如果你不重视艺术素质
就会像如今学识不高却想成功一样难

有人说,连获得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都没有,
怎么谈幸福生活的感受?!
连“苟且”都还没闹明白,还谈啥“诗和远方”……

那好,咱们谈谈“功利”!
感性素质的艺术教育到底有什么用?
大家现在所谓的成功,不就是升官发财嘛!
咱们就讲发财,不怕俗!

过去,国货和进口货之间明显的差别:
咱们的产品外观难看、工艺粗糙,使用习惯反人性。

从哲学高度来看,本质是啥:
感性的素质低。
产品的品质,由两种质量构成:

  • 功能性的质量,解决实用问题。
    一个杯子能把水喝到嘴里,这问题就算满足了。
  • 感性的质量,也就是审美。
    用这个杯子喝水,爽心悦目,永无止境。
  • 实用与审美相加,才是一个产品的全部品质。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能把水喝到嘴里的破杯子——有一点设计的杯子——有一点好看的杯子
这过程中,提升的不是功能质量,提升的是感性的质量。
产品价格的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翻番,
不是功能发生了变化,而是体验发生了变化。

我们很多企业家,由于他自己的感性素质低,
产品的升级换代啥意思吃不透,死磕功能性,
不懂审美性,不舍得在感性品质上增加成本。
结果是你的产品换了代,但是并没有升级。
特别遗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区别不是功能的不同。

哪个山寨货没有强大的功能?
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功能是不是一样的?
但使用体验一样吗?!
傻子都知道答案!

苹果靠什么征服了世界?
苹果的核心竞争力,
就是把技术变成了艺术,让产品成为作品。
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感性的智慧。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自乔布斯死后,苹果的特色不是特别突出了。
若老乔活着,苹果6的天线不会这么难看;
若老乔活着,苹果7的摄像头恐怕也不会那么高。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
我们服装建材、美容化妆、装修装饰、
汽车手机、酒店医院,
凡是需要感性品质的地方,都更相信外国产品,
甚至把高端产品拱手让给国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