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n 发表于 2021-11-16 01:01

观测确定性悖论对于人类而言是常态,它源自于人类的天然属性。广而言之,经由物质相对性的观测是不可能获得观测确定性的。

人类的天然属性是什么?

形象地说,是时间和空间的胶皮糖,简称“时空胶皮”。也就是说,人类“完整”的天然本性不仅仅是单一空间性状的或说肉体的,也不仅仅是单一时间性状的或知觉的,而是二者合一,不可分割的“共生体”。

物理学描述下的物质世界中,何种基本存在与其相符呢?

答案很简单:电性。

空间是电性的标量特征,时间是电性的矢量特征。物质存在的理性视野中,二者必不可分,二者之一都不可单独存在。这也是观测(或可比对性)的自然基础和边际限定。

电性(诸如电子,电子云,概率波等)存在很奇妙,关于它,我们知之甚少,或许正是因为它“构成”了的人类理性活动的盲点。



再聊。:time:


Arcman 发表于 2021-11-17 01:15

什么是“电”或电性?

简单地讲,电是一种能量状态,但不是“纯”的能量态。它是一种好比水和咖啡相互交融时的“杂”态能量,不同的是,能量的这种混杂状态不受熵的约束。换言之,电态是系统中正熵矢向的能量与负熵矢向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渡态,或合成态。

能量如果具备了三种基本性状,或说一切电态所必须具备的三个内秉性质,即矢向性、标量性和旋性。如此这般的能量状态就是物理学通常语义条件下的电能。

电能本质上是“纯”能量(例如光态和磁态)之间的交互作用态,或说一种非此能也非彼能的相互交换变迁的一过性状态。简单地说,电能是纯能间的夹缝状态,即能量的能隙态。物体的动力能皆等价于能隙能。由此可知,能隙能或电能就是宇宙中所谓的那个“第一推动力”。

作为宇宙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电能,其更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能隙所表征着的能差。没有能差,也就没有了能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转渡,也就没有了电能。因此,广义而言,宇宙源于能量的非矢性对称(标量对称),运动性是其表征,而物质世界的普遍对称性则是矢性对称(标量非对称)的表征。

广义而言,宇宙来自于能隙(电能)。而电性是能隙存在的表征。电性与电能两者关联但不同。



再聊。:time:

Arcman 发表于 2021-11-19 19:32

新出炉的弧说“电汤”;P,鲜着呢!:P



http://3d.arcii.org/demo/curvature2.html

Arcman 发表于 2021-11-19 19:58

电性与电能两者关联但不同。

电性:相对于纯能态而言的非纯能(量)态。通常是指纯能间的交互作用态。即创生宇宙万物的化合能,泛指统化能。电性具备双矢性特征。例如“电子对”。

电能:电性回归纯能的纯化势,也即统一能的分解势,或说由统一能向纯能的同化势。纯化势越强,电能(量)越大。反之亦然。电能具备单矢性特征。例如“正电子”和“负电子”。




再聊。:time:

Arcman 发表于 2021-11-27 18:30

关于“圆”和“圆形”。


两者不同。

“圆”是可无限叠加的哲学概念,或时间的同一性感念,或能量同一性的形式概念。
“圆形”是不可叠加的几何学概念,或空间的统一性概念,或能量的统一性的形式概念。

“闭合”(同一)态能量必“圆”(同一化形式)。
“开放”(统一)态能量则必“圆形”(统一化形式)。

宇宙世界也因此被简单地区分为“能态世界”和“物质世界”,理性派生而来的宇宙文明即“能量文明”和“物质文明”。换言之,如果能量文明中的人类看宇宙是“双眼皮”的话,处于物质文明之中的人类,其眼中的宇宙则是“单眼皮”。

物质世界作为能量交互作用的混成态,说白了就是能量的统合态,物质不是单纯态的能量,其间并不存在任何真实意义上的几何“圆形”,简言之,物质没有几何“点”。

能量世界中,其几何特征是时间一维和空间二维。即零维,一维和二维。
物质世界中,其几何特征是时间一维和空间三维。即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

一切物质形态本质上都必定是能量的统一化状态,其空间属性(三维态)在能量属性(二维态)上的统化投射即“圆形”。

描述宇宙中物质形态的当代几何方法,起于其原初的几何“点”之定义。这个“点”概念早起于亚里士多德,成军于欧几里得。其体系中关于任意几何对象的几何学无限可分割性法则,恰恰是如同当年的原子派所坚持的观念那样,到了原子层面就彻底失效了。

其间的深层原因,概括地讲就是其点定义被错误取“直”的缘故。

简要回顾一下欧氏几何中的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始于一个无大小的零维度点,点的平移及线,线的平移则面,面的平移着体。如此这般,物质世界就可以被加以精准描述了。

时至今日,科学界最大的问题(例如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相互兼容性)恰恰是出在了当年的这个“零维点”上!

简明地说,欧氏点在原初之时就缺如了点的“断续”问题,或说叠加问题。其内秉含义中,默认了点是无限可叠加的。而其用来描述的几何对象——物质形态——却恰恰是不可叠加的。在物质现象的粗略层面,欧氏几何是具备一定适用性的,但深入到物质现象的精细层面时,它就不得不进行改良和“加固”。也因此,曲线几何应运而生了。

曲线几何的推出及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物质形态的物理性问题,但并非完善。引入圆形的同时,也把一个更大的隐患(圆形定义问题)给引入了体系,这一隐患迫使曲线几何从一开始变成了一门近似性学科。

看上去“点”由于曲线几何的推出而与“圆形”首尾相接了,其实不然。

点和圆形两者都是没有大小的,其几何学意义上都是孤立的,即闭合系。圆形的同轴旋转可得“点”,圆形的无限凝聚也可以极度逼近一个“点”。换言之,“圆形”是空心化的“点”。或者说,曲线几何明朗化了“点”在其定义之初混沌模糊的内在本义,取而代之的是把直线几何的全班人马嵌入到了“圆形”之圈里去了。也即是说,曲线几何侧重处理的不过是直线几何的那些“边际”性(曲面、球面等)问题。


套入当代科学理念关于物质本质的形态性描述而言:

直线是“芯”,曲线是“壳”,曲直合一,乃曰其“点”。

现代几何体系,总体看来犹如一个模糊的“点”外裹了一顶花边软帽。类比而知,爱因斯坦相对论玩的是“点”的里子,量子论玩的是“点”的面子。归根到底,都被一个不清不楚的“点”给耍了。

要想从根子上彻底解困,就必须引入能量观念,玩一把“升维”打击!:loveliness:


再聊。:time:

Arcman 发表于 2021-11-28 00:42

关于“0”和“1”。


数学是几何的派生,或说高度抽象的几何。

“1”是“0”的反义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有”和“无”。一切数学理论,皆始于“1”或“0”。数学“1”所对应的基本几何形式是几何观念中的“点”。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1”的几何“点”存在着初始性“先天缺陷”,即形式与内涵方面的非完备性的话,那么“1”也必将带有“遗传性”缺陷了。由于几何“点”的内涵模糊,由此而来的“1”也同样是模糊性内涵。

结合前一个帖子的解析可知,传统科学观念中的几何“点”,本质上是物质性的“点”,其所描述的是物质在断续空间状态下的分立属性。换言之,这样的几何“点”或数学“1”必定是忽略了物质存在的连续属性。

物质的空间性状可以通过直线几何或代数加以较好的描述,而物质的运动性状,则需要曲线几何或函数加以较好的描述。

如果是这样,那么几何“点”的进阶形式就应该是空心化的欧氏“点”。但进一步看,如果几何“点”从实心演变为空心时,其实心“点”所派生而来的数学“1”之本义是否也理应进阶呢?否则,数学“1”基础之上的巨大而深刻的体系就必定是以单直模式面对物质的曲直双重属性了。也因此,数学的根基“1”并非是完备的,其反义形式“0”才是跟基本的数学基石。

“0”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哲学上的没或有,物理上的存在与否,数学上的正与负,宗教上的虚与实,易经上的生与消,等等云云。概而言之,就是物质的基本自然属性或说曲直双重性的问题。物质形态的双重属性归根到底源自于时间与空间。时间向度表征着物质存在的“连续性”,空间向度表征着物质存在的“分立性”。

时间和空间是否“游离”在“0”和“1”之外呢?这并非传统文明中各种物质性赋义的观念所能决定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时间和空间自然属性的非物质性赋义以及二者相互之间的关联律。

简而言之,如果把一切物质归纳为一个数学上的有限集合的话,时间和空间不过是对该“集”中所有元素进行简并规范以期公理化时的组织性要约而已。因此,时间和空间并非是限定性物质集合的元素。

基于物质源自能量这一基本的物理事实,能量可归纳为一个数学上的能的无限集合的子集。一个能集合中两个子集即能量集合的交集,即时间,其并集,即空间。能量的交并集即时空。

如果能集合作为宇宙存在的“虚部”,而物质集合作为宇宙存在的“实部”的话,那么,能集合相对于其中的任何子集而言则是空集,同化能对应的是其子集,统化能则对应于其真子集。



能量集合之间的交并集相对于物质而言皆为空集,时间即能量空集的真子集,空间即其子集。由此可知,时间和空间是能量交并集合的必然之结构属性。物质集合本质上也必定是能量集合之交并集,而时间和空间则是物质交并的先决条件。物质的运动属性其实不过是能量交互作用的一种必然的反式状态。
说白了,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物质既是能量时空系中的那个几何“点”,也是时间和空间的非实在性表述,即数学中的那个“0”。


再聊。:time:

Arcman 发表于 2021-11-28 11:47

PS:

描述事物的数字关系既非数学法则,更非数学原理。:P

Arcman 发表于 2021-11-28 12:26

理性问题


理性不是万能的,它自身的盲点就是其功效极限。

理性的盲点是什么?

即人类本性或天性。事物本性决定了其本能以及本能的作用方式与范围。哲学化的表述就是内在与外延的问题。简单地说,它是什么就是那个“什么”。(What it is is the "what".)

人类理性及其理念世界,无可置疑的来自于其天然本性与同质事物间的相互能动作用。本性之外,天地失“色”。


人类的理性能力,首先取决于其本能状态,其次取决于其能动方式。由此而知,理性存在不过是人类本能作用的特定性有限集合罢了。每个人的理性集合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类的个体智能没有全同的,也就是说没有完全一样的头脑,是所谓“人人有心,心心不一”。

人类个体所独属的理性集合再进一步的相互能动融汇、交互纠结、吸引与排斥等等,就是所谓的集体智能。全人类所有个体智能的总集,即所谓的人类文明。

简言之,文明即本性。本性塑造才是文明变迁的根本动力。


再聊。

Arcman 发表于 2022-1-1 21:18

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

庞加莱提出一种观点,即绝对运动不可以通过物理测量来加以证明,或说物理方式不可以观察到绝对性运动。这就是后继他的相对性原理的核心内涵。这一思想的提出,极大的帮助和启发了爱因斯坦推出其狭义相对论学说。

庞加莱的相对性原理,简单地说就是自然世界中没有绝对的运动参照系,一切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性描述必须是相互作为参照的。换言之,一切物质的运动性状都是与同一光源(光速)比对的方式性结果。光速的不变性是庞加莱相对性原理的自然推论之一。

这里,其实就是把平凡四维时空系中的三个空间维度之一(即表征运动矢向性的那个空间维)通过与光速的比对方式而“弹性”化了。又因为速度本质上是任意时空场中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之间的耦合函数(光速是时空耦合函数的最大值),或说被弹性化的那个空间维度“自带”了时间弹性(连续时性),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相对性比对体系才具备了同源性。而这个“同源”就是决定任意时空场性状的对应能量差。各时空场之间相对能量差的变化关系被投射在寻常的四维性时空坐标体系时,即为耦合函数。

也由于通过引入光速不变原则把空间三维中的一维“扯进”了原本的四维观测体系,在时间维对光速提供了“同时性”的条件下,才导致了被弹性化的特定空间一维之时空耦合函数的变移,也即产生了相对性时空效应。

因此,原本连续性的时空耦合函数“被迫”分立了,而为了描述这种被分立的时空状态,就不得不把时间和空间完全“粘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相对论“时空连续体”。而凑巧的是,任意时空场耦合函数的最大值正是创生该时空系之能量交互的比限(或最大空/时比)。

简而概之:

这就是狭义相对论不服从伽利略变换而服从洛伦兹变换的根本成因。


注:
耦合函数分为(弧时空)系内耦合函数与系外耦合函数。系外耦合函数描述的是各个时空场的能差之间差异性的统一性关系,是相对论效应的原理基础;系内耦合函数描述的是单一时空场能差区间差异性的同一性关系;是量子效应的原理基础。

重力是由时空场场间能差(系间差)之差异性所决定并结构化的,所以也是可量子化并具备函数性质。而电磁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在几何本质上与重力是一样的)则是由时空场场内能差(系内差)之差异性所决定并结构化的,所以也是可几何化并具备确定性性质。



鉴于时间关系,再聊。:time::handshake

Arcman 发表于 2022-1-3 02:26

关于科学


“科学”不等于“真理”。

科学是人类寻求自然真理的理性方式之一,其自身最大的弱点也正是它所服务的唯一对象——人类理性。如果人类理性并非是宇宙中的超然存在的话,那么,科学属性就必定同源于理性的天然属性,其本质必定是自然整体局域性作用之限定性方式。简言之,科学必定是人性的。

自然真理与人性无关,它就在那儿,它规范了一切,也包括宇宙本身。它是自然的自组织模式在人性上投射出的“法则”。对这些投射而来的“法则”可以进行理性化的多层级描述,诸如:本能的、经验的、文化的、宗教的、科学以及哲学的。科学从中胜出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理性对内秉性生存原则的实用性需求。换言之,科学的最原始动机是使人活的更好,而非获得更多真理。

原始基础上的科学动机,在人性本能的催化下,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体系,也即科学体系。也就是说,科学体系的实质并非真理性的,而是理性对“动机”所产生的杂乱结果的组织方式。对能够进行“合并同类项”处理的部分称之为“科学方程”、“自然公理”、“科学原理”、“科学或自然法则”,云云等等。由此可见,科学是人类天然的理性能动力被格式化后的集约性结果。科学在鼓励理性能动开发的同时也限制了理性能动的自由,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科学是理性规范化方式的能动效应,也是对这种能动效应之自由度的负反馈作用模式。

概而言之:

科学是理性活动的特定模式之一,而非真理化的理性活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当今十大物理学难题的哲学基础 Discussi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Top Ten Physics Probl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