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feng 发表于 2018-7-7 05:49

严重期待!!!抢个沙发(「・ω・)「嘿

Arcman 发表于 2018-7-8 17:18

提一个看似无聊的问题:

所思是所想吗?

“我思故我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拉丁语:Cogito, ergo sum;法语:Je pense, donc je suis)。Cogito, ergo sum,直译为“思,故是。”。通俗化地说:因思而可是或非。这里的“是或非”既不是某个具体的实在,也不是广义的存在,而是“思”可靠性或合理性。本质上,“我思故我在”指出的是“思”之逻辑性特征。

“我思故我在”与“所思是所想”的命题完全不同,不可混淆。如下做个有趣地简要解析。

中文的“思”是“心”和“田”组合而成,意思是心的耕作,表征着一个(田)规范下(心)运作的动态过程。简言之,是考虑和思辨的过程,只谈“耕作”过程,不言“结果”所获。“想”是由“心”和“相”组合而成,表征着(心)规范下(相)形式的成像过程。简言之,是归纳和抽象的过程,只谈“相”或否,不言“对”或错。思主心运,想主心像。有了心之运作,方可心像或呈。是故,“思想”是“思,故在”命题的前置基础。无思无相,也就无可因“思”而“是”了。

“思”和“想”的不同,正是人脑意识功能运作机制的要害所在。“思”讲的是意识的格式化及其格式过程,“想”讲的是意识的后格式化及其结果。这就好像地里种麦子和厨房蒸馒头的关系。地里绝不可能种出馒头,厨房也绝不可能蒸出麦子。麦子是馒头的前提,没有麦子就没有馒头,但有了麦子也不一定必有馒头,因为也可以是面汤和面条之类的东西。但如果地里只种稻谷,不种麦子,厨房也是可以蒸出馒头的,但蒸出的馒头不是麦子面的罢了。如果地里什么庄稼都种,厨房也将会花样翻新。但如果厨房有某种限制,譬如清真,将会有一些食材被拒之厨外。通常语境条件下的“思想”,既不是单一的“思”,也不是单一的“想”,而是“思”和“想”串烧,是地里到厨房的全程式过程。

简析可知:“思”不同于“想”,所思并非所想。同“思”可“想”异。同“想”亦可“思”异。

然而,提出“所思是所想吗?”想解决的并不是这些表面问题。而是这些问题背后的自然规定性。

Arcman 发表于 2018-7-8 20:06

关于“所思所想”,本质上是不同自然层面间的延续性问题,换言之,意识是自然多层面的组合方式。

逻辑上看,意识实现至少需要三个自然层面的参与:

1、首先需要一个提供“思可"的层面,一般而言,“思”源生于生命或生物层面。
2、其次,需要一个执行“思有”的层面,通常意义上对应的是生物的头脑功能或神经系统的作用。
3、再者,还需要一个能够对“思在”进行整理的层面,目前看,指的是人类理性能力。

注:“智”不同于“理”,“智”是理用程度或情态的相对刻度,也就是说是“想”的本事大小、高低的测度。诸如“智力高低”,“智能大小”等。俗话说得好,想得多不见的本事大,本事大不见得想得多。但不想,肯定是没本事的。

看上去很乱,不妨化简:

1、物质世界产生“思”可被结构化的问题。
2、物质世界产生“思”可被组织化的问题。
3、物质世界产生“思”可被标识化的问题。

三个问题所对应的自然层面以此是:

1、大处说是宇宙全域运动,小处说是地球环境运动。
2、脑的功能活动。
3、人类理性的功效作用。

简单地看,后两者都被无条件地包含在了第一者中,也就是说,宇宙运动律必定是后两者存在与否或运动规范化的根本性依据。换言之,所思所想,将应由“套用”不同的宇宙律而必定导生出不同的“思想”体系。决定思想的不是思想的物质体系,而是关于宇宙存在的基本律或说基本观念,归根到底,不同思想体系的分水岭是相应于各自体系关于宇宙存在及运动的那个起着核心规制作用的初始性元概念。拉回到现实世界来理解,人类历史中各种文化上的分合兼并,本质上是相互间各自元概念的“重整化”所引发的在各自体系形态与系统结构方面的变迁过程。呵呵!

Arcman 发表于 2018-7-8 22:36

“怀疑”,意思是本能(怀,即心)对“思行”运动化过程或“思像”重整化过程中表征事物内在逻辑规定性方面而引发的逻辑秩序(时间向度)或逻辑结构(空间向度)的自发性冲突(疑)的保护性反馈。相对于人类理性,生物对环境的“怀疑”反应是一种更天性和本性的能力。“怀疑”常常是源自于直觉,而理性分析常常是因直觉疑问而继后引发的新一轮重整化过程。

Arcman 发表于 2018-7-9 00:03

“心”和“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心”特指意识能力在结构上整体完备性,而非理性能力的功能实践性。常言所说的“心智”指的是心(意识)用的常态功效性。而“思”指的是意识在时间向量上变化的格式状态,“想”指的是意识在空间向量上变化的格式化状态。“思”与“想”虽然都是被格式化的过程,但格式变量不同,相互间存在着一个格变关系。

例如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的“心学”之说,其核心观念是“心即是理”。其心学本质是一种把“心”的结构性(空间性)和能动性(时间性)相互扭对而构成的一个系内逻辑自洽体系。

举个例子:

http://www.huishiatc.com/uploadfiles/threemodel/attached/2015/07/11/2015071107463429.jp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05/d1b0a54005a5450aba9bffb1f4f73825.gif


http://a3.att.hudong.com/20/39/01300000329092134146395793102.jpg
http://a0.att.hudong.com/33/42/01300542679117142286421692554_s.jpg莫比乌斯带(圈)

如果把“心”比作一个莫比乌斯圈来看的话,“圈”(带)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相对于“圈”(带)本身而言,其系内的逻辑是完全自洽的。因为其逻辑原则已经通过对自身180度扭转相对而导生出带(圈)的结构性改变所规制了,也就是说被“心”的格式化处理过了。"心"之所为的能动性主要取决于“圈”的大小和“带”的壁厚,而并非其内在逻辑性所可约制的。圈子如何可以变得更大更宽呢?“行”也;带子如何才可以更薄更透呢?“理”也。因此,心学强调“知行合一”,相互加持。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广行穷理,“互为表里”。
一个“心”用之法,把“思”和“想”之间的时空格变关系给掩盖掉了。让事物间原本的相冲相合运动在自然时空基础上所自发形成的自然逻辑关系,因空间扭转所致使的格变在连续性上的相承性被“裂解”了,“心”变成了取代物质世界本体存在性的自洽两面体。

Hufeng 发表于 2018-7-9 00:29

烧脑啊!但还是很有意思的!

Hufeng 发表于 2018-7-9 03:33

又仔细看了看还是烧脑啊

Arcman 发表于 2018-7-10 05:43

暂时不考虑人脑是如何形成其对世界产生印象及其与外部世界之间信息交互转换的具体机制,仅仅考虑自然世界图景与人脑所生印象之间的实际对应关系时,也不得不提出两个基本疑问:

1、人脑中的印象是出现在人脑启动其“思想”之前还是之后?
2、如果之后,由此产生的印象是究竟是人脑的还是自然原本的?如果之前,人脑的思想是否还有必要?

由此而演化继发的问题相比于上诉两个基本疑问会更日常化,更繁杂的多,不是吗?:)

Arcman 发表于 2018-7-10 19:59

换言之,就是:

如果基于“之前”的印象,相关的思想还是“你的”思想吗?
如果基于“之后”的印象,相关的思想还是自然的原本吗?

抑或“之前”和“之后”都不可以得出人脑印象与自然图像之间的严格“保真”关系的话,那么,如何确定人脑的思想就是可靠的自然信息呢?如何确认人脑虚拟出的图像必定是现实图像的模拟版本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Arcman 发表于 2018-7-11 02:37

注意到中国的一位生物学“大咖”涉及到生命本质问题的报告。其核心观点是:

1、物质世界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宏观层面、围观层面和超微观层面。
2、生命的构成是“一堆”粒子。
3、量子纠缠(体系)既是生命的本质也是其认知极限。

听起来很有道理,实则很荒唐。

首先,忽视了生命存在的三个基本物理相在性能方面的非同性(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同在说“冰块可以蒸熟包子”那样,也就是其抹杀了物质的存在形态与物质的运动性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次,掩盖了物质运动与其条件之间的必然律的问题。人类处于物质宏观层面,貌似可以得出其受控于超微观层面的逻辑必然。如同在说“水的相变与温度无关,怎么变还是水”那样,直接抹去了水相变所必需的温度、压力等相变条件。

此外,回避开了至今未解的量子现象谜团而将其直接可信的引用为其推导依据。缺省了最关键的直接问证:宏观层面的人类所发现的量子纠缠现象,究竟是基于人类存在的对应宏观条件下的变异现象,还是所谓超微观自身的原本相貌?如同在说“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且是无条件的”那样,想当然的把物质形态作为了自然存在的唯一形式,而置能量其全同的相对论性观点。


多说几句:

物质运动是永恒的但并非是无边界性制约的。

量子纠缠现象为什么不可以理解成是运动与运动之间的一种惯性状态(能量的恒持状态)?设想一下:是否是因为人动了才天地动?这个“天地动”为什么不可以包含着真的“动”的和真的“不动”?对于一个动点,什么才是真的不动呢?相对论给出了部分证明,即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也就是说,一个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这个动点就不能再“动”了。光速是什么含义?其实不过是空间和时间之间在物质层面的极限关系的度量比值而已。有没有超越时间和空间条件的物质存在呢?目前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所秉持的观念是“没有”。

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凭什么它们的相互比值就决定了一切运动的速度?并且还规定了一个不可超越的“极限”?这个极限不但管控着日常宏观界,精细微观界,还无可否认地管控着所谓的“超微界”?这不正好说明时间和空间最起码也是物质运动的基本条件性限定的参与者吗?

另一个有趣的假想是:处在一个动点上看世界,运动必然会有一个最大的距离尺度(光速),但如若在一个光速看世界,能否说相对离开的距离越大,其速度越高,最终达到其极限(光速)呢?这如同一个人在车子上看地面上的人,一个在地面上的人看车子上的人。除了相对速度,他们都也可以宣称自己“没动”,是对方在动,不是吗?所以,光速其实是相对速度的极限,绝非绝对速度的极限。绝对速度间的互比就是所谓的“引力”现象。

进一步想象:最大相对速度(光速)条件下,处于其两个“端点”(假定分别称之为极限端和起始端)的观察者之身心体验将会如何呢?很显然,在极限端的人们必将感叹“时间苦短”,而在起始端的人们必将感叹“空间悠长”。换言之,要想换取时间的“长”一些就必定伴随着空间的“短”一些,反之亦然。

呵呵,这下子就妙了!

显而易见,人类存在是有条件的,不仅仅是被限定在物质形态,还必定受制于组成其具体成分所处的边界条件(即时间和空间条件),不是吗?人类究竟算是在哪个“段位”的呢?是极限端还是起始端?还是两者其间的某个位置?

结论很明确:不在任何中间地带,只在两“端”其一。这个唯一的“端”,要取决于人类怎么看,若从极限端看,则人于“极速”态,人动而天地(时空)不动。若从起始端看,则人于“静止”态。人不动而天地(时空)动。剩余的中间地带,都需要拿光速来进行折算。包括人在内都是处于“半动不动”的状态。

啊哈,怎么“一个不留神”露出了相对论的两个立论前提假设条件背后深深隐藏的原理啦?这个“原理”怎么和量子论背后也深深隐藏着的支配原则如此这般的“貌离神合”呢?

不是吗?!:loveliness: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为什么人脑可以虚拟现实?Discussion: Why can the human brain be virtual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