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猫才不是“性冷淡”!关于熊猫的3个谣言和2个真相

[复制链接]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熊猫才不是“性冷淡”!关于熊猫的3个谣言和2个真相

Original
2018-01-17
李彬彬
果壳网
作者:李彬彬
编辑:hannah

和其他熊类比起来更短的吻(鼻梁)、宽宽的脸颊、浑圆的大脑袋、一对八字形的黑眼圈、摇摇摆摆的走路姿势……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具有的婴儿(幼崽)特征,激发着我们保护幼崽的本能,很少有人拒绝得了熊猫的可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熊猫幼仔。图片来源:李彬彬

熊猫可爱,但是可爱不足以成为我们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保护一个物种的理由。熊猫是不是注定该灭绝?我们是不是把资源浪费在保护这个物种上?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先破除三条谣言。

谣言1. 熊猫已经走上了进化的死胡同

很多人说,大熊猫本该吃肉为生,可大熊猫偏偏吃素,选的还是植物中最难下咽、营养又不高的竹子。本质上,竹子就是一根根木质化的草(单子叶禾本科植物 ),超过90%的干重都是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高达65%。另外还含大量的硅,可以说又扎又硬又没营养,吃它就像吃榨干的甘蔗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熊猫的主要食物看起来适口性特别差。图片来源:Chi / flickr

虽然竹子入口不佳,但分布极广,数量巨大,其他动物又不吃,躲藏在竹林中还可以避开剑齿虎等大型动物。而且,有研究显示:由于基因突变(Tas1r1假基因化),在420万年前,熊猫丢失了鲜味感受器,这就意味——肉,熊猫食之乏味。不过,究竟是不觉得肉香在先,还是开始吃竹子在先,很难有个确切的答案。对于熊猫为什么吃竹子,我们能推测,却很难证伪。但是细细想来,不论什么假说,这种取食上的巨大转变在大程度上都帮助熊猫减小了与其他物种的直接竞争,不失为明智之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秦岭,吃竹子的熊猫。图片来源:李彬彬

虽然食性转向了竹子,熊猫的消化系统仍保留肉食动物的特征,食物滞留和消化的时间很短,也不具有可以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酶。不过,熊猫并不是忧伤的胖子,它靠着一股蛮劲儿,进化出很多神奇的武器。既然食物营养差,不好分解吸收,那就高效地不停地省力地一直吃好了。

武器1. 伪拇指和好牙口

熊猫的腕部籽骨特化成第六指“伪拇指”。它使熊猫拥有其他熊类不具有的对握功能,可以更好抓握,进行更精细的操作,灵活地、一气呵成地采食竹子。种对握本事并不常见,除了考拉、北美负鼠(脚趾)和大部分灵长类,也就吃竹子的大、小熊猫了。这其中,只有大、小熊猫特化出“第六指”去和其他五个指头对握。大、小熊猫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但为了适应吃竹子,却分别演化出相同的特征,就是所谓的“趋同进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伪拇指,就是靠近熊猫右眼的那个肉垫。这个“指”上并没有爪子。熊猫的后掌并没有第六根指头。如果你有机会看到熊猫的前脚印,会是六个指印,五个爪印。图片来源:Thibaud Despres / animalli.com

和各种熊相比,熊猫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它具有强大的咀嚼肌,头骨重且厚,为强大的咬合力提供了结构支持(脸大有原因)。吃竹子就像啃黄瓜似的,齐齐整整地咬断,绝不拖泥带水。这种平整的食痕,是野外鉴定熊猫的标志之一。所以,不要随意去摸熊猫,当心抓着你的手吭哧一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伪拇指”让熊猫实现了对握。顺带看一下牙口有多好。图片来源:董磊

武器2. 特殊装备的肠道

熊猫还通过增加肠道绒毛的数量和长度,来增大吸收物质的表面积。同时,它们肠道分泌物增多,保护肠道免被含硅很高的竹子扎到;这些分泌物也会包裹在便便外,帮助便便顺利排出。其中刮带的一些细胞,让研究者从熊猫便便里提取DNA成为可能——利用这些DNA信息,我们可以展开熊猫个体识别的相关工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熊猫便便,研究者可以从其中提取到熊猫的DNA。颜色的深浅取决于它吃的是竹叶还是竹竿。图片来源:WWF-UK

武器3. 耐心和智慧

熊猫不仅吃得有效率,还特别有耐性。野外的熊猫每天要花一半多的时间(10~14小时)吃,剩下时间大部分用来睡。每天进食量可以达到12~40千克(取决于吃的哪个部位),接近体重的20~40%。但是因为竹子营养和水分少,大部分都给排出来了,不管是吃还是睡,都挡不住熊猫拉便便。在有熊猫分布的野外,它们的粪便非常有存在感——梭子形,里面可以清晰辨别竹竿竹叶,没有臭味,丢到酒精里就像绿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熊猫便便还是动物园里很好用的科普道具。图片来源:hannah

熊猫吃竹子,还有着刁钻的聪明。竹笋最有营养,所以从初春开始,熊猫会一路追着发出的竹笋,从低海拔吃到高海拔。夏天竹叶营养最佳,就紧着竹叶吃,冬天营养跑到竹竿,熊猫就啃硬货。因此熊猫可以从低谷一直分布到竹子的海拔高限3500米左右,并靠季节性的垂直迁移,来满足自己对营养的需求。
所以说,熊猫才不是进化史上的败笔,它们是诡谲[guǐ jué]的赢家。

谣言2. 熊猫“性冷淡”,繁殖困难

除了迁徙规律,大熊猫的繁殖时间也和竹子的生长节律有关。春心荡漾的三至五月,是熊猫的交配季节,虽然雌性只有两三天的发情期,雄性丁丁短,但并不妨碍熊猫在野外的旺盛性欲和繁衍。雌性在短暂的发情期内可以与多个雄性交配,雄性则各处寻找发情的雌性,只要打得过其他竞争者,就可以四处播种。
熊猫4~5岁性成熟,只要没有在抚养幼崽,所有个体都会参与繁殖,拦也拦不住。交配结束,就回到各自独来独往的生活,互不干涉,更不会一起抚养下一代。这种多雌多雄的性开放交配方式,可一点都不“性冷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SCANPIX / Reuters

熊猫每两三年繁殖一次,每次1~2胎,会选择抚养较强壮的宝宝长大,成活率高达60~90%。这样的繁殖率在高等动物里一点也不差。说熊猫不能生的,仅仅是被圈养条件下的新闻蒙蔽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喜欢爬树抱树在树上休息的熊猫。熊猫幼仔倾向于长时间呆在树上,来躲避天敌。图片来源:李彬彬

熊猫的产仔日期距离交配将近半年,但它们的卵子受精后处于休眠状态,一直漂浮在子宫里,直到满足特定条件,才会落到子宫壁上开始发育。这是熊类的延迟着床。对于熊猫来说,宫内发育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生下的幼崽只有1/3听可乐那么重。有研究者怀疑,受精卵着床的条件是母亲从采食竹笋转向采食富含钙多的竹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突然生产。注意幼崽的个头。图片来源:panda

出生后的仔仔会像跟屁虫一样粘着妈妈要奶吃,直到九个月大开始吃竹子。这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四五月,富含蛋白质的鲜嫩竹笋蹭蹭蹭冒出来。这样的繁殖周期恰好可以让下一代赶上最好的时节。能繁衍至今的个体,当然是能够充分利用食物生长周期的。

谣言3. 竹子开花,熊猫就会饿死

竹子确实有周期性集体开花,之后成片死亡的现象。但在熊猫栖息地分布的、可供熊猫吃的竹子有近40种,竹子的集体开花周期是不一样的,一种开花了,熊猫就迁移到其他地方,去找另一种竹子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熊猫能吃的竹子有很多,比如木竹(左)、箭竹(右)。图片来源:plantphoto.cn

熊猫是高度近视眼,但是在林下密集的竹林里,你视力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就是几米之外有仙女,你也看不见。而熊猫有着极好的嗅觉,在你看见它之前,它就能闻出来你不是同类,第一反应会是规避,默默走开。它们同时也通过嗅味标记来区分领地并传达求偶信号,尾巴一翘,通过肛周腺的分泌物混合着尿液,标记树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仔细看尾巴!虽然不到20厘米,但仍是熊类里除懒熊外尾巴最长的。不管坐得多脏,它是白色的,不是黑色的。图片来源:cliff1066™ / flickr

真相1. 熊猫的威胁在于栖息地的丧失

味美可食的竹子,需要有森林的庇佑。倘若没有树荫,竹子会长得过于密集和粗大。同时,干扰较少的森林往往有大树,可以提供熊猫所需的产仔洞。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片好的林子对于熊猫如此重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熊猫栖息地,云杉冷杉下健康的竹林。图片来源:李彬彬

抬头苍天大树,低头丛丛绿竹,松萝挂枝,苔藓密布,缓坡溪流淌淌而过,这就是熊猫的天堂。与世无争的熊猫凭着独特的选择本可以一直这样安宁生活,它们并不缺食物。
然而,砍伐森林的声音响起,条条大道穿林而过,推土机推掉了庇护,带来了城市的印记,水电、矿产、农田、放牧,甚至是商业化的旅游开发,不受控制的人流车流,都在一步步挤压熊猫的野外栖息地,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以王朗大熊猫保护区为例,放牧已经导致超过1/3的熊猫栖息地退化甚至消失。栖息地的减少、破碎化,加上过快的气候变化,是熊猫真正面临的威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川平武,熊猫栖息地里被牛马啃食后枯死的竹子。图片来源:李彬彬

虽然在过去十年,熊猫数量有所增加,却被分割成了33个局域种群,其中有18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少于10个,具有高度局域灭绝风险。它们与其他局域种群被一道道自然或是人为的屏障隔离,难以有个体和基因交流。倘若竹子开花枯死,另一种青翠竹子可能就在不远,只是没有连接两片地区的生态廊道,熊猫过不去;倘若一种恶疾来袭,局域种群内部太过相似,很难有个体带有抗病的基因而幸存——结果都可能是一个局域种群的全军覆灭。在气候变化过快的当下,竹子的生长模式、范围发生改变,大熊猫来不来得及迁移适应?它们的前景乐观么?

真相2. 保护熊猫,不止保护了熊猫

作为唯一一个有野生大熊猫的国家,我们的保护远远不应该止步于扩大圈养种群,更合理的作法,是把资源投放在野外栖息地的保护上。而这种保护不仅仅庇佑熊猫,也庇佑着维系其他生物生存的命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为熊猫保护区的建立,这些地区还保留着完整的原始森林。图为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李彬彬

熊猫的分布地区,恰巧也是中国特有物种最密集的地区,96%的熊猫栖息地都是中国特有物种分布热点地区(中国特有物种,就是出了中国你便找不到的生物)。熊猫栖息地里分布了8000多种的动植物,覆盖了70%只在森林生活的中国特有哺乳类、70%中国特有鸟类,以及30%的特有两栖类。可以说,保护任意一片熊猫喜好的林子,都庇护着诸多不为人知、独特而很有可能濒危的物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1/3的全国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共有热点地区都位于熊猫栖息地之内。图片来源:ShutterPulp / flickr

对于这些物种,你可能很难觉得它们可爱,你可能很难愿意为它们去捐款,你可能很难知道它们的存在甚至记住它们的名字,它们的消失可能无人问津。但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一片有生机的林子,标志就是这些物种,以及物种之间我们已知或未知的错综关系。
不知是不是我们太幸运,在中国西南山地——这片甚至对全球而言都很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有着全世界人民都注目的明星物种,熊猫。正是有这份关注,这里相较中国其他地区,已经算是幸运的一片土地。 熊猫就像一把大伞,保护了和它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这些生灵。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10-31 18:28 , Processed in 0.2946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