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在漫天流言中守脑如玉

[复制链接]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在漫天流言中守脑如玉
作者 | 拾遗



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应学会守脑如玉。

1

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

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

“大家集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

“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几位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

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丛中走过,

“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

回到讲台,他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

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

我们,其实很喜欢随大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从众实验:

当参加测试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

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

他不知道,这5个人都是托儿。

阿希让大家作个判断:卡片上4条线段,哪两条一样长?

线段差异明显,正常人很容易作出判断。

但5个托儿故意同时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一大串测试者跟着选择了错误答案。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你去参加音乐会,在路口遇见一群人。

他们都在仰望天空,于是你也跟着仰头观望。

音乐会上,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

你也跟着鼓掌,整个大厅掌声雷动。

音乐会结束,你去更衣室取外套。

看到前面的人将一枚硬币扔进碟子,

你也慌忙从兜里找出一枚硬币扔进去。

…………

我们常以为自己很有主见,其实恰恰相反——

我们习惯依附于他人,没有自己的思想;

习惯跟随别人瞎起哄,没有自己的主见;

习惯人云亦云,没有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1895年,勒庞写了一本经典著作《乌合之众》。

此书出版后,以每年再版一次的速度疯狂传播。

这本书为何具有如此魔力?

它道出一个真谛:聪明的个体陷入群体就容易变成傻逼。

个体大多是聪明的、理性的、冷静的,

但一旦陷入群体或成为群体的一部分,

就容易变得迷信、盲从、愚蠢、暴力:

1.群体不善于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2.群体冲动、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

3.群体的智慧,低于个体的智慧;

4.群体充满原始的暴力和嗜血的欲望;

5.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所谓乌合之众,就是说再聪明的人都有傻逼的潜质。

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21岁的蔡洋,从南阳来到西安,

一直老老实实地刷了两年墙。

他生活无比简单,上班,下班,

看看抗日剧,玩玩游戏,

偶尔在网络中倾诉对爱情的渴望。

但他生活的轮盘在2012年9月15日突然翻转。

那一天,反日的标语贴满了西安,

狂热的人群占领街道,呐喊声似要掀翻古城。

拥挤在人群中的蔡洋无比亢奋,

他急于想找个目标做些什么,以示爱国。

终于,他盯上了一辆日系车。

他抓起一把U形锁,狠狠砸在车身上。

车主李建立急了,跑出来理论。

蔡洋高高跃起,对着李建立的头一顿猛砸,

一下,两下,三下……浓稠的血与脑浆喷涌而出。

而等待蔡洋的,是10年牢狱之刑。

个人陷入群体,很容易就会成为“蔡洋”,在乌合之众中变成“群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不要以为蔡洋傻,我们聪明不了多少。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一刊出,

我们毫不琢磨思考,立马随手转发。

《罗尔有三套房产,是两家公司法人代表》一刊出,

我们又纷纷调转枪头,骂得罗尔体无完肤。

《罗尔说“罗尔事件”》一刊出,

我们又无比同情罗尔,觉得“善良是伪装不出来的”。

《对罗尔的宽容,是对好心人的犯罪》一刊出,

我们又觉得罗尔可恨,“损害了本来就脆弱的社会诚信”。

观望这两年发生的热点事件,没有一件躲得过这个铁律——听到甲方发声,我们义愤填膺;听到乙方发声,我们觉得甲方不是东西;听了丙方发声,我们又觉得甲乙都不是好鸟。

我们就这样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

世界名著《动物农场》中有个例子——

动物领袖斯诺鲍和拿破仑又发生了分歧。

拿破仑觉得当务之急是设法建立武装队伍。

斯诺鲍认为应先煽动其他庄园的动物造反。

动物们先听了拿破仑的,又听了斯诺鲍的,竟不能确定谁是谁非。

实际上,讲话的是谁,他们就会同意谁的。

失去脑子的我们,不就像这群动物吗?

正如评论家曹林说:“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柴静刚进央视时,老师是陈虻。

陈虻啪地将一盒烟拍到桌子上。

问柴静:“这是什么?”

柴静回答:“烟。”

“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说请您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

“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

“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那哥们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

然后,陈虻翘起腿,对柴静说:

“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柴静一下蒙了,不知从何入手。

陈虻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借用陈虻的话:你有看待事物的坐标系吗?

遇到一件事情,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1、这个事情有没有证据和理由支撑?

2、这个理由/逻辑是否能够推出结论?

3、这里面是否隐藏了某种价值观假设?

4、其中的证据/事实是否能有效支撑理由?

5、是否存在隐藏或模糊不利的证据/事实?

如果你不能明确判定,那就请:

1、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2、不要轻易急于站队;

3、不要轻易评价别人;

4、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论左右;

5、不要随便说什么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守脑如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乔任梁自杀后,井柏然因没及时表达哀伤,

而被无数网友谩骂:“你应该代乔任梁去死。”

陈乔恩因没及时表达哀伤,遭到数万网友恶毒攻击。

有人留言:“乔任梁都死了,陈乔恩你为什么还不死?”

这句留言,竟然获得了3000多个赞。

但以前,我们不也是这般咒骂乔任梁的吗?

乔任梁曾感叹:“每天看着这么多人骂我,诬陷我,想着干脆死了算了。”

刘瑜在《观念的水位》中讲述了一种“平庸之恶”——当一个恶行发生后,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觉得自己无辜。

“普通人甲,不过是给犹太人做种族登记的小办事员。

乙,不过是奉命把犹太人押送到一个隔离区的警官。

丙,不过是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

丁,不过是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

戊,不过是负责收尸的清洁工……

凭什么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死负责呢?

他们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而已。

但是,让希特勒一个人负责吗?

600万人,他一天杀一个,也得杀一万年。”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有“守脑如玉”,才不会犯下可怕的“平庸之恶”。

正如王尔德所说:恶,莫大于轻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当年,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

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

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

突然,他发觉乐曲演奏得有些不自然。

他以为演奏家演奏错了,要求重奏一次。

但重奏的乐曲依然不够自然。

评委会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小泽征尔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站起来,

报以热烈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

前面选手虽也发现了问题,但都放弃了意见。

1998年,香港廉政公署公招首席调查主任。

43岁的蔡双雄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

可是,最后一道题把蔡双雄难住了。

题目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

分值20分,答不出就意味着出局。

蔡双雄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半点举措。

最后,他在试卷上写下:我想不起他采取过什么举措,我不会答。

两周后,结果公布:只有蔡双雄入选。

原来,李世民根本没有采取任何举措。

这道题,目的是测试应试者的诚信度。

守脑如玉,才能有这般的定见和远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胡适先生在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文章里,

曾引用禅宗的一位高僧所言: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何为“不受人惑的人”?

胡适先生说:“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

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

他一直都是好奇的,

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

他并不仓促的下结论,

也不轻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见,

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

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

胡适先生的话,更适合用于这个时代。

在这个信息、思想、流言、谎话满天飞的时代,愿你我学会“守脑如玉”。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10-31 18:32 , Processed in 0.3085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