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n 发表于 2015-12-31 16:05

实证的自然意义

实证的自然意义(一)

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促进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代科技的发展。这两个理论,也别是相对论,几乎都是首先被“想”出来的理论,之后才是被逐渐“证实”了的理论。这就提出了一个恒久争持不下的问题:

理论究竟是被“想”出来的?还是被“证”出来的呢?

首先考察一下“实证”的三个基点:


[*]观察者(人)
[*]观察对象(物)
[*]观察方式(关系)

上述三点中1和2是不可能通过“想”而产生的,因为它们是天然原在和先决性的。所以,能被“想”出来的看上去只能是3,也即人与物的自然关系。

再稍微深入一些地考察“关联方式”,也不难看出,一切关联方式也是不可能被“想”出来的。更适合的描述应该是“发现”或“利用”,因为那些被发现并能够被利用的“关联方式”都是天然的、先验的,早就在人事之前而完备存在了。

如此看来,实证的意义本质上是对“想”的结果施以人工行为的证伪。

为什么需要对“想”进行证伪呢?换言之,为什么人会“胡思乱想”呢?如果人们随便一想,就可以发现自然规律(关系)的话,也根本没有必要证伪了。问题是”想“是自由的,但”关系“是确定的。如何让自由的想与确定的关系完美合一,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当然,这就是哲学家的第一要务了。

寻找人、物完美合一的途径,就需要回答两个更基本的问题:


[*]是谁并如何事先确定了”关系“?
[*]人为什么可以”瞎想“?


(待续)

Arcman 发表于 2015-12-31 21:19

实证的自然意义(二)


经验所知,人的行为能力是有所被制约的,就像一个人无法摆脱引力从地球上一个跳跃窜到月球上去。人们也因此避免去做那些人力不及的事情。但人的思想能力似乎是不被制约的,每个人都能够天马行空的去想象。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所谓的自由度的问题。没有不受限制和制约的生物,人类也必然的自在其中。

很简单,我们的行为作用依托于我们的肢体,而思想则依托于头脑。行为作用看上去更像机械作用,对外显示的是力。思想作用则更像量子作用,对外显示的是效应。

外在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对思想的功效影响很大,仿佛土质对作物的发育成长的影响那样,无论何等的贫瘠或肥沃,都有自己的活法。对行为的功效影响更直接的是食物和水,无论人们怀有什么样的思想,吃饭少会无力,不吃不喝就会死亡。

弧学中,行为对应着顺弧旋效应,是物质的先吸收再光化的燃烧过程。思想对应着逆弧旋效应,是信息的先分解再合成的还原过程。前者的能量来源是纳入性物质,诸如食物和水等。前者的能量源泉则只是光。

通过对外部光能的吸收,转化为头脑中的电子流布。不同的光脉,生成不同的电子流布。这些电子流布依据倍率的弧合原则而生成衍生性次级弧簇。众多电子流布所形成的弧簇就再现了那些来自外部物体表面的光脉所携带的相关物体的表观结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人们头脑中的所谓“经验”或“知识”的基本组成。这些流布相互弧合的规则,在未被人们了解时,就是所谓的经验,有所了解时就是所谓的知识。对经验和知识进行提炼,普适的就叫规律。人们在头脑中对形形色色的电子流布重组的过程,就是思想。

思想的本质人就是物质的,非超然的。任何信息分解并呈现时具备无限多样性的可能结果。这就是自由意志的缘由。弧合倍率对这些多样性起着最高统摄作用,它是生物逻辑能力的核心基础。头脑中的各个电子流布若不能相互自动弧合,该体系就是分散型体系,是一种原始的天然性状态。人类有史以来,更迭交错过了很多对这种原始态的再塑模式,综合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对这些天然状态进行“合理”的人工梳理,是通过“梳理方式”的灌输而得以实现的。梳理方式的植入就形成了受教体的文化之根,它进而就形成了崇拜,形成了自信,最终形成了个体的理性原则和行为纲领。根文化是人类社会中一切意识形态斗争的总祸因。

由于逆弧旋效应在空间上的系统非函数特征,信息转化出现的具体结果因因时间则遵循概率分布。所以,面对“同一个”事物所获信息的分解结果将因人而异,各自不同。也就是说:一个自然规则,导生无数想法。谁想的对呢?这就需要实证。实证的意义,本质上是对思想一致性的验证。是通过对众多不一致的整理,找出隐藏在乱象背后的统一性。

事实上,我们不仅在行为上不自由,在思想上也不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无知(无意识)条件下自然作用的自发性结果。自由常常会成为对原有文化主体的冲击与背叛。

(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证的自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