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22

《老子》——道的诗 (1-17)

《老子》——道的诗 (—)

Original
2017-02-12
述者芃澜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聃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29eVkq8yBlsO6U0FoQHAHNibf6sF1TUe0gFKJ3iax725XHbD6uVC92SXiaPHXXrRfoTFjaZic5zoicrAQ/0?wx_fmt=jpeg
一、
道,可道了,就不再是永恒的道了。名,可名了,就不再是永恒的名了。那没名没姓的无,就是万物的起始。那有名有姓的有,就是已分娩万物的母亲了。
所以,恒,假若你没有欲望,就会展现出来他背后的玄妙;恒,假如你有欲望,就会看到他应欲而生的幻化。
有名,无名,有欲,无欲,无论有还是无,你所认识的这些,都来自同一个出处。叫法不同,称谓一样。都是那个玄之又玄的,众妙分娩的子宫。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2、两个“恒”字,今本写作“常”,是避汉文帝的名讳。但这一改也使人看不到其时的话题。恒,是先秦的大命题。孔子讨论,老子也讨论。上博楚简有《恒先》,恒先说的还是道。今本《系辞》的“太极”,马王堆帛书写作“大恒”,也讨论的是道。
(3、今本亦无“也”字,因此有人曲解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古本发现了,也就清楚了,不是这样。)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4、今本万物,写作天地,古本出来了,也就明白不是这样。)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5、今本无“也”字,“恒”字又被改成了“常”,因此被有些注本读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味道大不同了。)
(6、徼,是要求的意思。前面应该有“所”。今本删去,意思也差了。这里讲的是人和恒之间的关系,人无欲,则看道恒,人有欲,则恒因人欲而化。)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7、今本作“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改字又加字,都乱了,也没了诗的韵味。)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29eVkq8yBlsO6U0FoQHAHNDV43CCapatibmu8G3T5NVEk6s0VOP2wYMHJbxibAVQQJO8VQhPcxZuJQ/0?wx_fmt=jpeg
赘言:

       你可能问,为什么又开始出《老子》了。
       这要交代一下我接下来的计划。接下来三年,我都着力在《庄子》上。目前《庄子》试讲还在写作中,接下来要讨论的是《齐物论》。
       同时,我要指出,《庄子》和《老子》关系密切,如果用经传来分,那么《老子》显然是经,《庄子》显然是传。同时,庄子的想法也与孔子很有关系。所以,这三年里,我们在这个号看到,《老子》、《论语》,甚至其它先秦著作,并不需要感到意外。他们的思想都是相互纠缠着的。
      顺便说说我的方法,我把它称为“经学的方法”。由于清末以来的误读,把“经学”理解为古代政治学,特别是专指儒家教条的专制学,因此主张破灭经学,这是误会。经学本质是一种治学方法,是中国古代思想坚持了上千年的一个方法论,离开他,很多道理就会误读。这是我坚持用经学方法的原因,关于经学的方法,也自然需要去说明,以后也会逐步厘清,然后抛出来,供大家嘲笑。无所谓,这是我的选择。
       当然还有中医。应该说是《内经》一步一步把我带上了这条路,所以这里每一篇文章,都不能说与中医无关。只是“腔调”的意思,会有改动。过去,我想写一些中医腔调的东西,特别是活在生活里,或者曾经活在我们生活里的中医的状态,比如大家曾经在这个号里看到的那些近似流行美文的东西。现在,这个目的被撤掉了,腔调,从此,指的就是“经学”。而关于《内经》的文字还会继续,这个我准备再写十年。而《内经》引我所去的,我皆会呈现。
      关于微信平台,我以为,历史从没有这样的时刻,借助一个通讯工具,会如同一个发心,然后就能逢到回应。我们无趣的生命里,最有趣的事情,莫过如此。所以我更期待,这个平台能够开放给这些回应。
      现在,我等待这些回应,如同等待命运的给我的答案,这算“有欲,以观其所徼”。
如我坚持的,《庄子》的文字是一个道境,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感受,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在道境中升发出来的感悟,是弥足珍贵的,将他描述出来,至少是有趣的。所以也欢迎一直关注的朋友一起探讨。
发来的文章,会登出。再次感激!

恒一|《老子》——道的诗(一)
恒二|《老子》——道的诗(二)不上贤|《老子》——道的诗(三)象帝之先|《老子——道的诗》(四)
天地不仁|《老子——道的诗》(五)
谷神不死|《老子——道的诗》(六)
天长地久|《老子——道的诗》(七)
上善若水|《老子——道的诗》(八)
功遂身退|《老子——道的诗》(九)
玄德|《老子——道的诗》(十)
有无|《老子——道的诗》(十一)
五色|《老子——道的诗》(十二)
宠辱若惊|《老子——道的诗》(十三)
道纪|《老子——道的诗》(十四)
善为道者|《老子——道的诗》(十五)
知常容|《老子——道的诗》(十六)
信不足|《老子——道的诗》(十七)

延伸阅读《庄子的童话》
第一章 《逍遥游》一、《大鱼》,回复“大鱼”,收取。二、《大年》,回复“大年”,收取。三、《无极》,回复“无极”,收取。四、《无名》,回复“无名”,收取。五、《大樗》,回复“大樗”,收取。第二章 《齐物论》一、《隐几者》,回复“隐几者”,收取。二、《辩者之词》,回复“辩者”,收取。三、《我是谁》,回复“我”,收取。四、《人籁》,回复“人籁”,收取。五、《明》,回复“明”,收取。六、《道一(上)》,回复“上”,收取。七、《道一(下)》,回复“下”,收取。八、《道亏》,回复“道亏”,收取。九、《滑疑》,回复“滑疑”,收取。十、《葆光》,回复“葆光”,收取。十一、《你的那点利害》,回复“利害”,收取。十二、《吊诡》,回复“吊诡”,收取。十三、《另一个彼》,回复“彼”,收取。十四、《梦蝶》,回复“梦蝶”,收取。第三章 《养生主》一、《好道的厨子》,回复“厨子”,收取。二、《天然的瘸子》,回复“瘸子”,收取。三、《老死的老聃》,回复“老聃”,收取。第四章 《人间世》‍一、《医门多疾》,回复“多疾”,收取。二、《敢问其方》,回复“敢问”收取。三、《心斋》,回复“心斋”收取。四、《大戒》,回复“大戒”收取。五、《养虎》,回复“养虎”收取。六、《匠人石》,回复“匠人”,收取。七、《大祥》,回复“大祥”,收取。八、《德的支离》,回复“支离”,收取。第五章 《德充符》一、《谁是王先生》,回复“王先生”,收取。二、《止与不止》,回复“止”,收取。三、《桎梏》,回复“桎梏”,收取。四、《我很丑,可是》,回复“丑”,收取。五、《无情》,回复“无情”,收取。第六章 《大宗师》一、《知的养成》,回复“养成”,收取。二、《真人》,回复“真人”,收取。三、《天徒》,回复“天徒”,收取。
四、《生生世世的等待》,回复“等待”,收取。五、《大宗师》,回复“宗师”,收取。六、《撄宁》,回复“撄宁”,收取。七、《四子之歌》,回复“四子”,收取。八、《孔子说:我真是Low啊》,回复“陋”,收取。九、《情不知所起》,回复“情”,收取。十、《许我入那藩篱》,回复“藩篱”,收取。第七章 《应帝王》一、《万物生长靠自己》,回复“万物”,收取。二、《师父》,回复“师父”,收取。三、《浑沌死了》,回复“浑沌”,收取。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46

《老子》——道的诗(二)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3ryeX878mo89x7JXdEFMGXJheXrnGqJEKaIhWbliazOJPnHiaM6oQgKClnfvmAdK7icbwppRXF8FvsA/0?wx_fmt=jpeg二、那名为美的,假若天下人都认识了,以为就是美,便是恶了。那名为善的,假若天下人都认识了,以为就是善,便是不善了。
有无总是相生,难易总是相成,长短总是相形,高下总是相盈,音声总是相和,先后总是相随,这就是恒。
所以,古代的圣人啊,总是坐在无为上,倡导着不言的教义。而,万物就那样相生了,但无人能找到究竟是谁最先出现;仿佛是有谁做了什么,但无人能自持有这力量;一切就那样成功了,但无人能说那是自己的功劳。
但,就是因为不去占有这份功劳,却使得自己拥有了这份教义。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2、“恶已”。郭店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皆是。今本前面加了字成为“斯恶已”。3、“斯不善已”。郭店简本作“此其不善已”,马王堆帛书本作“斯不善矣”,今本作“斯不善已”。帛书本的“矣”,使我们能够确认,已,是语气词,和矣一样。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4、长短之相形也。有本写作“相较”。失了韵,非是。郭店简本,马王堆帛书本都是“形”,合韵。    5、高下之相盈也。盈,今本作“倾”,是避汉惠帝讳改。    6、恒也。我们上次说了“恒”是先秦思想的大命题。这里再次强调“恒”,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帛书有此二字,与前段合,今本无,意思便少了。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7、圣人是道的继承者,也是道的传播者。《论语》里有孔子这样说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见今本《述而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见今本《先进篇》)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见今本《雍也篇》)里面提到了“恒”,提到了圣人、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再看本章,正是从美不美,善不善入手,还有“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为“不恒”,再看本章“有无相生”句,到“恒也”,正见老子话有所指。孔子因现实中难见圣人和善人,便从观察人世中种种不恒变化里,而能被坚守的有恒者的行为,推知善人之道,进而企图找出践行圣人之道的路径,这是孔子作为社会学家,做学问的严谨之处,由此总结规律而成其说。老子明显反其道而用,指出只看到“亡而为有”便以为“不恒”,却不知道“有无相生”正是“恒”,从而高屋建瓴,确立了自己的体系。所以,只有把孔子与老子拉在一起,才能够明白,老子的思想为何是从“恒”开始叙述的。也才知道,前后两章,真正的关键词不是“道”,却是“恒”。所以,假如让我给第一章和第二章叫个题目,便不会是《道可道》之类,而是《恒一》和《恒二》。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8、《论语》里面记录有这样两段话: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见今本《公冶长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见今本《阳货篇》)可见,孔子主张的也是“行不言之教”。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句,和这里“万物作而弗始”,精神可以互见。一般大家都以为道家不同意儒家,其实,真了解,会发现他们的精神一致的地方。庄子也是这样。里面提到孔子,也并非一味诽谤。很多观点,其实与孔子相对而观,才能理解。夫唯弗居,是以弗去。9、对于上面提到的孔子的观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本公众号文章《孔先生的背影》,回复“四教一”和“知道五”可收取与本章相关的文字。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3ryeX878mo89x7JXdEFMGXNicdnYmnqYqrGib9RHaiaebYS7Nxhdic2AhZXaR8pGMsIgEzB1ibTSAzGDg/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49

《老子》——道的诗(三)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cwqwxT6ohDh6yw4VK4Je63Gx488osDpAR7unicKtvZgHgY3nQqsS3R94Xof06PAX3xsTITPFS2zA/0?wx_fmt=jpeg
三、不尚贤,使民不为名相互斗争。不抬高难得之货的价值,使民不因暴利挺身为盗。不要利用可以满足的欲望来诱惑人们,使民心不会蠢动而乱。
所以,古圣人的治理,在于放空人们的心灵,喂饱人们的肚皮,降低人们的欲望,强健人们的身体。使人们长久地处在无知无欲的状态。
治理者啊,假使你们知道什么叫不敢,什么叫弗为,就没有不能治理的了。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2、这段的关键在说“可欲”。老子觉得人性当中,贪婪来自“可欲”,就是可以实现的欲望,不管这种欲望是名还是利,只要人看到可以实现的机会,就会去实现,实现的过程,往往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这就是争、盗、乱的由来。治理者假若利用人性的这种弱点,那就会激发起这种蠢动,比如尚贤,或者贵难得之货,这些设计,就是“见可欲”,原本没这个想法,一但有了,被看见了,就再也不能当作没有了,人们就会起而竞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挥棒”,调动起来的不仅仅是积极性,也有无法平息的欲望。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3、这里讲“圣人之治”。治的核心在于尊重生命和理解人性。这是老子主张的根本。老子认为人分为两端,身体的一端在于腹和骨,心灵的一端在于心和志。身体要满足,肚子要能填饱,身体要能健康,这是基本的权利,即“生存权”。心灵的一端,老子不主张树立虚幻的价值追求,认为那只会让“民心乱”,在《老子》的一些传世版本中“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就写作“使民心不乱”。而认为,应该是心虚志弱。即保持心灵的放空和欲望的下降。这样,从治理效果来说,在满足了身体需要后,心灵上能够始终保持在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就能体现出一种恒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持久的状态。道家的主张,不能等同为“愚民”的主张。老子的观念里,持久,即恒,才是人类的一种良性状态。这是由前面我们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的“恒”的规律而引出的。由此,老子认为,善与恶必然相随。正是由于治理者为了统治的目的,为“善”确立标准,并通过“尚贤”的社会设计而驱动人性,从而使人们竞争之心产生,就像“抬高难得之货”的价值,必然导致人们为了追求暴利铤而走险一样,最终也必然会出现由“善花开出恶果”的结局来。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4、这句不是说老百姓的,而是给治理者自身的建议。在这一句上,过去往往以为是承接上面继续强调的,认为要愚民,就愚的彻底一点,使民只要知道不敢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就好了,那样就天下大治了。不是这样的。前面一句我们已经说过了,老子的思想没有那么反动。这句反过来是说治理者的,事实上,这一章,整个的都是在说治理者的。最后一句是总结,意思是,治理者,要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不敢的地方,就是要存有“敬畏之心”,对什么敬畏?对人性敬畏,对道恒敬畏,不能为了你的统治和你的利益,就任意设定所谓的标准,挑起人们去互相争斗,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对道恒规律的不尊重。结局非但不能达到治理的目的,反而导致人心大乱,社会大乱。就是庄子批评的,“佞人之心翦翦”,说的都很好听,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当权者的私欲或者集团的利益,而不惜利用人性的弱点,挑起纷争。所以老子告诫治理者,要学习古之圣人,尊重生命,理解人性,存有敬畏,不去扰乱民心,就是“弗为”,“无为”和“弗为”的意思还是不一样的,“弗为”是“不要去扰乱”,扰乱什么?人心,那么就可以达到“无不治”的目的。这话,统治者不爱听。《老子》的本子后来被改成“使智者不敢不为,则无不治”,或“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这是真正的“反智”,是为他们的“愚民”策略背书的,不是老子的想法。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cwqwxT6ohDh6yw4VK4Je6NicvMLGQt5icyD0luDXjOSNT7UicuQIicia1XblGzhvSZMAtjKicvfiaL5vdg/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0

象帝之先|《老子——道的诗》(四)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0dS5a7GTjj9B3luj4QOwpib90zOs53UYnSUJueicf64JX4XWUaSwljibBkRapg1ZD28E08Xj1Zvh3bA/0?wx_fmt=jpeg
四、象帝之先
道,用小酒盅来装,恐怕还装不满。
可万物以他为宗,投奔他,就像众水投奔深渊。纷纷,销挫了棱角,解散了分别,一起同光,一起同尘。
都沉没在他那里,他就仿佛存在着。
我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他比大千世界,众象之帝,存在的还要早。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道,盅而用之,或弗盈也。2、这里历来的断句有些问题。道后应断开,整个一章都是讲他的。这一章的诗性更浓。因为道无法言说,用诗的语言说他,最方便。你说他有大小吗?没有。如果一定要说个大小。那么把他装在一个小小的酒盅里,也是放得下的。这里是拿水的意象来比喻道,是老子惯用的比喻方法。道存在的状态,最象水,而又不具备水的实象。因此,小可以装进一个酒杯,还装不满。那么大呢?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3、这是诗体。和上段一比较,诗的韵律也就是节奏感就更明显了。上段是:                              本段是:是以圣人之治也,                        渊兮似万物之宗,虚其心,实其腹,                        挫其锐,解其纷,弱其志,强其骨,                        和其光,同其尘,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湛兮似或存。前面说道小,装不满一个酒盅。这里说道大,大到如同深渊。谁的深渊?众水投奔的深渊。只不过投奔道的,不是水,是万物。渊是众水之宗,道是万物之宗。万物在投奔道时,纷纷消解,原来的棱角(锐)没有了,万物之间的差别(纷)没有了,全部都变成了更为细小的,如光,如尘的状态。化到了道中去了。我们不知道道的样子,看不到,但能看到万物都存在着一个消解的过程,最后,全部和其光,同其尘,变得相互间没有差别。因此,我们感受得到存在着一个去处,感受得到那样一个地方。“湛”,有深的意思,但本意是“沉没”,万物最后都沉没到了那里。那个去处,是感受得到的,因此是“似或存”。是什么说不不清,但存在,我们感知得到。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4、道是无父无母的,是宇宙的大本原,是终极。因此说不知是谁之子。“象帝”的“象”,不是“象”什么的“象”,“象帝之先”,不是比喻句,比如“好像上帝的先人”。是“众象”的“象”。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垂象。帝,在古汉语里和“蒂”、“嫡”都有关系。“象帝”就是“万物之父”。“象帝之先”,是说道比万物之父还早。“先”是个时间概念。第二章讲“恒”的时候说,“先后之相随也”,有本子把“先后”传成了“前后”,“前后”是空间概念,因此不对,应该是时间概念。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古今中外人类认知的原点,都确信有这样的一个起点。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0dS5a7GTjj9B3luj4QOwpibnO4xwTtUSdeKs8f5ZoKDQPfUTrH3QZGWRicuXdPEX7mMCaXUgcZo5Tg/0?wx_fmt=jpeg(今天关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想法)
关于道的问题,追问的就是这个起点。万物从哪来,来自天地这个父母。天地这个父母,地是母,天是父。那么天帝来自哪里?要更先一些,但道比天还先。因此叫“象帝之先”。人类的知来自于观察万物之象,而对于象背后的部分,则只能依靠推想,推想的极致,就是确定有一个道的存在,而这个道比天还早。就是终极了,再向前,就不知道了。因此老子说“吾不知”。用否定句,传达终极的意思。
这一章,诗味很足,很美。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0dS5a7GTjj9B3luj4QOwpiblb9F7FntVFL2WlFIrpvrfwjicboFeeCFCcf9YibiaYSrXSiahVs32EZ7NA/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2

天地不仁|《老子——道的诗》(五)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5lhtq5zP9tzSyomGDvKEfHKTdwHw0PaYfmiawCn04pFLoKxWf5xwk3hLoibJUNSxkoVQPmuicIy6Sw/0?wx_fmt=jpeg
五、天地不仁
天地不讲仁,拿他生养的万物,当草扎的刍狗。
圣人也不讲仁,拿自己的百姓,也只当草扎的刍狗。
天地之间,不就象个橐籥吗?虚空时,便饱满充盈。越是动他,就越是出气。
所以治理者啊,听到的越多,就越是感到难以应付。不如干脆就守中吧。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我们前面说过,老子的说法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什么?针对大家当时讨论的话题。这里说的是仁。讲仁讲义,是孔子最先提出的。仁者,爱人。有点我们今天说的“同情心”的味道。是从每个人的私情经验引申出来的,父母爱孩子,可以爱的很无私。但这种爱是基于血缘之亲的。所以孔子希望把这种感情推广开来。“泛爱众,而亲仁”。特别是治理者,更应当是能够爱众人,所谓“爱民如子”。这种境界不是一下子就能来的,因此,孔子主张从爱父母兄弟开始,然后,爱本族人,再爱同乡人,再到爱不同族人,不同族的人就是百姓。这样逐步实践开来。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义”。因此,仁源于内在的爱,由爱而推广,而行,就是义。在儒家,仁和义中,仁是内在的,是本,义则是行,是外在的。因此贵的还是仁。而仁和义的施行,是不能只看好处(利)的,只见好处,就坏抹杀仁和义,所以“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就是被治理者,普通老百姓,他们往往只看中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奶就是娘”,而君子不能这样,则要从仁义去出发。君子和小人,圣人和百姓,就构成了不同。君子要讲仁,讲义,小人才能懂得规矩。否则,就乱了。推开来就是,圣人是讲仁的,天地是讲仁的,就象父母爱孩子一样。墨家不赞同。这就好像辩论赛,儒家是正方了,墨家就坚决要去做反方。墨子的观点认为,既然每个人都爱自己胜过爱旁人,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推己及人?因此,这种小爱、私爱是不能长出公义来的。墨子并不反对“泛爱众”,只是怀疑儒家的实施方案。因此墨子不提仁,而叫“兼爱”,兼爱不是先爱自己再爱别人,而是一开始就懂得要爱别人,要把爱分配给别人。兼爱才能行义。只爱自己,不懂得放弃自我的小爱,就很难行义。他的逻辑是假如每个人都是看中自己的利益的,那么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不是先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先能利他。不能利他,也就保证不了利己。义和利是不分开的。兼爱的越多,就是把自己的爱分配给别人的越多,给别人的利就越多,义就越大。所以兼爱才有公义,公义,是为了为天下行大利。他为讲这个道理,把天下分成四个层次,第一种是小人,就是普通人。他们懂爱,但他的爱,也仅仅限于爱自己和家人。利的动机也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在满足了自己以后,才有能力关心别人。第二种人是贤者。贤者兼爱他人多一点,因此,他给予他人的利也就更多一些。第三种人是圣王,就是圣人。圣人把自己的爱分配给自己的百姓,他给予别人的利更多。最后是上天,上天爱天下,爱众生。他给予的利最大。他所行的是大义。层次越高,就越是无私,兼爱也就越多,利人也就越多,也越受人爱戴。所以他的观点是圣人和天地,都是无私兼爱的,所以才能利天下。儒家后来批评墨家,说他这种主张否定了人之常情,最后是无父无母,没有亲亲,两家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无论儒家还是墨家,都主张“天地、圣人是讲仁爱”的。老子结果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老子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分解一下。儒家觉得天地爱万物,和圣人爱百姓,就是象父母爱孩子一样。墨家觉得不同,天地爱万物和圣人爱百姓,是兼爱,是要平均分给很多人,是为了给天下人更多好处。老子说,天地生养万物的本质,不能拿“仁”这个概念来描述。他没有人类父母爱自己孩子一样的那种感情,尽管他生养着他们,但他不是因为爱自己,才去生养万物的。他也无需要求自己兼爱,他生养万物,完全出自自然而然,不是为了什么利,既不为了众生的利,也不为了自己的利,没这个利。这是说他的“不仁”。所以,不能用人的想法去考虑天,不是这样的。要明白这一点,你只要看看人类的祭祀就知道了,他们供奉起草扎的刍狗,向天地祈求四季的风调雨顺。可天地听到了吗?回答了吗?没有。在天地看来,万物包括人类的,他已经给了他们一切和所有。和这些刍狗没有关系。他不会因为他们就厚爱一点,也不会因为今天你祈求他了,他就厚爱一点。天地之间,四时风雨,他已经给了,并没有留着什么。这就是天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橐籥是鼓风的装置,并不能简单看作是一个皮囊加一个出气的竹筒。皮囊加竹管是无法鼓风的。要能进气,又能出气,才能鼓风。看农村里的风箱就知道,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原始的状态是橐籥。橐籥不仅用于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冶炼所不可缺少的。汉代造像石中有它的形象,一个炉要连接好几个橐籥,同时鼓风。所以的橐籥的特征是,一放松,就中空,吸气,而不会塌缩,因此叫“虚而不屈”。一按压,就出气,叫“动而愈出”。在这里,老子强调的是守虚,反对的是过动。后人受老子这个比喻的启发,把天地运行理解为一个“永动机”,出出进进,永远不竭。(比如把“屈”,读为“绝”,理解为枯竭的意思。)进而把人体也看作是这样的,并且类比运用去阐发天人沟通的运作机制,那是后话。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4、这句是呈上而起的。仍然是给尘世治理者的意见。希望他们学习一下天地和圣人。“多闻数穷”,对应的正是“动而愈出”。“越动越出,越闻越穷”。多什么数什么,多和数是一个意思,连起来是,越多怎样,就越多怎样。你越听到的多,你就越难应付。这里为什么单单提“闻”,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前面一定要拿刍狗做比方。是顺着来的,一层一层启发,相互呼应。为什么说“刍狗”?刍狗,代表的是要求。谁的要求?万物的要求,百姓的要求。刍狗是人与天地沟通的方式,对于“天地”、“圣人”的要求,就体现在这个“刍狗”上。这句庄子有一段发挥,他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讲的是人们用刍狗来与天地沟通的情景,陈时,装扮地很漂亮,举行隆重的仪式,等到已陈,刍狗就失去意义了。“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行路的人随便踩踏,做饭的人拿去烧火。这就是刍狗。庄子的发挥,是用刍狗来说明先王陈法,并不代表天意。用过了也就失去意义了。以此来批评儒家遵奉旧法,必然不能被当世接受。这是庄子的发挥。并不是老子取用刍狗比喻的初衷。老子这里是用来说“诉求”的。人们对于天地有所诉求,而天地是不听的,他是自然运化,不会搭理这些祈求。只要他自然运化,就能生养万物。圣人也是这样,他不会因为刍狗而做出特别的行为,相反,他只是按照规律去行事。你用刍狗求他,他也不去听。因为“多闻数穷”。后人误会,说天地不讲感情,不爱众生,把他们当成草扎的刍狗,看得很贱,都是因为不了解老子说这段的针对性,而从字面演化的曲解。因此他给治理者的意见时,学习天地和圣人,不要去做那些多闻的事,而只要守中就好了。这与前面几章建议要“弗为”,“弗居”,是一个思想。这里重点说的是“弗闻”。从而与儒墨两家的建议都不一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5lhtq5zP9tzSyomGDvKEfXBRueRF99yJ19YC6EaG13mfFB0sH5ibsL0azPvgvVhjKibhxTnBBgbicQ/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3

谷神不死|《老子——道的诗》(六)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5lhtq5zP9tzSyomGDvKEf6CGwmF6opLnHILXSLtaTUgcIc4utP5QeAiaHBVHxqFkiabYzmRf5nJFw/0?wx_fmt=jpeg六、谷神不死

那谷地的生机,永远也不死。是幽深的子宫,就唤作玄牝。
玄牝的门户啊,就唤作天地之根。
天地间的一切绵绵出自其间,证印着那地方的存在,以生为用,永不停竭。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2、我们说过,老子喜欢拿天下的水来喻道。上次说天下的水都流到渊里面去了,这次说,天下的水都来自同一个谷。上次讲的是天下万物的去处,“渊兮似万物宗”,这次讲的是天下万物的来处,“是谓天地之根”。来处和去处,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去处喻为渊,来处喻为谷。渊和谷都是特指的那渊和那谷。关于神,我要告诉大家,在先秦的文献里,大多数时候,把“神”换成“生机”或“生命活力”,都会是上下文理解起来最顺畅的。而不是那个我们惯常容易联系的起来的“神啊鬼啊”的“神”。神,是生命的活力。生命体与死物(物质)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生命活力,有种生机在,因此才叫“生”。而物质不同,最稳定的物质存在状态都是“死”的状态,能量高的会迅速向能量低的状态耗散,温度高的会迅速向温度低的状态耗散,一直到都归于沉寂。生命现象不同,会把物质聚拢起来,会把能量聚拢起来,会把温度保持住。这样一种自动自为的力量综合起来,就是一种“神”的力量。因此,神的本质就是生命活力。在这个基础上,才存在应答、记忆、情绪以及人类引以为豪的知。《内经》在说到后者这些现象时,就指出,他们都“本于神”,都是在神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谷神,就是那山谷中的生命活力(生机)。谷神不死,这样一种生机永远都不死,因为不断有生命从那里分娩(生)出来。山谷的比喻,不仅会与水源相比类,也很容易会与母体、子宫联系起来。古人讲公母,是牡和牝。也指生殖器。女阴为牝,男阴为牡。玄牝,就是深邃看不见的子宫、母体,是天地万物共同的本原。玄,有幽深,看不见的意思。那个生机不死的谷,从中涌出天地和天地间的一切,老子给它起名,叫“玄牝”。它的门户,就是指产门(阴道口),是天地之根,天地是从那里出来的,当然也包括天地中的一切。老子是特别好的诗人,他特别能够打比方,特别能够起名字。他以后,道家就继承了这个传统,也喜欢起各种名字,然后用这些名字说故事,别人看不懂,叫做“隐语”,用特殊的名字来隐藏实际的意思。老子的橐籥、玄牝等等这些词语都在那个体系中一直沿用着。绵绵兮若存,用之不勤。3、“绵绵兮若存”的说法,类似于前面我们说过的“湛兮似或存”。差不多,都是讲看不到但可以感觉得到的一种存在,就是道的存在,宇宙本原的存在状态。“湛”是沉没,我们说过,那是讲万物的归处。这里说的是来处,用“绵绵”,“绵绵”就是“绵绵不绝”的“绵绵”。天地乃至世间的一切都从那里绵绵不绝的产出。“用之不勤”,勤,任继愈先生的说法是当“尽竭”讲,举《淮南子.主术》中“力勤才匮”为证。甚是。“用”,道以生为用。“用之不勤”与“绵绵兮若存”,连在一起,就是说,生命从中分娩,连绵不绝,生生不息。不是什么“要悠着点,不能过分使用”的意思。我常说,古文看不懂,常常是现代文不够好的缘故。很多时候,把自己解释古文的现代文连起来读一下,假如很烂,前后都不搭,那肯定是自己的问题。古人写东西表述的思想绝不至于这样没有逻辑、跳跃闪烁。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5lhtq5zP9tzSyomGDvKEfclYGPANrRZ9UcCIqwib2YanM7ttdHH3ALtg72xkbiaRhZNiaialOjjTB3w/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4

天长地久|《老子——道的诗》(七)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2hrud6oibg9L2tT5e7icL1zgFJR2CGsriaXYpoYKSMu5ggsR5ibpOoDqkmKJ6H3ecfAE8H4cPcAEibsNw/0?wx_fmt=jpeg七、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而且久?      是因为,生他们的不是他们自己,所以能长生。
所以,圣人会退开来,在众人都纷纷争夺的时候,结局却是退的人领先。在众人都争斗不休的时候,结局却是置身事外的活着。
无论是天地还是圣人,不都是因为他们无私吗?反而能够保全自身。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2、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在老子看来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才探讨长久的话题。我们前面说过,物质世界是耗散的世界,生命现象则是反耗散的,但却终不免于耗散,因此会有“长生”的想法。人类社会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期望长治久安,都是这一想法的体现。天地作为一个生命体,是长久的。这个长久是超越我们人类体验的。庄子对此有个发挥:“早晨和着露水长出来的菌,等不到一天,便死去了,所以它永远也不知道原来世间还有所谓的第二天。蝉只有一个夏天的生命,他又怎么知道原来世间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朝菌和蝉的生命连一个小年都及不上啊,他又怎么能够想象大年是如何的呢?在楚国南部有一种叫做冥灵的树,世间五百年,才算他的一个春天,五百年,才又算他的一个秋天。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树,叫大椿,世间八千年,才算他的一个春天,八千年,才又算他的一个秋天。而人类呢?传说中,最长寿的彭祖,也不过只活了八百岁而已!居然每一个人的长生梦不过是想和彭祖一样长寿而已,这种想法是不是很可怜呢?对于那漫长的岁月来说,人类的百年寿命不过是弹指一挥罢了。即使是彭祖的八百岁充其量也就算个小年,但那已经是一般人们想象的极限了。”(可以参看《庄子的童话》,回复“大年”收取。)庄子说“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天地比起冥灵和椿来,更是长久了。天地为什么可以长久呢?这是老子的设问。老子说那是因为“天地不自生”。自生,就是天地的存在不需要依靠自己对外的谋求。天地间的生命都是靠自己爸妈来生,出生后还要靠“天食地给”。要在世间找寻食物。故此相互间因为竞争而产生了生克的关系。天地也是他爸妈生的,但天地的爸妈不是天地,而是道。天地也不靠和万物竞争而存活,而靠道的不断生化,因此“长生”,道不死,故此天地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3、老子还回到他的治世观,他认为古圣人的原则是效法天地不与万物竞逐,圣人治世是不与百姓竞逐。正是在能退身中,而处其上,能外其身中,而获得治世的权力。
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4、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前面加上“不”后面加上表示疑问语气词“欤”,构成了双重的否定,表达了强调的语气。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我不太喜欢哲学这个词,而更愿意用“道”来替代。日本人也喜欢讲“道”,但日本人的道里有种偏执的东西,那里面有很浓重的“寂灭”的味道,这与日本人的气质有关。读老子你会明白,中国人的道,强调的是生,而非寂灭。合起来,老子说的是“不在乎曾经拥有,只在乎天长地久。”所以,无印良品的日本生活哲学到最后是“性冷淡”的调子,我和梁冬谈过,我以为中国人如果要做类似的设计,应该强调的是“生机”。所以我很欣赏他的那本书《处处见生机》。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2hrud6oibg9L2tT5e7icL1zghOJc7VdIele41yibVvoYX2tqtlibwQfqur0jibFeS5yLc7TP37Jz1QicSg/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4

上善若水|《老子——道的诗》(八)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vG3m0eXplIn4fUJeB5KN7fV0Nk7MKLFMPpzd0UjADOqY1IPR3SicEuBrtaajczr23ibku4PSFZWeA/0?wx_fmt=jpeg
八、上善若水
最高级的善,就像水。
水,善利万物,却能守静,      在众人都嫌恶的地方也呆的住,所以,水是最近于道的。
人们称颂的那些善,比如:选择善地而居,用心清净包容如渊,选择善人来托付,讲话守信,为政善治,做事善能,行动时懂得把握时机。都算是善了。
可惜,都唯独缺了守静,因此比不上水的善。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上善若水。2、马王堆甲本为“始”,李零教授认为“借读为似”。乙本作“如”,今本作“若”。我取“若”。似,如(始),若,都是一个意思。这里有一点要说明,古人校读的方法与今人并无不同,且他们手中的版本要丰富过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今人挖掘出的几个本子,就否定了古人的努力。考古的本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塑经”的过程,非一时一日。其间有很多调整,而这些调整都有他的道理。假如,今人手中的本子,在意思上没有太大差别,则无必要强调某一个本子。比如这里,还是用“若”吧。已经不是一个字的事,而是成为天下人共识了。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3、但也有例外。比如这里的“有静”,在甲乙本出来之前,大家都以为是“无争”。可是甲本是“有静”,乙本是“有争”。后人多半觉得“有争”不通,所以改成了“无争”。这就像两条路了,“有静”是一条路,“无争”是一条路。两条路,会导致这个一章的解释都变了样。“无争”的道理,大家讲得多了,所以,这里我选“有静”的道路走一走,果然风光不同。畅达的多。不再用添油加醋的曲折回护。用“有静”是说,水的特征是,善利万物,而能静,因此可以在众人所恶的地方呆的住,所以几于道。这样,居众人之所恶,与上一句便构成了一个整体。当然“无争”也通,但是后面就会大不一样。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4、一般的说法是把这七善,都归在水的品德上。可是第一句就讲不通,前面说,水“居众人之所恶”,后面却说“居善地”,那么水到底是“居善地”,还是“居恶地”呢?最后一句,今本写作“夫唯不争,故无忧。”有了马王堆本我们知道,不仅是把“不静”确定成了“不争”(因此,要将前文也一并改作不争),还必须把“无尤”改为“无忧”,这样才能变成,“因为只有不争,才能够免除忧患”。“无尤”,是“比不上”。“无忧”则是“没有忧”,在意思上就差得远了。这都且不说了。这里讲不争的道理,那么“动善时”,到底需不需要争呢?至于,居善地,予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这些个善背后,有哪一个是能够随随便便就做到的呢?就拿善人来说,孔子就说过,“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可见没有一善是易得的。要想前后讲通了,得格外下点功夫,添些话进去。当然,不争的道理,原也是好的,但要说明不争,举这七善,便不是上选。文章这么做便有些别扭不是。比较之下,走“静”的路子,就直白的多。这七善,原是人人以为的善,可老子却说,这七善,后面都是一个“动”字,因此叫“不静”,所以便不上水,称为上善。您静静,品品。是不是这个理?这便是经学方法中版本的用处了。至于,甲乙本中原有脱字,甲本作“予善, 信”,乙本作“予善天,言善信”,“天”或者有可能是“人”之误,如我一开始所说,古人的校对比我们依据的版本更为丰富,这些地方并无太大分歧,还是依照前人的意见吧。关于静,想多说一点。水不仅利万物,而且有静,可以居众人之所恶,一个人居善地固然好,但能够居恶地,且安之若素,是不是更善呢?庄子所说的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间世》),《德充符》里面所说的,“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以及“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这些都可以说是“水有静”的理念的反复升华。还有“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也出自《德充符》,这让我想起七善中的“心善渊”来,“渊”字甲乙本写作“潚”,是“清澈”的意思。庄子说过,“用心如镜”,心要善于清澈,比之于镜,是不是有“勤拂拭”的意味?正所谓“鉴明则尘垢不止”,你想它明白清澈,是不是很要花些力气呢?而止水的鉴,则在于其有静,能将尘埃沉淀掉。那是静的力量。说了这么多,我想“静静”了。静静,你在吗?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1vG3m0eXplIn4fUJeB5KN7QiaY7ticJiaQibhnMBLd7LokQicDIp0t0VCCiaeyianFS2DMxV6xTKlLqolVg/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5

功遂身退|《老子——道的诗》(九)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3yrpjpaEM0FzWDnOoNiac6Ipf1gVuRFst5PRyUJnEsaeXNERFIlYBZYAFOPkIUYWibH6nLF6dgFnlQ/0?wx_fmt=jpeg
九、功遂身退
与其满到溢出来,不如就停下来吧。      比着盖得更高,      怕是不能长久保有。
金玉盈室,到头都守不住。      至于贵富而骄,除了增加自己的罪过,还有什么呢?
要知道,功遂身退,就是天道的循环呀。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2、持,帛书整理者认为是持。与今本基本同,取。关键是后一句,解释各异。主要是把“梲”(读zhuō)等同于“锐”。这就关系到如何理解“揣”,理解为锐的人,必须将“揣”理解为“锤”,这才能符合“将兵器捶打的非常锐利,但就是这个锐利却不能长保。”这么个意思。而实际上,不用费那么大劲改来改去。“揣”的本意是量度,而且量度高叫“揣”,量度深叫“仞”。可见“揣”,与高度有关。什么是“梲”呢?就是大梁上面再架的柱子。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比划着高度,非要在大梁上面再架柱子,不断盖上去,高是高了,但终究不能长保。其实意思还更畅达一些。与前一句合起来,也更顺畅。一个讲装水,不是越多越好,满了溢出去了,等于没有。一个讲垒高,不是越高越好,太高的,往往不稳。一旦倒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反正,我个人以为,比拿兵器比喻要好,因为兵器追求的就是锋利,所以会不断磨砺。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3、今本”金玉盈室”作“金玉满室”。将“盈”改“满”是为了避汉惠帝的讳。整段话好理解。就是《红楼梦》里“好了歌”唱的道理。那里面跛足道人唱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还有个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辗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人心中,除了欲望还有什么?老子说——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4、“功遂身退”,后来常作“功成名遂身退。”天地之道,是以“天施地受”,讲功是说天。但天不居功,就是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一切最多只是一句“自然”。老子并不是叫人“见好就收”,而是叫人懂得“应运而生,不必妄求”的道理。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3yrpjpaEM0FzWDnOoNiac6I0s7gIgP9KosfDuianRTTiaXy8tvCZXeZJVCicPmXiaI20IKibwEetf223icw/0?wx_fmt=jpeg

Arcman 发表于 2017-5-6 15:56

玄德|《老子——道的诗》(十)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3v2A6rFfm0lPmlTljt01nJa890IWx1nenibXGwcre2jhnvfTOWUgP0YiazwNNlVW79DVx3pzCCcs8Q/0?wx_fmt=jpeg

十、玄德
同载营气与魄,让它们相抱而为一,能永远不分离吗?
抟气而行,让筋脉柔软,能始终保持得象婴儿一样吗?
时时勤拂拭,涤除心镜上的灰尘,能达到没有分毫瑕疵的地步吗?
你们说要爱民治国,那么你们能做到不用自己所谓的知吗?
天门启阖,对于天命的安排,能做到如同大地雌伏般坦然接受吗?
你们说要明白四达,那么你们能够做到不用自己所谓的知吗?
生命啊!生着,养着,可你既管不了他的生,也主宰不了他的长,这生生化化的力量,自有一个名目,唤做“玄德”!


原文: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2、三句反问,层层推进。从生命现象,追问到人的认知,从形神的拷问,上升到心灵的拷问。营魄,言生命现象。懂中医便很好理解。营就是营气。《内经》里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吃五谷,入胃以后,就转化谷气,在胸中与肺吸进来的五气汇合,其中一部分转化为了富含营养的营气。通过经隧输送到全身各处。是它的燃点,成就了生命的活力。什么是魄?魄就是燃点营气的“火苗”。举个例子,假如有形的物质是蜡烛,那么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于是蜡烛燃烧,燃烧的火苗就是“魄”。燃烧的是与氧气结合在一起的蜡烛化成的一种“气”,这种气就是“营气”。有了“燃烧”的“营气”就形成了我们生命的活力。没有燃烧,既不会有营气,也不会有魄,只有死物“蜡”。我们知道还有一个词语叫“魂”,什么是“魂”?是火苗外的光与上升的热。所以,从魂和魄来论,魂是阳,魄是阴,从营魄来论,营是阴,魄是阳,魄与营气分不开,是抱和在一起的,这才有生命的现象,有光与热,会动起来,叫“抱一”。它们分离了,就死了,只剩下死物蜡烛,生命现象就不存在了。人身,活着,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载营魄抱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反问句,试问,这种状态,能始终保持吗?不能,人的生命终归有终结的一天,营魄有分离的那一刻。“抟气致柔”,说的也是生命现象。这个气,说的是人体中的阳气。《内经》里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抟,是旋转聚拢。使阳气不离散,抟和起来,就能使筋肉柔软。人死,阳气便离散了,只剩下了躯壳,是死物,是硬的。而活着,阳气就养筋致柔,便能使筋脉、肌肉受到濡养,而变得柔软。婴儿阳气最盛,身体最柔软,随着年龄增长,阳气逐渐减少,筋脉就不再柔软。养生的功法,积蓄的就是这个阳气,修炼的就是“抟气致柔”,可是这种柔,还能始终保持象婴儿一样的柔软吗?不能。阳气终归要耗散掉,修炼最多延缓一些。玄鉴,就是心镜。人的心灵象一面镜子,这是老子创造的意象。能够清楚地映射外部世界,这样就产生了知。而心灵的瑕疵,就导致认知的瑕疵,因此要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可是就是日日拂拭,便能消除人类认知的偏颇吗?老子的回答是悲观的,也是肯定的,不能。因此,这三个设问,是层层递推的,从生命的不可长保,推进到心灵的瑕疵不可涤除,人的生命尚且都不能保有,那么人所谓的知就一定可靠吗?从而为本章设定了基调。
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         3、有了前面的基调,后面的疑问就有了落脚点。         作为述者,我一直不愿意把“知”替换成所谓的“智”。后世“知”与“智”的分离,也就使得这里“知”的含义衰减了。         承前,假如你的知是不可靠的,那么以你的知,去做所谓“爱民治国”,便真的行吗?“能毋以知乎?”是商量的语气,爱民治国,这话很好听,可要商量的是你的知,究竟是怎样的知。这便要问问你的内心了。“涤除玄鉴,能毋疵乎?”何况是从未涤除过,而以个人的是非凌驾民与国之上呢!因此,老子说,我们要商量商量,有没有可能不依靠你自己的知。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4、天门启阖,这里就是《内经》所说的“万物生长之门”。天地生万物,天为父,为雄,地为母,为雌,天施地受,地因为居雌,而能生养万物。这里讲的是天命,是针对人而言的。人是天地所生。人的命运在天门启阖那一瞬间便确定了的,人能否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安排,就象大地守雌一样呢?就是这句话的意思。由此才有下面一问。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5、明白四达,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知命的境界的。而知命的境界,不是靠自己的所谓的知来争取的,而得靠理解和接受。语气上同样是商量,是因为人难免在不知命的时候,以为是抗争而得来的。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6、生之,畜之。畜是养。你看世间的万物,生它,养它的,是天地。它的命运是无法用自己的意愿而改变的。人也是一样。个人的欲望,个人的主观意愿,不能改变天道的循环,也无法改变生长的规律,这就是“弗有”和“弗宰”。就连天地其实也不是主宰它的,它们只负责生养,生养后便放在一个自然的命运中去了。这个能够生养万物的力量,唤作“玄德”。什么是德?我们知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生,就是德。看到了德这个字,就要想到这个生。人需要明白,你的这个生长,是“生而弗有,长而弗宰”。如果能称得上德,那便是尊重这个生,尊重这个长。理解到不能靠你自己的知,想去主宰它,想去占有它。所以说,“人生而自由”,这个自由,不是指你自己可以乱来,而是天命不受任何人控制,包括你也包括任何人。干预控制别人的生命,就能不称为有德。但这句话的另一面,恰好也就是,却“无时不在枷锁中”,这个枷锁就是命运,无法变更。因此孔子说“知天命”,人最终能够明白四达,靠的是知天命,让自己的知回归和认同天命。庄子说,“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Gtfhr52Qic3v2A6rFfm0lPmlTljt01nJc8QlyRss9WQvVqaAJOxhDZu3l4kUeV1Jn5XJonO6YrBib5JPiayzMJ9w/0?wx_fmt=jpeg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老子》——道的诗 (1-17)