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eagle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 Eagles: 读《弧的原理》的疑惑与发问(2)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
发表于 2017-4-10 13:17 | 只看该作者
Hufeng 发表于 2017-4-10 00:31
先生关于为何‘必弧而非它’的帖子,条理清晰、酣畅淋漓,如醍醐灌顶!极其简明而又透彻的演绎了弧论的认识 ...

欢迎郭大师参与!容当择机展开。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11#
发表于 2017-4-10 06: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关于为何‘必弧而非它’ 的帖子,条理清晰、酣畅淋漓,如醍醐灌顶!极其简明而又透彻的演绎了弧论的认识论意义及其与它论的区别。 先生的小图十分有趣,就人与自然的关系,令人遐想。 比如球內的人会想到柏拉图的洞穴说和现代物理学的宇宙膨胀说以及各项同性说。而置身球外,确切地说,这个时候我是很难设想的!虽然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说,可是谁又曾见到过‘世外高人’?这里,还请老兄就图详解如何?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10#
发表于 2017-4-10 01:31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关于为何‘必弧而非它’的帖子,条理清晰、酣畅淋漓,如醍醐灌顶!极其简明而又透彻的演绎了弧论的认识论意义及其与它论的区别。

先生的小图十分有趣,就人与自然的关系,令人遐想。
比如球內的人会想到柏拉图的洞穴说和现代物理学的宇宙膨胀说以及各项同性说。而置身球外,确切地说,这个时候我是很难设想的!虽然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说,可是谁又曾见到过‘世外高人’?这里,还请老兄就图详解如何?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9#
发表于 2017-4-9 12:41 | 只看该作者
弧不否认传统哲学及科学观的正确性,弧批判的是其局限性,并试图解析其局限成因。

在弧看来,传统哲、科不过是人类天然本性的生物学必然,它们所表现出的理性功能及作用,始终被人类天然本能所内秉的自在逻辑而框定,它们从未引导人类理性跨越出其本能的底线。由于物质形态并非自然宇宙的本元性基态,它是次元性的。因此,固守传统,就是固守本能,就是拒绝对人类本性有限性的批判,就是坚持人类中心论的继续。众所周知,惯性维系着物理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人类本能也是根深蒂固的天然惯性方式之一,不同的是,它不是发生在理性视界中的外系统,而是发生在关于世界性状描述的理性判定系统的视界自身!

理性始于经验像,性同则识,性异则惘。“像”之定义,宛若物理学中任意运动系统的初始态,决定了该系统的未来全部,可谓“一锤定音”。传统哲学及科学,以物质形态作为自然存在的基本形式,无形中,皈依了本能驱动,而忽略了其自身作为物质形态的天然次元性性质。哲学及科学说到底就是像理,就是对初始经验像的理性处理方式和方法。因由这些方式方法皆源于本能驱动,因此其有效性的极限范畴,也不可能超越出物质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理性有着内秉性的缺陷。不能认识并有效的克服这些缺陷对理性的影响,人类的理性之光就不能得以进一步的放散,进而更进一步地贴近自然真实。弧说的提出,即基于此。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
发表于 2017-4-8 23:36 | 只看该作者
又遇Jupiter先生,很开心!
仙家品茶,闻香知树。毕竟是高手啊!


今与先生着重探讨问题一:“为何必弧而非它外?“

但凡人知之端皆“人为”是也,要紧的是此“人为”是否彼“天为”,或近乎天地“自为”。统而盖之,自古习得,像理二法。一曰还原解析,二曰归纳推理。与先生按形象方式逻辑地展开讨论吧,分述有二:

一、还原式:
凡此种种西学,科学方式是其经典代表。其哲家精要二基:“在乎?“和”点乎?“。有”点“则”在“,无“点”则非。
“点“为万事万物之归纳抽象,其术源自欧氏。科学据其“点”要而渐繁,衍今成军。相继万般,拓展细化,穷其志以求“点”简。
沿承对”点“之还原解析,大至宏观寰宇,小至微观波粒。大“点”不知当今寰宇”几何?“”几个?“,小“点”而不明”在“或”不在“。其至宗者也必定困扰于其“点”悖。究其因,当是“在“与”点“的二元化初谬所致。且看:

1、说“在”,者必“在”其外;者于其内,则无其所指之原“在”,乃另“在”。是曰:“在”不自论。有云:客体。
2、“在”与“非在”像于者;无者,则“在”否无可其谓。是曰:“在”乎于者,非孤自“在”。有云:主体。
3、故云:“点”说之初,以置者于其外而立。此“点“乃”点“之外在像,并非者于其中的共生像。是曰:”点“之二元性。有云:“我思故我在“。

可鉴,“点“有其限,者无其度。若宏大组合,点点相连,“点“外有者,客无其界,者无足驻之地。若微渺拆分,纷像聚拢,”点“化为波,者无”点“依,遂失物性,尴尬于波粒混沌之境。故曰:”点“术已尽其用,需合二为一不可。

二、归纳式:
盖观众象,取其大成,反演归真,是用求同之术。
若取”点“作物,因原初二分,主客相对,虽实证左辅,仍难合一。且看:

1、主客皆物,物物相对,物之极穷,主客合一,理不自通,非谬即悖。是曰:主性从客(物)。有云:相对论。
2、物非自生,无能无物。是曰:物非宗源,唯能是也。有云:量子论。
3、可知,“点“之归纳,实非元真。有云:弧说。

可鉴,主客二元相对并非“点“本。主客合一,是以物同。观者入物,一统时空。时空二元,乃为物本。物源于能,能孤在。非能自合而不可。能不合,者不在,不可知。能合物生,有者,观像唯弧。

便于直观解析,画了个图,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0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
7#
发表于 2017-4-8 04:44 | 只看该作者
      Arcman先生别来无恙。今天很高兴看到eagles先生的发帖,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弧学理论,我也借这个机会把自己对弧理论的思考和疑问谈一谈。


      首先概括一下我对的弧理论的浅显认识,1.人类的认知存在天然的边界 2.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能及能量才是。能交换生成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日常所说的宇宙),我们的身体及精神俱是能交换的产物。3.由弧的几何推导出自然能在和宇宙的关系。


    1.        人类认知存在天然的边界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几种基本的方法,一类感知抽象,即“经验+直觉”,这是早期人类用的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常用这种方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多次经验之后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然后再到新的经验中去验证这个道理。过去的儒家、佛教、墨家、道家都是用这种方法的。另外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是西方的理性逻辑。西方人科学的源头是希腊,起源是形式逻辑学方法。形式逻辑学方法最简单的代表是理科学,它把复杂事物简化为几个定理、几个公式,然后又用这些定理和公式推理出整个系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发现只用形式逻辑学方法认识事物是不全面的,还应加上实验,这一结论诞生了现代自然科学。因此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古希腊时期的形式逻辑,另外一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培根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通俗而言就是说以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事物。
    我们永远不能看到世界的本源真实样子,仅仅是通过看、听、触等感官,把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经由电信号传输到人的大脑中。人是通过感知、理性、实践来认识世界的,这这些认知从头到尾脱离不开人性的。得出人类对自然存在的认知有个边界,这从逻辑上是可以说的通的。

    2.        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能及能量才是。能交换生成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日常所说的宇宙),我们的身体及精神俱是能交换的产物。
目前最主流的科学看法任务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无论是相对论、量子论,以及后面发展的弦论、M理论,超弦理论都在循着这个思路走,然而这些理论都无法解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相对论认知了光速在任何参照系不变的现象,但却不能说明光速的这一现象及形成原因,量子论不能解释能量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弧理论提出了能及能量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从东方的哲学传统和思想来看,与周易的阴阳学说、老子的“道”、佛学的“梵”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所以谈到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能及能量才是,我并不感到惊讶。


   3.由弧的几何推导出自然能在和宇宙的关系。

   Arcman先生在《弧的原理》及相关资料有详细的论述,由于弧理论的思想变革性,有很多地方还是未能领悟,提的问题也可能比较粗鄙,还盼赐教和原谅
   
1)先生在《弧说——关于物质存在与宇宙本性》(书稿)中提到用圆圈作为人对自然的认知范围的等同性的表征形式。书稿中提到把圆作为等同性的表征形式。圆的最高维度是三维,即圆球。把圆拆分成两个相互垂交的圆面。一个二维的圆面,进一步拆分成两个半圆的圆环。一个一维的半圆圆环,还可以再次拆分成两个四分之一圆环。最后定义四分之一的圆环为“弧”为等同性的最简表征形式。


     这里就提出疑问,为什么把圆拆分为半圆,进而拆分为四分之一圆弧,而说四分之一圆弧为等同性的最简表征形式,是人为定义的概念吗,为什么不是整个圆或者八分之一圆?为什么弧的数和量能反映自然自在世界的同一性与统一性的相对形式关系律,这也是认为人为赋义的?
  
2)弧的天然对应物是自然能,具象化的说法就是光、电、磁。光和磁是能的绝对存在方式,电是能的相对存在方式。在类弧子构造中,定义大弧线(面)为光态;小弧线(面)为磁态;关联两者的中间过渡态为电态。


   不同径的弧代表的含义,为什么自然能会有大弧和小弧之分,不同能级差的弧为什么会交互而生成电态,其交互终结的条件是什么,是弧的径达到同一的状态吗?

3)弧与弧之间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弧旋方式。类弧子中的两个相互弧合垂交的弧也只能通过”扭转“才可以实现相互同化。这种扭转不是任意的,只能发生在相应弧面构成的弧子表面(球面)上。把这一扭转过程的轨迹,连接成线,就是弧旋线。


     类弧子结构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还是随能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个结构。为什么弧与弧之间的转化是以弧旋的方式,0度弧旋线、0-90度弧旋线、90-180度弧旋线又是在表征什么?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6#
发表于 2017-4-4 21:31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两句:

“立身”于物相中的认知主体,其关于自然自在的基本涉及层面,必定是“波”层面。然而,波必须由“场”来规范,因而传统及现代科学也不得不涉及到“场”层面,但“波”遮掩了更为基本的“场”,“场”在认知习惯中更多地表现为某种无可视见的抽象场,并非有具体对应(物)的自然实在场。现代科学理论中的场多是作为对"波“、”粒“起规范约束作用的理论场。

弧哲学的方法论是弧几何。弧几何中体系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类弧(类弧子结构)。类弧构造是一切物质形态存在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性的弧几何构型。彻底了解和建立类弧结构,弄清楚其与寻找物质形态之间的混淆,对于解脱习惯认知(或说本能惯性)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人类天然理性缺陷自我设置的"陷阱”,弧只是一个摆脱本能缺陷的方式之一。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5#
发表于 2017-4-4 19:25 | 只看该作者
谈两点,供参考。

一、就“统一”一词的广义而言,与哲学术语中的“统一”一致。
二、这里重点谈一下狭义的“统一”。

所谓狭义,主要是特指弧理论叙述及描绘过程中的特定意义。简单地讲,就是“弧合”的弧哲学意义。

所谓弧合,就是弧自身的相对态。既然弧几何中规定了弧形式是绝对的、唯一的,那么就不可能有“第二个”弧形式与其对应。

相对于绝对弧,它是自然本在态的形式描述,也就是说无物其外。因此,物理人体及其精神在逻辑上也必定被包含其中。一切处于其“里内”的认知主体,完全没有可能脱离出来在其“外面”观察它。认知所可以感受到的是它的一致性和对称性,这也是人类关于自然存在的基本经验体会。如果一定要在其内的“现在”进行某些观测的话,可以有三种基本情形:

1、沿径的圆心矢向:表征着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则表现在弧几何中就是反弧(弧弓的凸面),对应的哲学问题是”哪儿来?“。表现为我们眼中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凸面”的弧形式。
2、沿径的反圆心矢向:表征着弧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表现在弧几何中就是顺弧(弧弓的凹面),对应的哲学问题是”哪儿去?“。表现为我们眼中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凹面”的弧形式。
3、沿着弦朝两端看的话,就是构成弧自身实在性的极限态。对应的哲学问题是”啥东西?“。表现为我们眼中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波状”的弧形式。


相对于弧合,分两大类:
1、绝对弧合:各向全同的纯粹能,是光态或磁态。其一维是能场,二维是能波,三维是能子。这里面没人,也是不可知的。
2、相对弧合:是各向非全同的纯粹能,是电态。其一维是重力场,二维是螺旋波,三维是能量子(即物质)。这里边就有人了,我们最多习见的也正是这种能量子(物质)存在态。


由此可知,我们人类以及宇宙万物只不过是各种能隙(能场的非对称弧合态)“夹缝”中的一过性的能量子存在状态。我们及我们的宇宙源自于同一的能的非对称性,早晚也要回归到能的全同里去的。也因此,我们有了“哪儿来?”,“哪儿去?”,“啥东西?”的感受。


(草复见谅,希望对Mr Eagle研弧有所助力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140

帖子

140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15:01 | 只看该作者
我在"三,弧的认识原理"有如下疑问

我参考了《从物质时空观到弧理论的思考》一帖中的基础概念,截取内容如下:

“”介绍弧说之前,有必要先理清几个基础概念,如下:
1、态:天然的原在性状。
1、自然元态:能。天然条件下的绝对、唯一、全同、原在、静止、实在。
2、能:能的自在同一态,或说纯能。其基态是光和磁。不可交互或说不可见。
3、能量:能的自在统一态,或说寻常物理能。其基态是电。可交互或说可见。”

基于以上定义,
我做如下理解:
(1).“自然元态:能”
这里我理解为:能是自然的元的天然原在性状
(2).“能:能的自在同一态”
基于我理解的(1):“”天然原在性状”是“天然原在性状”自身同一的“天然原在性状”,也好理解
(3)"能量:能的自在统一态"
字面解读:"能量"是“能"(天然原在性状)自身的统一的"天然的原在性状"
通常使用的"统一"义为:多个事务在某一角度的一致性或整合,通俗如"打球,跑步"统一与"做运动"。
这里"能量"是"能的自在统一态"
我产生如下疑问:
能自身如何统一?
因前述“能:能的自在同一态,或说纯能。其基态是光和磁。"
是否可理解为:
能有光磁两个基态,两基态的衍生成为可见时统一于能量?

因此概念与后文中弧几何中的自我统一性相对应,该如何理解,希望作者以予解答(^_^)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板凳
发表于 2017-4-2 14:01 | 只看该作者
Mr. Eagle,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弧几何与非欧几何不同。主要区别点:

1、前提假设不同。
2、非欧几何是基于欧氏几何的发展,而弧几何则是完全创新性几何。
3、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6-28 23:09 , Processed in 0.6709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