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n 发表于 2017-11-26 16:30

宇宙新体系——基于人类天然二元本性基础的认识模式

宇宙新体系——基于人类天然二元本性基础的认识模式


自从人类出现迄今,关于宇宙景象及其宇宙存在的认识理论,大致可被归纳为两类——神学体系和科学体系,抑或两者结合的中间体系。前者的代表性流派泛指神话、宗教、东方经典文著也可以笼统的归纳于此类;后者的代表性流派则是现代科学、近代西方哲学等。然而,这两个主流体系在各自原理学方面,都存在着某种根深蒂固的不自洽,这些不自洽来自于其内秉性的自然逻辑缺陷。

中国有句古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转化理解,则是:天理弥弥,无所不容。这里既确认了宇宙规则(天理)对宇宙中一切事物之普遍规定性,也确定了人类在自然宇宙次序中的本原从属性。换句话说,人类首先是天理规制下的某种特定产物,其次才是这种特定产物与宇宙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关联。

人类关于宇宙的印象,本质上无可超越其自身的天然特定性。也就是说,一切认识来源的基础——关于宇宙的“印象”——本身已经在事前(印象提取)就被规定(如何提取)过了。即:“如何提取”先决了“印象提取”。这里的“印象”其实是“规则”之“果”,而“规则”才是“印象”之“因”。无论人类自觉或不自觉,采纳何种“规则”就必定生成相应适配的“印象”及其关于这些印象的逻辑解释——知识。说到底,人类关于宇宙存在在认识理论方面的差异性,根本的内源性原因是各自所“采纳”规则的差异性。

由此,就引申出了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规则(天理)是二元性的吗?是由于天理不一,才导致人类各执一词的吗?

非也!

如果天理是二元性的,就势必生成两个“单元”化的宇宙状态,也即两个彼此隔绝的“单元化”世界。如此的两个“单元化”世界将各备其规,理不互通。相同“单元化”世界内的人们,因一切同规而共理无歧;不同“单元化”世界内的人们,因天规各异,彼此隔绝,无可生歧。这显然与人类的现实感悟不符——印象的相似性和多样性。

那么,天若恒一,何来理异?

这就需要归因到人类的天然本性上看问题了。既然人类对宇宙的印象取舍源自其遵从的抽取规则,是否就指明了人类存在于其天然秉性上是二元化的呢?当然,这里的二元化是指其所选择规则的二元性特征。常理可知,物质必定存在于时间和空间,没有时间和空间为基础的物质存在是无意义的存在。人们也知道,一切物质皆源于能量,没有能量存在的宇宙,也就无所谓物质以及人类存在了,也就无从谈及人类认知了。由此,是否可以解释为时间和空间是能量相对于人类(物质)而言的存在“印象”呢?如果是,作为物质形态存续于宇宙之中的人类,其内秉规则的二元性也就找到了根由——时间性和空间性。天恒一的“一”对应的是我们寻常所言的自然“能量”,理相异的“异”对应的是我们各自说遵从的自然规则(时间规则或空间规则)。如此就解释了人类关于宇宙印象方面的相似性和多样性问题了。

什么是能量?顾名思义,是能的“大小”。“大小”的哲学意义是有限性,是相对于能的无限性而言的概念。可以把能量比喻成无限能的汪洋大海中的“岛屿”。这个“岛屿”对于物质世界而言是个“空岛”。任何“岛”内只有两个无可绝对观测的无形向量——时性和空间性。时性表示能量有限性的连续属性,空间性表示能量有限性的断续属性。表述时性的时间表述能量岛在连续性方面的数量差异,表述空间性的空间表述能量岛在断续性方面的数量差异。形象地说,时间表示能量岛的“高度差”,空间表示能量岛的“边界差”。时间与空间的唯一区别是时间有矢向性,时间相对于空间是非对称性的;而空间没有矢向性,相对于时间是对称性的。

时间和空间作为能量存在的间接表述形式,能量是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基础,两者对于能量而言是密不可分的互耦状态,称原发性时空。而这种互偶状态,又进一步决定了一切物质事物的自然属性。反过来说,物质存在取决于能量存在,物质属性取决于能量的时空属性。时间和空间的垂交互偶关系是函数关系,时间是主变量,空间是从变量。表述这种函数型时空变量关系特征的自然形态是电性,简称电态。

自然条件下,这些能量岛大可广及宇宙整体,小可泛指众多星系,微可极致天然元素。所以,处于能量岛内的人们(事物)无法直接地感觉到具体而实在的时间和空间,但却可以间接地觉察到他们制约作用。换言之,就是事物处于时间和空间“里面”而非其外。

什么物质呢?不言而喻,简单地说就是电性互偶状态。电性互偶关联是能量岛之间的唯一自然关联方式。不发生电性互偶关联的能量岛“岛内”,就是孤立而纯化的能量岛,那里面没有物质存在。物质是能量岛的“群岛化”,或说能量岛之间的电性互偶关联体系。这种由电性关联而呈现出的群岛化之后的“群岛”时间和“群岛”空间,来自于能量岛在其空间向量上的继发性电性互偶。因电性互偶而生发的电性时空也就物质时空,称继发时空。所以,物质分子不是能量岛,而是“群”化了的能量岛——即寻常的物质形态。

电态既不会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介于能与物之间的“介质”。沿时间矢向看,电态是能量连续性的表观特征;沿空间标量看,它是能量断续性的表观特征。“切断”电态的连续性时,获得的将是对应时空互偶状态中的空间性度量,“切”的越碎,相对度量越大,或说“个头儿”越大,例如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能。“切断”电态的断续性时,获得的将是对应时空互偶状态中的时间性尺度,“切”的越碎,时效越快,或说“寿命”越短,例如对撞机产生的亚粒子。

能量没有温度,也就是“岛内”是冷的,称其为宇宙的冷端,对应物理学中的所谓绝对零度;而能量“群岛”(物质态)则是热的,称其为宇宙的热端,对应于所谓的相对温度。从能量端向物质端看,物质态也是热聚态。相反,能量端相对于物质态而言就是冷凝态。换句话说,“冷”是能量正态分布的物理表征,热是能量偏态分布的物理表征。这也意味着物体运动的速率是随能量场的温度变化而呈函数型变迁的。直白地说:越冷速度越慢,绝对温度时速度为零,越热速度越快,电态时速度最大,即物理学中所谓的光速。这与传统观念并非矛盾,只不过是参照方式不同罢了。传统观念中,是把物质形态作为自然本原性存在方式而非能量方式而已。因此,人类不仅是处于物质态,而且是远离能量正态分布的中心线区域的,这也是作为物质形态的人类之所以可以相对稳定存在的自然保障条件之一。

至此,物质形态的内秉性二元性,即时间性和空间性也就明晰可见了。物质运动的自然成因是源自电态,电态是能量场整体属性的物理表征。电态既是物质的“生身之母”,也是元素的“骨血之脉”。电态存在反映着时间和空间之间互偶关联的物理特性。而时空场内的这一切之背后,深藏着无形的能之有限——能量。

日常体验中的宇宙“印象”,不仅仅包含了物质形态,也必定包含着电态、时间、空间和能量。也应因时间和空间的互偶关联特性,决定了人类关于“印象”的取舍规则,要么是以能量连续性为基础的“印象”体系,要么是空间断续性为基础的“印象”体系;或而二者间杂的“印象”体系。三者看上去似乎都对,但都不全对。很简单,因为都难以完备而自圆,也难能涵盖其他各方。

现代科学认知中,关于以能量连续性为基础的“印象”体系中“印象”之经典解读可参阅的例证是量子论;关于空间断续性为基础的“印象”体系中的“印象”之经典性解读可参阅的例证是相对论。

神学信仰及宗教崇拜等等不同观念之核心是“万能”,系指自然宇宙中的无形能量对创生有形物质世界的本原性作用之代名词。

有史以来,人类关于宇宙认识的争议,事实上从来都不是触及实质性自然标的的争议,而是关于各自所坚持的内秉性规则孰是孰非的争议,或者说是坚持各自自我特征的争议。这些争议,上升到形式学层面,就是“曲”与“直”的争议;于认识论原理上就是直型模式与曲型模式的争议。说到底,是关于物质自在的天然本义之争,是物质与能量的关联性之争。一个比喻的说法:分裂的脑瓜并合同一张脸时的纠结。

对宇宙体系做一简要概括:

1、能系,或冷系、静止系:能——能量——原发时空——电——能
2、电系,或热系、运动系:电——物质——继发时空——电——能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宇宙新体系——基于人类天然二元本性基础的认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