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能的互渡——物质世界——存在的意义(未完) 自然世界的唯一实体是能。能是物质产生的本原。能对物质世界而言,是无穷的、绝对的、同一且永恒的。物质仅仅是能有穷的、相对的、统一和一过的状态。
所谓物质,就是在绝对弧合体系中自发生成的一过性的相对弧合系统,也即绝对弧子结构中的类弧子构造。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物质看成是一个个浮游在能量世界中的“空泡”。这些泡泡儿的边界就是物质存在的尽头。依据倍率原则,物质系统的极限尺度,不能超过产生它的能场的一半。换句话说,如果把宇宙看成是物质总体性描述的话,那么通过对宇宙最大尺度的观测,我们就可以得知与其对应的那个能在体系的规模及尺度。但问题是:宇宙是一个不会特意为了我们留下任何有关它自己的“历史记录”的。它是一个“活物”,一个只要存在就必须永远消长、不停转化的动态系统。我们压根儿无从下手,也没有可能来判定宇宙何时何地是最大的!在我们人类伴随宇宙进程而有限续存的“窗口”时段,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情形,也不过是全面感知和充分理解那个与我们同步而行的定域化的宇宙面貌。
能在形成并进入这些物质空泡儿之前是纯粹能态,它是绝对、一元、无限、实在、无量纲且自由的全同态(光、磁态),对应于现代物理中的热寂学说。它一旦“进入”空泡或形成物质泡,就会立即失去自我而转变成相对、二元、有限、虚无、质量化且约束的共生态(电态),对应于习惯中的宇宙概念。
能级差及相互间的弧旋化(共生化)是“吹吸”物质泡生消的根本成因及驱动力。物质泡的生消过程是提供相互比照可被“历史化”的进行描述。这一历史进程得以呈现的平台就是类弧子构造相对时空场,它对应于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平常时空”观念。
对于物质而言,能的总矢向性决定了其总体上的两极性,两极性间的能级差,决定了物质自身的质量。对应于能的总矢向的空间展性,决定了物质的大小。这些空泡都是暂时的,一过性的,伴随能差而呈现。它仅仅是一个即时而在的过程,一个不断消长变化着的能渡系统。
能进入物质泡时,不是成团成块的准入,它只能是以构成该物质泡的能级之差,或说两者的“寸头”方式。描述这一寸头的物理概念就是“量子”。因为不同的物质状态,其“寸头”也会有大有小,反映在物质的原子层面时,对于“寸头”的度量是通过弧旋化的次数(频率)而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物质外部的纯能态是静止的,而物质泡边界之内能的同生态则是动态的。人类并非纯能之人,我们仅仅是能的浩瀚共生态中及其微小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永恒安宁、纯一静谧的世界里,旅居着一群吵闹喧嚣、反客为主的我们。
我们来自于绝对的能实在的自我相对态,也因此我们才有机会感知到能的存在及伟大,同样,也毫无疑问的最终要消亡于那个无限而绝对的实在性能域。本质上,我们才是虚无变幻的一过性的“假实在”。我们的天然习性及续存传统养成了我们“见物不见人”的认知惯性,把物质看作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客体——“真实在”。物质远非我们传统认识意义上的定域性客体,它离开我们的意识而“实实在在”的呆着。它也不是一个完备的物理实在,它仅仅表达了能的“经流”规模及方式。物质是能在的影子。 人类科学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集体通过其智能协作对自然原本秩序进行系统化破坏,以满足群体成员欲望需求的经验累积。以当代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在其核心价值上是反人类、反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