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客户鱼嘴里提供服务的小清洁虾、清洁鱼,是怎么知道自己不会被吃掉的呢?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客户鱼嘴里提供服务的小清洁虾、清洁鱼,是怎么知道自己不会被吃掉的呢?[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大地
中科院物理所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要明白客户鱼可真不是吃素的。。。享受完全套养生大保健、再一闭嘴,舒服死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先不说鱼的记忆究竟有多久,在我们的印象中小鱼小虾可都没多少智商啊、神经细胞都不太多,双方怎么沟通协商、为什么会具备这种处理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都到嘴里了,换你,你忍得住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洁共生关系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最早由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20年描述,但他举的鸟给鳄鱼清洁口腔的例子实际上很少有目击报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陆地上常见于一些鸟和少数大型哺乳动物之间,江河湖泊中也存在但观察研究较少,最为典型、专职化、规则化的还是广泛分布在海洋中。提供清洁服务的一些小鱼小虾不但主要以此为生,而且还在珊瑚礁或漂浮的大块海藻下面聚集、维持起了无数的固定清洁站,五花八门的客户们就像定期去排队洗车一样来到这里接受服务。

哪怕你的样子古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凶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庞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是弱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甚至是异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洁服务者们都一视同仁,毕竟是一份低风险、有保障的工作,还很受尊重,虽然平时你可能凶悍异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是既然进了清洁站,还是乖乖的张开嘴巴不要动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并且,客户多忙不过来的时候是要排队等候的。。。至于相互捕食的客户鱼之间的冲突,放心它们不会一起进清洁站的,有事站外解决、医生不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种服务是跨越物种的、无关个体之间的、广泛性的协作,如何维持这种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吃与被吃。服务提供者并非不好吃,如果将它们切碎了喂给客户鱼,后者还是很喜欢的,并且有一部分客户鱼就是捕猎一些清洁鱼的近亲的,所以双方在发生服务关系之前一定会用某种策略来预防冲突。

长期观察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清洁鱼在看到客户时会展开尾鳍并上下摆动震颤,以这样的泳姿进行“跳舞”或进一步游近摩擦触碰客户的身体,在这种行为之后一般来说服务发生的概率接近100%。但清洁鱼也是非常谨慎的,大多数(88%)的前置舞蹈或触碰都是面对客户鱼的身体,8%尾巴、5%头部,没有针对嘴巴和鳃的,而且针对不同种类的客户鱼采取的策略可能会有所差异。

而客户鱼为了提高服务的成功率,则在缓慢接近后张开嘴保持不动,以这样一种高度刻板的姿势表达自己不会攻击想要清洁的意愿。有趣的是,一些不同种类的清洁鱼各自独立的产生了趋同进化现象,呈现出横跨整个身体的明亮蓝色条纹,成为一种醒目的标志。

不过,哪里有规则,哪里就会有规则的破坏者。。。

首先就是假清洁鱼以侵略性的模仿长得和清洁鱼几乎一模一样,你能看出这种三带盾齿鳚(左,尾鳍未展开)和蓝色条纹裂唇鱼(右,也被称为飘飘或蓝带裂唇鱼)的明显区别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它们也模仿清洁鱼的特异性舞蹈,这样除了避免被吃掉以外还能时常的去攻击客户鱼,尝试撕掉部分鳍、咬掉健康组织来吃,之后迅速游到安全的地方。但这种攻击行为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客户鱼中才会成功,因为成年客户鱼已被证明有很多都可以分辨出假冒清洁鱼而避开、甚至还有的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清洁鱼,这表明成年客户鱼记得受到过的攻击。

很神奇吧?放大上图仔细看,二者的嘴巴是有所不同的,假冒清洁鱼的下嘴巴短,而蓝色裂唇鱼的上下嘴唇一样长,但尚不清楚成年客户鱼究竟是怎样分辨出来的。这种欺骗增加了清洁鱼的服务成本,初期看似清洁鱼数量很多、客户鱼会表现得积极光临,但如果遭到持续攻击则会完全避免使用清洁站。

其次就是清洁鱼队伍也经常会发生越线的作弊行为,虽然它们通过帮助客户鱼去除寄生虫、死皮、食物残渣和坏死组织等获得了大部分营养,但有时也会以客户鱼的健康组织和皮肤保护粘液为食,因为这些食物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在客户鱼身体上的寄生虫丰度随季节变化而减少时。

但如果清洁鱼过于激进,就存在终止清洁服务甚至被攻击的风险,所以它们会在寄生虫和健康组织之间寻求平衡。一旦被发现了作弊行为,清洁鱼还会通过更努力、更长时间的工作(类似于按摩的触碰)来进行补偿。若是嫩肉被咬了,客户鱼还是非常敏感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尤其是在眼皮底下(假如有的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后,客户鱼中也有一小撮坏分子,观察到有的鱼在接受完服务之后、甚至之前,顺便就把清洁鱼给吃掉了,不过即使有些客户鱼的饥饿程度较高,这种情形发生的概率也还是比较少的。这应当是寄生虫的清除对于客户鱼来说,要比吃掉清洁鱼这种短期收益行为更重要,所以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克制性。

也就是说,两个极为分散的群体都会根据风险策略性的调整各自的作弊率。但这就带来了一个更为深入的疑问,如此高度智慧化的互利关联行为通常发生在大象、猩猩等哺乳动物之间,较为低等的冷血鱼类怎么会发展出这种复杂的、广泛性的群体行为呢?

对于清洁共生关系,生物学领域一直存在争论,最初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无私性的合作,自然界中的合作协同要比你死我亡的生存斗争更有利于整体生态的发展;之后认为这应当是一种两个群体都能从中受益、因此而演变来的互惠利他行为;到了近代,则保守的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剥削,清洁鱼只不过是非常聪明的行为“寄生虫”,它们利用了脊椎动物对于触觉刺激反应中的那些正反馈,也就是说让客户鱼舒服、麻痹之后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报酬,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清洁鱼为什么要作弊吃掉健康组织和消耗粘液(算是进入舒适区之后再进行压榨和剥削吗?不过风险也很大。。。)。

这真的是在漫长进化史中、因无数次重复循环的囚徒困境演变而来的一种集体合作利益平衡上的成功吗?进而通过表观遗传印刻在了基因中,在猎手与猎物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

虽然鱼儿们并不是属于人类的囚徒,能够克制住捕食的欲望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但自然界中不可思议的例子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目睹全程,只能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分析并观察验证。生物市场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将清洁鱼的去除寄生虫服务作为清洁市场中的一种主要商品来进行理解,当客户鱼的寄生虫较少而对清洁服务的意愿下降时,进攻清洁鱼的概率可能会增加;若是客户鱼的饥饿程度增加,吃掉清洁鱼的好处也自然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都对清洁鱼的安全策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对模型检验的观察实验较少,还无法得到十分明确的结果,但却有了一个更为刺激性的发现,大阪市立大学的一个生物学团队201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宣称:蓝色条纹裂唇鱼通过了镜子测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论文中可以看出裂唇鱼的确通过了所有标准的测试条件,实验流程很严谨,研究人员也清楚的说明了他们研究的局限性,这对自我意识的鉴别标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此类行为模式具有自我认知之外的生理基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后有时间会再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可以确定的是,不过人类手指般大小的裂唇鱼的确具有自我身体识别的能力,要知道人类婴儿通常在18个月大的时候才能在镜子测试中表现出自我认知,裂唇鱼那小脑袋中才能容纳多少个神经细胞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清洁共生关系虽然可能是裂唇鱼智力水平得以发展的促进因素,但并不是必需的,因为还有小虾米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一条客户鱼靠近清洁站时,清洁虾会使劲的挥舞它们那长长的白色触角(或者是左右移动式的摇摆舞),在这之后清洁虾提供服务的概率有80%,若它不挥动触角则完全不会发生。而客户鱼为了提高得到服务的概率,则会在接近时将身体的颜色变深。虽然虾的视觉能力很差,但它们仍能感知到颜色变化,即使用一个PAD来显示深色的矩形斑点也足以让虾开始挥舞触角并试图上前清洁。下图左面模拟的是虾的视野,能看出鱼身体颜色的细微变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洁共生关系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当研究人员从澳大利亚的一处珊瑚礁中实验性的移走全部清洁鱼之后,鱼的种类减少了一半、数量下降了四分之三。而另一项研究表明,接受清洁服务的鱼更聪明,能比没有接受清洁的鱼完成更复杂的训练任务;这可能是清洁服务使得寄生虫减少、客户鱼更健康之外,也能降低客户鱼的压力水平;毕竟若是一个人满脑袋虱子,估计也聪明不到哪里去,痒就痒死了啊。。。

据估计全球海洋中的清洁生物,包括36科106属的208种鱼类和6科11属的51种虾类。它们在水产养殖、海洋馆、水族箱中,也可以作为寄生虫病化学药品控制的自然替代方法。清洁鱼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一条蓝色条纹裂唇鱼每天工作4小时,就差不多可以服务2000条客户鱼。

清洁共生关系,令我们对小鱼小虾的刻板认识有所改观,以后望向盘中餐时,是不是可能会下意识的多思量一下,聪明的鱼味道会有所不同吗?

来源:人类旅程编辑:井上菌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6-13 22:42 , Processed in 0.3754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