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s 发表于 2017-4-21 06:35

感谢作者的回答,对弧认知有了进一步了解
这里继续提出自己的疑惑。
引用Mr Jupiter的提问与作者的讨论:
2)弧的天然对应物是自然能,具象化的说法就是光、电、磁。光和磁是能的绝对存在方式,电是能的相对存在方式。在类弧子构造中,定义大弧线(面)为光态;小弧线(面)为磁态;关联两者的中间过渡态为电态。
不同径的弧代表的含义,为什么自然能会有大弧和小弧之分,不同能级差的弧为什么会交互而生成电态,其交互终结的条件是什么,是弧的径达到同一的状态吗?
打个比方吧。一个充满水的圆球,没有杂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全同体。可以在球内“勾画”以水分子为基元的众多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水分子基元子上,其层层套叠,波澜无绝。它们同质却相“异”,“异”的各自包含的水分子的个数。同理,球内还可以“勾画”众多相互交互的非同心的圆、面、弧,也是以水分子为基元态的。让这些个圆、面、弧按倍律弧耦合,相等的耦合没有差别,也就没有“能级”了,是自相合。尺度成倍相差的耦合,就有了差别,这时就出现了能级。对这个“倍”的数量规范进行规定,叫能阶。倍弧合方式任意多,能阶也任意多。能级表征着对应能阶的量差。

如果相互垂交且相差一倍的两条弧的弧之间欲以水基元相互转化的话,但因弧几何规定了无直线可循,只能是弧性的,“大、小”互变时,也就只有弯旋这一条路径了。这条路径也是由水分子呈现的。过渡期间,它既不属于大弧,也不属于小弧,它是特定的互渡弧,这就是所谓的电态弧。佛经里的天地人三界可借用于此,作:光、电、磁。
比喻中,弧“代表着水分子,“在球内“勾画”以水分子为基元的众多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此“勾画”意味着什么?
即“众多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是如何“勾画”出来的?是绝对弧合产生的么?
绝对弧为四分之一圆,根据弧径的不同是否有无穷多种不同径的绝对弧?

Arcman 发表于 2017-4-21 11:35

回复Mr Eagle的疑问:


“比喻中,弧“代表着水分子,“在球内“勾画”以水分子为基元的众多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此“勾画”意味着什么?
即“众多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是如何“勾画”出来的?是绝对弧合产生的么?
绝对弧为四分之一圆,根据弧径的不同是否有无穷多种不同径的绝对弧?”

一、“勾画”是一种帮助想象的比喻方式,也可以不“勾画”而采取任意想象方式来表达自然能在本体的同一性性质。
“能”为自然实在的同一性基态,一个理想的表达方式是“球”形,设想这个“球”是不可见的纯能组成的,那会怎样呢?其“内”、其“外”有无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有多少“个”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事实上,这些同心圆、同心面、同心弧表述了自然全同内在性质在形式上的全同化特征。不去“勾画”,也即“不在”。如果“勾画”,就会有多种“勾画”图像,弧说是以“弧”为其勾画的基本图像的。能球所对应的形式学定义是“弧子”,弧子来自基本弧的三维推导。弧、弧面、弧子都是绝对弧的绝对弧合形式。

二、绝对弧是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能无限性的抽象表达。径表征了能的同一无限性,这个无限是由无限的有限所“勾画”的,也就是它可以被无限的“有限”化(不同的径)。弦表征了那个被特定“有限化”了的无穷径所对应的有限量。不去“勾画”,也即“不在”。勾画了,径和弦也就因此被“确定”了。如果设想径表示时间的话,任意“一段”时间既是有限的,又是可以无限“拆分”和无限“叠加”的。但与时间对应的空间则皆有限。事实上,人类是以空间有限性为理性基础来理解时间无限性的。或说,以有限的存在形式“弦”来感知无限存在形式的“径”。弧形式,仅仅是这种普遍认识关系的简洁表达。弧形式只有一个,但其径(弦)则可无穷多,只要乐意不停地“勾画”下去。

提示:理解弧观念时,可能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先“忘我”,令其思维惯性“放空”,球内球外的“飞游”想象一番,等梳理出弧的基本“镜像”体系后,再“找回”自我。或许有助减轻或避免与原有思维惯式“比对”时引发的混淆。


参考资料:白话弧说:物质的运动性和时空性之自然基础及关系


不知是否对Mr Eagle有所帮助。谢谢。:)

eagles 发表于 2018-4-10 08:42

近日断续的看弧本论的内容,
Mr Jupiter先生的“弧学理论的疑问与思考1—4” 对弧本论的提问很全面,自己更多的需要揣摩领会,若能明晰二位先生的阐述内容,想必会深入一步;P
在此帖继续从弧本论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
PS:论坛内容丰富,可能提问会重复,自己尽量避免;若提问重复,还请作者明确指出,节省功夫:P
引用:
图中,形成类弧子的两段弧线并非直接交合,而是相互垂交,且NS轴过两个弧面的圆心。即:弧WNE垂交于弧FSB。把弦WE和弦FB作为直径,可以生成一个虚拟的新弧面,称作“类弧子平面”。该平面的圆周,实际上是由原本的两个弧面之间的交点之“轨迹“所构成。该平面也是中空不可见的。其中,N点是r弧面的圆心,也是R弧面的圆周某点。S点既是r弧面的圆周某点,也是R弧面半径等于r的另一个“系外“同心圆(未画出)的圆周某点。

在类弧子构型中,垂直类弧子平面且过其圆心的线段NS,称为弧的相对弧合轴,也称弧时轴,简称时轴、时间线。类弧子平面的相互垂交的两个直径,线段FB和线段WE则称为弧的相对弧合弦,也称弧空间弦,简称空间弦、空间线。两者的量比,称弧合比(弧合系数),分别有二,一称时空比,一称空时比。

(插几句:两者的量值不等同,时轴略长于空间轴。时轴相对于空间轴的这个“寸头”,恰好是普朗克常数的数学基础,也是“量子"现象的几何学基础。有兴趣者可依据弧原理算算看)。
以下是我自己的计算:


上图中,WE是空间轴,NS是时轴
在△ONE当中,据余弦公式:
Cosθ=(ON^2+NE^2-OE^2)/2(NE·ON) ON=OE=2r    NE=r带入上式:cosθ=(4r^2+r^2-4r^2)/2·r·2r= 1/4;
转换为正弦:
Sin θ=√(1-cosθ^2)=(√15)/4
WE=2PE=2·NE·sinθ=(√15)/2r
√15≈3.873   
∴ 空间轴WE≈1.936 r
时轴 NS=NE=r空时比WE/NS≈1.936
为什么我算的空间轴比时间轴要长?

Arcman 发表于 2018-4-10 15:38

时轴NS是极矢向相反共轭的,应记作NS的平方。因此空间轴WE须折半,记作PE>2 。PE不用开根,代入计算即可。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804/10/234036zzdfhdvzw3beevzd.jpg

例如:

√15的平方即 PE2 =15,WE = 2PE = 30

当定义空间轴数量PE = √15时,则对应的时轴数量NS = √16。

空时比标识符可记作:S/T或S2/T2

S/T = √15 / √16

S2/T2 = 15 / 16

弧学数理理论中,“量”走算术级数或自然数序列,“数”走几何级数或等比序列。相对电旋态的数量关系而言,“量”逢10进1,“数”逢3进一。

“一”的概念与其形式定义相关。传统物质观中的“一”是指物质质点化的“点”,这个点对应于类弧子结构。弧学观念中的“一”对应于弧。“量”的形式学“一”对应于弧弦,“数”的形式学“一”对应于弧径(弧半径)。这是两者数理理论体系在自然基础意义上的根本性不同,这也进而导致在各自数理体系中起规范作用的逻辑建构的不同。进一步内容,请参见《弧的原理》。

如果将时空比的量值倍律一下(也即双弧旋交互构造体系的量化描述),得:

30/32

若取时间单位为“秒”,则任意类弧子结构的最大空间展量即:30(无量纲)/秒(量纲)。这里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物质世界中所观测到的“最大速度”其无量纲条件下的数值总是30的原因了。所谓“最大速度”描述了能量交互场的极限场构的数性关系,也就是WE与NS周期的关系。光速状态的物理意义,代表了能量场能差的完全趋同化状态,代表着系内能量交互作用的终结。

为什么物理实测的光速小于30呢?这是因为描述时间轴的量纲“秒”的数值不是被定义为“32”,而是被定义为了“30”的缘故。譬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描述时间周期的分钟=60秒。空时比是个常数,时间“短”了,空间也必定等比缩短。

下面提供一张标准制图,以供演算参考。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701/15/001937vwasammf3dhpf3pi.png

PS:中国的天干地支的数理原理有些复杂。

天干 = 10,是把“量”定义成了时间形式,对应于干支法中的“天之道”。
地支 = 12,是把“数”定义成了空间形式,对应于干支法中的“地之道”。

天干地支讲的是单弧回旋的数理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时空刻度方案。

为什么地支的数取量为12呢?很简单,如果把时轴量化一下,也可以看作是4个“1/4”,定义其数的量化值为“4”时,依据数序逢3进1的规则,其总的“量”也即:

4 x 3 = 12

这里的“3”,分别指的是构成类弧结构中的三条基弧:磁弧、光弧和一半的电平面的电弧。三条弧的量值虽然彼此不等,但量化定义的值的“个数”都是一样的,即“4”,此故尔。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维基

转换一下说法:

光弧在上,磁弧在下,相合生电弧旋。光、磁二弧决定着电弧旋的转归,故,定光磁之量可知电弧旋之“运”。光、磁二弧交合出电子平面,量化刻度以映其数序。电弧旋是万物的基始,没有了它万物是不存在的,如果它不是弧旋的,万物也不可能有兴衰了。10与12 之间的排列即60甲子年历,天干地支法算的就是在把电弧旋投射到等分成60份儿的电子平面上时的时空比变化规律——天地人的像法之术。



时间关系,仅供参考。:handshake

Jupiter123 发表于 2018-4-10 19:20

Eagles先生问的很认真、细致。Arcman先生也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很开心能同你们交流,你们都辛苦了:D

eagles 发表于 2018-4-11 03:00

:P:P

通过揣摩,有一些想法,实事求是:
一、自己的认知现状:
1.在“与弧认知相关的求教与思考”中,自己明晰弧论的阐述层面,即寻求“理性反映真实的自我律”对应“宇宙极其外在的自在律”。
2.通过先生们的问与答,及自己的学习,了解了相对论、量子论的部分内容与实验现象:如相对论“列车试验”,光速飞船;量子论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等。
3.结合上面,时空比的弧数理计算,自己认识到弧数理与物质观数理的不同。
综上三点,结合自身总结如下:
①自己明晰弧论的层面;②些许了解当代物理发展现状及实验现象;③暂时未能明晰弧数理的逻辑④暂时未能明晰物质时空与能时空转换。
因此,对于个人,从元概念——“能”到 解释物质现象(物理现状即实验现象),
如下图:

自己只明晰橙色的两端,而中间的蓝色更像个“黑匣子”,尚未透彻明晰。
二、对于先生发现弧论路径的思考与推导(个人简单揣摩,还请多包涵:handshake:handshake)
先生寻得弧论的过程(或路径):
1. 基于物理现状与悖论(量子论、相对论等)2. 弦论(通过先生的文章,也批判过弦论)3.结合东方哲学观(太极)
最终发现弧论。(自己作为“求真者”,对这个过程很好奇,但先暂时搁置)。
通过以上路径,个人思考如下:
先生追寻弧论的过程,一定是遵循逻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终寻得答案;也就是说,如果先生的思考路径得以详细层层展示,理论上,应当很好理解。(从弧的元概念反演到物质世界也一样,只要遵循逻辑,步步推导,应当也能理解)。
先生的悉心回复,也正是思考路径的展现。
三、关于理解“障碍”的个人思索
基于前述一、二两点,与个人体会,一些“障碍”可能自于沟通问题,表达如下:
1、语言问题。
先生言语精炼得当,自不用说。但弧论虽“老天自在”,传递者乃先生。先生作为资深弧人,言语系统已自成一体,不乏有弧论的“狭义”概念。而这些概念与物质观大不相同,可能造成如下现象: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以“统一”一词举例,先生用这个词可能指代的是“西瓜”,我脑海中同样用这个词,想到的是“苹果”;后来发现认知偏差,改进为“冬瓜”;最后改为“西瓜”为止。
2. 领会问题。
作为学习者而言,任何的小细节(小概念)可能都隔着一座山。因此,如果先生的跨度稍大,就可能产生认知断层。
总结:基于以上两点,当务是如何更好获悉先生的论述出发点和认知角度(或说弧的推演路径和认知角度),集中在弧几何与弧数理。
涉及到沟通与传播,包含传播与被传播两者,难免一起批判,请多包涵;P
对于个人,之后可能还会问些“咬文嚼字”的问题,我觉得那可能是关键;而一些“关键认知”的扭转,可能有利于串联以前的讨论。
以上均是个人想法,难免“表浅”:D,先表达出来,稍迟再“咬文嚼字”。

Arcman 发表于 2018-4-11 13:28

讲个故事,乐乐:)


甲:何谓忘我?
乙:“我”无忘我。

甲:何得忘我?
乙:“我”忘不念。

甲:例可一二?
乙:赏花忘园。

甲:窥斑舍全?
乙:借花入神。

甲:明神何主?
乙:拥珠弃盘。

甲:珠可寓神?
乙:寻无主神。

甲:神无其间?
乙:“我”已忘我。


呵呵……






eagles 发表于 2018-4-12 00:48

先生的故事“短小精炼”,似乎既是“求真”之路径,又是从物质时空到能时空的转换过程;P
下面开始“咬文嚼字”:
引用一 绝对弧弧学说用弧形式来描述能的这种唯一性,1/4圆周作为弧形式的基本范式。弧的径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同一性,弧的弦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统一性。参见下图:


实际上,《弧的原理》就讲了两句话:一是非时空性的相对原理及其逻辑,二是这个相对原理的标准形式学体系,或说弧几何的标化体系。简要解述如下。

所谓的非时空性相对原理,主要指的是自然能自身的原始相对性。弧形式的径、弦关系表征了这种原始性相对。这也是弧认识论的起始点。弧形式的唯一性,即纯能的唯一性,在逻辑上是不可认知的。但如果通过弧径和弧弦的相对关系,则可以完整而有效地表征纯能在形式学上的这种原始唯一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径和弦本身并非是实在的能,相对于绝对弧而言,两者都只有纯粹的形式学意义。只有弧本身才具备实在性意义。
引用二统一一、就“统一”一词的广义而言,与哲学术语中的“统一”一致。
二、这里重点谈一下狭义的“统一”。
所谓狭义,主要是特指弧理论叙述及描绘过程中的特定意义。简单地讲,就是“弧合”的弧哲学意义。
所谓弧合,就是弧自身的相对态。
相对于弧合,分两大类:
1、绝对弧合:是各向全同的纯粹能,是光态或磁态。其一维是能场,二维是能波,三维是能子。这里面没人,也是不可知的。
2、相对弧合:是各向非全同的纯粹能,是电态。其一维是重力场,二维是螺旋波,三维是能量子(即物质)。这里边就有人了,我们最多习见的也正是这种能量子(物质)存在态。
引用三 相对性一、“相对性”:所谓“相对”,最简单的字面意义就是任意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关联性。无论相互作用方各是什么东西,只要发生了作用(也不管是何种作用),就有了关联。通常情况下,描述一切关联效应的普适性方式被称为相对性。
弧说中,细分了两种相对性。一曰绝对之相对,二曰相对之相对。

1、绝对之相对
所谓绝对之相对,指的是能(或弧)的自相对。譬如:绝对弧形式的径与弦的相对性。如图:

这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对。表述的是能自身的同一性与统一性的相对性。进一步地讲,这种纯粹能在形式学意义上的自相对性在认识意义上也是同一与统一的相对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是原始性质的非对称的相对。更进一步地讲,我们物质世界的普遍对称性,均是源自这种原始非对称性的。弧形式所表达的也正是这种特定基础上的关于相对性的认知逻辑。

提问一:
在弧几何学中,用绝对弧描述能。
“弧的径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同一性”   理解:在某个层面,径等价于绝对弧(具体在哪个层面?或说其应用背景是什么)“弧的弦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统一性。”理解:弦表征自然实在(或能或绝对弧)的自我统一性。
据引用,弧哲学狭义的“统一”就是弧合
这里绝对弧自身似乎并没有弧合,弦表征的“自我统一性”该如何理解? 或说既然设定了“弦表征自我统一性”这个概念,其认知角度是什么?或说这个概念能回应哪些问题?

提问二:
“相对性”:所谓“相对”,最简单的字面意义就是任意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关联性。
再引文:“所谓的非时空性相对原理,主要指的是自然能自身的原始相对性。弧形式的径、弦关系表征了这种原始性相对。这也是弧认识论的起始点。弧形式的唯一性,即纯能的唯一性,在逻辑上是不可认知的。但如果通过弧径和弧弦的相对关系,则可以完整而有效地表征纯能在形式学上的这种原始唯一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径和弦本身并非是实在的能,相对于绝对弧而言,两者都只有纯粹的形式学意义。只有弧本身才具备实在性意义。”
“自然能自身的原始相对性”    理解:绝对弧的原始相对性,用径和弦来表征。
而相对性是事物间的关联作用,径和弦似乎就在那里,并没有发生相互关联作用,这里的原始相对性该怎么理解?

Arcman 发表于 2018-4-12 02:05

建议从如下三点入手:

1、“弧”,作为自然能在的形式描述,表征着能的唯一、孤立和绝对。
2、“弧”的参照系即其自身,不存在其“外部”参照系。
3、“弧”的自对称表述方式只有弦和径。弦:弧形式的自统一表述方式;径:弧形式的自同一表述方式。


供参考。



eagles 发表于 2018-4-12 20:10

本帖最后由 eagles 于 2018-4-13 11:24 编辑

通过先生阐述,继续揣摩:)
引用一径、弦赋义径也可以赋义为:数、时间、绝对、同一等;弦对应的就是量、空间、相对、统一等。
引用二 有“曰”“现代物理科学理论走到了弦的切片上,弦已经就是“波段”了。
弦是什么?弦的第一特征应该是能量,因为,弦是一种“动”。”
引用三 答“有曰”能量有其相对于人类理性而言的天然自在状态。能量就是能量,无可取代。但理性在处理方式上,既可以采用能量状态普适化的统一性形式表述,例如弦;也可以采用其全同化的同一性形式表述,例如弧。这取决于理性主体运作模式的选择,而与自然能量的原在属性无关。无路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理性真实与自然真实的一致化而已。上文中所谓的“道”,更妥贴的含义不是指“确定性”,而是指形式的“组合”规则。

提问1:
对弦赋义,弦对应能量;弦论中,弦是能量的统一形式;这里弧论中的弦   能否和弦论中弦相对应?

提问2:
在“答有曰”中,“统一”一词的用法类似哲学用法或习惯用法,即由 一般到抽象,如下图:

                     图(1)
上图三种(或多种)能量状态 统一于能量或者统一于弦。
引用四“弧”的自对称表述方式只有弦和径。弦:弧形式的自统一表述方式;径:弧形式的自同一表述方式。


引用五弧理论认为。自然同一性优先于其统一性,或说自然同一是认识第一性的。

引用六“答有曰”中:这取决于理性主体运作模式的选择,而与自然能量的原在属性无关。
在“弦:弧形式的自统一表述方式”   这句话中,“自统一”一词的用法如下图:



       图(2)
由上图可知:这个“自统一”与 图(1)的统一不同,首先不是一般到抽象的关系,
而且根据引用五,“自然同一”仅仅是优于“统一性”
根据引用六,如下图所示:

                     图(3)
由图(3),弧弦二者在理性主体运作模式选择上,是平级的;
因此,“自统一”与传统的“统一”不同,不是一般与抽象的关系;
二者没有相互抽象,更像是一种“平等”关系,
“自统一”就是这种基于理性运作模式的“平等关系”的称谓;
“理性处理方式”或“理性运作模式”即弧弦二者的理解背景;
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新颖的用法,与习惯用法有“细微”差别,也当属弧哲学狭义用法;P
不知如上理解是否妥贴,不对之处请先生指出!
以上均是个人揣摩,涉及内容其他读者可能直接就能明白,自己则需“咬文嚼字”,多多包涵:)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Mr Eagles: 读《弧的原理》的疑惑与发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