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遗传到父母基因之外的东西呢?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更准确地说,如果我们可以遗传那种激活和关闭特定基因的能力呢?
在一项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中,这些可能性已经浮出水面。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除了基因本身之外,还有一些信息从母亲那里传递给了后代,影响着后代的骨骼发育。它们被称为表观遗传信息。先前通常认为,这类信息大多会在代际间重置。
这是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案例表明,来自母亲卵子的长期表观遗传效应被传到了下一代,它对后代的健康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目前一个快速发展的科学领域,它研究的正是我们的基因如何激活和关闭的,从而让遗传指令在我们的身体里创造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细胞类型。
我们的基因,也就是DNA的“包裹”,就像我们生命的说明书,它们会告诉我们的身体需要制造某些蛋白质。但我们的细胞还需要一些指令,才能知道一个基因是否应该被使用(激活),或者并不需要它的参与(关闭)。
这些指令会以化学或者叫“表观遗传”的标签(小分子)的形式出现,它们通常位于DNA的顶端。你在一生中会不断积累下这些标签。
未激活的DNA上的表观遗传标签(橙色和蓝色)。(图/WEHI)
我们可以想想标点符号是如何在阅读时帮助我们理解一句话的。表观遗传标签就是类似的功能,它能帮助细胞理解一段DNA序列。如果没有这些标签,细胞可能会在错误的时间制造一种蛋白质,或者根本就不制造出它们。
表观遗传的变化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我们的饮食、身体活动水平或者接触的污染物,都可能影响基因如何表达。但这些变化不会改变DNA本身。
目前,我们仅仅知道非常少量的“印记”基因可以跨代携带表观遗传信息,而几乎没有其他基因被证明会受到父母表观遗传状态的影响,换句话说,表观遗传的变化通常不会从父母遗传给后代。这是因为,在代际之间会出现一次“出厂重置”的过程,卵子中几乎所有表观遗传标签在受孕后不久就会被清除。
但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在卵子发育和非常早期的胚胎发育期间,表观遗传的状态会经历最多变化,胚胎在这个发育窗口期更容易受到表观遗传的影响。
惊人的发现
但是,这项新发现却改变了我们对遗传的理解,它表明,表观遗传信息的传递可能比先前认为的更经常发生。
研究人员对了解小鼠卵子中一种名为SMCHD1的蛋白质的功能非常感兴趣。这是科学家于2008年发现的一种表观遗传调节物。
细胞分裂过程中,胚胎里留下的母亲制造的SMCHD1(绿色)。(图/Wanigasuriya et al.eLife 2020)
通过从小鼠卵子中移除SMCHD1,他们发现,从缺乏SMCHD1的卵子中发育而来的小鼠的骨骼发生了改变,脊柱中的一些椎骨被破坏。这只能用卵子中SMCHD1的丢失导致的表观遗传变化来解释。
此外,他们还着重研究了一组被称为Hox的基因。这些基因编码了一系列已知的蛋白质,控制着哺乳动物的骨骼如何发育。从苍蝇到人类,所有动物都有Hox基因,而且对于构建我们的脊柱至关重要。进化对Hox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时间进行了微调,确保骨骼的正确组装。
研究表明,母亲的SMCHD1在卵子中建立的表观遗传标签,可以影响这些Hox基因在后代中的表达方式。卵子中SMCHD1的数量会影响Hox基因的活性,并影响胚胎的模式化,防止这些基因过早地被激活。如果卵子中没有母体的SMCHD1,后代出生后的骨骼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虽然卵子中的这些SMCHD1仅仅会在受孕后持续存在两天左右的时间,但它对后代却会产生终身的影响。
巨大的惊喜
对研究人员来说,这一发现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确认并理解它。
这意味着,从母亲卵子中携带的表观遗传信息会传递给她的后代,并塑造着他们的成长方式。这种遗传的发生可能远比我们原先认为的更频繁。
研究人员认为,随着更多例子的发现,很有可能会出现母亲的饮食或其他环境变化影响下一代的情况,从而真正转变我们对表观遗传的理解。
但是,目前科学家还无法确定,在人类中同样的表观遗传变化是否同样会遗传,并对我们骨骼发育的方式和疾病带来潜在的影响。
此外,这一结果还可能对带有SMCHD1蛋白质对应的基因变异的女性和她们的后代产生影响。人体中SMCHD1的基因变异有可能导致人类疾病,比如一种肌肉萎缩症。随着研究的深入,SMCHD1可能成为新药的标靶,从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并帮助那些由变异引起的疾病患者。
#创作团队:
撰文:Måka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surprise-discovery-shows-you-may-inherit-more-from-your-mum-than-you-think-188293
https://www.wehi.edu.au/news/not-all-genes-are-we-inheriting-more-we-think
#图片来源:
封面图:WEHI
首图:Wanigasuriya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