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n 发表于 2017-7-21 00:14

Mr. Jupiter: 关于弧学理论的疑问与思考-2

Arcman先生,你好!最近断断续续在读先生的《弧的原理》及论坛中的文章,感慨弧学理论的深妙,这是一种与传统哲学和认知不同的全新认识论,诚如先生谈的人类本性及精神惯性是人认识世界的精神自障,我对弧学理论的思索起源、类弧子、弧旋线、倍率原则存在一些疑问,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提出,肯请不吝赐教。      另外弧理论的其它参考资料还有吗,例如论坛中提到的《弧释三论》,以期更好理解弧理论。
      具体的提问详见附件“关于弧学理论的疑问与思考-2”
RespectfullyyoursJupiter

关于弧学理论的疑问与思考-2

一、哲学思辨历久弥新,我先把哲学史的发展梳理一下,与弧哲学作参照。综观古今中外,哲学史的发展,以本原论为开端,大体经历了从本原论到认识论进而到主体论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1、哲学史从本原论开始在中国古代有万事万物,本原于“道”之天运、本原于“阴阳”之变易、本原于“五行”之转换、本原于“理”之普照、本原于“心”之所执,等等的本原观念。
在西方古代有万事万物,本原于“原子”的构建、本原于“理念”的共相、本原于“数”的和谐、本原于“物质”的造就、本原于“精神”的创造、本原于“概念”的创造,本原于“意志”的强力,等等的本原观念。
本原论的基本特点是: (1)、认为万事万物,或者说整个世界,都来自于一种本原的构造。这种本原是世界的终极所在,它规范和支配着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消亡,既是世界的开始,又是世界的归宿和价值意义的所在。世界的存在就是本原的运行、本原的展开、本原的规范、本原的建构、本原的显现,以及本原的回归。(2)、认为本原是自我的绝对,它只是“我是我所是”。它创造世界和世界的一切,而没有自身的创造和由来,也没有自身的因果关系。正如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一切,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上帝那里找到自己的身世和由来,而上帝是没有自己的身世和由来的。(3)、认为本原在一切事物中。它没有自身个体的直观方式,而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支配和建构来显示自己。本原与事物的关系是共相与殊相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共相和本质是永恒的和不变的,殊相和现象是暂时的和变易的。
本原论的困难在于:(1)、本原没有自身的由来,也没有自身方式的直观,因而它有着莫衷一样的解释,既可以有物质方式的解释,也可以有精神方式的解释,又可以有非物质和非精神方式的解释。而各种各样的本原方式的自我解释,都因无法直观而获得最终绝对的终极证明和确立。(2)、它无法说明,种种物质的、精神的或非物质和非精神的本原是怎么和怎么能够建构万事万物的?一是怎么和怎么能够生成多的?以及为什么它不能自我直现,而要通过建构万事万物来显现自己?也就是说,共相和本质为何不能直接呈现而要通过殊相和现象来显现?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问题。
1.2、认识论的发展16世纪以来,认识论问题在欧洲哲学中占有中心的地位,甚至成为构造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在认识论中,自我和外部世界、外在经验和内在经验、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是讨论的主要问题。认识论的研究还提出了寻找绝对可靠的知识的任务,人们试图把这种知识作为一切知识总和的出发点并作为评价这些知识的真理性的绝对标准。哲学家们对于解决这个任务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从而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创始人培根坚持从经验出发,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而人对存在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培根虽然是一个经验论者,但并没有完全忽视理性的作用。他主张在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婚姻。他认为,科学的认识不是象蜘蛛一样从自己肚里吐丝编织出来的;也不是象蚂蚁一样只知道搜集简单、零碎的事实经验,而应当象蜜蜂一样,既从花园里采集材料,又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和消化。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原因,才能从个别的事物上升到一般的原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培根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系统地制定了认识的归纳法。但培根的方法具有机械论的性质,同时他还赞成"二重真理论",认为从经验得来的真理和神启真理同时存在。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他否定感性,推崇理性,否认归纳法,认为只有从清楚明白的公理出发,通过演绎推理才能达到真理性知识。笛卡尔通过怀疑的手段,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理,认为这是最清楚明白的原理,并以它作为出发点,推演出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笛卡尔认为,清楚明白的观念不是从经验得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而观念的清楚明白,就是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所谓天赋观念说。
继笛卡尔之后,唯理论的代表有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斯宾诺莎主张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同时他又认为理性认识不是从感性认识中得来的,人们无需通过感性认识即可直接凭理性去把握真理,抓住事物的本质。他虽然承认感性认识有外界的来源,但又认为它是不正确的,称不上是知识,并且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他认为观念的真理性的外在标志是与对象的符合,但又强调观念的真理性的内在标志是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他断言,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标准。莱布尼茨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否定认识有外界的客观来源,认为一切观念、知识都是天赋的。与笛卡尔稍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心灵并非一开始就有清楚明白的观念,观念是作为倾向、禀赋和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灵中,只是在感觉经验诱发下,才明显起来。莱布尼茨提出两类真理:一类是"推理的真理",它以心灵为其源泉,具有普遍性、必然性;一类是"事实的真理",它依上帝的选择而定,具有偶然性,但又有其充足理由。
经验论者,特别是洛克,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洛克认为人心象一块白板,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从经验得来的。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洛克认为经验有两种;外部经验,它是由外部事物刺激人的感官产生的感觉;内部经验,它是由心灵本身的活动引起的反省。洛克在分析事物和感觉的关系时,提出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他把广延、形状、动静等看作外物固有的"第一性的质",人们关于它们的观念是真实的,是有外物的真实性质作为原本的:"第二性的质"是颜色、声音、气味,它们不是外物固有的,人们关于它们的观念并不反映外物的客观性质,而是主观的,是由主体附加到客体上的,洛克的这些学说,对后来的哲学发生了不同的影响。巴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的不可知论。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些哲学家试图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目的,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在康德看来,科学知识应该是既能增加新东西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而一切知识又都必须表现为判断。能给人们新东西的判断是综合判断,能给人们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判断是分析判断(见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后天综合判断虽有新东西,但没有普遍必然性;先天分析判断虽有普遍必然性,但没有新东西。只有把综合判断与先天判断联合起来,形成先天综合判断,才有科学知识。康德事实上只是用折衷的办法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观点糅合在一起,并没有真正克服它们的缺点。康德把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看作是认识主体以先验范畴形式对感性材料的综合过程,强调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1.3、主体论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一种新的哲学思潮把目光和视域投向了主体的清理,他们以主体为实在,期望在主体的清理中,通过主体的确定,找到哲学的终端所在,认识的终端所在,存在的终端所在,人的终端所在,以及真正的知识基础。本原论的绝对在一种新的主体确定的绽出中又复活了,并且变得更为强烈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在其主导层面上是主体论的。这种主体论,一方面,承续了认识论的主体能动,把存在和本质归结为主体的绽出;另一方面,则承续了本原论的一元性,从客体的本原转向了主体的本原。
现象学从心理学关于“意向性”所具有的双层结构中获得启示,认为既然“意向性”是一种既关乎行为又关乎对象的意向双层建构,都源自于和同一于意向这个主体方式,那么由此推及,一切存在都是意识的行为和建构,我们同样应把现象和本质视为意识的双层建构,它们源自于和同一于一种纯意识的主体实在。在现象学那里,只要把意识的种种外来影响去除,留下的就是纯意识的主体实在。而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样式和认知都是由这个纯意识的主体实在所造就的。因此,哲学真正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地、严格地进行主体的清理,和盘地托出这个深藏于底处的纯意识,从而在纯意识主体实在的根本知晓上,直观本质和现象,从而找到真正绝对的知识基础。现象学者深信,纯意识的主体实在可以给予我们终端的直观,只要我们把纯意识的主体实在裸露出来,我们就可以直观存在,直观本质,直观人的“生活世界”,并由此达到人和生活的本来。那么,我们怎样来清理和达到纯意识的主体实在呢?现象学的办法就是通过悬隔、加括号等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去除种种外来的影响,最终达到没有任何经验成分的纯意识。这种思路在我看来是对康德的承续,在康德那里,纯粹先验的心灵方式是可以通过抽取一切经验质料而被裸露的。只不过康德一直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抽取步骤和方法,而现象学者胡塞尔则告诉了我们悬隔、加括号等具体抽取的步骤和方法。然而极为有趣的是,康德虽然没有告诉我们抽去一切经验质料的步骤和方法,却告诉了我们这个裸露的纯粹先验的心灵方式就是知性的时空方式和理性的判断方式。胡塞尔则告诉了我们抽去一切外来影响的步骤和方法,可是却始终未能告诉我们纯意识的主体实在是什么,它一种怎样的绝对构造,以及这个绝对构造是怎么能够和怎样可以逻辑必然地达到纯粹的本质直观的。
继现象学出现的存在主义则从另一个视域上进行了主体的清理。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主体不是别的,它是整个存在的“在之中”,这个“在之中”即为“此在”。所谓存在,在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看来,是由此在的发问、此在的操心、此在的领悟、此在的行为、此在的企业,等等,所内在地引发、展开和绽出的。没有“此在”这个主体实在,我们既不知道存在指的是什么,也不会有存在的绽出。因此,对存在主义来说,一方面,存在是“物我一体”(我们要特别注意,在存在主义那里,“物我一体”与“我物一体”的严格区别,前者是物象与主体的吻合,后者是主体与物象的吻合,两者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主体则是这个“物我一体”的核心造就者;另一方面,主体在其自身不断的解蔽过程中,在敞开之境的无蔽中获得它的所是,成为存在者的存在,这是存在之为存在的本质所在。存在主义的思想其实就是以“此在”这个主体实在为存在之核心,以“此在”为存在之本质,这种思想力求建构一个以“此在”这个主体实在为核心,由“此在”这个主体实在所企业的世界本原体系,并由此达到哲学的终端,达到人的终极所在,达到“让存在者存在”的终极所是。然而存在主义的问题在于,第一,它把“此在”作为真正的主体实在,可是这种主体实在的“此在”,无论它的发问、操心、领悟、行为,以及自身的解蔽总是要在“整体”存在中绽出的,离开了“整体”存在的舞台,它如何能够进行它的绽出的呢?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方式和康德的“现象界”一样,都是无法离开它的依存的。海德格尔的依存于“此在”和“整体”存在,康德的“现象界”依存于心灵方式和“自在之物”。一旦离开了它们的依存关系,它们都是无法立身和展现的,因而是并不能自身绝对的。第二,它主张了“物我一体”,认为在“此在”为核心的存在建构中,是物与我的相符,而不是我与物的相符,从而导出了一种以“此在”,以人为核心的整体存在,并以这种以人为核心的整体存在为真正的存在。
在本原论那里,哲学的视域投向于外在的世界,企望由此找到世界和万事万物的终极所在,并由此达到人的终极所归。但这种投向一直没有体察到操作这种投向的心灵方式,以及心灵方式对事物样式的观念制作。在认识论那里,哲学的视域则投向了主体的心灵方式,认为只有揭示了心灵方式,揭示了心灵方式对外部对象的制作,我们才能找到认识的本质和界限所在。这种认识的本质和界限是,心灵以其自身的方式整列外部对象,制作事物样式,生成“现象界”。这是我们的一切知识的来源和确定性基础,亦是认识的本质和界限所在。
弧哲学应该也是在传统哲学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哲学的反思而建立起来的。弧学理论的方法论是以弧形式为基础,以数量为自然存在的表征性认识来感知和认识自然的,完全超脱了主客观,以一种局外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二、弧学认识论2.1 引用《弧说——关于物质存在与宇宙本性》(书稿)导言人本位——习性与传统——弧假设,这一篇文章是阐述弧理论思想的。
假定有限来自于无限,有限的无穷集合就是无限。即使我们穷尽了有限也只能是极端的“逼近”无限,但绝不可能使有限“等同”于无限。因为有限的无穷集合本身是无法包含无限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你无法让“无限”包含“无限”它自己(罗素悖论)。这里就存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边界”。你如果承认人类,乃至宇宙是有限的,那么,你就不得不承认他们之外必定存在着一个无限。无论这个未知的无限是何样状态与何等质地,假如人类与我们可感知的现实宇宙是同源的,对于人类而言,这个边界就是我们的本性自身,进一步讲,就是我们可感知的这个宇宙的同源性。如果我们认为物质形态是我们可感知宇宙的同源基础,那么,物质就是我们的本性边界。作为现代科学的认知常识,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各种自然原素构成的。如此看来,我们的同源基础就是那些天然原素。天然元素就是我们有限性的本底边界。一切以天然元素为共享基础的自然存在都是同源性的。它们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可感知这个现实宇宙——人类的宇宙。我们有可能去了解我们的宇宙体系中的种种细节与关联,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我们赖以存在并保持感知的本底边界。我们在本质上的一个有限世界里发寻着它的“无穷多”的有限,但我们却似乎毫无可能冲出我们的这个有限世界去感知和了解那个之外的无限。这就是我们的本性,一个被桎梏在天然囚笼里的有限客体。
我们的本性规度了我们有限度的可知,反过来讲就是不可知。必须认识到人类在认知能力上的天然限制,意志可以自由,但行为必被禁束。宇宙的自律法则中可以包容我们人类的本性特质,而从人类自身的天性出发,却绝无可能做到对它的反包容。我们的理性认知能力就这样被我们自身的天然属性所永恒制约了。我们因由同源,故而获得了共享的本性,也因而具备了感知同源世界的可能。但不幸的是,也恰恰由于这个共享的本性在禁止着我们对非同源事物的本能性感知及能动。
试想:假定“可知”与“不可知”之间横卧了一条沟壑,人类与自然之间竖立了一排理性能力无可逾越的界碑,冥冥天地里的确存在了围圈着我们本性的一堵篱笆墙,让我们统称它们为“边际条件”的话,那么,我们有无可能透越此边际?是否有任何可能性在自然规约的无情监管下窥视到“界外”呢?回答是冰冷的:办不到!那好吧,我们不再试图偷看那个“外界”了。但如果我们保证诚实,脸面朝里,目不斜视,仅仅把屁股坐在“边界条件”上是否可以呢?回答则是温暖的:OK。
什么叫“仅仅把屁股坐在边界条件上”呢?让我们借图说明。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512/26/153735smos03s0zfjn0gt0.png图一、观察方式
一个圆,即可以代表“有限”,也可以代表“无限”。当把“有限”放在圆圈里面时,圆圈就代表了“边际条件”,表示出:“无限”包容了“有限”,但“有限”不可包容“无限”。当把“无限”放在圆圈里面时,圆圈仍旧代表着“边际条件”,表示出:在“有限”的领域内将必定存在着“无限”盲区。两张图表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察方式:A图,立足“无限”看“有限”;B图,则是立足“有限”看“无限”。但当我们“坐”在圆圈上时,我们将被禁止“回头”看,我们只能背对着“无限”看“有限”,而不能背对“有限”看“无限”。也就是说,我们将只剩下了一个观察方向:从“无限”看“有限”!
除非我们变成“无限”,否则我们一定是满眼的无限个“有限”。也除非我们坐在圆圈上从“无限”看有限时,那满眼的无限个“有限”才会变成独一的“有限”。如果我们接受禁忌,坐上圆圈,这样一来将会带给我们一个极好的福利:一个“有限”全息图,且仅此一张,别无二样!而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小的:放弃“霸主”地位,放弃人本位的观察习惯。
把上述观念推广开来看,从“有限”看“无限”的人本位习性,不正是我们一路走来的从已知看未知的传统方式吗?我们沿着自身的天然本性,磕磕碰碰,披荆斩棘,艰苦跋涉,蜿蜒曲折,蹒跚而至。我们从愚昧的原荒起步,传承着日益积累的感悟。我们渴望洞悉,驾驭天地。但面对浩渺宇宙,万事万物,却无奈顿足,茫然四顾,殷殷思索,苦苦挣扎。本性给了我们的能动,也制约了我们的超越。或许我们已经接近了“边际”地带,即将摸索到围圈我们本性的“墙”。或许是时候了,我们应该转过身来,坐上墙头,回眸我们本性的宇宙。
好吧,转身,回头,坐下,……,但如何坐?坐哪里呢?让我们再次回顾图一。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512/26/153628tfkukxfxxz5xm48d.png图一、观察方式-Copy
图一中,无论把“无限”还是“有限”放在圆圈里,或圆圈外;也无论我们从“无限”看“有限”,或是从“有限”看“无限”,对于圆圈而言,除了圆弧的弯曲方向不同外,其他均同。对我们作为有限观察体而言,圆弧内弯表示从无限到有限的序向;而圆弧外弯则表示从有限到无限的序向。无限到有限的序向是自然序向;有限到无限的序向是本性序向。引入“禁忌”规则的话,只有图一A符合约定。此刻,“无限”对我们呈现出的就是封闭的一个圆圈,就是等同性。如果我们使用“物质”来反映这个等同性的话,那么,我们就被“包埋”在了一个以物质作为等同物的世界之中了。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众多天然元素(原子)组成的,所以,可以进一步地说,我们是被“包埋”在了一个以原子作为等同物的世界之中了。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说出更多层级的世界来。
但无论面对再多层级的世界,等同性总是可以用圆圈来表示的。这里,我们把圆作为等同性的表征形式。圆的最高维度是三维,即圆球。我们可以拆分成两个相互垂交的圆面。一个二维的圆面,我们可以进一步拆分成两个半圆的圆环。一个一维的半圆圆环,还可以再次拆分成两个四分之一圆环。
这里,让我们定义四分之一的圆环为“弧”。弧,等同性的最简表征形式。
以弧作为自然世界等同性的最简表征形式时,会与我们传统的表述习惯有所不同。生活中,我们更习惯于点、线、面、立体等基本的形式概念来描述事物形态。弧也是如此,只是改用弧、弧线、弧面(圆面)、弧子(三维球体)等基本的形式概念来描述事物形态。如下图二,展示了两者的对应关系。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701/12/145951u8wc1utckccqwlv1.png
图二、弧形式与传统形式的三维比较
弧的形式表征形式体系,既包含传统表征形式体系,也进一步深化分解了传统表征形式体系中起核心支撑性作用的“点”概念,并进化了传统的形式逻辑体系。把我们对天地万物的表观感知抽象方式,推进到“点”的背后。传统中,我们所谓的“点”泛指任意的某一事物,是个模糊感念。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作为一个“点”,也可以把宇宙作为一个“点”。而事实上,我们所指说的每个“点”的内在属性可以完全不同。我们为了弥补因为使用“点”概念而造成对事物内涵意义的损失时,就必须同时定义出一个等同性。众所熟知,我们目前最流行的等同性定义是“物质”。但一旦我们定义了“点”的等同性是物质时,我们也就默认了“点”的内涵形式是三维性质的了。随着人类的科学探索,如今的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称之为“波”的世界,建立在我们传统的感知抽象方式上的哲学,远远滞后于我们当代的探索收获。我们的头脑在世界“点”之上,可眼睛却到了世界“点”之下。于是,我们就有了近代的思想困惑与认知危机。那个原本自洽而完备的世界,被我们的理念人为地断裂开来。“点”上的部分成了我们所谓的宏观世界,而“点”下则是我们所谓的微观世界,我们骑跨着“点”在两边观望,看着两者各循其法而不知所措。就让我们一起来“劈开”这个“点”,试着链接起属于我们的这个原在而完整的世界吧。
弧的三维基本形式是弧子。弧子的形式意义等同于传统的“点”。传统意义上的“点”不是一个完备概念。“点”的里面是隐藏了更深一层的形式构造的。“点”内构造的更基本形式不再是另一个新的替代性的“点”,而是弧。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被包埋在物质(或说原子)形式的世界,而是包埋在弧形式的世界。我们之前满眼的“点点块块”此刻都化作了一群群相互缠绕纠结的弧簇。我们审视世界的理性眼光,至此摒弃掉了那副由物质或原子具象做成的“眼镜”,而改用一副新奇的弧具象做成的“弧镜”了。
注意,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如果“点”的天然对应物是物质或原子,或说物质(原子)是“点”的基本存在形式,那么,弧的天然对应物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就是自然能;具象化的说法就是光、电、磁。光和磁是能的绝对存在方式,电是能的相对存在方式。
弧是能的基本存在形式。
我们知道,能是万事万物赖以存在的源泉。能创生了万物,万物也必将消亡于能。能,在支撑着浑然无垠的宇宙,也包括我们的自身及理性。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能所驱赶着的创生与毁灭并存的宇宙洪流之中,时刻体验和感悟着能的至尊。
问题1:上文中把圆圈作为“有限”看“无限”的边界, 这里面的圆圈与传统的点形成的圆不同吧,这个圆圈只是人抽象认识的一个概念化的图形?为什么把圆圈作为“无限”和“有限”的边界,我们可以任意画一个闭合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是不是也可以作为边界? 而且这个圆后面被拆分成两个半圆的圆环。一个一维的半圆圆环,还可以再次拆分成两个四分之一圆环。那么弧面(圆面)跟之前的边界“圆圈”有区别吗?
问题2:律对则神通,律谬则行阻。在此冒昧发问,何以见得弧理论是“律对”呢,用弧理论可以回答目前科学无法回答的问题,如能解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的存在的一些Bug?
2.2 引用文章“读《弧的原理》的疑惑与发问”我们知道,物质态是运动的,能态是静止的。能是如何“活”起来的呢?
事实上,能“动”完全是自发性的。自然世界中,能不需要任何“第一推动力“来使自己运动起来。宇宙中也不可能有任何超越能基态的外在事物。
在完全等同化的纯能世界,你虽然可以画取任意大小的弧、弧面或弧子,但这些结构都是“虚”的、“死”的。这里没有运动,是绝对静止的。
让我们想象着在纯能中画出一个 r = 1 的二维弧面,再画出一个 R = 2r 的二维弧面。让 R 弧面的圆周过 r 弧面的圆心。如图所示: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701/15/001937vwasammf3dhpf3pi.png

两个弧面之间有一个中空的重叠区。令两弧面垂交后,截取这一重叠区,就形成了一个在弧说中被称作“类弧子”的特定构型。参见下图:
http://arcii.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512/29/203801jeeo4e5bbltzwst1.png

图中,形成类弧子的两段弧线并非直接交合,而是相互垂交,且NS轴过两个弧面的圆心。即:弧WNE垂交于弧FSB。把弦WE和弦FB作为直径,可以生成一个虚拟的新弧面,称作“类弧子平面”。该平面的圆周,实际上是由原本的两个弧面之间的交点之“轨迹“所构成。该平面也是中空不可见的。其中,N点是r弧面的圆心,也是R弧面的圆周某点。S点既是r弧面的圆周某点,也是R弧面半径等于r的另一个“系外“同心圆(未画出)的圆周某点。
在类弧子构型中,垂直类弧子平面且过其圆心的线段NS,称为弧的相对弧合轴,也称弧时轴,简称时轴、时间线。类弧子平面的相互垂交的两个直径,线段FB和线段WE则称为弧的相对弧合弦,也称弧空间弦,简称空间弦、空间线。两者的量比,称弧合比(弧合系数),分别有二,一称时空比,一称空时比。
(插几句:两者的量值不等同,时轴略长于空间轴。时轴相对于空间轴的这个“寸头”,恰好是普朗克常数的数学基础,也是“量子"现象的几何学基础。有兴趣者可依据弧原理算算看)。
原本完全等同均恒的能态,因其类弧子构造而自发形成了局域化的非均衡态。构成类弧子的大弧和小弧之间应该如何进行消异趋同呢?这就需要引入弧旋线来进行解释。
所谓弧旋线,是指有量差的两个弧之间的过渡态。弧不是“点“,弧与弧之间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弧旋方式。
类弧子中的两个相互弧合垂交的弧也只能通过”扭转“才可以实现相互同化。这种扭转不是任意的,只能发生在相应弧面构成的弧子表面(球面)上。把这一扭转过程的轨迹,连接成线,就是弧旋线。
类弧子中的两个相互弧合垂交的弧也只能通过”扭转“才可以实现相互同化。这种扭转不是任意的,只能发生在相应弧面构成的弧子表面(球面)上。把这一扭转过程的轨迹,连接成线,就是弧旋线。

问题3:弧旋线指的是交互弧的相互渡让时沿类弧子表面运行的“轨迹”。电子弧旋线是一条“虚”线,是所有非极化互渡状态的集合形式。弧旋产生的旋弧呢?旋弧即非光弧,也非磁弧,旋弧不是标准弧,是类弧。旋弧是光磁两弧的“中间状态“,它的属性来源于其母弧,是两条母弧属性的“合成”演化态,且其属性必定跟随其在时空场内的过渡状态(位置)而发生不断变化。因此,它是一个具有周期消长特征的、内秉的光磁二相性的类弧。
从传统科学电子跨越到弧旋线,这应该是理解弧理论的一大关键。我对这个类弧子的弧旋线仍是百思不得其解,弧旋线是交互弧的相互渡让时沿类弧子表面运行的“轨迹”,这里是指谁运行的“轨迹”?

2.3 引用弧人随笔文章“Matter will be created from light withina year, claim scientists”依据于爱因斯坦的E=mc 2,质能转换实验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中的一个热点。
尽管作为一切物质基素的电子态皆来源于能(光子是人类唯一可以感知到的能量形态),但电子态距离其形成物质粒子还是有一个另外的过程的。现代观点认为,电子是组成物质元素最外层的常见微观粒子,然而,一个根本性的认识区分在于:电子不是物质。换言之,就是说产生出了电子不能等同于创造出了物质。
为什么?
因为物质形态是一种能量的自然构建,是能与能相互转化的自然方式。没有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没有物质存在。进一步地讲,物质存在反映着能阶(能量差)状态。能阶越大,其对应的物质组团也就越大。非人工干预的自然条件下,物质构建的基本存在状态是物质元素,诸如氢、氦、锂等等。由于自然能阶是序性连续的,其最小单位是电子态,所以,原子序列可以通过各元素之间电子数目的不同而加以排列和序化规范。最典型的就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而电子在这种能与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起着”传递使者“的作用。它是一种能量的”混合态“,是能量的一种特定性中间状态,非A非B。电子的消长,表达了物质内部时空性质的度规。形象地看,电子是物质构建中的“针线”或“灰浆"。
决定物质产生的是能阶(能差)并非电子态。电子态可以看作是维持物质“续存”的粘合剂。它在不同的能等层面之间(即能阶),起着在两极间来回传递着能量的作用。能阶一旦消失或被破坏,电子态也即随之消失。
   利用不同能等的光子相互碰撞,只要满足弧学倍率原则,一定可以产生出人造电子态,但绝非天然物质态。两个光子之间,依据弧学倍率原则。相互弧合,形成适当的能阶,且保持能源供给的一定的持续性,就可以检验出它们两者兼得交换粒子——电子。鉴于光子、电子的相互转化在自然条件下几乎是万向的,所以,实验前提就需要设置出一个“密闭”的弧耦合环境,以促使能阶并具备相对稳定性,借此才有望观测到处于光极之间的次生电子态。
电子特性,在任意人造或天然的单独弧合系统之内或其连续序列体系中是完全相同的(同一性特征)。比较非连续性弧合序列之间的电子特性时,除了各自动能状态有差别外,其余特性也相同(统一性特征)。
   质能互换的本质仍旧是能—能之间的互换。质是能的混差性结构态。电子是来自不同能等级别时,能—能交换中的能量混合同化态。
问题4:自然本体没有别的,只有一种东西——能。能也只有两种存在状态,要么纯能,要么非纯能。他们的区别仅仅是是否有能阶交换。纯能是绝对有,是永恒。非纯能是相对,是运动。
能阶交换要遵守倍率原则,为什么会有这个原则?R=2与r=1的弧子可以构造一个类弧子,R=4与r=2的弧子可以构造一个另外一个类弧子,R=3和r=1的弧子则不会作用?R=2与r=1生成的类弧子与R=4与r=2生成的类弧子的区别呢?都是氢原子?
问题5:“类弧子结构是一个弧合基本式。适当的足够强的外能场作用,都可以破坏掉原在的类弧子本场构而形成新的弧合次生场。只要外场持续的作用,次生场就会保留。一旦外场作用消失,本场就会回复其原态性状。例如给物体加热。自然世界中,最常见的基本类弧子场结构就是各种物质元素。其中的最简场构,是氢元素。”
按照传统热辐射的解释,物体加热,引起物体原子电子能量增加,上跃至更高能级上,在这更高能级上,它是不稳定的。随时都有可能跳回原来的状态,跳回时就释放出这两个能级差的能量。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发出,因此就形成了发光。
能否详细地用弧学理论来解释物体热辐射现象? 电子轰击原子(及光子轰击氢原子)而发生的作用,在弧学里面又是如何解释?

Arcman 发表于 2017-7-21 00:34

很高兴Jupiter先生再次光临!:handshake

您涉及的问题既系统也专业,也是宏大基本的问题。很有兴趣共同商讨!让我们找时间慢慢的递次展开……


:)





Arcman 发表于 2017-7-21 19:30

介绍弧说之前,先做个铺垫:

弧认为:

1、世界首先是本在的,其次才是可知的。
2、世界首先是几何的,其次才是代数的。
3、世界首先是能同的,其次才是能量的。

这些基本点说明:

本在的,即“原有”并包含了“一切”。在认识主体出现之前,它是“什么样儿的?”,“怎样的?”是不可知的,即“不知道”。弧否定人类作为自在世界认识主体的超然性,认为“可知”是系统“内源性”的。可知性即系统内的同源相对性。

一切内源相对性的作用都必定起始于事物“表象”,所谓的“由表及里”。“表”出自象,“里”出自“表”。“表”有“共相”,“里”没有,除非把“里”变成了“表”,否则,“里”就是“空相”。现代社会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方式表述事物之“表”,代数方式表述事物之“里”。不同的“表”象定义,决定了相应代数的“内”秉意义。几何是“空相”代数的“壳”定义,代数是“共相”几何的“象”集合。

鉴于上述两点,本在其“里”必定是纯一且无“表”的。这个唯一的“纯粹”在弧学中被定义为“能”(或纯能,或纯粹能)。能的同源相对性即能量。能既是能量系统的“底子”也是其“盖子”,也就是说:能不可“表”,无量纲且不可度;能量可“表”且可度,但其“表”是二元(能)性质的。能量不是能,是能的相对性状。


引入一个证例,参照思考一下:

大家都知道,系统的能量特性遵守“能量不灭原理”,或说“能量守恒定理”。讲得是热能可由某种形式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形式,但绝不会消失。对于一个孤立系统而言,其能量永远守恒。当两个系统相互作用时,情形会复杂得多,但总能量依旧守恒。

弧说中,大致可以解读为:

孤立能系统的能量总是来自于该能系,且只能回归于该能系。其“来来回回”的能量数额总是相等守恒的,无论系内能量规模如何,其功等于零。也可视为能量系统的边界条件。

两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并非能系统与能系统之间的作用,而是孤立能系统中两个能量系统之间的相对作用。能量系统间的能量交换总是系间的“差额交换”,或说趋同性,其结果不外乎“正”、“负”或“零”。宏观层面的总是动能守恒;微观层面视为“量子涨落”。

现实世界中的能量“表象”有多种,一旦定义了能量之”表“的测度方式,无论如何,也就“认定”了其对应几何的定义基础。这个定义基础所对应的自然客体也是多样化的,诸如“水”、“火”、“物质”、“原子”、“基本粒子”等等。如若所提取的能量形式定义基础是至简而可“共相”的,那么对折此“共”,断取其“半”的话,即可获得作为所有能量之“底”——关于纯能的推导而来的形式定义。

这就是弧说中“弧形式”的逻辑基础。


(再聊:))










Arcman 发表于 2017-7-25 04:44

(继续)


首先考察一下本论方面的几个核心概念。让我们从“物质”、“能量”和“能”三个谈起。

相对传统意义而言,弧不认为三者是一回事。弧认为三者是各自独立但派生关联。能最为基本,是自然的本原态。能量最为“表浅”,是自然能的次生态。物质则是两者的关联“桥”,既不是能,也不是能量,是一个所谓的能与能量相互关联的“结”——时间和空间交互的“结”——时空结。


一、物质:
关于本原观,离开认识主体是毫无意义的。而一旦涉及认识主体就不得不考察和定义认识主体的自然性质。人类的一切作为首先是人性的,也就是其存在属性的。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多样的分子存在来源于更根本的原子存在。换言之,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存在导源于原子存在。进一步地询问:原子是否就是“最底层”的存在呢?现代科学给出的答案是:非也。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答案。

物质是能的量化分布的天然原生态。也就是说,能量分布的天然构型。物质是能量的自发性叠加状态,而原子是能量叠加的自发性模板。这些“模板”规范了能量叠加的可能性和有限方式,进而呈现出各自叠加态的物质性状。

为了解释“自发性”,现代科学的解决途径是至少是量子化的,或弦性状的等等。而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现象,并非答案。关于原子自发性的现代科学并没有答案,唯一可以称得上答案的就是:它原本就在那样。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是习惯上所谓的“原在”,也或传统意义上的“存在”或本原基础。

人类当然必须承然这种“原在性”,因为这是同质性的缘故。所以,当人们讨论本原问题时,事实上讨论的是有关存在的一致性的问题,而一致性的首要前提是同质性。譬如,同质于元素,才使得物质存在具备了其一致性。但自然元素不符合一致性的本原原则,这样就需要寻找元素的同质性基础。这就是“求同原则”条件下的本原论。沿着一致性的思路寻根求源,就是传统西方哲学的主脉。当然,也是其成功和谬误的根源所在。

略有不同的是东方哲学,它也认同“求同原则”,认为万事万物源自这个“同”。但并不去追究这个“同”究竟是什么东东?是什么样的本原实在,只是将其归纳为“道”等形而上。由“道”推导出相应的变格模版,从而也解释了世界在同质化前提下的一致性问题。譬如易经说,老子说等。

历史性的看,关于本原的争辩,分水岭是关于同质化的争辩。几乎所有的主流本原论都承认存在的一致性,分歧表面上看主要是同质性的问题,其实不然,而是同质性的天然基础的问题。同质性仅仅是某种自然实在的性状特征而已。

怎样在认知层面发寻这个同质性的实在基础呢?首先要服从一个基本原则:从性原则。也就是说,是什么东西才有什么世界。但这不是“人择主义”。这里说的是,作为认知主体,任何认知首先要服从认知主体原本的、天然的存在性质。这个性质对于人类作为认知主体而言,就是人性——人的自然属性。

依据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实验事实,人性的自然基础至少是原子的。也就是说和万物是保有一致性的同质化基础的。虽然元素本身不一致,但找到元素一致性的自然基础,只是个时间问题。

是这样吗?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和方式呢?

事实上,现代基础科学的种种研究结果,早就或明或暗的提示出了这种可能性,也同样提示了现代科学的主流本原模式思维的局限性和错误。譬如:粒子物理学研究证明了“测不准”,也证明了“二相性”。

这说明了什么?你当然可以说是物质存在的特性原本如此。是否也可以理解成这是对自身原在属性的例证呢?因为无论借助何种手段和与方式,关于世界存在的认知根本上讲,还是自性的。直白地说,就是物质与物质的。当人类把物质拆分到那怕只有一个元素时,一旦观察,就不得不外加干扰,这个干扰物无论是什么,最终还是要转化为同质化的才能被认知。这就是认知在属性条件下的极限——相对性。除非物质属性是全同的,否则从性原则就是相对性原则。也就是说认知的前提无法摆脱相对性,那怕其同质化基础的自身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测不准性和二相性也在说明认知主体同质化基础的内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从简单事物之间的一般化相对性延伸到了事物属性内秉的原在性质之一。

一个单一事物与另一个单一事物发生作用,可以理解成是相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作用过程,我们可以找出规律,例如经典物理学。若只有一个单一事物呢?如何观察其自身的相对性呢?就是通过外加干扰相,打乱其原有的状态。经验上看,也应该是相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作用过程,经典物理是可以解释的,但事实否然。为什么不可以呢?是否是因为单一事物都有一种维持其自身原有状态的惰性,或说“本能”呢?如果不是,如何解释测不准和二相性?如果是,为什么经典物理不适用?

显然,单一事物内秉的相对性作用完全不同于单一实物之间的相对性作用!普通意义上的相对性是在所谓对称原理指导下的认识事实,而事物内秉性的相对性这是非对称性的。简单地说,普通意义的对称,指的是事物在时间和空间性质的双对称,而内秉对称,则是时间与空间两者之间的单对称。这就有意思了,因为双对称是平常世界的普遍性对称,所谓的“真”对称,而单对称则是相对于平常世界“真”真对称的“非”对称。换言之,时间和空间虽然是相对性的但却是不对称的。

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释呢?这要从能量说起,……



(时间关系:time:,再聊 :))

Arcman 发表于 2017-7-29 23:36

(继续)

二、能量:

能量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方式,是能存在的“表象”性状。能量不是物质,也不可以等效换算。能量是物质形态的存在基础。物质是能量的连续模式,能量的普遍集合态(所谓的“共相”)。物质的任意一个具体“点”的能量都是不同的。物理学中的常用名词“质量”,是一种能量的均化处理方式的结果表述。虽然这种方式有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用性,但终究是抹杀了能量自在的原本属性。传统中,把能量性质描述成质量是错误的,但有其历史根源。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形态条件下描述能量性状的一种度规体系。时间和空间各自独立且相互依存(即时空)。时空是能量的基本属性,不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的时空性状,本质上都是能量簇团的级联体性状。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有关能量存在的空间性状而非其时间性状。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核心贡献是把能量的独立空间性状与时间性状进行了有限定性关联。而量子论则是试图继续使用空间性状的研究模式解决能的时间性状问题。两论的根本缺陷都是未能正确认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基础——能量。


(再聊:time:)

Jupiter 发表于 2017-7-30 21:31

Arcman先生好!受限于文字的说明,有几处理解不知是否契合弧理论的本意,而且感觉是理解弧几何的关键之处,所以再次请教。:lol

问题6、开放的电弧旋在类弧子经线方向的两个极点间,存在了一个端差,也称旋距。两条相互耦合的本底弧之间的径差(相互重合的部分,也即共轭轴),称作能阶。能阶只能是遵循着弧学倍率而增减。

旋距和能阶说的同一个东西?这个能阶遵循着弧学倍率而增减,是在说什么?什么条件会引起能阶的增减?如何增减可以画图说明吗?

问题7、电弧旋在类弧子的纬线方向,表征着无数电平面。虽然任意一个特定类弧子只有一个电平面,但随着能阶的变化,电平面也将层层衍生。任意一个时空场内的所有衍生平面都服从于主电平面的性状。各个电平面之间的最小间距,或说各个电弧旋的最小旋距差,必须是“寸头”化的,即量子化的。

各个电平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必须是“寸头”化。此“寸头”化,指的是类弧子时轴比空间轴多的那个量?文字理解起来还是有诸多困难,同样能否画图说明?

问题8、元素如何做到其吐故纳新呢?简单地说,元素的吐故纳新就是“吃进去”能量和“吐出来”能量的过程。形象地讲,一个元素,如果吃进去的能量和吐出来的一样多,处于平衡态,它就会一如既往,不胖不瘦、长命不“死”的呆着。如果吃进去的多,吐出来的少,就会发胖,这在物理学常见的例子就是电子轨道的跃迁现象和燃烧现象。如果吃得少,吐的多呢?就会消瘦,运动减少。物理学常见的是冷冻环境中的元素。

类弧子结构,即氢元素,如果没有外界能系影响,是不是一直保持这个结构不变?元素“吃”光子和“吐”光子,类弧子的弧旋有变化?同样能否画图说明类弧子“吃”前“吃”后的变化?

Arcman 发表于 2017-7-31 00:00

(继续)
物质时空性状与能量时空性状虽然密切关联,但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这就是第四维度。物质时空性状是日常习惯中的所谓四维度的(空间三维+时间一维),如若物质形态被剥离开附加的第四维度,就是“时间”维度的话,将是无法进行比较描述的。因为,抽离开掉时间维度的物质存在,就是一个“隔绝”了一切系外关联的孤立系统。而物质本性却是相对的、开放的、耗散的。物质本性是由能量相对性所决定的。而基于相对(比较)基础之上的所有物质性方法论,在时间维缺如的条件下必定失效。除非将其方法论体系中的“物质”置换成“能量”,尽管如此,这一“改良性”的方法论原则也仅仅适用于某些极限条件下的物质状态,其效能和功用也是被严格限定的。例如:适用于研究宏观极限状态的广义相对论之方法学,以及研究微观极限状态的量子论之方法学。
由于物质是能量的连续簇,所以能量时空是不需要第四维度的。能量时空只有三个维度,即一个维度的时间,二个维度的空间。能量的时间性状是矢量,空间性状是标量。相对于物质时空,能量时空是绝对隐身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证,就是光子只能在三维空间中传播。这一事实明确说明了光子是能量在物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之一。把传统的“空间三维”对应的变换成“空间二维+时间一维”,也即能量时空就很好理解了。
能量时空的所谓标准三维体系中的三个维度是相互垂交的。能量的一维时间性状描述的是该能量体系中能量连续性的“跨度”,其二维空间性状描述的是在这个对应“跨度”规范下的能量存续规模的“阔度”。
能量时空可以无限叠加,这种叠加态既可以采用能量的三维方式进行描述,也可以采用传统科学中的高维方式描述。体现在数学模式中,前者是简洁的函数模式,后者是繁琐的多维模式。只不过前者更加明了、直接、彻底和本质,后者则冗杂、间接、局限和表观。
单就时空体系而言,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个层面:
1.物质时空——平常时空——牛顿力学;2.能量时空——相对时空——相对论+量子论;3.能时空——绝对时空——弧学说(见稍后的“三、能”部分)。
三个层面是从能到物的相互递次(或退化)关联关系,但能时空与物质时空两者间不存在直递关系,或说升华关系。也就是说:物质时空只能源生(或退化)于能量时空,能量时空也只能源生(或退化)于能时空。
现代科学就其普遍意义而言,依旧是物质时空层面的关系律。能量时空才是深藏其后的麦克斯韦妖(Maxwell's Demon)。如果能量时空一定是“妖”,那么能就应该是那个“妖”的编舞了。
在理清了物质与能量、能量与能、物质与能的相互基本关系后,让我们接下来更深入地讨论能量及其时空。
(:time::))

Arcman 发表于 2017-7-31 00:15

Jupiter 发表于 2017-7-30 20:31
Arcman先生好!受限于文字的说明,有几处理解不知是否契合弧理论的本意,而且感觉是理解弧几何的关键之处, ...

您好!Mr Jupiter.

刚看到您的疑问,也正好是“能量”讨论中即将接续下来的一个部分。容当稍迟回复。谢谢!

:handshake:)

Arcman 发表于 2017-7-31 22:55

(接续)

任何单一的能量时空场都是一个闭合腔场。物质是一连串这种闭合腔场的集合态。作为最重要的认知主体——人类,也正是这样的能量时空腔场的复杂集合。

在这里,让我们引用Jupiter先生疑问第6、7、8作为引子继续讨论。

问题6、开放的电弧旋在类弧子经线方向的两个极点间,存在了一个端差,也称旋距。两条相互耦合的本底弧之间的径差(相互重合的部分,也即共轭轴),称作能阶。能阶只能是遵循着弧学倍率而增减。

旋距和能阶说的同一个东西?这个能阶遵循着弧学倍率而增减,是在说什么?什么条件会引起能阶的增减?如何增减可以画图说明吗?


简要回复:
旋距和能阶是从不同认识角度描述同一个弧几何结构的概念。在描述弧旋状态时,习惯上使用旋距。但在描述任意类弧结构极点间的能级之差时,习惯上常使用能阶。

因为自然真实状态下的弧旋并非一实际的闭环,所以弧旋距常用于表明任意弧旋投影态——闭环——的能量续连性的“尺度”,或说表述任意弧旋态中能量时空腔场的叠加程度。

旋距越小,能量叠加程度越低,加(减)速度越小;反之则越大。但弧旋距等于零时,说明该弧旋态处于惯性状态,参考不久前加州理工以及MIT发布的关于时间晶体的实验报告。时间晶体状态就是弧旋距 = 1时的人工制作状态。试验条件下的物理态都是通过改变了自然原生态的次生态。这些次生态的生成,也必须符合支配原生态的自然法则。确切的说:经由科学实验所获得的关于自然存在的认知,都是通过对原生态的人工扰动而间接获取的。实证主义的原则不是关于自然原态的判定原则,而是关于人工扰动行为效应的判定原则。

人类发明或发现的前提是“首先天有,才能人有”。所以说,人类不可能创造出天律之外的任何事物。人类关于自然世界的全部认知实践,说到底就是一个在其自然本性基础之上的“摸象”经历。弧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摒弃了人本主义自然观,把认知中心从人本位还原到了自然自在。

能阶遵循弧学倍律而增减指明的是任意弧的次级耦合,不能是初始弧的非倍律关系。也就是说,任意的初始弧,如若由此产生次生性类弧的级联结构,能够与初始弧发生相互耦合关系的次级弧,必须满足其时间向量上的成倍(减半)规则,否则任何形态的次级类弧耦合将被自发性禁止。

引发能阶增减的条件只有两个:天然自发的和人工制造的。

天然自在的条件下,能阶增加实际上就是弧旋系统自身的能量增减,也可以理解成是弧旋系统的能量级联状态的改变。这种增减变化源于弧旋系统的能量场的本底能场。例如,太阳黑子爆发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能阶增减对弧旋系统的影响不是全域性的直接触发方式,而是通过影响弧旋系统极点间的能阶稳定性而间接触发的。

插几张两级联类弧结构参考图:









(再聊。:time::))

Arcman 发表于 2017-8-5 08:09

(接续)

问题7、电弧旋在类弧子的纬线方向,表征着无数电平面。虽然任意一个特定类弧子只有一个电平面,但随着能阶的变化,电平面也将层层衍生。任意一个时空场内的所有衍生平面都服从于主电平面的性状。各个电平面之间的最小间距,或说各个电弧旋的最小旋距差,必须是“寸头”化的,即量子化的。 各个电平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必须是“寸头”化。此“寸头”化,指的是类弧子时轴比空间轴多的那个量?文字理解起来还是有诸多困难,同样能否画图说明?
简要回复:所谓的“寸头”正是指的是类弧子时轴比空间轴多的那个量!
-----------
如下展开讨论能量时空问题。
任意类弧子构造都只有一个电旋平面,也可以称做该类弧子体的惯性平面。任意一个类弧子都必定对应着特定的单一能阶,其电旋平面遵从该能阶的能量时空。换句话说,就是能阶大小决定了相应能量时空的基态能量。现实物质世界中,天然状态的最小类弧子构造是氢元素。
刚性弧合:也就是沿类弧子时轴光极矢向的弧簇化,从而衍化出天然的自然元素序列。天然元素的排序,依据弧学倍律是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序列间隔单元的,即流行的定义方式——单电子。这是一类能——能的弧合态,是类弧子沿时轴为中心轴的“套叠”结构方式,呈能量时空特性。
柔性弧合:也就是沿类弧子空间轴射线方向的弧簇化,从而衍生出物质分子、物质微粒、物质团块,乃至继后的所有物质形态。这是一种倍律原则下弧合双方“共享”其各自基态能的弧合序列,“共享”单元即流行的定义方式——化学键(电子对)。这是一类电旋弧——电旋弧的弧合态,是类弧子沿空间轴为中心轴的“套叠”结构方式,呈物质时空特性,也即日常习惯中的平常时空。
任何单一的能量时空场都是一个闭合腔场。这个闭合的时空腔场对应于传统科学中的惯性场。所谓的惯性轨道是由其电弧旋平面所决定的。任意的单一闭合腔都只有一个对应的电弧旋平面。随着系统外加能量的增减,将会产生出更多新场,从而形成相互套叠共轭于时轴,这些新生场的次生惯性场都必定平行于初始惯性场。这些惯性场平面之间的能量级联之差,不是任意的,而是被初始场的“寸头”所规制化的。外加能量的“入场”或“离场”,都必须与初始场的“寸头”进行“折算”,长的“折断”成束,小的“拼接”成束,才能自由进出。这个“寸头”在物质时空系、以光速为基本量纲前提下的当量,即普朗克长度(或常数)。在现代几何学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史瓦西半径 (Schwarzschild Radius)。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能量时空所构成的闭合腔不是物态化的所谓“实腔”,它仅仅是一个决定光磁两弧相互旋渡的弧几何规范构造。从物态层面而言,这是一个不可见的“虚空”构造,即所谓的“场”构。描述这一虚空场构的现行方式是波函数。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波函数方式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1、现代物理学的波函数描述的不是电弧旋,而是其在惯性场的投影。或说,是能量时空场在物质时空场的投影。2、因此,其波函数方程中的波长、振幅等参数的取值,并非能量时空中弧旋态的本征意义。
插几张图逐渐展开,会更直观一些。
镜像对称双电弧旋线(360度),能量时空的天然构造:


去掉对称,只剩单弧旋线(180度)以便观察电弧旋线与惯性平面之间的相对变化:


旋转时轴,注意观察单电弧旋线(180度)在惯性平面上的投影变化:

去掉光光弧、磁弧,只剩惯性平面和电弧旋线(1)

旋转时轴,观察电弧旋线在惯性平面上的投影情况(2)

旋转时轴,观察电弧旋线在惯性平面上的投影情况(3)

旋转时轴,观察电弧旋线在惯性平面上的投影情况(4)
如果是常态的双弧旋构造,其在惯性平面上的投影如图所示:

让我们取消惯性平面,进一步观察单旋的构造状态。A、180度弧旋:








B、90度弧旋:
90度








C、30度弧旋:






至此,波函数描述方式的不足与错误也就一目了然了。图中的电弧旋线并非物理实在性的所谓“线”,它仅仅是能——能转换互渡的能量规度方式。换句话说,能量转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路线”规则。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如下的类弧子构造图,含有一些怎样的显著特征。


首先,可以看出,惯性平面也不是一个物态的实在平面,它是由两条弧旋共享时轴而构成的对称性空间场。直白地说,一条弧旋只能构筑出“半个”惯性场。惯性场是能量时空自在的结构属性,是不可见的场构。处于该场的物质,都必须遵从该场的能量时空的规制。故而,物体保持其惯性的根本原因,与该物体的质量无关。
其次,如果引用所谓的“能量子”(基本粒子)概念表述弧旋线的能转化过程,则这个“粒子”必定是自旋状态的,其自旋量子数 S = 1/2!其他各类所谓的粒子自旋也都可以经由弧几何方式直接导出。
再者,弧旋线不是实际闭合的环线,而是开端的。开端之间的时轴长度表征着能量时空场的能阶大小。如果能阶不是级联的,那么其惯性场则是二维度的单一“中空”场。如果能阶是级联的,那么其惯性场也将是三维度的复合连续场。一切处于惯性场的能量子或物体,都必定是旋动的。能量时空是一切运动的本质性基础,能——能互渡是一切运动的终极原动力。没有能——能互渡,就没有能量产生,也将没有任何运动可言。
第四、时空的弧几何性质:时间是双矢向可逆的。空间是垂直于时间轴且以其为原点的放射形式。相对于能态存在,任何时空场中,其时间和空间特性都是有限的。能量时空的基本维度只有三维:即一个时间维和两个相互垂交且与时间维也垂交的空间维。多能阶条件下的能量时空不过是基本三维时空的连续(场)态而已。
最后,结合一下波函数描述方式,解释一下相关的量子悖论。
波函数描述投影圆时,其波长实际上对应的是“能阶”,而振幅则对应的是能量时空的空间最大展量(也即惯性场的半径)。时间呢?并非来自该能量时空场内部,而是来自处于系外的参照系(物质时空场或其他的能量时空场)。通常来自于观察者所处在的“同步”时空场。参考如下两张图分别作一静态和动态对照(皆引自维基百科)。



这里就开始有意思了!让我们分别考察:
1、波粒二相性:沿着与时轴平行的方向进行系外观测,系统将呈现出的是旋动的“粒子”性状。而沿着空间方向进行系外观测,系统又将呈现出波动性状。由此可知,能量时空的内秉性状是一维弧性的,是系外测量导致的二相性。实证主义还是认知的绝对前提吗?这是一个问题。

http://arcii.org/forum.php?mod=image&aid=473&size=300x300&key=0390d58ee012fe65&nocache=yes&type=fixnone
2、测不准原理:对于一个开端的弧旋态,任意的“切割”都必将导致其能量基场的塌缩,进而形成“截断”后残留能阶而衍生的新能量时空场。弧旋上的这个“截点”对能量时空场的时间向量及空间向量而言都必定是“同时性”的。因此,在系外参照系的同时性条件下,只能二者取一,要么“空间”性状,要么“时间”性状。而且,这个外力“裁截”后的时间和空间性状不仅仅取决于系外作用的作用方式(譬如,必须遵从倍律原则才能有效裁截),还取决于对弧旋线的截点位置。外力条件合适的前提下,弧旋线的任意地方都可以被“切割”断开,反映在惯性平面就是全域性!
3、概率问题:反复的切割(观测),其结果都被投影在了能量时空场的惯性平面,呈现在函数形式就只能是概率了!参见下图。把图中的每个点理都解成外力作用的切割点,任意一个点对应在滚动的圆之函数中,就是一个对应的概率值。
http://arcii.org/forum.php?mod=image&aid=470&size=300x300&key=8bed7fa38b900d01&nocache=yes&type=fixnone
看来世界是确定的,是观测(说实证原则)误导了我们的认知。
4、重整化:不重整为什么会导致令人烦恼的“无限”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结合前述部分可知,非人工条件下的能量时空是空间对称时间非对称的。其基础源自双弧旋。双弧旋构造是惯性场完备化的前提。以惯性场为条件描述弧旋态时,其波函数实际上就包含了两个镜像对称弧旋线的波函数。双弧旋的能量时空模式是一切自然能量状态的规范构型。小归于磁能态,大归于光能态,两端都是能量的极限态——全同的纯能,也即无限态。现代量子论的数学技巧,未能揭示其根本成因,而是模糊化的被技术性的“掩盖”了而已。问题却依旧存在。

随便说一句,眼下很时髦的所谓的“量子纠缠”不过是能量时空场的一个常态性状,是双弧旋构造所使然。
5、反粒子之谜:原因来自时间双矢向。能量时空的时轴是共轭的,也就是说类弧子的两个极点间的能量互渡是双向的。即可以磁——光互渡,也可以光——磁互渡。光、磁互渡的“中间体”就是物理学中常说的电态。电态即波也粒,看你看(观测)看就是了。作为观察者的人类,处于能量时空之外,我们日常看到的都是顺时针方向的时间箭头,也就是磁——光互渡状态,主呈光发散状态。事实上,能量时空也同时进行着“逆反”,即光——磁互渡,主呈磁凝聚状态,这是系内状态,处于系外的观察者看不到而已。如果没有磁凝聚过程,也就不会有元素衰变,也不会有周期,也不会有加速度和减速度,当然也不会有重力和引力。这个世界将只能被氧化掉,变得越来越均热化,走向均同——热寂。
6、宇宙大爆炸、宇宙大塌缩、奇点、黑洞、熵等等:结合能量时空场弧旋构造的基本弧几何原理来看,这些理论基础都是片面的,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只看到了能量互渡的单一矢向——光发散,而忽略了另一个逆反矢向,因此解答不了反粒子的消亡之谜,也给其反对派——宇宙大塌缩留下来理论发展的空间。如果你沿着光发散追下去看,宇宙就是一个不断加速膨胀的开端体系。如果你沿着磁凝聚追下去看,宇宙就是一个不断加速塌缩的闭合体系——你最终会撞上所谓的奇点和黑洞!如果你沿着熵追下去看,宇宙就是一个不断均同化的体系。
事实上,宇宙是膨胀与塌缩并存的动态构造关系,局部的塌缩必定对应着反矢向上的生发,这种局部的生发与塌缩,是宇宙生命的常态。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以能的自发性对称为核心基础的。我们后面再接着讨论。
----------

问题8、元素如何做到其吐故纳新呢?简单地说,元素的吐故纳新就是“吃进去”能量和“吐出来”能量的过程。形象地讲,一个元素,如果吃进去的能量和吐出来的一样多,处于平衡态,它就会一如既往,不胖不瘦、长命不“死”的呆着。如果吃进去的多,吐出来的少,就会发胖,这在物理学常见的例子就是电子轨道的跃迁现象和燃烧现象。如果吃得少,吐的多呢?就会消瘦,运动减少。物理学常见的是冷冻环境中的元素。

类弧子结构,即氢元素,如果没有外界能系影响,是不是一直保持这个结构不变?元素“吃”光子和“吐”光子,类弧子的弧旋有变化?同样能否画图说明类弧子“吃”前“吃”后的变化?
简要回复:没有外界能系的干预,将一切如常,直至系统能阶趋零,也就是“无能量”状态。常态条件下,元素出“吃”多了光子,就会表现出所谓的轨道“跃迁”现象。自发条件下的“吃”或“吐”,都是双光子效应的。
我想,讨论到这里,第8个问题似乎已经无需赘言了吧?希望如上的简要讨论对您理解弧说有说协助。见谅!

(草草至此,笔误定然不少,容当再改再聊吧。:tim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Mr. Jupiter: 关于弧学理论的疑问与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