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比学西医难,主要是中医思维难以把握。西医思维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接受的都是逻辑、科学、还原之类的教育,比如数、理、化都是可证的,生物学都是可见的。所以上大学如果学西医就会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西医是一门“讲理”的学问,比如对疾病的病因、检查、预后,均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检查手段之上的,比如感染是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肿瘤是哪种恶性细胞造成的?……,看到了才能下结论,能重复才具有科学性。而学中医则不然,光是中医里的“气”就很难明白。
中医思维建立于先秦时期,自上古时期的岐伯、俞跗,至中世纪的扁鹊、汉代的仓公……,其传承多次出现断裂,加上近400年的科学革命,今日之人已很难理解几千年前的的中医思维了。
中医的“象思维”相对来说好理解,古人立象以言意,通过类比的方式表达事物的特点。但“象思维”还太浅显了些,并不足以代表中医的特质。因为画家、文学家等都有“象思维”。
而说到中医的特质,不能回避的就是“气”。
气,甲骨文字形 与“三”相似。“一”代表混沌初始,“二”代表天地。在“二”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气流。金文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有的金文将上下两横写成折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加强了笔画的流动感,将“气”从指事字变成象形字。
造字本义: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 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
《说文解字》论“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注释:三之者,列多不过三之意也,是类乎从三者也。借为气叚于人之气,又省作“乞”。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的甲骨文与三相似,暗含气可生万物。
“气”产生的土壤是什么?“气”在中医里代表什么?中医的“象思维”还不够吗?为什么要说中医是“气‧象思维”?
一、气学说起源于先秦时代。《管子》云:“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行于天地之间……是故此气也。”春秋时代的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物质。 因此,气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医学、哲学等的基本范畴。
二、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天地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 《管子·枢言》云:“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生者以其气 。”《黄帝内经·素问》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先秦时代,思想家对宇宙与人的理解是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气学说向各行业渗透,包括医学,这对中医学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中医学的基础是由泛化的气,具体到人体小宇宙之气的落地之举。
三、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仅《黄帝内经》一书中描述的“气”就多达近三千种,且有 19 篇的篇名带有“气”字。 由此可窥气在中医学的地位之不凡。
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到人体十二经络、五藏盛衰;从病因到论治,从人体圆运动的升降出入到精、津、血、液的化生……,都离不开气。
主持人身诸气的称为“元气”;人身的元气一分为二又分为:阳气、阴气;外来病因中的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气”;五藏的功能分别以“肝气、肾气、心气、肺气、肾气”代表;十二经之气称为“经气”;人体的病邪也称为“邪气”……。
《灵枢经》云“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岐伯曰……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这里提到了经络之气、血气、正气、邪气;均为气之“用”。为邪所用即为邪气;为血所用为血气……。
《灵枢》曰“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清气在下也。”这里提到了邪气、浊气、清气,是正与邪的三种表现形式。
气的有无可以别生死:《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医权初编》曰:“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灵枢》:曰“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
气的升降出入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诚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可见。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则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临证治病,注意纠正气机之升降失常十分重要。
比如,《黄帝内经》中关于病机的描述几乎均离不开气,如“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由此可见,在“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灵枢·岁露》)的思想指导下,气,是支撑、并贯穿中医始终的核心。
不理解中医的气,就不理解中医。
故,“气思维”才是中医的特质思维、高级思维。“象思维”只是中医入门的敲门砖。
“气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不拘。升降出入,无器(气)不有。
2、无固定形态、可转化。如气聚成形、如苓桂剂的气化作用等;
3、描述活的生命体。
4、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指宇宙之气,也指人体之气;
5、不可见。但可以表现一切事物的功用;
……。
在先秦时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各领域学说得以融会贯通,使得气的概念人尽皆知。如齐宣王时期,著名的稷下学宫最盛时,学生就有三千多人。各家各派的学者汇聚于此学习、讨论,盛况空前。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因而,当时的读书人很容易理解在气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医理论,故“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谚语流传至今也就不难理解了。
几千年以后的今天,因为中医传承的断裂、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西医思维形态学、还原论等等的影响,今人已经难以理解古中医的思维了。为了让后学能够理解中医,有近代学者提出了中医的“象思维”一说,希望借助“象”的工具理解古中医的实质。但即便如此,更深入的学习中医仍存在理解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气。故,今人学中医除了要建立象思维,更要建立气思维,即气象思维。
掌握了中医的气象思维,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看的更高,才有希望做一个真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