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星球神秘蘑菇图鉴

[复制链接]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星球神秘蘑菇图鉴[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天罡星三世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5天前
[color=rgba(0, 0, 0, 0.298)]



利维坦按:那个勋伯格的学生、曾演奏过著名的《4'33”》的音乐家约翰·凯奇,其在世时的另外一个重要身份便是:狂热的菌类爱好者。约翰·凯奇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及对蘑菇和野生菌类的热爱。他说过:“我就是人们口中的业余采蘑菇人,暂时还没毒死自己也没毒死过别人。” 但熟悉凯奇的人都知道,他对蘑菇的研究显然超过了业余水平。他也确实曾经差点毒死自己和朋友,但不是因为误食了什么毒蘑菇,而是因为吃了某种嚏根(Helleborus,比如“黑嚏根草”的毒性会导致耳鸣、眩晕、神志不清、口渴、窒息感、舌头及咽喉肿胀、上吐下泻、心跳过慢,最后会因心跳停止而死亡。有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大帝就是食用了过多嚏根草而死亡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采蘑菇的凯奇

据说凯奇对蘑菇的研究跟当年他的经济状况是有关系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食物相对匮乏,作为艺术工作者的他住在加州远郊,家附近的树林里有不少野生的菌类。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凯奇发现这些蘑菇大多可以食用。于是,他尝试吃了起来……

今天文章的主题就是一些很古怪的蘑菇(一些太过有名的蘑菇未在此列,比如毒蝇伞),当然,我们无意让你看完此文就立刻成为(吃)蘑菇专家,但起码,可以一饱眼福。


文/天罡星三世


马勃(Puffbal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Reddit

马勃是一类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真菌通称,一般为球形,未成熟前是白色,成熟后为褐色,内部为粉末状。可入中药,用于止血。以前的分类法将马勃统一列为一个腹菌纲(Gasteromycetes)或腹菌亚纲(Gasteromycetidae),但最新的分类认为它们实际是一个多系群的组合,其共同的地方是都具有一个密闭子实层的子实体,在内部产生孢子,其孢子不是像其他蘑菇一样掷孢子,而是稳孢子,也就是说当子实体成熟时不会将孢子抛出,而是子实体爆裂开,孢子如烟雾一样散出。马勃类可能是从伞菌类逐渐进化来的,现在已经不再把它们看作是属于同一个纲的品种。

玫耳(Rhodotus Palmat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MyCoPortal

玫耳,是红褶伞属(Rhodotus,又名玫耳属)的真菌。红褶伞属下只有单一的网盖红褶伞(又名网盖粉菇或掌状玫耳)。它们分布在环北带,在北美洲东部、北非、欧洲及亚洲都可以采集到。它们一般会在树桩及腐朽的硬木上生长。成熟玫耳的伞状帽呈粉红色及胶状的,表面有纹。生长期间在不同的光度及颜色照射下,会影响它们的大小、形状及子实体的颜色。

紫蜡蘑(Laccaria amethystin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ld Food UK

蜡蘑属(Laccaria)下的一种蘑菇,俗称“紫水晶骗子”,是一种颜色鲜艳的小蘑菇,生长在落叶林和针叶林中。蘑菇本身是可食用的。由于其明亮的紫水晶色泽随着年龄和风化而逐渐消失,因此很难识别,因此俗称“欺骗者”。

紫蜡蘑与其他蜡蘑属的物种一样可以食用。虽然其本身无毒,但当土壤砷含量过高时,紫蜡蘑也会因生物累积该物质而有毒。

血齿菌(Hydnellum Pecki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Bridgette Clarkston

因其“可口”的外表,人们又叫它奶油草莓菌、出血牙菌、红汁牙菌和魔鬼牙菌。潮湿的幼子实体会从气孔中流出鲜红色的液体,其中所含色素具有抗凝血性能。当然,“小时候萌”的铁律同样适用于血齿菌,不过随着它的生长,会逐渐变成不起眼的褐色。

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Flickr

霍氏粉褶菌,俗称天蓝色蘑菇(Sky Blue mushroom),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粉褶菌属(Entoloma)。这种真菌主要在亚洲及大洋洲出现,其蓝色的外表是因晶体薁(Azulene)所致。其可食性仍然未知。

蓝绿乳菇(Lactarius Indig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pedia

蓝绿乳菇,又名靛蓝乳菇,是红菇科(Russulaceae)下的一种真菌。它们广泛分布在北美洲东部、东亚及中美洲。生长在落叶林及针叶林内,在多种树上长出菌根。子实体呈深蓝色至淡蓝灰色。当其组织破损时会流出乳汁。浮汁呈靛蓝色,当暴露在空气下会逐渐变成绿色。

红宝石帽菇(Mycena Viscidocruent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Bill Leithhead's Webspace

它们有一个鲜红色菌帽,而菌帽中心有个深红色凹陷。另外,它们还有粉红色菌褶和深红色茎秆。红宝石帽菇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最为常见。

堇紫珊瑚菌(Clavaria Zollinger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堇紫珊瑚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真菌。它为紫色管枝状,成群生长,高度可达10厘米,宽可达7厘米。堇紫珊瑚菌是一种典型的珊瑚菌,为腐生生物,在林地的腐叶上生长。

阿切氏笼头菌(Clathrus Archer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Reddit

阿切氏笼头菌又称为章鱼臭角(octopus stinkhorn)、恶魔手指(devil's fingers),它是一种散发腐肉气味的奇葩菌菇。这种菌菇长有几条粉红色触须,看上去与章鱼十分相似。最初这种菌菇的触须为白色,整体看上去很像人类的手。成熟后,触须变为粉红色。而菌菇散发的臭味是用来吸引苍蝇。

多洼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MykoWeb

多洼马鞍菌,俗称石板灰鞍(slate grey saddle)或凹槽黑色矮林鞍(fluted black elfin saddle),是一种马鞍菌属真菌,并且是目前最常见的马鞍菌属品种。这种真菌有着易于识别的不规则形状灰色菌盖、有凹槽的菌柄和模糊的底面。通常会于夏季和秋季在中国、日本、北美东部和欧洲的松柏和落叶植物下出现。

这种真菌经烹调后是一种知名的食物,但其菌柄则不供食用。几本旅游指南均列出了这种真菌可供食用,但这种真菌现在被怀疑拥有有毒化合物,并且曾有人们生吃后引起胃肠道症状的案例。

纯黄白鬼伞(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teven Severinghaus

纯黄白鬼伞又称黄鬼伞,这是一种明黄色真菌,属蘑菇科白鬼伞属。多生长于温室中,盆栽内乃至室内。菌盖直径2.5到6厘米,最早呈长卵形,随成熟逐渐变为圆锥状,表面有一层柠檬黄色粉末,菌盖边缘具细长条棱。菌肉黄白色,质脆易碎。菌褶同样呈黄色或明黄色,离生,排列较密。菌柄长3-10厘米,向下渐粗。纯黄白鬼伞的黄色来自于其中所含的羟基吲哚类物质,纯黄白鬼伞有毒,能引起剧烈胃痛。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手碰到菇类就会中毒,这是错误的概念,除非你是对菇类过敏,只有部分人士碰到特定菇类会发生过敏性皮炎,所以基本上你用手是可以触碰剧毒的菇类像是“毁灭天使”(Amanita bisporigera,又名死亡天使蘑菇),你必须吃了几克的毒菇才会引起中毒,不太可能经由皮肤吸收摄取到如此的克数。

弯孢暗盘菌(Plectania Campylospor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david-noble.net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MykoWeb

鸡腿菇,在中国北方俗称毛头鬼伞。鸡腿菇是一种野生食用菌,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都有发现,依地区气候不同,可能在春末、夏季或秋季雨后发出来。鸡腿菇属中高温型菇类,为草腐土生菌。 鸡腿菇成熟后会变成墨汁,采摘后也会在几小时内变成墨汁。有些和鸡腿菇同一科的菇类和酒精饮品一起食用会中毒。

狗蛇头菌(Mutinus canin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MykoWeb

狗蛇头菌(Mutinus caninus),Mutinus是指古罗马生育之神穆提努斯·穆图努斯(Mutinus Mutunus),caninus意为“与狗相似”。它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脑袋”呈黑色,上有粘性孢子,据说能够散发出与猫粪类似的气味,用以吸引昆虫。绝大多数人认为狗蛇头菌不可食用,不过,美国西弗吉尼亚等地区的人们还是把它们摆上餐桌。

Geastrum britannicu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teven Severinghaus

一种原生于英国的蘑菇,学名为Geastrum britannicum,可理解为“英国独有地星属真菌”,如此命名也是为了表明这种菌类仅存在于英国。对有些人来说,这种真菌像四肢般的茎和圆圆的“头”看起来就像是小小的人类。

多形炭角菌(Xylaria polymorph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cience Friday

多形炭角菌是一种真菌,它会紧紧抓住枯死或枯萎的树,对其分泌一种消化酵素,然后吸收腐烂的物质作为能量。因此长出的蘑菇就像僵尸的手指一样从地面上冒出来,尤其是在枯木的附近。多形炭角菌打破了一般人们对于菌类“软而易烂”的刻板印象,也颠覆传统对于菌类的思维:它们坚硬犹如木炭,不易腐坏,就算乾燥以后也不会产生所谓的变形。

硬皮地星(Astraeus hygrometric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硬皮地星是一种在山林中常见的大型真菌,它曾经被划归为地星科的一员,后来从目这一级别中独立出来。在现在的分类系统里,硬皮地星属Astraeus,是牛肝菌目双核菌科中的一个小属。硬皮地星的生活习性和许多腐生大型真菌差不多,它主要居住在北半球的林下,菌丝体在地下延伸,摄取周围的有机营养物质维持生命。繁殖期到来后,其菌丝体上会生长出菌蕾,菌蕾长大后钻出地表成为子实体,也就是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大型繁殖体。

黄裙竹荪(Phallus multicolo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黄裙竹荪生长在600到1万年前形成的熔岩沉积物上。有人认为它们属于竹荪属,这个类别下的蘑菇都具有网状的蘑菇头。它与来自同一科的另外一种蘑菇长裙竹荪(Phallus indusiatus)一样,都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恶臭。而据2001年一项发表于国际药用蘑菇期刊的初步研究显示,这种黄裙竹荪的气味具有一定的催情效果。

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Pinterest

白鬼笔又名竹下菌、无裙竹荪,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中国的真菌,从夏季到深秋在富有粗木质残体的林地和园中群生或单生,是一种食用蕈类。impudicus源自拉丁语,意为“无耻的”、“放肆的”、“淫荡的”,与属名连起来,学名的意思就是“放肆的菲勒斯”,或者译为“淫鬼笔”。

白鬼笔会散发恶臭的气味,白色蕈柄较高,顶部是覆有暗绿色黏液的圆锥形蕈伞,而这些产孢组织中的孢子是靠被腐肉气味吸引来的昆虫传播的。其恶臭的气味和成熟时典型的短粗毛笔外形,使人们很容易辨识出白鬼笔。虽然白鬼笔的气味很难闻且鬼笔属的其他生物多数为剧毒,但其并不是毒蕈。白鬼笔的菌柄、菌托可入药,同时在在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地区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不过食用时需去除菌盖和菌托,留下菌柄食用。很多人认为其外形像阴茎,因此在17世纪的英国,白鬼笔有很多诨号。

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First Nature

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子囊果的菌盖为深褐色,呈不规则的脑状,高10厘米及阔15厘米,蕈柄长6厘米及是白色的。

人们通常认为鹿花菌是不可食用的,但在斯堪地那维亚、东欧及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该菌是一种著名的美食。在西班牙禁止售卖鹿花菌,而在芬兰在有足够的警告及指示下则是可以出售的。它们可以作为西式蛋饼或汤的材料,或是可以嫩煎来吃。

条纹革耳菌(Panus fasciat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teve Axford/SmugMug

条纹革耳菌还叫“多毛小号菇”,看上去好像生长在另一个星球上。 但这种真菌生活在澳大利亚森林中,腐烂木头常是它们的栖息地。这些样本好像为一种很小的条纹昆虫提供临时住所。

猩红肉杯菌(Sarcoscypha coccine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teve axford/Wikipedia

猩红肉杯菌,俗称猩红精灵杯,或猩红杯,是盘菌目肉杯菌科肉杯菌属的一种真菌,广泛分布在北半球。这种腐生真菌长在森林地表潮湿处的腐烂的树枝上,通常埋在落叶下或土壤里。它的子实体为杯形。杯内表面鲜明的红色和浅色的外表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食用性还没有清楚地确定,但由于子实体小而单薄,质地坚韧,猩红肉杯菌很难走上餐桌。这种真菌被北美印第安部落奥奈达人(Onyota'a)用于药用,也是英格兰桌上的装饰品。

黑蛋巢菌(Cyathus stercoreu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pedia

子实体杯形,高0.5-1.5厘米,宽0.3-0.5厘米,有粗毛,开始棕黄色,后变淡黄色或灰色,有时毛全脱落呈深褐色,无纵纹。内侧光滑,深灰色,后期近黑色。小包黑色,扁圆,直径约2毫米,由菌丝索固定于杯中,小包壁的外层同褐色粗丝组成。在粪上或垃圾堆上群生。

明绿湿伞(Hygrocybe graminicolo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teve axford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整只蘑菇是草绿色的,通常不容易被发现。

粗糙鳞盖伞(Cyptotrama aspratu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steve axford

绿小舌菌(Microglossum virid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pedia

为小舌菌属(Microglossum)下的一种。小舌菌属约有36种物种,其子实体呈舌状或棒状,颜色较鲜艳,呈绿色、红棕色、橄榄色、黄色或土黄色,但不为黑色或深褐色。小舌菌属传统上是地舌菌纲(Geoglossomycetes)的一个属,但近代的分子证据则显示本属与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类群的关系较为接近,而被改归入锤舌菌纲中。


炫蓝蘑菇(Mycena interrupt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pedia

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和智利均有分布。与同属的其他蘑菇不同的是,炫蓝蘑菇并不发光。

火焰茸(Trichoderma cornu-dama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Wikipedia

火焰茸,又称“鹿角肉座壳菌”,在中国亦称“丛生肉棒菌”。在日本、中国、爪哇都有发现,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也有发现亚种。梅雨季节开始到夏季秋季之间,在山毛榉林地内单生至群生。子实体红色、内部白色,外形像是棒状、手指状、火焰放射状,因而以“火焰”称之。外表看起来像是辣椒,成熟时会散播黄褐色的孢子粉。其毒性成分为新月毒素类的霉菌毒,主要是芝麻霉菌毒素H(Satratoxin H),对动物、植物都会造成极大损害。类似的物质还曾被用来制造化学武器。

寄生泌乳菌(Hypomyces lactifluoru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iNaturalist

俗称龙虾蘑菇(lobster mushroom),但其实是被一种叫寄生泌乳菌(Hypomyces lactifluorum)的子囊菌寄生,这种菌会挑乳菇属(Lactarius)或者红菇属(Russula)的成员寄生,这使得被寄生菌看起来像龙虾的色泽,因此而得名。

发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源:Tumblr

发光小菇,又名萤光小菇、夜光茸,属小菇科(Mycenaceae)。生长于春夏季的低海拔林区。特点为夜间会发出绿色莹光,平常色泽为白色。肉质稍脆,不建议食用。它是已知最为古老的发光菌类,19世纪研究人员首次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发现了它。从此以后,科学家不管蘑菇发光不发光,他们把任何一种灰色菌类都命名为“发光的M. chlorophos”,即使在美国发现也不例外。目前世界上已知发光蘑菇为71种,这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由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丹尼斯·德斯贾尔丁(Dennis Desjardi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比如Mycena silvaelucens、Mycena abieticola、Mycena luxperpertua等。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10-31 19:29 , Processed in 0.2972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